4.44億年前物種大滅絕的原因,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2020-11-27 騰訊網

近日,一項針對晚奧陶世大滅絕事件的研究揭示,正是海洋中氧氣的缺乏,導致了這一場發生在大約4.44億年前的災難。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曾出現過5次著名的大滅絕事件。近日,一項針對晚奧陶世大滅絕事件的研究揭示,正是海洋中氧氣的缺乏,導致了這一場發生在大約4.44億年前的災難。

不僅如此,該研究還進一步表明,該事件中的缺氧條件持續了300多萬年,遠遠長於其它類似的生物多樣性破壞時期。

這項於4月14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研究,除了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生物大滅絕事件之外,還對現代環境保護有良好的借鑑意義。

數據顯示,全球氣候變化正使得公海和沿海水域中的氧氣濃度下降,很可能會給許多物種帶來厄運。

「我們的研究排除了滅絕事件中有關缺氧強度和範圍的眾多不確定性。」論文第一作者、史丹福大學地球、能源和環境科學學院的地質科學助理教授Richard George說,「而且這一發現並不局限於滅絕事件本身。」

在大約4.5億年前的奧陶紀晚期,地球環境與現在,甚至是恐龍時代均大不相同。當時,絕大多數生命只生活在海洋中,而植物才剛開始出現在陸地上。現代大陸大部分擠在一起,形成了岡瓦納超級大陸。由於全球變冷,岡瓦納大陸的大部分地區被冰川所覆蓋,物種滅絕的初步跡象開始顯現。

在大約4.44億年前,物種大滅絕事件的第二階段顯現。直至晚奧陶紀事件最終結束時,約有85%的海洋物種最終在化石記錄中消失。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專門研究了這一物種滅絕事件的第二階段。

此前曾有研究通過分析古代沉積物中的鈾和鉬等金屬同位素(這些金屬同位素在缺氧和富氧條件下發生不同的化學反應),推斷出了古代海洋中的氧含量。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結合已發表的金屬同位素數據,以及來自利比亞穆爾扎克盆地的黑色頁巖樣本的新數據,構建了一個新模型。

該模型將31個與金屬有關的不同變量考慮在內,涵蓋了從陸地上滲出並通過河流流入海洋,最終沉入海底的鈾和鉬的數量。

利用新模型,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任何合理的情況下,晚奧陶紀的地球海洋底部的大部分地區,曾經歷嚴重且長期的缺氧情況。

「多虧了這個模型,我們可以自信地說,一個漫長而深遠的全球缺氧事件與晚奧陶紀的第二次物種大滅絕有關。」研究人員說,「對大多數海洋生物來說,當時確實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艱難時期。」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譯 |Max

◎審稿 |alone

◎責編 |雷鑫宇

◎期刊來源|《自然通訊》

◎期刊編號|2041-1723

https://phys.org/news/2020-04-bad-alive-links-ocean-deoxygenation.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人類警鐘再次被敲響!加拿大科研團隊預測: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人類警鐘再次被敲響加拿大科研團隊預測: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眾所周知,動物的生存依賴生態環境,如果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話,那麼該環境下動物種群的生存狀況往往也不會樂觀。作為北極地區典型的物種之一,北極熊的存亡與北極的冰川情況息息相關。而在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北極地區的冰川加速融化,北極熊最終會滅絕嗎?
  • 動物滅絕警鐘再度敲響
    2007年10月4日訊 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世界動物日」源自19世紀義大利修道士弗朗西斯的倡議,他長期生活在西西里島上的森林中,熱愛動物並和動物們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關係,他要求村民們在每年的10月4日「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弗朗西斯為人類與動物建立正常文明的關係做出了榜樣,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10月4日定為「世界動物日」。
  • 人類正在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有物種在誕生;也有一些物種由於不能適應環境,群體的數量越來越小,最終走向了滅絕。自有生命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按照發生的先後順序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大滅絕。
  • 地球物種滅絕的「真兇」被找到, 潛伏地球6億年, 人類至今尚無法對付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身藏劇毒的兩棲類動物卻正面臨著物種滅絕的危險邊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事情還要從1997年發生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一件怪事說起。當時公園裡的藍色毒標蛙開始大量死亡,但動物園的病理學家束手無策,一點也找不出藍色毒標蛙死亡的原因。在死亡的藍色毒標蛙身上幾乎都能看到一種奇怪的東西,但是動物園了所有人員都認不出這種奇怪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 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危害,這種動物開始走向滅絕,為人類敲響警鐘
    但是當全球變暖所帶來的自然災害,真正的威脅到我們人類的生活的時候,我們才會追悔莫及。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危害,這種動物開始走向滅絕,為人類敲響警鐘比如說因為全球變暖導致了很多國家的氣溫變得很極端,在前一段時間,澳大利亞發生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氣溫一度達到了57度,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 2020年地球面臨巨大危機,瑪雅人的預言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2020年地球面臨巨大危機,瑪雅人的預言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在2012年之前,人類依據瑪雅預言得知,地球歷經四個太陽紀,每一個太陽紀結束地球就會發生一次大毀滅,按照瑪雅曆法,地球時間將在2012年12月22日終結,而作為地球附屬品的人類也會隨著地球的毀滅而消亡。慶幸的是,人類與地球安然的度過了那個惶恐不安的「世界末日」。
  • 警鐘再次敲響,聚焦《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電話:010-68047618網址:中國自然資源報微信平臺投稿郵箱:mnrnews@163.com前不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其中有2.8萬餘個物種瀕臨滅絕。
  • 地球歷史上的那些「大滅絕」:2.5億年前96%物種死亡
    大約2.5億年前,當時恐龍還未出現,發生了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當時近90%的地球生命滅絕了,這是已知地質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關於該事件的原因,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一些人認為是一顆巨大的彗星或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類似於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近年來,有科學家提出,如今西伯利亞地區在當時的大規模火山活動導致了大滅絕,火山釋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可能使海洋酸化,地球變暖,進而導致物種滅絕。
  • 2億年前一場暴雨致76%物種滅絕,發生原因找到,劉慈欣:要警惕
    地球存活至今已經歷了45.5億年,共歷經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距今4.5億年的奧陶紀大滅絕,滅絕了近85%;第二次,距今3.6億年的泥盆紀晚期大滅絕,生物滅絕了近82%;第三次,距今2.5億年的二疊紀大滅絕,滅絕了超過96%的物種;第四次,距今2億年的三疊紀大滅絕,共有76%的物種消失殆盡。
  •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後 生物復甦歷經了3600萬年
    新華社南京1月20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法、英三國學者組成的團隊最近發現,發生在3.72億年前的第二次生物大滅絕,讓地球上的海洋「荒涼」了數千萬年之久。直到3600萬年之後,海洋生物才再次大規模復甦。  這一研究,讓人類對生物大滅絕的發生和復甦機制有了更深的了解。
  • 冰川消融,人類環保的警鐘已經敲響!
    根據專家研究表明,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使全球氣溫升高是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而我國冰川正在不斷消融!地球早已為我們敲響警鐘,南北極的溫度都在不斷升高,其餘地方更是如此了。我國地形呈三級階梯狀,西藏地區地形為高,氣溫也極低,但近幾年來,西藏阿里地區也都已多次發生冰崩事件。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冰川面積已經減少了12442.4平方公裡,佔冰川總面積的20.6%,這說明我國五分之一冰川已消融,幾十年間,我國冰川整體萎縮了12442.4平方公裡,佔總面積的20.6%。這數據著實令人心驚!
  • 4億年前,一場大滅絕突襲地球,罪魁禍首是一群弱小的植物
    奧陶紀大滅絕,也是地球上的生物在經歷了5.4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後,在蓬勃發展了一段時間後,所經歷的第一次物種大滅絕。這場大滅絕發生在距今4.39億年前,根據後世研究,古生物學家表示,奧陶紀大滅絕一共導致了當時地球上,超過85%的物種滅絕,從生物滅絕數量上來看,在目前已知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中,奧陶紀大滅絕也排在了第二位。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奧陶紀大滅絕的出現呢?古生物學家認為,奧陶紀大滅絕和當時的地球突然變冷,進入到一段漫長的大冰期有關。
  • 人類將經歷第6次生物大滅絕?這種物種已預知,開始給自己鋪後路
    筆者:三體-小遙地球在太陽系中旋轉了幾十億年,孕育了無數生命,在此期間,大自然始終維持著固定的秩序,甚至影響著生命的存亡。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在人類統治地球之前,這裡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並且很有可能出現第六次,而我們即將目睹這一切。
  • 人類能決定物種的存亡?科學家給出答案,大多數物種都受人類幹擾
    大多數物種滅絕前能存續多久?任何一種生物的滅絕,其實都不是一下子發生的,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方說大約在6500萬年前,由於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導致統治了地球1.6億年之久的恐龍,走向了滅絕的命運。
  • 倒計時30年!2050年之前,大量陸生物種將失去棲息地
    人類正在破壞自然棲息地在地球生物演化的過程中,陸生脊椎動物的出現,意味著高等生命有機會誕生。陸生脊椎動物的特點是,它們普遍用四肢來行走,當然,在進化後期,如今已經有很多陸生脊椎動物不再擁有完整的四肢,比方說鳥類。研究認為,4億多年水生動物來到陸地,讓第一批兩棲動物有機會現身的時候,陸生脊椎動物的春天就正式到來了。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46億年裡地球上的物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演變,有些物種適應了大自然的變化存活至今,有些物種卻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逐漸走向滅絕,有科學家統計出從古至今地球上一共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1.95億年前的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
  • 科學家拉響警報:氣候環境惡化,人類已站在大滅絕邊緣…
    但人類沒有那麼靈活,脆弱的靈長類動物並不具備這些生存特徵。 如果,下一次生物大滅絕到來……人類,絕不會是撐到最後、撐過滅絕的那個物種。 第一次,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全球氣候變冷,導致冰川鎖住水,海平面降低100-150米,85%的物種滅絕。 這一切,發生在短短的20萬年之中。 20萬年在地質歷史上不過短短一瞬,但對於生物來說,卻是永遠無法跨過的天塹。
  • 人類正在經歷一場現實版的物種大滅絕
    地球誕生誕生於46億年前剛剛剛剛形成不久的太陽系。簡單的生命一步步進化演化,最終形成了物種豐富的藍色生命星球。可是地球生命進化演化之路卻並不平坦,歷史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又稱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古生物學家認為是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冷即大冰河時期造成的。
  • 存在地球4億年時間,扛過了4次物種滅絕,在中國卻成為保護動物
    我們總是說,人類是這個世界上最奇妙的生物,但是實際上在這顆存在了數十億年的地球,人類只不過是匆匆過客而已,地球曾經的霸主被一顆小行星所滅絕,如果這個小行星砸在了當今世界,那麼人類被滅絕的可能性也是極高的。
  • 地球46億年歷史,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原因是什麼?
    可是地球的生命進化演化之路卻並不平坦,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地球歷史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基本都滅絕了大部分的生物,最後經過漫長的進化,新的生命物種出現後再一次迎來生物大滅絕。那麼導致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對它們進行探索和分析。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又稱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此次滅絕事件導致約85%的物種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