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葉茂當選為美國康奈爾大學校董

2020-12-06 搜狐網

  中國留學生首次當選美國常春藤高校校董

  葉茂,在美國摸著石頭過河

  本刊特約記者 唐 勇 發自華盛頓

  登陸美國著名常春藤高校康奈爾大學的網站,發現葉茂的名字已經和其他校董一起被列在「校領導」一欄。

葉茂當選為美國康奈爾大學校董,無異於一枚重磅炸彈,被稱為該校109年中國留學生史上的一個突破。

  2006年7月上任的葉茂,突破的何止是康奈爾大學的記錄,在美國8所常春藤大學中,他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來自中國大陸的校董。

  旅居美國的著名華人作家林達說:「葉茂當選校董的意義在於,跨入21世紀的中國新一代,將比他們的前輩更容易適應開放社會的遊戲規則」。

  從進入康奈爾大學到當選校董,29歲的葉茂只用了短短8個月時間。他為何能如此迅速地適應美國主流社會的遊戲規則?登堂入室之後,他對美國高等教育體系有著怎樣的認識?

  記者在康奈爾校園裡見到了葉茂。眼前的他有著江浙人少見的高個子,一張娃娃臉顯得很陽光,說起話來表情豐富,語速極快,就像機關槍掃射,爽朗的笑聲極具感染力。

  一開場,葉茂就追根溯源:

  為湊生活費撿可樂罐

  我出生在江蘇揚州一個書香門第。父親畢業於清華大學,母親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他們教會了我一樣東西:勇於嘗試。至今讓我受益匪淺。

  1995年,我免試被東南大學錄取,1999年考入人大攻讀金融學碩士學位。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我成功申請進入美國大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但不湊巧,遭遇「9·11」。此後兩年中,我先後4次被美國籤證官拒籤。無奈之下,只好選擇去加拿大自費留學。

  在加拿大的留學生活非常艱苦。雖然父母為我籌集了一筆留學經費,但很多意想不到的花費卻讓我捉襟見肘。加拿大不允許中國學生打工,我很快就陷入了生存危機。後來我想到了一個主意:撿可樂罐賣錢。有一段時間,每到夜幕降臨,我就到大學附近的街道上尋覓可樂罐,然後把它們賣給回收垃圾的商販。大的可樂罐可以賣2角(加幣),小的可以賣5分(加幣),我前前後後硬是賣了好幾千加元。

  加拿大的留學生活,並未泯滅我心中的一個夢想,那就是到美國的頂尖大學學習。2005年,我幸運地獲得了康奈爾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這次美國籤證官很痛快地給了我籤證。到康奈爾不久,我就通過了博士生資格考試。

  如果沒有太太楊希,我今天的成功簡直不可想像。楊希是我在中國人民大學就讀時的師妹。她在3次遭拒籤之後終於來到美國,也在康奈爾大學就讀,搖身一變成了我的師姐。在我成為校董之後,楊希不僅分擔了絕大部分家務,在學習和工作上也對我有極大的幫助。由於校董會有時要到外地召開,我會缺好幾天的課,我太太就會將她的筆記整理好,供我參考。

  現在想起來,多虧了我太太的堅強。其實我剛到加拿大時,脾氣不好,可是她總用一顆寬容的心原諒我,還將自己打工掙的錢換成加幣寄給我。這筆錢我到現在都沒捨得動。

  和美國「土著」競爭

  從「參選」到「當選」,只有一字之差,卻經歷了一場近兩個月的激烈「戰爭」。

  競選初期就像「超級女聲」,先是海選。在這一階段,每位競選者必須徵集足夠的籤名才能獲得報名資格。我只好一次次跑到學生宿舍、食堂、自習室,發放競選綱領,一遍遍宣傳自己的主張。

  一次,我跟一位學生詳細闡述自己的綱領,講得口乾舌燥,但對方卻說:「我正支持別的競選人,可以建議他借用你的主張。」我心裡暗叫不妙,但仍然鎮靜地說,「沒關係,我堅持自己的理念,如果你支持的競選者贊同我的理念,我可以和他一起工作。」

  我還曾成功地從對手的陣營裡「策反」了一位重量級支持者。一次,我給一個女生發放競選材料,她竟然反客為主,向我拋出一大堆問題,幸好我胸有成竹,應對得當。原來,這位女生的父親就是康奈爾校董會的成員。她本來另有支持對象,現在轉而支持我了。我當選後,這個女生的校董父親告訴我:「我女兒可是你的大粉絲!」

  經過海選,我和另外三人獲得提名。這三人都是康奈爾本校「土著」,實力強勁。他們分別來自3個團體:當權學生派「學校之聲」;主要由反對現有校學生會的人士組成的「反腐倡廉」;主張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逍遙派」。他們3人都有相當數量的支持者。

  校董的競選堪稱美國總統選舉的「縮小版」,每位競選者都有強大的競選團隊做後援,我也不例外。我有一個10餘人的競選班子,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來自北大的陳亮出任競選總經理,負責全面工作,重點爭取各國留學生。另一位來自北大的陳海強則負責收集籤名。來自南京大學的程子英負責做廣告,在研究生中拉票。而對本科生的公關則由三年級本科生王力維負責。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韓乾負責網站設計,同時兼任司機。我的妻子負責後勤。康奈爾大學中國學生會主席程樂則是後盾。另有幾位美國學生負責形象設計和文書修改,同時幫忙出謀劃策。

  我在競選當中還得到了一些學校教師的支持。大眾傳媒系高級講師布朗·歐拉負責輔導我的演講和禮儀知識。此外,辯論隊的總教練山姆·尼爾森也是我的「高參」,他對我進行了強化訓練,鼓勵我發揮講話充滿激情、邏輯嚴密的優勢。果然,在此後一次次辯論中,我表現突出,為自己加分不少。

  拉票堅持到最後一秒

  「許康奈爾一個未來」、「感受康奈爾的靈魂」、「善待現在的人」……一場場激情與理性並存的演講和辯論,為我贏得了大量選票。我的強勢對手、在選舉中得票第二的戴夫·庫茲尼斯基在康奈爾大學校報上撰文寫道:

  「毋庸置疑,在選舉中失利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但我卻一點也不對最後的結果感到遺憾。我不認為葉茂(作為一名國際學生進入校董會)會擾亂康奈爾的秩序。相反,我為一位像葉茂這樣真誠、品德高尚且充滿活力的學生進入董事會而由衷地高興。」

  我為什麼最終能夠勝出呢?有兩大法寶。第一,是堅持。校董選舉的整個投票過程是從2006年3月6日開始到3月8日早晨結束。3月8日早晨,我的3個競選對手早已鳴金收兵,只有我早上6點就起床,繼續搜索沒有投票的「選民」。在離投票結束只剩幾十秒的時候,我還說服了一位印度女同學投我的票。開票的結果是:我領先第二名46票。這點差距,在一場全校性的選舉中可謂微不足道。如果沒有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執著,勝利就不可想像。

  第二個重要原因,就是有自己的理念。就像風靡中國的韓劇《大長今》中的主角一樣,如果沒有自己獨特的理念支撐,很容易被對手駁倒。

  被稱為「葉特區」

  我的理念,很多都來自中國背景。我經常用中國式的思維來思考問題,最典型的就是:對於很多改革舉措,我都提議首先搞小範圍的試點,然後逐步推廣,也叫「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想到,中國式思維在康奈爾居然很管用。

  我在康奈爾率先提出要公布學生對老師的評估排名。對這一可能引發「地震」的提議,我提出可以「搞特區」:先在部分院系試行,考察其效果,如果成功再推廣。這一建議已被採納,對老師的評估排名已經在康奈爾部分院系展開。

  康奈爾大學教務長馬丁,是一位優秀的人文學者,前不久剛剛被提名為哈佛大學校長候選人。在一次董事會上,馬丁就如何推進美國人文科學向各位校董徵求意見。當時我突然想到了國內中央電視臺正在熱播的《百家講壇》欄目,易中天妙語品《三國》,於丹開壇講《論語》,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聯想到美國的主流電視臺很少有類似的節目,我當即向馬丁建議,美國也應該學習《百家講壇》的做法,邀請一些知名大學的人文學者到電視臺講美國乃至西方的經典文化,人文科學向大眾普及必不可少。這個建議馬上引起了大家的極大興趣。馬丁對我說,她將在美國高等教育峰會等場合向兄弟院校介紹這一經驗,並表示一定要親自去中國看看《百家講壇》是怎麼辦的。

  康奈爾大學一直以國際化程度高而著稱,作為來自中國的學生校董,我的很多工作都花在如何推進康奈爾的國際化上。最近,我在校董事會上提出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方案,建議在康大校園內搞「配對」。也就是說,如果A是對某個國家感興趣的美國本土學生,B是來自該國的留學生,校方可以讓A和B「配對」,讓他們建立起固定的聯繫。這樣既可以讓兩人互相學習不同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美國本土學生的成見,使他們更樂意到國外去學習。我的方案得到校方高層的讚賞,康大最近發起成立了「國際學生學者之友協會」,專門從事「配對」工作。

  由於我經常用中國的特區來比喻許多改革方案,結果美國同事給我取了個綽號:「葉特區」。

  平常人要懂得如何放棄

  你問我將來想做什麼?從長遠來看,我一定會回國,投身祖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因為我覺得,被別人教育和教育別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不過,對於實現這一理想的最優途徑,我自己也在探索中。

  在與董事會的短暫接觸中,我已經感到自己的視野大大拓寬。與我同時當選的新董事還有5位,有身家150億美元的印度鋼鐵巨頭塔塔集團的掌門人拉坦·塔塔、康奈爾大學前副校長羅納德·埃登伯格、美國寶潔公司品牌部經理凱麗·布朗等。

  從進入董事會的第一天起,我就聽到了很多關於我前途的建議。一家美國移民銀行的執行長梅爾斯丁曾說,我更合適做銀行。梅爾斯丁是紐約最顯赫的地產和金融家,對於這樣閱歷豐富的校友的建議,我要認真考慮。他告訴我,貢獻高等教育事業的方法不止一種。他個人給康奈爾大學捐獻了數千萬美元,還規定自己每周至少留一天時間為康奈爾工作。

  一位校董的丈夫曾是某諮詢公司的高管,他建議我從事諮詢行業。他說,對於一個好的高校來說,學術水平的高低自然很重要,但是管理問題也不能忽視,它無疑可以降低成本,減輕學生負擔,而諮詢業在這方面可以大顯身手。

  還有的校董非常看好中國的發展,他們建議:「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多多培養自己管理美國人的能力。中國的企業將來一定會大舉進軍美國,作為一個擅長管理美國人的中國人,一定會大有前途!」

  我的未來到底在哪裡?說實話,有時連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選擇的道路不同,需要積累的能力和資源就不同。天才或許能同時做很多的事情,而對我這樣一個平常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放棄。不管怎麼樣,我期望報效祖國高等教育的信念不會改變。

(責任編輯:安世者)

相關焦點

  • 27歲中國留學生當選美國杜克大學首位外國校董
    宗興當選美國杜克大學首位外國校董  【南京日報報導】 (通訊員 羅靜 記者 談潔 實習生 施小宇)  在美國杜克大學近日剛剛結束的一年一度的校董選舉中,南京大學畢業生、27歲的中國留學生宗興當選,成為杜克大學歷史上第一位外國校董。
  • 康奈爾大學知名校友,有哪些是來自中國的?
    康奈爾大學知名校友,有哪些是來自中國的?康奈爾大學是一所位於美國紐約州伊薩卡的世界頂級私立研究型大學,年年為世界輸入不少頂尖人才!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這些人才中有哪些是來自中國的吧!施肇基民國時期外交官施肇基是康奈爾大學第一位中國留學生,也是第一位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的中國學生。回國後,歷任郵傳部、哈爾濱關道、吉林省、外務部各職。施肇基是中國第一任駐美國大使。李景均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李景均, 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人類遺傳學的開拓者」。中國天津人。
  • 來不了中國的康奈爾大學招生官
    「我們一年會飛往中國好幾次,東南亞一年兩次,和印度一樣,接著在非洲呆上三周…」康奈爾本科招生主任Shawn L. Felton如數家珍地列舉著宣講會目的地。 美國邊境被封鎖,國際航班遭限制,疫情遲遲不退,為招生蒙上一層不確定性:國際生秋季能入學嗎?他們會想去一個疫情高發的國家讀書麼?如果明年還在電腦顯示屏前上網課,他們願意為這樣大打折扣的留學教育體驗買單麼? 最令招生官頭疼的問題是:如何吸引國際生申請美國大學?
  • 河南高考狀元成為耶魯大學首位中國校董
    315年來中國校友第一人 這個河南人被選為耶魯大學校董,他憑啥這麼牛? 昨日,有條消息引爆了網絡,河南人張磊,成為耶魯大學315年來首位中國校董!而就在7月1日,張磊還帶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長來到河南,商量在家鄉合作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事。
  • 美國著名華裔建築師林瓔入選耶魯大學校董
    中新網紐約6月2日消息:美國耶魯大學30日表示,該校校友以壓倒性多數推選著名華裔建築師林瓔,出任耶魯大學新任校董。  據美國華文媒體報導,林瓔贏得近5萬名校友超過80%的選票,躋身耶魯大學19名校董之列。耶魯表示,世界各地10萬名校友有超過40%在這次校董選舉投票,投票率比平常的選舉高出二倍半。
  • 美國康奈爾大學景德強教授應邀做線上學術報告
    11月28日,河南省核蛋白基因調控國際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特邀美國康奈爾大學威爾醫學院精神和藥理學助理教授景德強博士作線上學術報告另外,實驗室自2017年起,率先招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籍留學生、博士後多20名;發起成立了「河南大學生物醫學留學生沙龍」;近日該實驗室牽頭獲批的「河南省腫瘤精準診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通過科技廳的驗收,正式開始運行,將有利於促進省內、外腫瘤精準診療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落地,服務健康中原事業。
  • 被綁在美國網課上的中國留學生
    對於這些最新的變化,留學生們缺乏準備。一開始,他們以為疫情只是一陣子的事情,很快就會過去。但後來,這件事情覆蓋了一整個學期。 開學的時間是中國半夜十二時,Grace一點都不困,她神志清醒地坐到電腦前,看到無人機航拍的直播:美國同學們敲著鼓、吹喇叭,從學校標誌性的拱門下穿過。這時,她在北京的家裡,捧著碗毛血旺外賣,心潮澎湃。
  • 康奈爾大學很牛皮,這個專業褒貶不一,卻仍然被扎堆申請!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是一所位於紐約州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同時也是美國大學協會的十四個創始成員之一,當然,最重要的——它也是鼎鼎有名的八大常春藤院校中的一員。要說常春藤,那可都是小傲嬌中的「戰鬥嬌」,恨不得把錄取率拉到塵埃裡的精英大學。
  • 他留學時入美國籍,卻被尊稱為中國留學生之父,孫中山也稱讚他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的經濟、教育強國,很多人出國留學者都首選美國。如今,很多中國的高材生到美國留學深造,深造後留在美國,入美國國籍,為美國效勞。《清華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來看,2018屆清華畢業生,在總共6960名畢業生中,出國留學的總共有1146人,其中前往美國留學的佔總出國人數的69.5%,約796人。
  • 《中國留學生白皮書》這些學校單身率最高|深圳大學留學服務中心
    本文由【深圳大學留學服務中心】官方整理。今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了,不知道各位烤鴨們和留學申請黨們都準備得怎麼樣了呢~近期我有看到一份超有趣的《中國留學生白皮書》,其中涵蓋留學生學習、生活、感情、潮流以及飲食等五大方面,共囊括50個留學相關事實。
  • 美國頂級私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康奈爾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和康奈爾大學都是美國頂級私立大學,建校實力悠久是兩所學校的相同之處。不過康奈爾是常青藤聯盟成員,而麻省理工學院則並不在這個系統之中,不過麻省理工學院的實力,也不是「常青藤」可以簡單比擬的。事實上麻省理工學院絕對是目前美國的新王者。
  • 香港8所大學校董會主席發表聲明:希望港區國安法落實可為社會動蕩...
    據香港「東網」7月1日報導,香港8所大學的校董會及校務委員會主席發表聯合聲明,希望國安法落實可為社會動蕩畫上句號。據報導,8名校董會主席發表聲明表示,港區國安法的設立,除保障了國家安全,也確保香港繁榮穩定,「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 康奈爾大學建築系設有哪些課程?
    康奈爾大學作為常春藤名校之一,建築專業全美排名前五,每年都有很多留學生選擇去該大學就讀。那麼,你知道康奈爾大學建築系設有哪些專業項目嗎?接下來,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視頻]美國加州大學首位華人校長--田長霖(下)
    進入[華人世界]>>    央視網消息(華人世界):在上期節目中,我們為您講述了田長霖的故事,從1956年,21歲的田長霖只身前往美國留學開始,他創造了多項美國教育史上的奇蹟,他曾以1年零8個月的時間攻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6歲成為柏克利大學最年輕的
  • 盧煜明、施一公、支志明等3名中國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從上至下,從左到右分別為:陳雪梅、楊薇、鄧興旺、支志明、盧煜明、施一公)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科學院公布了新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其中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陳雪梅,耶魯大學鄧興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楊薇(Yang Wei)教授等3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香港大學支志明、清華大學施一公等3名中國人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次共有84位科學家增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另外,來自14個國家的21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當選的科學家均在各自所在領域作出傑出而持續的科研貢獻。
  • 4名中科大人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近日,4位中國科大人新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5級碩士校友郭后揚、91級本科校友祝鈞、92級少年班校友楊蘭、97級本科校友許曉棟當選。,博士生導師,現任美國Tri Alpha Energy 新型核聚變能源研究開發公司首席科學家,首席實驗戰略家,實驗運行部主任。
  • 早稻田大學與中國留學生的百年交集
    以明治時期的「東京帝國大學」設立「漢學科」為代表(安藤彥太郎《早稻田大學與中國》,武漢大學出版社)。    17世紀歐洲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進入亞洲,初入中國,繼而踏足日本,適逢中國明末清初、日本明治前後。傳教士們關注亞洲重農社會的價值觀,他們將東方的哲學、歷史、文化、風俗等方方面面傳達到西方,漸成西方學術體系中的「東方學」,日本漢字表述為「東洋學」。
  • 饒毅:我為什麼反對中國學生上美國頂尖大學
    因為他們認為留洋歸來的孩子在社會上會更受歡迎,尤其是一些頂尖學府畢業的學生,更是會遭到廣大企業的哄搶,但是身為北京大學教授饒毅卻公開表示反對中國學生上美國頂尖大學,這是為什麼呢?
  • 美國留學高校新政:清華北大隨便挑?留學生在國內讀書會成趨勢嗎
    這幾天我們都被康奈爾大學的「清奇」的開學政策驚到了!申請政策7月10日就截止了,如何申請康奈爾大學study away選項?另外,康奈爾大學不是第一位讓學生在國內讀書的美國大學,還有誰?因為美國政策籤證原因,包括中國學子在內的很多國家的留學生可能不能按時到校,康奈爾大學決定和全球十幾個國家的當地大學合作,國際學生可以在這些學校暫時學習。
  • 最新《2020美國門戶開放報告》:赴美留學生05年以來首次下降!
    接下來在美留學生人數最多的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越南、中國臺灣、日本和巴西,與前幾年情況類似。 留學生人數最多的美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