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下降75%,飛行昆蟲數量驟減為哪般

2020-11-22 中國江蘇網

近日,據外媒報導,德國科學家對全國63個保護區進行縱向研究後得出結論:在過去27年裡,德國飛行昆蟲總數下降了75%。

報告稱,研究的目的是測算所有飛行昆蟲的重量,並以此來衡量「飛行昆蟲生物量」。科學家們對沙丘、草原以及森林等地區進行了調查,在27年的時間裡,他們利用帳篷收集了超過53.5公斤飛蟲。儘管在得出結論之前,他們預想到飛行昆蟲數量會有所減少,但如此極端的減少量「令人感到擔憂」。並且為何飛行昆蟲會如此大幅度的減少,依然不得而知。

什麼殺死了飛行昆蟲

在研究不同的德國保護區時,所有熱點地區都有類似的下降趨勢,這表明昆蟲數量減少與景觀變化無關。並且科學家們也不認為氣候變化是有效的解釋,模擬顯示,全球氣溫上升應該會促使飛行昆蟲數量增加,因為昆蟲生物量與溫度呈「正相關」關係。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飛行昆蟲數量急劇下降?

德國研究人員表示:「農藥使用、全年耕作、使用化肥增加以及農藝措施頻率更高等,可能是飛行昆蟲數量減少的一個合理原因。」

對此,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中國項目主任、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指出:「燈光的使用,會在夜間吸引昆蟲飛到光線非常強的地方,這也會殺死它們。」的確,近期《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人造光源以年均6%的速度在增長,這顯然已經對動物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般而言,夜間授粉昆蟲通常會受味道吸引,但視覺刺激也很重要,夜間昆蟲的眼睛通常對光很敏感。它們可能被夜間的人造光源晃得眼瞎迷失方向;另外一些則可能被光線所吸引,分散了它們的自然棲息地。

此外,還有研究者認為,昆蟲多樣性的下降,可能也與城市景觀隔離程度有關。以象鼻蟲為例,一旦被城市隔離帶孤立在一處單一的綠地中,不僅無法與同類溝通交流,萬一此地可吃的食物沒有了,想要「翻山越嶺」找到另一處「綠洲」,對弱小的昆蟲來說,其難度非常之大,它們往往在搬家覓食的途中就累死或餓死了。並且城市中遍布的水泥地面,也令昆蟲根本無處化蛹。

昆蟲大量消失有何影響

「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那人類只能再活4年。」愛因斯坦曾經預言。其實除了蜜蜂,地球生態系統裡沒有螞蟻、蝴蝶、蜻蜓、蒼蠅、蟋蟀等其它昆蟲的後果也是非常危險的。

「從傳粉的角度講,昆蟲是非常重要的,80%的開花植物都需要動物來傳粉,而昆蟲又佔據了這些傳粉動物的大多數。因此,如果昆蟲的種類和數量減少,整個生態系統包括人類都會受到巨大影響。」解焱強調,而且飛行昆蟲不僅幫助植物授粉,還是其它物種的食物來源,其數量的減少勢必會影響到以它為食的鳥類及哺乳動物的生存。

在解焱看來,昆蟲之間是互相抑制的,如一些天敵昆蟲,其控制著其它食植昆蟲的數量,對維持生態平衡有著重要作用,如果這些天敵昆蟲的數量迅速下降,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會出現問題。

急劇減少的又何止是昆蟲

昆蟲雖然小,但在生態系統中的影響卻非常大,並且其在種類數量上也比較好統計,因此人們對昆蟲數量的減少格外關注。事實上,除了昆蟲,大部分自然保護地的物種數量都在減少,從大型的獸類、鳥類到水裡的魚類,甚至是生存在土壤裡面的土壤動物的數量也都在大量減少。說這些話時,解焱覺得很惋惜,也很無奈。

研究顯示,全球大約20%的脊椎動物被歸為「受到滅絕威脅的物種」之列,包括25%的哺乳動物、13%的鳥類、22%的爬行動物以及41%的兩棲動物。大約33%的軟骨魚(諸如鯊魚、鰩魚、灰鰩等)和15%的硬骨魚瀕臨滅絕。每年平均有52種哺乳動物、鳥類和兩棲類朝滅絕上移一個等級。有些科學家認為,世界正在進行「第六次大滅絕」,人類要為此承擔主要責任,並應儘快採取相關保護措施。

相關焦點

  • 27年來累積少了75%,會飛的昆蟲為何會越來越少?
    (原標題:27年下降75%,飛行昆蟲數量驟減為哪般)
  • 德國飛行昆蟲數量銳減75%,原因依然未知
    據報導,德國昆蟲學家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27年裡,飛行昆蟲的總數已經下降了75%,而原因依然不得而知。不久前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一項報告詳細描述了德國研究人員在全國63個保護區進行的縱向研究結果,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測算所有飛行昆蟲的重量,並以此來衡量「飛行昆蟲生物量」。
  • 地球的環境日益惡化,飛行昆蟲的數量在27年間減少了四分之三
    而最近有研究顯示,飛行昆蟲也逃不了滅絕的厄運。來自荷蘭內梅亨大學的卡斯帕·霍曼和他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的時候進行了一項有關於飛行昆蟲的研究,結果令他們感到震驚:世界上的飛行昆蟲數量在短短的27年時間裡已經銳減了四分之三。
  • 全球昆蟲拉響大滅絕警報,27年數量下降3/4,唯獨這種生物倖免
    德國科學家曾對德國63個保護區內的昆蟲長達27年的研究,通過測算所有飛行昆蟲的重量,並以此來衡量「飛行昆蟲生物量」。 在這段時間裡,他們收集了超過53.5公斤的飛蟲,發現飛行昆蟲總數下降了75%。儘管在得出結論之前,雖然預想到飛行昆蟲數量會有所減少,但如此極端的減少量確實令人感到詫異。
  • 外媒:研究稱手機輻射導致昆蟲數量下降
    >來自德國的一項新研究於9月17日發表,該研究報告稱,近年來,歐洲許多國家/地區的行動電話輻射導致昆蟲數量急劇下降根據以前的報告,全球昆蟲種群平均數顯示出顯著下降,主要是與陸地昆蟲有關,在過去的75年中,陸地昆蟲的數量下降了0.92%。
  • 帽帶企鵝數量驟減:50年減少77%
    近日,據媒體報導,經科學家勘測發現,南極洲帽帶企鵝數量暴跌,50年來,數量幾乎減少了77%。科學家認為這最有可能是因為氣候危機,導致企鵝的食物鏈可能出現了問題。專家表示,帽帶企鵝的主要食物是磷蝦,在南極半島區域,這種企鵝的數量已經連續好幾年都在下降,目前我們還不確定這是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 科學家證實墨西哥黑脈金斑蝶數量驟減
    科學家證實墨西哥黑脈金斑蝶數量驟減 原標題 [科學家證實墨西哥黑脈金斑蝶數量驟減]
  • 德國飛行昆蟲已下降了80%!昆蟲100年內將滅絕,這場自然大災難讓...
    不久前,來自澳大利亞的桑切斯-巴約(Francisco Sanchez-Bayo)和懷克胡伊斯(Kris Wyckhuys)兩位教授從73篇有關昆蟲減少的論文入手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過去30年內,全球昆蟲數目以每年2.5%的幅度持續減少,在10年後將減少1/4,100年後更會完全絕種。
  • 美國20種常見鳥類數量顯著下降
    新華網華盛頓6月17日電(記者張忠霞)美國奧杜邦學會最新發布的一份全美鳥類數量調查報告稱,過去40年間,由於生存環境惡化,許多美國常見鳥類的數量顯著下降,有些鳥的數量甚至驟減了80%。  報告列舉說,1967年以來,美國有20種常見鳥類的數量嚴重減少。
  • 世界多地研究顯示昆蟲數量大幅下降,綠會觀蟲會將抓緊行動
    世界多地研究顯示昆蟲數量大幅下降,綠會觀蟲會將抓緊行動 2017-10-22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氣候變暖 帝企鵝數量過去50多年間驟減一半
    英國媒體11日援引世界自然基金會新近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受全球變暖影響,帝企鵝數量在過去50多年間驟減了一半。  危機  帝企鵝常年生活在氣候條件極其惡劣的南極,經得起暴風雪的襲擊,耐冷能力也很好,可以承受零下49攝氏度的低溫。
  • 德國研究人員表示飛行昆蟲的總生物量下降了76%
    據克雷菲爾德業餘昆蟲學學會主席,昆蟲學愛好者馬丁·索格(Martin Sorg)稱,在過去的37年中,他從德國鄉村收集了8000萬隻昆蟲。據索格說,自從協會開始收集昆蟲和他的幾名志願者以來,每年收集的飛行昆蟲的總生物量下降了76%,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情況,可能對全球食物鏈和生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索格說:「我們只是在2011年才意識到這種下降的嚴重性,從那以後我們每年都在看到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他指出,當時,這一消息並未引起生態界的關注,生物多樣性喪失主要集中在較大的物種上。
  • 成本上升客量下降 協和式飛機結束27年商業飛行
    中新網5月31日電 法國航空公司的協和式飛機31日在飛完從美國甘迺迪國際機場飛抵法國巴黎的最後一個航班後,將結束其長達27年的商業飛行。  據《聯合早報》消息,法國航空公司的AF001航班當地時間31日上午8時從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經3小時45分鐘飛行後抵達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該機乘客是享受超音速飛機跨越大西洋到法國的最後一批乘客。
  • 大量昆蟲死亡:如何拯救昆蟲與我們人類自己?
    為了推動昆蟲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綠髮會的努力包括但不限於:①建立了「觀蟲工作委員會」;②在外來入侵物種草地貪夜蛾(秋粘蟲、秋行軍蟲)的防治和「蟲口奪糧」上,呼籲生物防治納入主流化;③支持建立社區層面的「中華蜜蜂保護地」來保護中華蜜蜂;④由於昆蟲數量驟減可致大自然崩潰,綠會呼籲生物多樣性寫入憲法;⑤意識提升與環境教育;⑥倡導「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等等。
  • 視頻年度指數顯示:院線電影數量驟減
    報告顯示:電視劇市場去產能化趨勢明顯,但劇集創作水準有所提升;院線電影上線數量驟減,用戶的觀影需求大規模向線上轉移,網絡電影迎來爆發期;受疫情影響,2020年綜藝節目線下錄製限制增加,節目產量出現明顯下降,但用戶對陪伴和解壓的需求只增不減,優質內容的頭部效應依舊明顯。
  • 理工科留學申請量逐年上升為哪般
    (原標題:理工科留學申請量逐年上升為哪般) 日前,
  • 英國倉鴞數量驟減 民眾呼籲政府限制使用農藥
    中國網2月10日訊 據英國《衛報》網站2月9日報導,迫於壓力,英政府積極引入新法規限制殺蟲劑的使用,因殺蟲劑被指控是造成英國倉鴞數量驟減的原因去年11月份,《觀察報》報導說,2013年將會是有史以來鳥類數量減少最為嚴重的一年。近期嚴冬和溼春氣候可能是部分原因。The Barn Owl Trust報導說,英國全國倉鴞巢穴數量由低於正常水平45%惡化至95%。除氣候變化以及棲息地遭破壞等原因之外,農場使用的強力滅鼠藥也是原因之一。
  • 昆蟲正大量從地球消失
    ● 在全球100萬種已知昆蟲中,有40多萬種的數量在下降  ● 自1970年以來,50%的昆蟲可能已經消失  ● 農藥大量使用、農田和城市擴張,是昆蟲大量消失的禍首  ● 世界上3/4的農作物由昆蟲授粉,昆蟲滅絕可能對糧食生產產生重大影響    本報記者 丁洪美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最近發表文章報導
  • 研究稱智慧型手機和Wi-Fi輻射與昆蟲數量下降之間存在聯繫
    據外媒BGR報導,對80多項研究的分析表明,智慧型手機和Wi-Fi輻射與昆蟲數量下降之間存在直接聯繫。輻射會在細胞層面影響昆蟲,並對它們的行為和健康造成嚴重問題。這項新研究來自德國自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與其他科學團體的合作,它是對80多項關於輻射(比如手機甚至Wi-Fi產生的輻射)對昆蟲影響的獨立研究進行的元分析。
  • 盤點珍稀動物的悲慘命運:剛果黑猩猩數量驟減
    原標題:盤點珍稀動物的悲慘命運:剛果黑猩猩數量驟減 曼谷一家公園裡兩隻被非法走私的黑猩猩獲救,被安置在泰國一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剛果東部的維龍加國家公園是大猩猩的家園,目前它們的數量日益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