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居條例:「超國民待遇」憂慮下的中國綠卡之爭

2020-12-06 騰訊網

中國司法部近日發布《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各種討論。

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我國登記在冊的外籍人員超過59萬。推出政策試圖規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管理,但學者指出,條例凸顯了人口、戶籍、民族三大政策的不合理性,成為民眾怨恨的宣洩口。

條例規定了什麼?

中國司法部2月27日公布的徵求意見稿主要對外國人申請、主管單位審批永久居留資格做出了詳細規定,徵求意見截至3月27日。

根據條例的內容,外國人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取得國際公認傑出成就的外國人可以申請永久居民資格。

中國重點發展的行業、區域引進並經主管部門推薦的急需緊缺人才、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引進並推薦的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員以上職稱的學術科研人員等「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引進的外國人」也可以申請。

對於在中國境內工作的外國人,如果學歷、居留時間、工資性年收入達到一定標準,且納稅記錄和信用記錄良好的,也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

條例中還規定,外國人可以通過投資或家庭團聚需要申請永久居留。

中國綠卡門檻降低?

中國永久居留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南方周末》報導稱,當年實施的《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首次提到「永久居留」,而制度真正建立是2004年出臺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其中釐清了移民申請的條件和程序等,「標誌中國綠卡制度正式實施」。

不過獲得中國綠卡人數不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編撰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指出,2004年至2013年,只有7356人獲得中國綠卡。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日前撰文指出,與2004年的《辦法》相比較,2020年《條例》明顯降低了中國綠卡門檻。

任澤平稱,新條例新增了傑出成就申請永居;在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方面大幅放寬任職單位和申請人條件限制;在投資申請方面,一般門檻從2004年的200萬美元降至2020年的1000萬人民幣,且不再有三年限制;新增普通工作申請,普通外國人如符合學歷、居留年限和收入要求,可申請永居。

但全球化智庫(CCG)人才研究總監李慶認為,「門檻降低」的說法並不準確。

「我覺得是選才的範圍擴充了,能夠有更多的人可以參與申請,但能不能獲批這個條例裡面並沒有明確說明,」他對BBC中文指出,新條例在這方面仍然比較模糊。

反對聲

新條例草案一出,遭到網友幾乎一邊倒的批評。中國司法部徵求意見的微博下有超過7萬條評論。

許多網友並不樂見其他種族到中國定居。他們認為,中國大地上應該只有「炎黃子孫」,引入一些移民可能會擾亂社會治安。還有網友質疑,中國勞動力不足為何不進一步放開「計劃生育」政策,降低門檻吸納移民是本末倒置。

有網友認為,推出政策並沒有充分諮詢民眾,「不是絕對反不反對的問題,而是這個問題這個法案需要非常非常慎重,包括它支持的範圍以及如果引進這些怎麼安排會不會特殊對待,萬一有人為了得到這個惡意的結婚或者通過某些渠道獲得怎麼辦,門檻太低,以及適用法律政策,對原居民資源影響各方面不會是簡簡單單解決得了,起碼需要提案討論更規範。」網友「迦南伽羅」說。

上海法律學者張雪忠反對這項條例。他認為,制定影響到廣泛大眾的政策,若不遵循起碼的民主程序,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我自己並不是從種族主義或者是民族主義的立場來反對永居條例,但持這種觀點的人也是中國國民,也有表達的權利,」張雪忠說,「一項這樣的政策需要經過充分的討論和參與才行。如果說很多人都是這個想法,我覺得就應該推遲,不能強行去推進,否則未來會引發更加激烈的民族、文化和種族的衝突。」

當一個國家排外情緒的人達到了一定數量,你沒有給他選票來表達,他未來就可能會用暴力來表達,這非常危險。」他說。

擔憂「超國民待遇」

新條例讓不少人回憶起了以往外國人在中國獲得的特別優待。

經常被提起的是武漢警方為一名日本人找單車的故事。2012年2月,準備騎自行車環遊世界的河源啟一郎在武漢丟失自行車,不到三天武漢警方就為他找回了車。

除此之外,中國大量寒門學子因經濟問題輟學時,對外國留學生給予資助也讓大眾感到不公。

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人口學者黃文政認為,條例引發巨大的反對聲浪凸顯了中國人口、戶籍和民族三大政策的不合理之處,從而成為民眾不滿的宣洩口。

他對BBC中文指出,民眾不滿主要有三點原因:計劃生育阻止了大量本民族嬰兒出生,現在卻放開外國人居留,讓普通民眾情感上難以接受。第二,一個普通河北人在北京工作30年,也難以取得北京戶口,如果一個國外留學生通過新條例得到相應的權益和福利,民眾無法接受。另外,以往對一些少數民族的優待已經讓一些漢族人不滿,民眾以過往事例為鑑,擔心若新條例通過,當局更加會對外國人實行「超國民待遇」。

黃文政認為,中國確實需要一部條例規範外國人居留,適當引入一些高技術移民對國家也有好處,不過這次新條例將中國各種各樣權利不平等現象凸顯了出來,引起民意反彈。

全球化智庫(CCG)人才研究總監李慶則指出,新條例擴充了政府選才的範疇,不過裡面提到的如積分管理制度的操作和執行標準需要更加細化。

相關焦點

  • 反對外國人永居條例可以,但別造謠
    最近關於外國人永居條例的事情在年輕人群體鬧的特別兇。本來不想寫,但今天看到一些有心之人拿著情緒在大肆放大,很多人都被帶偏了。網友@最高權力西塞羅 查證,楊宜勇說的「我看中國人口降至7、8億再開放生育來得及」,實際上說的是「中國目前需要更高生育率,中國2020年以後很快就可以實現自主生育
  • 朱妙寬:應立即取消外國留學生的一切超國民待遇
    近年來,中國在經濟上取得成就顯而易見的,與此同時,教育也伴隨著中國的發展在不停地進步。在早期,為了吸引國外留學生到中國就讀,提高中國大學的國際化程度,增強中國大學的國際競爭力,中國對於所有的國外留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待遇,甚至是超國民待遇,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 留學生超國民待遇何時休?一留學生,北大7年給47萬獎學金
    近日,一個名叫朱妙寬的學者發聲,稱:「應立即取消外國留學生的一切超國民待遇」。朱妙寬認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高等學府舉世聞名,中國的大學已不需要通過給予外國留學生超國民待遇來吸引他們來中國留學。一味地給予留學生超國民待遇只會對中國的高等教育有損,並且對本國的學生是一種極大的心理損傷,不符合當下中國國情。」留學生享受超國民待遇,那麼我們呢?
  • 給予外國留學生超國民待遇現在還合適嗎
    一段時間,來華留學生發生了一系列熱點事件,山東大學學伴事件,山東財經大學等高校讓國內學生給留學生騰宿舍事件,江南大學國內學生六七人住一個宿舍留學生住單人宿舍事件,以上種種無不顯示外國來華留學生的地位優於國內學生,享受著超國民待遇。
  • 新規定頒布後,外國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是否會改變?
    外國國際學生的超國民待遇會改變嗎?讀者應該或多或少地了解國際學生的待遇,以下是中國頂尖大學的一個例子。正是因為這些政策,外國留學生可以輕鬆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名列前茅的高校,但卻成績非常差,這一度讓國內考生「近乎失控」。
  • 乾貨|各國綠卡和入籍移民監對比
    移民監有2個意思:一種指為了保留綠卡身份,不得不在另外一國居住的時間。另一種指為了成為公民,不得不在該移民國居住的時間。現在很多國家明文規定,如果申請者長期不在該國家生活,就不能申請入籍或者會喪失永居身份。所以這條規定也被戲稱為「移民監」。近年來很多中國人比較熱衷「移民不移居",即是僅以獲取永久居留權為目的,不在他國居住。
  • 「超國民待遇」VS「硬功夫」,特斯拉和埃安的巔峰對決
    比這更讓人羨慕的,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中國消費者的盲目崇拜,特斯拉在國內所獲得的「待遇」,遠超任何一家新能源車製造商。 03,「超國民待遇」VS硬功夫,從分庭對抗到此消彼長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廣汽新能源在市場、技術、產品上,均具備與特斯拉平起平坐的實力,在某些方面甚至更有優勢。由此也引申出一個更耐人尋味的問題——他們能超越特斯拉嗎?
  • 外國留學生為何有超國民待遇,詳細解析國內大學招收留學生的原因
    類似這種住宿待遇上的巨大差異,其實只是留學生和國內學生差距中其中一小點,這在國內只是個普遍現象,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是這樣。同樣的,在入學條件,獎學金、對待外國學生的容忍程度,等等都讓國內學生望塵莫及,這就是所謂的超國民待遇。
  • 一貼搞懂中國各類籤證、居留許可、停留、永居!
    外國人所持籤證註明入境後需要辦理居留證件的,應當自入境之日起30日內,申請辦理外國人居留證件。申請延長居留期限的,應當在居留證件有效期限屆滿30日前提出申請,未獲延長居留期限的,應當按期離境。三、停留證件停留證件也是和普通籤證、居留許可一樣貼在入境外國人的籤證頁上。
  • 俞敏洪是否提議取消外國學生的超級國民待遇,你同意嗎?
    一、外國國際學生的超國民待遇是什麼?外國學生的錄取標準低於中國學生,但他們的獎金高於中國學生,他們住的房子比中國學生的房子大,外國學生住豪華公寓,甚至有單人公寓、空調、專屬食堂等特殊待遇,因為獎學金很高,在中國有些外國學生作弊和糟蹋女學生學生的獎學金甚至比中國的還要多。
  • 持「綠卡」外國人原則上和中國公民享有相同權利
    記者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獲悉,日前,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等25個部門聯合下發《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享有相關待遇的辦法》,規定持有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證(中國「綠卡」)的外籍人員除政治權利和法律法規規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權利和義務外,原則上和中國公民享有相同權利,承擔相同義務。
  • ...巨頭螞蟻集團有吸收公眾貸款可能 學者呼籲審慎監管防超國民待遇
    中國小康網11月2日訊 老馬 在阿里巴巴BABA.N9988.HK創始人馬雲把巴塞爾協議稱作「老年人俱樂部」、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注重擔保是「當鋪思想」一周後,中國央行旗下金融時報官方公眾號周六轉載學者文章稱,有些BigTech公司設立之初不需要接受審慎監管,但後來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 這二人將拿到「中國綠卡」 不僅因為他們是諾獎得主
    他們想來中國定居可不可以?門兒也沒有!因為他沒有現行規章要求的中國工作經驗!」這個網上流行的段子其實不僅是笑話,街頭隨便抓住一個外國人,問他是否有中國「綠卡」,恐怕很難得到肯定的回答。 中國「綠卡」(即中國永久居留證),被調侃為「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據聯合國統計,從1990年到2015年,在中國居住的外籍人口從37萬人增至97萬人,25年間增長了60萬人,年均增長2.4%。
  • 《上海市外商投資條例》:對標國際規則,實施「全流程」國民待遇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諸旖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上海市外商投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今年11月1日正式實施。作為外商投資法實施後地方人大出臺的首部外商投資條例,條例堅持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引資,注重對外商投資的促進、保護和服務,強調外資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與保障。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強化全方位高水平擴大開放。
  • 蘇州澳星:你知道即將關閉的澳洲132綠卡籤證哪些人可以申請嗎?
    澳洲132天才企業家移民籤證,是澳洲商業移民項目中唯一一種"一步到位拿綠卡"的籤證,自2003年出臺以來一直是成功人士獲取澳洲綠卡的捷徑,適合國內大中型企業主,上市公司股東等高淨值人群。    然而根據最新消息,澳大利亞的移民政策將迎來自2012年至今的最大變動。
  • 首位拿到「中國綠卡」的美國人:造出了核彈,卻自願到中國養牛!
    美國是一個科技大國,對科學家非常重視,只要是在某方面的傑出成就的科學家,一般情況下都能得到很好的待遇,尤其是在上個世紀。然而,有一位美國科學家,卻放棄了本國的優厚待遇,來到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幹著養牛的工作,她就是首位拿到「中國綠卡」的美國人,中文名叫做寒春。
  • 400名飛行員投奔中國,希望能得到我國綠卡,甚至放狠話絕不回國
    為了彌補飛行員的缺口,我們只能從國外引進,利用高昂的薪資,優渥的福利待遇,吸引別的國家的飛行員。原來,在韓國,飛行員的人數趨於飽和,市場需求跟不上,這導致韓國的飛行員很難找到工作,往往一個崗位有很多人進行競爭,能夠找到工作的寥寥無幾,而且,即使有了工作,在韓國,飛行員的福利待遇也遠遠比不上中國,而且面臨得不到晉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