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計算的第一步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2020-12-01 cnBeta
光二極體已經可以集成在晶片上,家用型光子計算機也許已不再遙遠。

自從德州儀器和仙童半導體在1958年分別發明集成電路以來,以矽為基礎的電子計算機已經成了計算設備的標準。但是,人們依然對生物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和光子計算機等更快更強的計算機類型寄予厚望,而就目前來看,它們當中最有希望的可能是光子計算機。

光子晶片會是光子計算機的主要信息處理器件,而能夠大規模集成化的光子器件則是光子晶片的基礎;在這些光子器件中,具有邏輯處理功能的光二極體又是最重要的。在矽基電子計算機中,電子二極體是最常用的開關器件之一,它可以根據電流的方向不同而輸出不同的電流,進而表示1或者0。光二極體也應該類似於電子二極體般具有單向傳輸的特性,使某個方向的入射光可以通過,而反向的光信號則會完全反射。但是因為光的反射性,實現這種單向傳輸並不容易。

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改變了這種狀況。來自中國南京大學和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了一種包含半導體鍺、金屬鉻的矽制波導,能夠實現光線的單向傳輸。相比而言,傳統的光學器件就像是空氣一樣,「你看得見我,我也就看得見你。」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現在在加州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的馮亮說,「但是我要做的東西讓你能看見我,但是我看不見你。也就是你那邊發出來的信號到達不了我這裡。」

這就是光二極體的作用,大多數時候,這種器件被叫做「光隔離器」。這種器件實際上已經有了超過100年的歷史,但是對於晶片級的光路設備來說,還沒有合適的解決方案。現在,這項受到中國國家基礎研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美國國防部高等計劃研究署資助的研究,將會為光子晶片和光通訊領域帶來革命性的進展。

目前我們使用的光隔離器,大部分是基於19世紀發現的法拉第效應而實現的。法拉第效應是指線偏振光會在磁場中旋轉偏振方向的現象—線性偏振光早在20世紀早期就已經用於3D電影中,它們只會在某一個方向上振動,就像是我們在抖動一根繩子時所看到的那樣。基於法拉第效應的光隔離器一般由兩個線偏振器中間加上一個法拉第旋轉器構成,當在偏振光的傳播方向上添加外加磁場時,偏振光就會旋轉過一個角度,這個角度和磁感應強度、器件材料厚度和材料特性有關。現在常用的旋轉器往往是用釔鐵石榴石晶片加上與光線方向垂直的磁場製成,當光線通過這套隔離器時,沿著透光軸方向的光線能完全通過,而與之垂直的偏振光則完全不能通過。

法拉第效應的特別之處在於,這種磁光旋轉方向是不可逆的—無論光的方向如何,迎著外加磁場的磁感應強度方向觀察,偏振光總是順時針旋轉。所以在光隔離器中,兩個偏振器的透光軸之間的夾角被設置成45度。當光經過第一個偏振器後,偏振方向會旋轉45度,並通過第二個偏振器傳出;當反方向的光線傳入時,經過旋轉器再旋轉45度,光線的偏振方向將和第一個偏振器的透光軸方向垂直,也就完全無法通過。現在這種光隔離器已經廣泛使用於光通訊,例如作為光纖放大器的部件等等,已經相當成熟。

另一種方案是使用非線性材料,它能改變光的頻率,從而讓兩側射入的光線不會混在一起。但是,這兩種方案都無法在晶片中實現。現在我們談到的「晶片」,是指以矽為基本材料、以刻蝕、擴散、注入等工藝製造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其中器件的尺寸只能以納米為單位來計量。矽材料不具有磁光效應,而且非線性效應也不大,所以傳統的光隔離器技術無法小型化到現在電子計算機的晶片程度。

而現在這種新型光隔離器的設計則是以微觀世界的對稱缺破為基礎的。在經典物理學中,對稱性規律佔據著核心地位,我們之所以信任鏡子中自己的形象,就是因為宏觀宇稱對稱的存在——鏡像總是能完全和我們保持一致。但是,1956年李政道和楊振寧發現的「宇稱對稱性在弱相互作用中不守恆」現象打破了這一規律,人們開始意識到,在微觀世界,粒子並非和鏡子裡的自己一模一樣。不僅如此,就連鏡像中的時間,也不一定以和真實世界中相同的速度流逝。

馮亮在碩士期間就讀的南京大學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曾經在聲子二極體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波矢模式躍遷機制;而現在利用微結構設計實現時間反演和空間宇稱破缺的光路,則是這種原理的一個延伸。這兩種對稱性缺破證明了產生非對易現象的可能性,而研究人員利用蒸鍍技術,在矽波導中製作出正弦波形的鍺和鉻突起,則實現了完全單向的波矢躍遷和模式轉換。光線以對稱模式從左邊入射時,會一直保持對稱模式從右邊射出;而從右邊入射時則會發生模式轉換,產生非對稱模式。因為不同模式的光無法相互作用,因此這兩束光就被隔離開,不會造成光路錯誤。

現在,這個研究團隊已經製造出了一種新的光學波導—一個800納米寬、能輸送光的長矽條,並且計算出了不同寬度矽波導所需的鍺和鉻突起的高度。想要把這種裝置變得適合光子晶片使用,並非什麼難事。

光子晶片中會包含許多器件,例如光源、光調製器、光放大器、光學微腔、光電晶體等等,目前大多數器件都已經實現了晶片化。現在這種新型光隔離器又將光子晶片的開發推進了一大步。也許只需要10年時間,家用計算機處理器中流動的就將不再是緩慢的電子,而是光速行進的光。

《第一財經周刊》

相關焦點

  •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但是要真正解釋諸多粒子和很抽象的科學問題並不容易,尤其是對於非物理學專業的人而言,因此,藉助類比和模型就很重要。
  •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也就是說,白色的太陽光是由彩虹般多重顏色的光組合而成的。這種色散後按照不同顏色(波長)的組合排列就是光譜。當然後來隨著科學對光的進一步理解(光是電磁波),光譜也用來描述所有電磁波的波長分布。顏色和光譜(圖片來源於網絡)顏色通常是部分波長的電磁波(可見光波段)被人類視覺系統感知後的產物。
  • 駐波,竟然還可以這麼好看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 一顆綠色彗星正在接近地球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 探索·收穫!南京大學馬小松團隊在矽基光量子晶片上實現三維糾纏
    探索·收穫!量子糾纏是一種違反經典物理常識的量子現象,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的重要物理資源,其中高維量子糾纏在多種量子信息任務中具有獨特的優勢。這個工作首次驗證圖的量子模擬實驗的可行性,邁出了利用量子光學器件解決#P完全問題的第一步。在量子精密測量方面,申請人團隊還利用量子光學晶片演示了高精度相位測量,突破了經典幹涉儀的測量精度的理論極限,體現了高維量子糾纏的優勢。該研究為多體高維量子糾纏體系的片上製備與量子調控技術的應用提供了重要基礎。
  • 最新消息 - cnBeta.COM
    你可以把它送給孩子,讓他們玩轉終端,你可以把它作為計算大腦,用於周末項目等等。Raspberry Pi 4是最新的Raspberry Pi設備,採用了經典的外形設計。而且它的性能比Raspberry Pi 3有了很大的提升。
  • 「咚咚」,聽那極端微生物「敲響地獄之門」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深紅色蛋白mCherry和綠色變紅色的光轉換標記Dendra2的版本對於單分子追蹤格外有用。「這些在細胞分裂和形態還有細胞骨架研究中的應用真的讓我們非常激動。」Duggin說。確實,通過不懈努力,研究極端微生物的科學家讓看起來不可能的實驗變成了可能。「關鍵是要去嘗試。」Duggin說,「『極端微生物』,如果你喜歡這麼叫的話,通常沒有你一開始想的那麼難。」
  • 天王星磁層或每日經歷一次太陽風的洗禮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 科學與探索
    研究領域是宇宙學,集中在引力透鏡數值模擬、引力透鏡限制星系及星系團的質量分布、機器學習以及公眾科學在天體物理中的應用等課題。李楠告誡人們:我相信,未來科學探索不再只是科學家獨享的「遊戲」,也將成為大眾快樂的源泉。大家一起來探索科學奧妙麼!科學需要人民大眾廣泛的參與,因為科學的進步是全人類的事情!
  • 2020年最奇怪科學故事盤點 - Top10 十大 - cnBeta.COM
    從醫學奇蹟到關於時間旅行、外星人和宇宙終結的瘋狂猜測,這家媒體將帶我們回顧一些2020年最奇怪的科學故事。據計算,這個過程需要數萬億年的時間,所以宇宙本身的年齡還不足以讓誕生出黑矮星。但這並不是故事的結局。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之處表明,在質量最大的黑矮星中,核聚變仍可能發生,儘管速度極其緩慢。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它們還是會變成超新星。「足夠的時間」這個詞太過輕描淡寫。第一顆黑矮星超新星預計還要再過101,100年才會發生,那麼最後一岢在未來的103.2萬年。
  • 性吸引力的起源也許比你想像得還要古老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 - cnBeta.COM
  • KLA-TENCOR 推出 PROLITHTM 12 新版計算光刻工具
    KLA-Tencor 公司日前推出了 PROLITHTM 12 ,這是一款業界領先的新版計算光刻工具。此新版工具讓領先的晶片製造商及研發機構的研究人員能夠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探索與極紫外線 (EUV) 光刻有關的各種光罩設計、光刻材料及工藝的可行性。
  • 顛覆傳統計算架構:光神經網絡硬體登上Nature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子計算發展迅猛,但其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因此,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其他可行的計算方法。光學計算就是其中一條頗有前景的研究方向。近日,一篇 Nature 論文展示了光學計算的最新成果,德國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在毫米級光子晶片上實現的全光學神經網絡,該網絡內部沒有光到電的轉換,因此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 cnBeta.COM - 中文業界資訊站
  • cnBeta.COM_中文業界資訊站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探索光與物質之「舞」
    過去一百年裡,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原子的行為頗為古怪,在自然的微觀世界裡,一些科學常識方面的定律被其內部奇怪的量子力學規律所顛覆。  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薛丁格曾解釋道,根據量子原理,箱子打開前,箱中之貓「既死又活的」,非要有人打開箱子看一眼貓是死是活才能確定。
  • 納米科學:科學家開發原子級硬體來實現自然計算!
    納米科學:科學家開發原子級硬體來實現自然計算!我們的第一步形成了基礎在我們日益互聯的世界中迫切需要的新型計算。「正如研究人員所解釋的那樣,原子開關是一種具有憶阻性的納米級器件,這意味著它可以根據之前遇到的記憶調整其對所施加電流或電壓的電阻。
  • 學會這幾招,PON光功率計算也會很簡單
    這個功式,用系統裡自帶的計算器,設為科學型,進行計算便可得到。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8/363553.htm  例如1:32進行計算後得:
  • 信息與計算科學,到底怎麼樣?
    信息與計算科學,簡稱信計,這個專業聽起來非常高大上,可具體到學習內容主要是什麼,就業前景如何,大家都不太清楚。很多人去搜索,發現關於這一塊的內容都是非常籠統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這個專業的詳細介紹。信息與計算科學,具體學習哪些知識。信計專業,在部分高校被劃歸至數理學院或者數學系,而在另一部分高校被劃分至計算機學院。從這個現象你就能知道,信計專業要學習數學和計算機兩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