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上有一個視頻,是一個外國留學生在蘭州和北京,採訪了來自兩所大學的6名中國學生和6名外國學生後拍成的,短片叫做:《一個國家,兩種宿舍》。
在她的視頻裡,國內的學生宿舍一間宿舍至少住4個人,而她所在的留學生宿舍基本是單間,最多才2人。國內學生的宿舍,得一層樓的人共用公共廁所;但是她所在的留學生宿舍不光有獨立衛生間,甚至還有寬敞明亮的廚房。當國內學生為了留出學習空間,只能把衣服塞到床底時,留學生們卻在抱怨自己的獨立衣櫥還不夠大。
類似這種住宿待遇上的巨大差異,其實只是留學生和國內學生差距中其中一小點,這在國內只是個普遍現象,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是這樣。
同樣的,在入學條件,獎學金、對待外國學生的容忍程度,等等都讓國內學生望塵莫及,這就是所謂的超國民待遇。
外國留學生可以免費入學,還可以免試入學,人人可以獲得高額的獎學金,可以住得好(空調、冰箱、淋浴、獨衛等),玩的好,還隨意勾搭中國女孩(easy girl 問題會在另一篇文章中著重介紹)、可以肆意的曠課、掛科,破壞大學正常秩序,對比國內學生十年寒窗考大學、一個學院的幾百學生去爭只有幾個名額的獎學金,住六人、八人宿舍,努力學習爭取不掛科,真是太悠哉了,即使是黑人,在國內也是那麼的自信。
北師大胡必亮院長還說「「給非洲留學生一年也就10萬獎學金,其實不多。」因為他們的在竺可楨教育大樓的住宿費很高,獎學金剛好抵了住宿費。
網上還層出不窮的爆出了很多讓吃瓜群眾譁然的事件,比如清華大學在2017年公布的留學生本科招生,全面取消筆試,無需參加考試,只要提交申請材料、面試,然後等待審核通過即可。除此之外,還有一條更誇張規定:所有報考清華大學的外籍考生,均可申請中國政府獎學金;已經在北京就讀高中的外國留學生,可以直接向清華大學申請獎學金。
山東大學的「學伴」計劃更是火爆網絡或者說跌破眼鏡,此計劃於2016年開始實行,2017年開始為該校留學生一對一配對學伴;2018年,這一制度再升級為一對三,即一名留學生配3個學伴。網上流傳著一份山東大學的尋找學伴申請表,分類細緻,從專業、性別、性格,到交友目的(例如:結交外國異性友人)且調查表上寫到「…以便為你匹配到心意的學伴。」
類似的新聞多不勝數,北京某大學校區的遊泳館區別待遇問題、某大學要求安空調卻優先留學生公寓、某大學留學生聚眾吸大麻而學校處理不當問題等。
國內有多少留學生?國內大學的外國留學生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內大學為何招收這些留學生,又為何優待留學生?
目前2019年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萬人,按照學歷來說其中碩士和博士只有8.5萬人左右,其他為本科學歷。
其中亞洲學生29.5萬、非洲學生8.1萬、歐洲學生7.4萬、美洲、大洋洲學生4萬左右。
按照國家算的話,韓國最多,有5萬餘人、泰國2.8萬人,巴基斯坦2.8萬人,印度2.3萬人、美國2萬人、俄羅斯1.9萬人、排在前十的還有印尼、寮國、日本、哈薩克斯塔、越南、法國、孟加拉、蒙古、馬來西亞等都在1萬以上。
從獎學金角度,其中有中國政府獎學金生,約6.3萬人,其他都是自費,至於補助,不同的學校也有不同的情況,對碩士和博士的補助較多,本科生較少,雖然在補助方面沒有那麼誇張,補助總額和留學生在國內的花費劃等號,但是補助是比國內學生多是一定的。
國內對留學生的負面情緒除了待遇方面之外,其實也分不同的國家的,主要對巴基斯坦、非洲、歐美留學生的意見。比如隨意搭訕騷擾國內女大學生的問題、成績非常差的問題、素質非常差的問題等。
其實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和國內大部分學生一樣,好的大學生都窩在宿舍、教室學習呢,平時都是看不見的,而總有一部分素質差的學生在外面,反而代表了這些留學生。至於成績好壞的問題,相信語言大學的學生可以很好的解釋這個問題,尤其是北京語言大學擁有9000多的外國留學生,在這裡的留學生,大部分學生的學生成績還都是非常不錯的。
對於巴基斯坦、非洲、歐美的一些留學生,也只是一部分有著「洋垃圾」的素質,這個在哪裡都有這種情況,比如浙江大學的努某某,也不是什麼好人,像這樣的中國學生也不是一個兩個,浙大留校察看的還有吸毒的呢。
國內大學招收這些留學生有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學校層面,是為了學校榮譽,在世界大學的評比中,國際留學生的數量是評價標準之一,而大學管理者想要在QS世界大學排名、THE世界排名和USNews全球大學排名上提高自己的排位,就必須廣泛吸引外國留學生,而憑什麼去吸引外國留學生呢,靠排名嗎?某排行榜清華第45名,北大第57名,浙大第67名,更不用說其他985、211了,甚至二本學校了,只能靠獎學金、待遇、補助了,就像現在的大學招全國高考狀元一樣,學校也希望招收到更好的學生,更何況從國外去招生。
第二、國家層面,讓世界了解中國,留學生在中國的幾年是了解中國的幾年,通過留學生對中國的了解,加強這個國家對中國的了解。只有更好的相互了解,才能在未來進行更好的合作。
第三、人才層面,吸引人才,在國內國外有大量的公司企業需要國外的人才,缺口很大,而從國外招募人才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是留學生,留下來的概率就相對較高,即使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國家,也可以進入中國的企業,即使不進入中國的公司也會有好處,比如某德國學生在我國留學過,經過大學的培養,回到德國之後在某公司做到了一定的位置,當此公司有合作的選擇時,作為培養學生的中國將獲得一定的優勢,當然這個有點遠了。
第四、經濟層面 和國內的學生出國留學一樣,很多留學生都是自費,中國有66萬留學生在國外,有一半以上的都是自費的,而這部分學生的消費量是非常大的,同樣的,在我國的留學生在國內的消費也會促進國內的經濟。
當然很多人質疑,這學校的世界排名是不是真的那麼重要,不可否認有些學校的做法是有些崇洋媚外的觀感,學校的世界排名真的很重要,仿佛是一個良性循環一樣,好的人才永遠希望往好的學校去扎堆,學校上升一個名詞,這高考的錄取分數就可能不是一個層次,這點不可否認。
只是希望中國的這些大學別再做一些讓國民大跌眼鏡、感覺丟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