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人將拿到「中國綠卡」 不僅因為他們是諾獎得主

2020-11-24 觀察者網

「比爾·蓋茨、巴菲特夠不夠優秀?他們想來中國定居可不可以?門兒也沒有!因為他沒有現行規章要求的中國工作經驗!」這個網上流行的段子其實不僅是笑話,街頭隨便抓住一個外國人,問他是否有中國「綠卡」,恐怕很難得到肯定的回答。

中國「綠卡」(即中國永久居留證),被調侃為「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據聯合國統計,從1990年到2015年,在中國居住的外籍人口從37萬人增至97萬人,25年間增長了60萬人,年均增長2.4%。而在這97萬國際居住人口中,拿到永久居留證的人數又有多少?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2015年的數據顯示,自2004年中國開始發布外國人永久居留證至2014年,10年間,也只有7300名外籍人士獲得永久居留證。

這麼難拿的綠卡,想必只有萬裡挑一的人才能得到。的確,據24日消息,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就將成為「中國綠卡」的擁有者。

庫爾特·維特裡(左)和伯納德·費林加(右)

兩位諾貝爾獲獎者將拿中國綠卡

近日,一位外國科學家走進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辦理了永久居留身份證申請手續。他就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東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伯納德·費林加。

預計下月,他將與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庫爾特·維特裡希一起,成為首批來滬工作並擁有「中國綠卡」的諾獎得主。

據《解放日報》報導,2016年,費林加因「設計併合成分子機器」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今年10月,他出任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外方主任,每年來滬工作,帶領華東理工團隊研發光刺激響應性材料和自修復材料。「我們在研發光刺激響應性材料,它像眼睛一樣,能對光的變化作出性能響應。」費林加說,「我們還在研發自修復材料,希望它像人體組織那樣,能自我修復。」這些智能材料在醫療、電子、節能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圖片來源:上海市總工會

報導同時指出,維特裡希則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現在是上海科技大學的特聘教授。目前他正帶領上海科大課題組,利用液體核磁共振等技術,探析人體內G蛋白偶聯受體的分子機理。這種原創性研究,有望催生以G蛋白偶聯受體為靶點的新藥。

報導稱,外籍科學家過去在中國工作,通常要在籤證規定時間內離開中國,或在籤證到期前重新申請。此外,在出行、購房、醫療等方面,均有諸多不便。今年,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啟用。持有這一證件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很多事務上享有「國民待遇」。

近年來,中國綠卡在國際上也十分受歡迎,知名球星馬布裡就曾踴躍拿到中國綠卡。據四川在線消息,「中國綠卡」更重要的意義是授予人出入中國國境和居留期限不會受到限制,但並非是擁有中國國籍。也就是說,馬布裡拿到「中國綠卡」並不意味著他可以代表中國男籃參加國際比賽,這和國外的「歸化球員」顯然屬於兩個不同的概念。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維特裡希:相信新冠病毒最終會被徵服
    圖為2002年諾獎得主維特裡希教授(後排右三)和上海科技大學的師生們在一起。這位諾獎得主,和上海緣分不一般。不久前,他摘獲2020年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當時,他剛從美國返回瑞士,尚處隔離之中。凌晨時分,在線獲知自己得獎的消息,難掩喜悅之情。此前的2018年,他還獲發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成為第一批拿到「中國綠卡」的諾獎得主。他就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赫爾曼·維特裡希。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諾獎得主維特裡希:相信新冠病毒最終會被徵服,相信這代年輕科學家會引領世界繼續前進
    圖為2002年諾獎得主維特裡希教授(後排右三)和上海科技大學的師生們在一起。這位諾獎得主,和上海緣分不一般。不久前,他摘獲2020年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當時,他剛從美國返回瑞士,尚處隔離之中。凌晨時分,在線獲知自己得獎的消息,難掩喜悅之情。此前的2018年,他還獲發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成為第一批拿到「中國綠卡」的諾獎得主。他就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赫爾曼·維特裡希。
  • 諾獎得主奎洛茲:如能多留意女科學家,這將是諾獎的一大進步
    昨晚,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不僅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且三位新晉得主中有一位是女性,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也由此成為諾獎物理學獎歷史上第4位女性得主。安德裡亞·蓋茲在接受採訪時稱,很高興自己能夠得獎,並希望以此激勵更多年輕女性能進入這一研究領域,「只要你對科學有熱情,就可以成就更多的事。」
  • 諾獎得主維特裡希加盟上科大 讓中國科學家站上「巨人的肩膀」
    原標題:諾獎得主維特裡希加盟上科大,摘得上海國際科技合作獎 讓中國科學家站上「巨人的肩膀」  日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來自瑞士的庫爾特·赫爾曼·維特裡希在上海科技獎勵大會上,被授予了上海市國際科技合作獎。他從2013年起在上海科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並在上海張江創建了學校首個核磁共振實驗室。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中國的樓市同樣吸引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們的關注。至少有四位諾獎得主對此作出評論。2007年諾獎得主羅傑·梅爾森和2013年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都提出過中國房地產存在泡沫,席勒多次談及,中國房地產下跌風險較大。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獎!上任諾獎得主竟然這樣說……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傑·彭羅斯將享有一半獎金,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烈亞·季姿將分享另一半獎金。「近幾年,黑洞的研究不僅是熱門,也取得了越來越多新的發現,這些新發現也在不斷填補原先的空白,包括超大質量黑洞的發現、中等質量黑洞的現身、黑洞『照片』等等。」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盤點歷史「奇葩」諾獎得主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即將出爐,幾乎每年的諾獎都會傳來一些趣聞軼事,下面就帶大家來回顧一下歷史上那些諾獎之「最」。  最令人遺憾的諾獎得主  拉爾夫·斯坦曼因在免疫系統研究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但是讓頒獎委員會感到尷尬的是頒獎電話怎麼打也打不通。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他的名字出現的非常突兀,就像是為了藉助其諾獎得主的名聲一樣,而也正因為這樣的名聲,這些文章看起來並不能被成功退回。 經過這個事件,我們不經開始思考這些論文平臺對於這些諾獎得主的作假論文的態度,真的能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嗎? 又或者,諾獎得主真的可以犯這樣的錯誤嗎?
  • 徐祥臨:中國消除貧困的理論與實踐要勝於諾獎得主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阿比吉特·巴納吉、埃斯特·迪弗洛和麥可·克雷默,獲獎理由是他們為減輕全球貧困所做的實驗性貢獻。結果公布後,收穫各方普遍讚譽,也引起對脫貧工作的更多廣泛討論。基於此為廣大頭條號網友轉載一篇我本人對諾獎經濟學獎獲獎理論和中國減貧經驗進行比照解讀,以饗讀者。
  • 峰一國際CEO姜敖:邀請諾獎得主來渝,更要讓他們的項目落地
    姜敖女士接受記者採訪 上遊新聞記者 畢克勤 胡杰 攝昨天,英國劍橋大學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席、峰一國際CEO姜敖接受了記者採訪。姜敖表示,作為重慶引才的「媒人」,她不但會邀請諾獎得主來渝獻計獻策,更會積極促進他們到重慶落地項目。
  • 諾獎得主的花式翻車:學術造假,種族主義,變身神棍
    然鵝,獲獎一年後,其中兩位諾獎得主就被爆出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雷格·塞門扎在PubPeer上被掛了41篇,彼得·拉特克利夫被掛了12篇。雖然這些論文都不包括兩位獲獎者最關鍵的那篇研究,但也有不少是諾獎相關的後續研究,對於諾獎的聲譽,也會產生不好影響。大多數情況下,諾獎的科學獎項都是發給一些已經蓋棺定論的研究,出錯的概率很小,但諾獎得主畢竟也非完人,「翻車」的情況並不少見。
  • 中國人如何才能拿到更多諾獎?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世界量子級聯雷射器領域的領頭者——美國貝爾實驗室畫有一張世界地圖,上面用紅筆標註出國際上誰有量子級聯雷射器,除了美國和歐洲外,地圖上只有中國是紅筆標註的,這其中的首功當屬李愛珍。
  • 100餘位諾獎得主手撕綠色和平,轉基因推廣迎來轉機?
    綠色和平為何被100多位諾獎得主點名批評這封公開信的開頭這樣寫道,「致綠色和平的領導,聯合國和全球各國政府」,能與聯合國和各國政府並列,可見綠色和平在諾獎得主們眼中的「重要地位」。
  • 諾獎得主迪迪埃:如能多留意女科學家,這將是諾獎的一大進步
    今晚,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不僅再次花落天體理物理學,且三位新晉得主中有一位是女性,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也由此成為諾獎物理學獎歷史上第4位女性得主。就在剛剛,安德裡亞·蓋茲在接受採訪時稱,很高興自己能夠得獎,並希望以此激勵更多年輕女性能進入這一研究領域,「只要你對科學有熱情,就可以成就更多的事。」
  •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胰島素的發明拯救了無數糖尿病人,這是人類醫學在20世紀取得的巨大進步!加拿大生理學家、外科醫師Frederick Grant Banting(弗雷德裡克·格蘭特·班廷)因發現了胰島素在192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是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
  • 諾獎理財啟示錄
    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由於諾獎組委會始終聯繫不上得獎者之一的米爾格羅姆,他的鄰居,同為諾獎得主的威爾遜不得不半夜跑到他家門前按響門鈴,這也讓兩人喜提了「諾貝爾獎得主被鄰居告知自己的獲獎」的微博熱搜詞條。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本書將拍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經濟學家解決日益複雜的資源配置問題提供了重要性的新視角和新工具。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迪弗洛
  • 三人分享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往屆得主有哪些「中國情緣」?
    諾獎評選委員會稱,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進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們抗擊全球貧困的能力。在僅僅20年的時間裡,他們以實驗為基礎的新方法改變了發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現在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研究領域。獎項年輕選拔卻「老道」與物理學獎、文學獎等「元老」級諾獎相比,經濟學獎足足晚了半個世紀「誕生」,該獎項成立於1968年,次年首次頒獎。雖然獎項年紀不大,但對於提名人選的考察並不簡單。
  • 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得主:自然科學類的諾獎離中國並不遙遠
    10日,第二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閉幕,5位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16位中美院士、國內30多名知名醫院院長,會聚京津兩地,共同探討「中西醫優勢互補與融合發展」「腫瘤研究的前沿與方向」「中國諾獎之路」等話題。   本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由「院士醫學論壇」和「國際腫瘤研究高峰論壇」組成。
  • 四位2019年諾獎得主首度同框:親自解讀獲獎研究工作
    2019年物理學獎獲得者米歇爾·馬約爾、迪迪埃·奎洛茲也分別介紹了獲得諾獎的相關研究,米歇爾·馬約爾認為他們二人比較幸運地開發出了能夠偵測到星體帶來振動的工具。系外行星上有沒有生命,如果有的話,這個生命是否會非常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