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各國獨特校園文化:美國旅遊 日本「搶人」 英國傳統

2020-12-08 新華網客戶端

  暑期結束,大學校園迎來新一批學生。大學生活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人生的全新階段。邁入校門前的興奮、忐忑,如何疏導為擁抱新生活的動力和勇氣?歐洲、北美洲和亞洲的高校有哪些獨特的迎新文化?形式各異的迎新活動,折射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也飽含四海皆有的人文關懷。

  大學是知識的殿堂,也是文化的熔爐。對即將走入大學校門的新生來說,入學儀式意味著人生將從此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鍛造過程。

  每一所大學都是一個文化傳播場所,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其中既有相同的元素,也一定會有不同之處。校園文化因傳統、地域以及社會環境的不同而豐富多彩。對獨特校園文化的追求和培育,總會讓一些學校走在前面。本報記者採寫的這幾所大學的新生入校活動,就讓我們由此看到了不同國家不同大學的校園文化。

  英國的牛津大學更重視以一種尊重傳統的方式來迎接新生,讓新生在入校之初就會產生名校的榮譽感。而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給家長上心理諮詢課,讓家長和學生一起,伴隨著其獨特的校園文化而「共同成長」。日本大學開學儀式上各學生社團拼搶新生,則讓人們看到了日本大學中社團活動激烈競爭的一面……正是因為這些鮮明突出的文化特點,構成了一所大學校園文化中的重要因素。

  校園文化是大學的靈魂所在。其至關重要的因素是能否創造一種親近感和歸屬感,讓學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中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如何用自己堅實的努力和創新去實現人生的目標。

  大學是老師的,更是學生的。從走進校門到幾年後身穿學位服參加畢業慶典,每一位學生既是校園文化的適應者,也會逐漸成為校園文化的營造者。適應不同的校園文化,對新生來說是入校後必須面對的第一個挑戰。但從大學教育作為「從學校到社會的最後一座橋梁」的職能來看,能否更主動、更積極地融入校園文化,為其增光添彩,可能才是挑戰的關鍵所在。

  曾經擔任過美國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的亨利·羅索夫斯基在《美國校園文化》一書中這樣寫道,「你已經決定要進哈佛,作為一名新生,在一個10月下午,你漫步在查爾斯河畔。你的左手被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握著,她正向你講解宇宙起源方面的最新理論。你的右臂擁著我們一位和藹可親的英語教授的肩膀,他曾獲三次普立茲獎……好了,醒過來吧!這絕不是一幅真實的圖畫。」

  像哈佛這樣的名校,一定會帶給新生值得誇耀的榮譽感,但進入名校,絕非意味著就此可以輕鬆地與那些世界級大師同行。羅索夫斯基還說過,每一位新生進校時,都會聽校長像某種汽車的經銷商一樣在迎新儀式上發表類似的演講:「感謝你選擇了我們品牌的汽車,我們相信你會為買了它而高興」。但對新生們而言,總是在激動的儀式過後,才是真正了解「這部汽車」的開始。

  對那些遊學海外的學子來說,融入新環境需要面對雙重「文化震蕩」的心理考驗。一是從家庭氛圍進入大學氛圍,二是從故鄉到異國。學會獨立生活,保持積極向上和開放包容的心態,對於平穩而較快地度過震蕩期尤為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識的學習與跨文化交流溝通日益緊密聯繫。優秀的學生既是本土的也是國際的。在不同文化環境中的生存、成長能力,決定著知識接受的厚度和人生道路的寬度。儘快適應不同文化環境,提高包括語言在內的交往能力,還需要更主動地與所在國同學交流,積極參加校園活動,結識更多異國學友。知識汲取的樂趣來自於書本,也來自於見識,最能培育成長的養分,往往會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中產生。

  英國:尊重傳統 創新形式

  大學的新生在入學之前,都有一周時間專門用來熟悉校園生活,這一周被稱為「第零周」或「新生周」。

  牛津大學是英國最古老的大學,超過800年歷史的校園至今保留著很多悠久的傳統,最著名的就是新生入學典禮。牛津大學的新生在初入校園之際,會被要求購買一套名叫Sub Fusc的服裝,包括深色西裝或外套、白色襯衣、黑色皮鞋、學生帽和黑色長袍。其中男生要佩戴白色蝶形領結,女生則是黑色領結。除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等重要場合需要穿這套服裝之外,考試以及院系的重要活動也需穿著。

  開學典禮可以追溯到中世紀,那時候的高校學生與所在城鎮居民經常發生衝突,而校方為了保護學生,要求學生統一註冊,便於管理。16世紀時,入學典禮成了牛津大學的一項固定儀式。

  新生在開學當日穿著規定的服裝,進入被稱為「牛津聖堂」的謝爾登劇院,聆聽副校長的訓導。作為傳統,副校長一般都會先說一段拉丁文,確認所有新生成為牛津大學的正式一員,並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之後再用英文對新生致歡迎詞。在牛津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周雨楓告訴本報記者,典禮上學生們被教導要向歷代牛津學生一樣探索真理,讓他深切感受到牛津大學是以一種尊重傳統的方式帶給新生榮譽感。

  不同於英格蘭地區,生活在英國北部的蘇格蘭人民性格更加熱情奔放,文化的差異也使這裡的大學迎新活動更加活潑多樣。雖然尚未開學,但本報記者日前在愛丁堡大學學生會拿到了為2013年新生周(9月7日—13日)活動製作的小冊子,足足有79頁,超過700場各類活動赫然在目,包括正式歡迎儀式、新生父母下午茶、新生之夜活動、城市觀光,大大小小的講座、研討會、老生集市、樂隊表演等,幾乎涉及了能想到的一切活動。

  愛丁堡大學學生會主席休·默多克得意地告訴本報記者,愛丁堡大學學生會現在專門有一個7人小組負責活動設計,在設計活動時,他們主要考慮的是讓不同信仰、不同地區、不同種族的學生儘可能多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彼此認識和熟悉,並儘可能快地感受和了解地區的文化以及城市的方方面面。活動設計小組每年都會根據參加新生周的新生反饋,來決定是否延續某活動或制定新的活動方案。

  去年剛剛參加過新生周活動的中國留學生馬琳琳告訴本報記者,去年的活動手冊也有52頁之多,粗粗瀏覽一遍,有種分身乏術的感覺。她當時每天都參加4到5場活動,日程表非常滿,但還是有很多活動沒時間去。

  默多克說,愛丁堡大學的新生周獨具特色的活動是「城市觀光」,每天,老生志願者都會帶領新生,以20人為一組,環城遊覽,並為新生講解城市的歷史文化。環城遊覽不僅包括著名的景點,還包括博物館、城堡、美術館等等,知名的餐館、書店和酒吧也是不可錯過的體驗。

  日本:社團「搶人」 千方百計

  大學社團異常活躍,每年4月新生入學之際,大學裡的各個社團為了吸引更多優秀的新生,都會使盡渾身解數「搶人」,其激烈程度猶如競選。慶應義塾大學四年級學生松尾一志,從作為新生和老生兩個角度,向記者介紹了日本大學迎新活動最精彩的一幕——社團搶奪新生之戰。

  2009年4月,剛邁入慶應大學的松尾享受了新生特權,大二以後,作為老生的松尾每年都要辛苦準備新生歡迎會,以便搶奪更多優秀的學弟學妹加入自己的社團。

  松尾回憶道,2009年4月,他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期待已久的慶應義塾大學開學典禮。當時,校園裡有500多名學長學姐在等待新生,松尾等大一新生要進入禮堂參加開學典禮,必須穿過學長學姐組成的人群。沒走幾步,學長學姐們就開始散發介紹社團的傳單。進入禮堂時,松尾手上已經拿到了100多張傳單。松尾在入學前即已選好了心儀的社團,看著手中一堆硬塞來的傳單,不由感慨,日本的大學每個社團每年4月都要印刷500到1000張的宣傳單,大多沒用,這不是白白浪費紙張嗎!?

  對日本大學的社團來說,向新生發放傳單僅僅是第一步,想拉到優秀學生加入,還需不懈努力。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舉辦聚餐,讓新生免費參加。每個社團活動都會在澀谷和新宿等繁華街區舉行,邀請新生吃飯,一邊吃一邊勸說新生入夥。松尾對新生竟然可以免費參加這種聚餐感到很吃驚。他說,大部分參加聚餐的新生還沒選好自己要參加的社團,也不確定聚餐後是否會加入該社團。即使一些新生已確定了要參加的社團,還是會去參加各社團舉辦的聚餐,這樣基本上4月每天都有免費晚餐。

  2010年4月,成為了大二學生的松尾以學長的身份迎接新生。作為辯論部負責人,他從前一年12月就開始為搶奪新生大戰做準備。松尾所在的辯論部為印製500張傳單花費4萬日元,4月為新生舉辦了五六次免費晚餐,又花費了6萬多日元。松尾對記者說,為了搶奪更多優秀新生加入辯論部,前後共花費10萬多日元,還是很心疼。

相關焦點

  • 開學季各國邊境正有序開放
    留學生開學倒計時,期盼已久的開學航班來啦!繼上次中美直飛航班宣布一周8班後,今天又傳來好消息——中美將各自允許其國內航空公司將兩國間的航班數量增加一倍,合計增加至每周16班。即將要上學的同學們更方便啦!
  • 開學季各國邊境正有序開放
    留學生開學倒計時,期盼已久的開學航班來啦!繼上次中美直飛航班宣布一周8班後,今天又傳來好消息——中美將各自允許其國內航空公司將兩國間的航班數量增加一倍,合計增加至每周16班。即將要上學的同學們更方便啦!
  • 茶文化在各國的文學,民俗,藝術,思想理論等分支文化中都有體現
    一些文學作品通過品茶的描寫,反映其國民的獨特生活,體現了各民族特色。飲茶習俗也是各國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茶本身,還是品飲時候的藝術,各國的茶習俗都異彩紛呈,交相輝映。飲茶諸國紛紛將茶作為人際交往,對外文化交流的媒介,日本的茶道,韓國茶禮都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國際性茶文化活動,這些都充分反映了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體現了茶文化在各國的文化分支中佔有位置。
  • 在澳洲留學,你不得不知道的開學季知識點
    那麼,你的開學時間,你已經清楚了嗎?課已經選好了嗎?1202了,你還不知道你的學校什麼時候開學嗎?什麼時候截止選課嗎?沒關係!今天啟小德就來給新生小夥伴們總結一下,在澳洲留學,你不得不知道的開學季知識點。請接好以下「包教包會」的乾貨!1. 學期和學制對於新生小夥伴們來說,在入學前應該先來了解一下澳洲的學制。
  • 冬季到英國旅遊,領略獨特的英倫冰雪風情
    ▲請點擊上方「關注」,訂閱「愛旅遊的小陳陳」獲取更多精彩內容▲都說3月到8月才是到英國旅遊的最佳季候,這次偏偏我們選擇冬季旅遊。本來還在想12月會不會太蕭瑟,去了之後才發現,就像英國旅遊局介紹的,冬季的英倫風情也一樣迷人,絲毫不遜色春夏。
  • 事關張家口人出行安全!教育部最新寒假和春季開學通知
    要持續開展冬春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加強校園環境衛生整治,加強健康知識科普,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助力冬春季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及早謀劃寒假和春季開學安排,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學科研工作。高校堅持「錯峰」原則,安排學生分批次有序放假離校,妥善安排留校師生寒假生活。
  • 世界文化欣賞,美國最美麗的大學校園
    聖奧拉夫風景如畫的校園被稱為「山丘」,坐落在恢復的溼地,樹林和原生高草草原上。該學院於19世紀後期由挪威裔美國人開放,以環境可持續性為榮,是全國第一個使用風力渦輪機提供學校能源三分之一的人。該學院最知名的地標是美麗的哥德式風格的舊主體,建於1877年,是地面上的第一個結構。其中一座更現代化的建築,Christiansen音樂廳,被美國建築師協會在其MN建築雜誌中認可。
  • 南海佛學院開學: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南海佛學院的建設和未來發展將努力把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緊密結合,把佛教的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結合。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我們在周邊國家的影響越來越大,對中華文化、中國佛教感興趣的人也越來越多。南海佛學院將面向南海地區各國,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建共享貢獻力量,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給出中國答案。
  • 首都航空開展開學季主題航班活動
    8月份,隨著暑運進入下半場,旅客主要以高校開學返校、家長送孩子上學、探親以及外出旅遊為主。海航集團旗下首都航空特開展「不負韶華,追逐夢想」開學季主題航班活動,本次航班由「鸞鳳」精品示範乘務組執飛,將懷揣「夢想」的同學們送回期盼已久的校園。在旅途中學生們分享彼此的夢想,表示將銘記於心並努力奮鬥。
  • 2020年秋季英國大學能正常開學嗎?內附53所英國大學開學日期更新
    愛丁堡大學 目前,愛丁堡大學開學時間定在9月21日。官網警告學生,預計申請延期的人會很多,所以大學會設置名額「限制」。 副校長Colm Harmon在給學生的電子郵件中寫道:「無論你身在世界何地,無論是否受到旅行限制的影響,每個人都可以在2020年9月21日學年伊始開始學習。
  • 擦亮文化名片 綻放「荔鄉文化」獨特魅力
    形成基層服務點構成多元、館藏資源多元、服務多元,打造增城區文化名片,為廣大市民帶來更多豐富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截至2020年12月,全區建成鎮街分館10個,基層服務點63個,其中智慧校園3個,全民閱讀示範點3個,智慧圖書館6個,校園流動書車服務點19個,企業、社區、單位等服務點32個,有效促進增城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3。
  • 展商推介| 一大波日本傳統文化活動即將駕到,在2020廣東旅博會體驗...
    此次,日本國家旅遊局以「新日本 心體驗」為主題,聯同多個優秀日本觀光目的地參加2020廣東旅博會,集中展示魅力日本旅遊文化。  日本由北海道、四國、本洲和九洲四個大島及幾千個小島組成,海岸線漫長曲折,境內山地崎嶇、河谷交錯,景色優美壯麗。日本的文化獨特而精緻,受中國的古典文明影響深遠卻又有著獨特之處。
  • 美國大學的校園文化有什麼?中國留學生如何更好融入呢?
    拿到了offer,很多人就會開始憧憬自己未來的校園生活。但是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美國大學今年秋季開不開學還是未知數,對於原定今年入學的新生來說,如果不能去的話,肯定是很遺憾的。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簡單介紹一下美國大學的校園文化,美國大學的校園文化有什麼?中國留學生如何更好融入呢?
  • 2018暑期旅遊盤點:到「網紅」景點「打卡」成時尚玩法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今年的暑期旅遊旺季落下帷幕。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等城市是暑期親子遊的熱門目的地,日本、香港、新加坡、英國、美國等則是暑期出境親子遊的熱門目的地。產品形式上,以家庭為單位的拼團遊成為今年暑期親子遊的流行趨勢,不少家庭選擇和鄰居、朋友、孩子的同學等拼團出遊,12.6%的家庭團平均攜帶4名以上兒童。
  • 廣西舉行巴馬論壇——2019中國-東協傳統醫藥健康旅遊
    本屆論壇的宗旨是交流中國與東協各國傳統醫藥健康旅遊產業發展的實踐經驗,探討傳統醫藥健康旅遊、康養等大健康產業發展路徑以及傳統醫藥的健康旅遊價值,展望中國與東協健康旅遊合作願景,助推中國與東協各國傳統醫藥健康旅遊共同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關於本屆巴馬論壇的其它信息,給大家發的背景材料裡都有了,這裡就不展開了。下面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本屆論壇的一些特點或亮點。
  • 各國標誌性建築,英國大本鐘,日本東京塔,中國都靠邊站!
    有的建築成為地標,也讓人感到佩服。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標誌性建築,比如中國的標誌性建築,很多都是可以想像的,一定是長城。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各國的地標建築,比如英國的大本鐘,日本的東京塔,而中國的選手進場就要靠邊站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提到美國,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自由女神像。
  • 在河北上霍格沃茨,在都柏林進入星戰宇宙,這些校園自帶時空穿梭機!
    教師節到了,不少學校也都已經開學,迎接一批批新生入校。每到此時,總有一些學校因為一個暑假後的巨大變化而喜提熱點新聞。但是因為怕封校無聊,所以給學生建了一座「迪士尼」的學校你可曾見過?關於最美校園的爭論從未停止過,有的因西洋建築風格而聞名,有的因校園內藏私家園林被譽為東方最美校園…美好得如同電視劇中的場景,「別人家的大學」說的就是它們了。
  • 視頻|邵陽:傳統文化進校園,傳承中華文化精粹
    ,11月6日下午,邵陽市文明辦聯合市教育局在隆回縣雨山中學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活動現場,極具文化特色的新疆舞、漢服展示和中華武術表演,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在隨後的傳統文化展演中,《寶慶烙畫》因精湛的竹刻技藝贏得了圍觀群眾連連稱讚;古琴彈奏讓大家近距離接觸古琴,欣賞古琴絲絲音韻;太極拳、中國舞等也受到學生熱烈追捧,通過現場交流、學習,切身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神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 傳統文化傳承入心間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是最古老、最鮮活的文化歷史傳統。為了傳承和保護好神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繼承優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培養神木市中小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意識,近年來,神木市文化館本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從娃娃抓起」的理念,堅持開展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全市廣大中小學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
  • 說說那些豐富的英國文化
    水果的清甜加上美酒的香醇,算是非常獨特的甜品。除了那些英國人離不開的烤豆、魚和炸薯條外,英式香腸外,這個很英式的Trifle算是英國人最離不開的甜點了。您可以到坎布裡亞郡卡特梅爾鎮(Cartmel)太妃糖(Sticky Toffee)布丁之鄉一飽口福(沿著當地出售姜(Grasmere Gingerbread)的街道向南走即可到達,薑餅是一種根據神秘配方焙烤出來的點心,該配方被存放在銀行保險柜中)【說說酒吧文化】英國人的飲食實在不能夠給遊客留下什麼印象,但是英國人的酒吧文化確實讓人不止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