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金鷺 通訊員高曉靜)隨著5G、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周邊的電磁環境變得日益複雜,電磁防護的迫切性顯得尤為重要。昨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研人員魯越暉向記者展示了一項最新應用研究成果:一種由納米金屬與塑料複合的「透明」電磁防護材料。從肉眼上來看,這款材料在透光性上與普通透明玻璃、塑料等無差別,卻能屏蔽99.9999%以上的電磁波幹擾,有望成為對抗電磁輻射的新型「武器」。
「近日,我們已與寧波一家射頻標籤製造廠合作,共同開發透明防電磁幹擾箱體,為寧波物聯網、5G、智能製造等重點產業建設發展添磚加瓦。」魯越暉說。
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納米級的金屬均勻地附著在透明材料表面。正是得益於這種結構,這款金屬複合材料能在屏蔽電磁波的同時,讓可見光充分透過。據了解,這款材料對可見光波的透過率達到90%,在10GHz-40GHz的超寬頻域範圍內達到了60dB左右的電磁屏蔽效能。
「更薄、更透、更柔,是下一步我們材料研發的重點方向。」魯越暉說,當前,團隊正致力於進一步提升其關鍵技術指標,讓這一新型技術在5G、數字經濟、智慧物流等更多新興產業獲得應用,為寧波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