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清
關於美國哈佛大學「訓言」的各種版本在我國盛傳已久。但哈佛大學圖書館官方網站前不久公開表示:「哈佛73座圖書館的任何牆壁上都沒有這些所謂的訓言。」也就是說,這些網傳的「哈佛訓言」是根本不存在的。
經查,「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等20個的假哈佛訓言的最初模板,來自於《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一書。2008年6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該書。作者丹尼·馮在書上的簡介中稱,其1991年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建築專業,彼時就職於美國密西根州的一家公司。丹尼·馮在該書的前言中寫道:「每次到那座神聖而美麗的學府,參觀它那古老而樸素的圖書館時,看到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時,我都會有一番新的感悟。」
該書出版後,一些媒體對其部分內容進行了介紹或連載。與此同時,網上對所謂「哈佛訓言」真實性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止過。其中有人還聯繫了哈佛圖書館或去過哈佛圖書館的人,求證這些訓言是否真的存在,答案均是否。2010年1月27日《中國青年報》曾報導稱,丹尼·馮向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承認這些所謂的訓言確實是沒有的。事實證明,這些編造的校訓只不過是一些人「託物言志」,「掛羊頭賣狗肉」,將校訓的帽子戴到哈佛大學頭上。
沒有校訓的哈佛,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當下中國高校的校訓狂熱。雷同的詞彙、同質化的校訓,暴露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種誤區,即沒有形成或發掘自身有什麼特點、校園文化有什麼特色,只是一味地把時髦、前沿的詞彙往校訓裡加,這顯然是對校園文化的膚淺理解和片段化閱讀。
生搬硬套、跟風從眾地使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字眼,固然不會出什麼差錯,卻難以得到學子們的理解和認同。一個經典的校訓,絕不是複製、衍生而來,而是從集體記憶和校園文化中抽離、提煉出來。即使像哈佛大學一樣沒有校訓,只要完成了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高校同樣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