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的校園文化有什麼?中國留學生如何更好融入呢?

2020-12-06 金吉列大學長精選

拿到了offer,很多人就會開始憧憬自己未來的校園生活。但是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美國大學今年秋季開不開學還是未知數,對於原定今年入學的新生來說,如果不能去的話,肯定是很遺憾的。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簡單介紹一下美國大學的校園文化,美國大學的校園文化有什麼?中國留學生如何更好融入呢?

1、有全職工作的心態

在準備申請美國院校之前,如果你是抱著減輕學習壓力,輕鬆混張文憑的心態,那麼還是勸你要慎重考慮了。在美國大學裡都是秉承「寬進嚴出」的模式,平均一周需要花費超過40小時的時間去完成作業(課堂內+課堂外)也屬於正常。逃課、作弊等等在美國大學中屬於非常惡劣的事情,最壞的後果就是開出學籍,所以在留學美國之前,還是要對未來的學習壓力有所準備。

2、積極參與課外活動

本專業的主修科目很重要,但是在美國業餘活動也得到重視,因為可以增加自己的閱歷、其他技能可以得到拓展;認識志趣相投的朋友;同時可以獲得很多業務管理、協調的能力。另外,結合自己的專業研究,嘗試一些工作,學以致用,當然還有一份額外的收入,像助教、研究協助員等等,都是非常適合的兼職。

3、選定專業並不著急

與中國大學不同,在美國的院校中專業的選定可以在大二結束前再做決定,也就是說,在大一大二的時候都會比較專注於基礎知識的掌握,而並不急於去選定自己的專業。如果一時半會不知道自己擅長的地方,自己的愛好還沒有特別明顯,在美國的大學,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探索敲定自己的專業。

4、學會與導師保持互動

教授、導師不僅可以給自己的學習、生活提供很好的建議,同時,教授一封全面詳細的推薦信,將會給自己未來的工作和項目申請,帶來極大的便利。

相關焦點

  • 市政廳|香港:讓異質文化融入開放社會
    以復旦大學為例,1949年之後,它是最早接受外國留學生的大學之一,現階段每年外國留學生約7000人,佔學生總數近四分之一,在大陸綜合性大學中排名第一。處理好文化融入問題,對保障外國學生的生活質量、拓展本地學生的開放視域,都有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復旦校方在留學生的接收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 27歲中國留學生當選美國杜克大學首位外國校董
    宗興當選美國杜克大學首位外國校董  【南京日報報導】 (通訊員 羅靜 記者 談潔 實習生 施小宇)  在美國杜克大學近日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校董選舉中,南京大學畢業生、27歲的中國留學生宗興當選,成為杜克大學歷史上第一位外國校董。
  • 中國留學生葉茂當選為美國康奈爾大學校董
    葉茂當選為美國康奈爾大學校董,無異於一枚重磅炸彈,被稱為該校109年中國留學生史上的一個突破。  2006年7月上任的葉茂,突破的何止是康奈爾大學的記錄,在美國8所常春藤大學中,他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來自中國大陸的校董。  旅居美國的著名華人作家林達說:「葉茂當選校董的意義在於,跨入21世紀的中國新一代,將比他們的前輩更容易適應開放社會的遊戲規則」。
  • 開學季各國獨特校園文化:美國旅遊 日本「搶人」 英國傳統
    每一所大學都是一個文化傳播場所,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其中既有相同的元素,也一定會有不同之處。校園文化因傳統、地域以及社會環境的不同而豐富多彩。對獨特校園文化的追求和培育,總會讓一些學校走在前面。本報記者採寫的這幾所大學的新生入校活動,就讓我們由此看到了不同國家不同大學的校園文化。
  • 耶魯大學校長表示不喜歡中國留學生,更喜歡印度人,原因太牽強
    這也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早的留學生。這批留學生在當時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反對,有人覺得西方文化不適應中國,學了也是白學;也有人覺得留學生純屬是浪費公費……實際上,清朝政府對於留學和留學生,也是持有探索和質疑的態度,這批留學生就是清朝政府的試驗品,因為他們在出國前就籤訂了一份「賣身契」,協議上寫著:十五年中如有疾病死亡及意外災害,清朝政府概不負責。
  • 北大學霸博士喪命美國芝加哥,留學生如何遠離危險?附女性安全指南
    惡劣的社會治安提高了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的安全成本,在留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的當下,每個家庭都無法承受這種風險和打擊,為守護校園安全,美國在行動!  這不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遇害的孤例:2014年南加州大學學生紀欣然遇害,2017年同樣畢業於北京大學的章瑩穎被殘忍殺害,2018年德克薩斯大學留學生王霖被入室行兇者殺害,2020年一名22歲的留學生接受新冠疫苗注射之後突然死亡
  • 美大學助理教授孫太一:美國為何此時對留學生下重手?
    照理說,留學生是刺激美國經濟的一個群體,他們支付學費又有吃喝開銷,為所在學校和當地消費做出巨大貢獻。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僅2018年一年,國際學生就為美國的經濟貢獻了450億美元。別看雖然僅僅佔GDP總量的0.2%,但這些錢可能維繫著相當多基層社區的繁榮。川普自己口口聲聲要縮小貿易逆差,有這麼一群人帶著錢來買美國的商品和服務,為什麼反倒要對他們下手呢?
  • 美國大學驅逐中國留學生,中國人有沒有必要再去美國留學?
    因為,中國沒有的,美國不會教給你,而你學到的,在中國沒有用。 就中美兩國的形勢來看,將來肯定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相互競爭狀態。這個是不用質疑的,中國想彎道超車,而美國卻想繼續保持世界霸主地位。
  • US.News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公布,美國大學什麼時候才能被超越?
    那麼,美國留學和歐洲留學究竟該如何選擇?美國的大學和歐洲的大學有何不同?1、時間和成本歐洲的本科教育,大部分專業為3年制,相比於美國4年制本科,留學歐洲能比留學美國提前升學或就業,節省一筆不菲的學費、食宿、交通出行等留學成本。
  • 被綁在美國網課上的中國留學生
    出國讀書的理由有很多,開闊的視野、更好的前途、不同的文化……但是往往還有一些更細微但也同樣重要的理由。比如,一個叫劉孟卓的女孩——她也是本科留美新生的一員。今年九月,她本該入讀卡拉瑪祖文理學院(Kalamazoo College)。這所學校位於美國北部的密西根州,是她仔細挑選過的「有冬天的城市」,還有她想要加入的女子足球隊。
  • 張之香:限制中國留學生 美國將受巨大經濟影響
    冷戰時期,國家間的教育、文化方面的溝通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並沒有限制美國學生不能來蘇聯,國際學生來蘇聯等等,現在沒有這種免疫了。就算中美在去年11月份舉辦活動,紀念中美關係建交40周年,此後,美國還是限制了中國學生赴美的留學籤證。從美方的外交政策及教育政策來看,川普限制了很多中國學生來美國留學,他的藉口是國家安全政策,認為一些中國學生是派來的間諜。
  • 紀錄片揭澳洲校園留學生被性侵現狀:中國女孩在宿舍遭侵犯
    視頻截圖近日,半島電視臺播出了名為《澳大利亞:校園中的性侵》的紀錄片,該片長25分鐘,講述留學生在校園中遭遇到的性侵問題。片中,一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出面接收採訪,表示自己在就讀澳洲國立大學期間,曾在學生宿舍內遭到一名澳大利亞男子性侵。去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中,澳洲有51%學生都遭遇過至少一次性騷擾。
  • 清華留學生81%都留在了美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這樣說
    除此之外,清華大學的校園環境裝扮得十分漂亮,走在校園的林蔭小道上,整個人都神清氣爽。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清華大學都是我們學生最理想的校園選擇。原來,現實中的清華大學每年有眾多同學都會選擇出國留學啊!出國之後,竟然有81%的同學會繼續選擇留在美國或者其他的國家工作。為什麼我國每年都有如此多的人才選擇出國呢?人才流失為何如此嚴重?施一公就此指出了我國大部分留學生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原因?
  • 考上牛津大學並不難!且看中國留學生的親身經歷
    導讀:中國留學生袁同學從英國阿爾賓學校(Albyn School)畢業,考取了牛津大學的材料科學專業——無數學子夢想中的大學中的熱門專業。到底幾歲最適合出國深造呢?就讀世界頂級大學,比如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提前熟悉英國教育體系,攻克語言難關,最大可能地融入當地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前期準備工作,因此我們更建議在初中或者高中階段開始做出國的準備。
  • 美國一大學驅逐所有中國留學生,限30天內離境!
    最近對於留學生真的是太難了,美國損招不斷,川普對中國生的悶氣,幾乎全都撒在了留學生身上..這還沒完,就在前幾天,一位在美國留學的小夥伴向我們緊急投稿一件事情:原來就在8月26日,北德克薩斯大學突然給所有中國留學生發了一封郵件,可以說是「極盡侮辱」。
  • 廈門大學:讓香港學生更好更快融入祖國大家庭
    前不久,蔡哲超從香港回到廈門,回到了母校廈門大學,心頭湧起了一陣暖意。刷卡入校,綠蔭漫步,看著熟悉的教學樓和親切的師弟師妹,「廈大人」的歸屬感縈繞他的腦海。畢業兩年來,蔡哲超第一次回到母校,沒想到他一直珍藏的廈門大學校園卡發揮了作用。
  • 國外大學本科畢業後 中國留學生的三種選擇
    一位爸爸在杭州開外貿公司,兒子在美國讀大學,女兒在美國讀高中,出去前在班上都是數一數二的,這位爸爸最近剛剛給兩個在外讀書的孩子寫了封長信,在信裡說:「送你們出去,是讓你們了解這個世界的文化有多麼不同。讓你們學會包容,學會跟各種各樣的人相處,因為地球是平的,未來需要的就是你們這些沒有語言障礙、有國際視野的人。」
  • 留學生不是「上等人」,應該平等對待,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
    留學生被優待,這樣的事情在國內大學校園內屢屢被曝光!為何總是有這樣的學校,總是有這樣的新聞報導出來呢?大陸學生到底差在了哪裡?為何大陸學生在某些學校裡,就不能和留學生平等對待呢?這個問題讓人著實搞不懂。
  • 曝校園文化誤區|哈佛|大學_鳳凰讀書
    楊朝清關於美國哈佛大學「訓言」的各種版本在我國盛傳已久。作者丹尼·馮在書上的簡介中稱,其1991年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建築專業,彼時就職於美國密西根州的一家公司。丹尼·馮在該書的前言中寫道:「每次到那座神聖而美麗的學府,參觀它那古老而樸素的圖書館時,看到哈佛圖書館牆上的訓言時,我都會有一番新的感悟。」該書出版後,一些媒體對其部分內容進行了介紹或連載。與此同時,網上對所謂「哈佛訓言」真實性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止過。
  • 外國留學生為何有超國民待遇,詳細解析國內大學招收留學生的原因
    其實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和國內大部分學生一樣,好的大學生都窩在宿舍、教室學習呢,平時都是看不見的,而總有一部分素質差的學生在外面,反而代表了這些留學生。至於成績好壞的問題,相信語言大學的學生可以很好的解釋這個問題,尤其是北京語言大學擁有9000多的外國留學生,在這裡的留學生,大部分學生的學生成績還都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