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嘴吃貨上線!揭秘進食速度最快的星鼻鼴鼠

2021-01-16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網

照片中,一隻星鼻鼴鼠從洞穴中鑽出。星鼻鼴鼠的星狀鼻共有22根觸手,在它們探索周圍環境和尋找食物時,這些觸手會處於不斷運動之中。

攝影:KennethCatania

撰文:ErikaEngelhaupt

星鼻鼴鼠絕對是世界上長相最奇特的一種動物。如果你曾見過星鼻鼴鼠,你可能會認為,它的頭部被一條小章魚霸佔了。

星鼻鼴鼠的視力近乎為零,雖然如此,但其速度卻是驚人的迅捷:作為世界上最快的進食者,它只需1/4秒就能找到並吃掉一隻蟲子或蠕蟲。

當這種毛茸茸的食肉動物在溼土中「耕耘」時,其頭部會一直處於運動之中。在黑暗的地下世界,視力其實毫無用處,因此星鼻鼴鼠會使用觸覺來感受獵物的脈動。星鼻鼴鼠的星狀鼻會以最快的速度觸碰泥土,並藉機捕食獵物,它每秒可觸碰10-12個不同的地方。

星鼻鼴鼠的觸碰看起來是隨機的,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每次觸碰都有100,000個神經元將捕獲的信息發送到星鼻鼴鼠的大腦。這些神經元全部位於一個比指尖還小的鼻子中,其神經元數量是人類手部神經元的5倍多。

世界上已知的只有兩種動物,可以在水下依然具備嗅覺能力,星鼻鼴鼠就是其中之一。它先用鼻子吐出起泡,然後再吸入,通過這種方式探測氣味。

星鼻鼴鼠身上有著太多不可思議的秘密,上述這些只是冰山一角,範德比爾特大學的神經系統科學家KenCatania這樣說道。

「如果我用了太多『令人驚訝』來形容它們,那肯定是因為我找不到更合適的詞語,」KenCatania說道。事實上,Catania在描述星鼻鼴鼠時用了十次「令人驚訝」。

當地時間本周四,Catania將會在芝加哥舉辦的實驗生物學年會上陳述30年的研究成果。

觸覺研究

作為全球星鼻鼴鼠研究的權威專家,Catania自己也有點像個怪人。

大多數生物學家都會研究少數幾種物種,有些甚至不贊成學生只挑選某一種物種研究。但Catania卻專注於研究地球上這一擁有神奇能力的怪異生物,並借研究它們來幫助我們了解人類本身的奧秘。

「進化用很多種不同的方式解決了大量問題,我們能夠從中學到許多東西,」他這樣說道。

比如說,通過對星鼻鼴鼠極其敏感的觸覺進行研究,研究者已經發現了觸覺在分子水平上的工作原理。

星鼻鼴鼠的名字來自其極為敏感的觸覺器官,研究者認為這能幫助它們尋找小型獵物。

Catania發現,每當星鼻鼴鼠將其星狀鼻按壓在泥土中時,大腦中就會產生一個周圍環境的星形視野,這些圖像會像一塊塊拼圖一樣在其大腦中拼接起來。

減輕人類的痛感?

「相比其它感覺,我們對觸覺知之甚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系統科學家DianaBautista說道,她主要研究痛覺和癢覺。

有一天,Bautista突然聯繫Catania尋求合作,Catania執意要求她與自己一起前往賓夕法尼亞州的鄉村地區捕捉星鼻鼴鼠。在星鼻鼴鼠的溼地洞穴中捕捉它們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Bautista說道。

鼴鼠物種共有39個亞種,而星鼻鼴鼠是唯一一個生活於沼澤地和溼地的物種。星鼻鼴鼠的鼻子極其敏感,這或許能幫助它們在溼地環境中迅速地進食大量微小的軟體獵物。

在與Catania合作的過程中,Bautista發現星鼻鼴鼠鼻子中的分子能將外力轉化為神經系統中的電流信號,無論這種外力來自於一根羽毛的輕撫還是一根針的戳刺。而許多這類分子在人體中也存在,因此這個發現可能有助於科學家研發新的止疼方法。

更多未解之謎

Catania還有許多關於星鼻鼴鼠的未解之謎想要解決,比如它們能通過一次觸碰感受物體的具體結構嗎?

促使星鼻鼴鼠長出這種星狀鼻的基因和分子是什麼?星鼻鼴鼠的大腦如何將來自鼻子的觸覺信號進行如此大幅度的放大?星鼻鼴鼠冬季並不冬眠,因此當潛入冰冷刺骨的水下時,它們如何使極其敏感的鼻子保持正常運轉?

想要解決所有這些問題,需要的是一個專攻於此的科學家去攻克,需要一個對怪異現象充滿好奇同時又不懼溼地環境的科學家。「哎呀,我得趕快回去工作了,」他這樣說道。

(譯者:流浪狗)

相關焦點

  • 9.11《小故事大道理》星鼻鼴鼠
    今天的故事是《星鼻鼴鼠》。故事中講到了文文和小禹去卡爾爺爺家,聽卡爾爺爺為他們講解特別的動物的故事,他們聽得聚精會神。卡爾爺爺講到了什麼有趣的知識呢?快來聽一聽故事吧!掃碼即可收聽↓↓↓周末到了,文文和小禹約好了到卡爾爺爺家玩。卡爾爺爺知道很多有趣的知識,小禹和文文最喜歡聽卡爾爺爺為他們講故事了。
  • 6.6《七點悅讀 • 學前》星鼻鼴鼠
    今天的故事是《星鼻鼴鼠》。故事中講到了文文和小禹去卡爾爺爺家,聽卡爾爺爺為他們講解特別的動物的故事,他們聽得聚精會神。卡爾爺爺講到了什麼有趣的知識呢?快來聽一聽故事吧!周末到了,文文和小禹約好了到卡爾爺爺家玩。卡爾爺爺知道很多有趣的知識,小禹和文文最喜歡聽卡爾爺爺為他們講故事了。來到卡爾爺爺家,他們有禮貌地向卡爾爺爺打招呼:「你好,卡爾爺爺!」
  • 全球最奇特動物 星鼻鼴鼠最醜
    儘管現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常常會帶給我們一些奇妙的東西,下面是近期為大家盤點出的八大最奇特動物。1、星鼻鼴鼠星鼻鼴鼠生活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地區,它們生活在潮溼的低地地區,以土壤中的小蟲子為食。
  • 新知問答|星鼻鼴鼠的鼻子到底有多靈敏?
    這是一種只分布在北美的小型鼴鼠(體重約50克,大約是小鼠的2倍),終日生活在溼地的淺層地道中,以各種小型的無脊椎動物、水生昆蟲、蚯蚓及軟體動物為食。因為新陳代謝旺盛,星鼻鼴鼠需要不斷地尋找獵物進食,以度過寒冷的冬天。
  • 看看星鼻鼴鼠吧!
    它是最不可思議的動物。星期天在的實驗生物學會議上就這種動物解剖學的一些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方面發表了講話。Popular science在星期五在他開車前往參加會議前與他進行交談。「星鼻鼴鼠是怎麼一回事?沒有人真正知道,當我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的時候。」說。現在已經研究電鰻到觸手蛇一切的生物學家,開始研究星鼻鼴鼠,就像在國家動物園工作的本科生。
  • 關於星鼻鼴鼠的鼻子,你可能想不到竟然這麼有用
    星鼻鼴鼠就是其中之一。 星鼻鼴鼠是一種非常小的動物,甚至比普通老鼠還要小,而它最特殊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恐怕就是它那特殊,,因此星鼻鼴鼠雖然擅長挖洞,但它的水性也是非常好的。
  • 科學家揭開星鼻鼴鼠的超級觸覺之謎
    星鼻鼴鼠鼻子上的每釐米皮膚上擁有超過10萬個神經末梢(騰訊科學配圖)編譯這項研究的生物學家著重於這種鼴鼠的鼻子,是因為在動物王國中它擁有著任何哺乳動物都不具備的如此高密度神經末梢。  一些鼴鼠在每釐米皮膚上擁有超過10萬個神經末梢,這就使它們具備如此優秀的觸覺,它只需要120毫秒就能從周圍土壤中挑選出微小的獵物並且確定它是否可以食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克麗絲汀和毛裡奇奧領導了這項研究來了解神經末梢的這種密集分布。
  • 那些驚奇又有趣的動物:小小土行孫——鼴鼠
    它就是《鼴鼠的故事》中的主角。這部流露著自由靈動的生命氣息的童話,是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茲德涅克·米勒的經典之作。書中這隻圓頭圓腦的小鼴鼠為幾代小讀者帶來了快樂和溫暖。動物學家告訴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鼴鼠,雖然沒有童話中的鼴鼠那麼多才多藝,但它們確實是一種了不起的動物。鼴鼠的個頭雖小,卻擁有好幾項其他動物比不上的本領。
  •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生物是它,奔跑速度最快的豹子,僅排名第12!
    根據維基百科,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生物是遊隼,速度可到每小時389千米。,類似於人類跳傘,此時俯衝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389千米,因此遊隼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生物。
  • 日本專家: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養著挖掘隧道的「鼴鼠」
    時過境遷,以前的落後中國現在也崛起了,而且中國從落後到崛起僅僅只是用了二十年的時間,這樣的情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所以很多國家都把中國稱為「發展最快的國家」,其實中國憑藉自己的實力獲得了許多稱號,比如環保大國,美食大國和基建狂魔等等。
  • 從餵到自己吃 自主進食大揭秘
    >從餵到自己吃 自主進食大揭秘2017-12-05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寶寶的每個成長階段,媽媽們大概都會有不同的煩惱,而如果要列出關於寶寶養育過程中遇到的最難問題,相信「寶寶吃飯」這一問題會名列榜首。
  • 快兩年了,洞察號放出「鼴鼠」沒鑽進火星地下3米,多套方案失敗
    ,就為了它能夠鑽進火星地下,只要求鑽進地下3米,從時間上來看,現在離「鼴鼠」首次放出的時間已經過去快兩年了,但它還是沒能鑽進火星地下3米,怎麼回事?不過NASA又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希望能起到作用,讓這個在地面呆了快兩年的「鼴鼠」能夠進入火星地下,早日完成對火星地下的探測任務。
  • 快兩年了,洞察號放出「鼴鼠」沒鑽進火星地下3米,多套方案失敗
    」自動進入火星地下這條路怕是行不通了,於是不少科學家紛紛諫言獻策,對「鼴鼠」展開多次特殊方案,就為了它能夠鑽進火星地下,只要求鑽進地下3米,從時間上來看,現在離「鼴鼠」首次放出的時間已經過去快兩年了,但它還是沒能鑽進火星地下3米,怎麼回事?
  • 怪異而又罕見的生物:星鼻鼴鼠進食的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