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發出超黑光吸收塗層—新聞—科學網

2020-12-04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超黑高穩定性的光吸收塗層技術,可應用於抑制光學器件中雜散光的幹擾、提高太陽能光熱轉化效率等領域。該成果近日發表於《材料化學雜誌》並申報兩項發明專利。

這種塗層採用物理氣相沉積技術,可在金屬、陶瓷、高分子等絕大多數常用材料表面塗覆,甚至可以在柔性高分子薄膜表面塗覆,塗層結合力高,塗層的物理化學性能穩定、硬度高。

該塗層為TiAlN三元陶瓷,在波長200納米到2500納米範圍內的光吸收係數超過95%,覆蓋近紅外、可見光以及紫外,在現有陶瓷光吸收塗層中波長範圍最寬、吸收率最高,但製備方法卻很簡單。該塗層具有精巧的納米結構,底層為層狀結構,有利於提高其在各種基體材料上的附著力;中部為柱狀結構,柱狀界面可多次反射吸收光的能量;頂部為錐形結構,有利於入射光的導入。

相關論文信息: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18,6, 8646-8662

《中國科學報》 (2018-09-20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光吸收係數超過95%!超黑光吸收塗層
    日前,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超黑高穩定性的光吸收塗層技術,可應用於抑制光學器件中雜散光的幹擾
  • 寧波材料所研發出「透明金屬」,可屏蔽99.99%以上電磁幹擾
    今天,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研人員魯越暉向記者展示了一項最新應用研究成果,一種由納米金屬與塑料複合的「透明」電磁防護材料。從肉眼上來看,這款材料在透光性上與普通透明玻璃、塑料等無差別,但能屏蔽99.9999%以上的電磁波幹擾,有望成為對抗電磁輻射的新型「武器」。
  • 寧波材料所等研發新型等離激元結構色材料及製備技術
    寧波材料所等研發新型等離激元結構色材料及製備技術 2020-06-29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目前,基於模板法或微納加工(光刻、雷射直寫、離子束刻蝕或納米壓印等)手段的等離激元結構色的研發遇到瓶頸,主要是製備樣品面積小、垂直集成兼容性差、材料的應用價值與製備材料所需設備的價值不匹配等,新技術研發勢在必行。其中,採用直接生長法來構建等離基元結構色是有希望的新一代技術,能實現大面積製備,並能實現材料的垂直集成生長。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發新型材料,可模擬植物吸水、蒸騰、冷凝過程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發新型材料,可模擬植物吸水、蒸騰、冷凝過程  這棵「神樹」,曬曬太陽就生水  「這種新型材料,不但能夠在極端條件下產生純淨水,而且本身幾乎不耗能,生產加工成本也低,應用前景看好。」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用石墨烯研製千瓦級鋁空氣電池—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日前,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成功研製出基於石墨烯空氣陰極的千瓦級鋁空氣電池發電系統,該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高達510Wh
  • 寧波材料所等舉辦先進材料和應用國際會議
    寧波材料所等舉辦先進材料和應用國際會議 2019-04-17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和香港機械工程師協會聯合主辦,中科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海洋新材料與防護技術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新材料初創產業園、中國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辦,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瑞士、芬蘭、新加坡、紐西蘭、斯洛伐克、港澳臺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科研人員參會。
  • 納米片增強複合塗層腐蝕機理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 【科技動態】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利用正滲透膜研發可攜式海水淡化器
    據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網2018年11月5日訊 對於執行特殊任務的士兵、船舶工作人員,以及戶外探險愛好者等群體來說,便攜、高效的應急淡水供應裝備必不可缺。  甬派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該所海洋環境材料團隊突破相關技術瓶頸,生產出「可攜式」正滲透海水淡化膜裝置,將轉化效率提升至同類產品的2.5倍以上。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緩解沿海地區與城市用水危機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英研製超黑塗層材料可吸收所有可見光
    英媒稱,英國一家公司生產出了「奇異的、與眾不同的」物質,非常之黑,以至於它能吸收幾乎所有的可見光,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種「超黑」塗層由碳毫微管組成,每個碳毫微管都只有人類頭髮的一萬分之一細,凝視這種塗層是古怪的經歷。它太黑了,以至於人類的眼睛無法理解看到的東西。形狀和輪廓缺失了,只留下看起來像一片深淵的物質。
  • 中科院院士趙玉芬訪問寧波材料所慈谿醫工所
    中科院院士趙玉芬訪問寧波材料所慈谿醫工所 2017-11-15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寧波研發「透明金屬」電磁防護材料
    昨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研人員魯越暉向記者展示了一項最新應用研究成果:一種由納米金屬與塑料複合的「透明」電磁防護材料。從肉眼上來看,這款材料在透光性上與普通透明玻璃、塑料等無差別,卻能屏蔽99.9999%以上的電磁波幹擾,有望成為對抗電磁輻射的新型「武器」。
  • 寧波材料所在非晶碳基抗磨蝕防護塗層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的先進碳基薄膜技術團隊,聚焦具有優異力學、低摩擦潤滑、良好化學惰性的非晶碳基塗層材料體系,在金屬表面強化防護用PVD類石墨非晶碳(Graphite-like carbon, GLC)塗層材料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 寧波材料所研發的這款機器人斬獲2020「好設計」金獎
    2021-01-06 20:09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張超梁 高曉靜 記者 翁雲騫
  • 中科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今天揭牌,2020年建成
    中科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今天揭牌,2020年建成 2月6日下午,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和寧波共建的中科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揭牌。
  • 寧波材料所等開發出新型超寬帶透明電磁防護材料
    電磁幹擾(EMI)屏蔽材料可以防止暴露於RF輻射,但是其中大多數是不透明的。在這項工作中,本文並使用氧化物(SLSO)夾著的超薄銀層作為構造塊來製造和製造可見的透明EMI屏蔽材料。具有雙面SLSO(D-SLSO)結構的樣品在27.6 GHz時表現出最高的EMI屏蔽效率(SE),為70 dB(在4–40 GHz時平均> 62 dB),在27.6 GHz時的透射率接近90%。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單位 合成新型氧化鈷催化劑
    原標題: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單位合成新型氧化鈷催化劑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張建團隊與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張志東團隊等合作,利用碳包覆鈷磁性納米膠囊結構中缺陷石墨殼層的束縛作用,合成了富含高指數晶面的氧化鈷催化劑,在甲烷催化燃燒反應中體現出可替代貴金屬鈀、鉑的潛力。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
  • 中科院院士朱經武調研寧波材料所
    6月19日,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鋒成先進能源材料研究院(籌)首席科學家朱經武一行調研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調研期間,寧波材料所所長黃政仁介紹了寧波材料所建所背景和歷程、發展思路、組織架構、人才隊伍以及寧波材料所14年的建設發展中科研布局及項目進展等方面的情況;朱經武一行還認真聽取了石墨烯以及光電材料研發的工作匯報,詳細了解了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階段性成果、突破的關鍵問題、項目技術優勢以及產業化情況。
  • 寧波材料所慈谿醫工所入駐慈谿智慧谷並舉行項目推介會
    4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慈谿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正式入駐慈谿智慧谷,並舉行了簡單的入駐儀式。慈谿市、寧波工研院的有關負責人及部門負責人,寧波地區相關企業和投資機構負責人,美敦力公司專家、醫工所全體科研骨幹100餘人參加了儀式。慈谿市副市長胡建國主持儀式。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製出性能改善的熱電材料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通過材料組成設計以及製備理念創新,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工作,成功實現了顯微結構及電熱輸運調控,並由此製備了一系列性能改善的熱電材料。  目前,該研究的部分基礎成果已經發表,並獲授權發明專利四項。這些工作將為進一步改善熱電性能提供有力幫助,並為熱電轉換應用奠定材料基礎。
  • 中科院電工所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新聞—科學網
    正在實驗室測試的高磁場全超導磁體(位於液氦罐體中)(電工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