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餵到自己吃 自主進食大揭秘

2020-12-06 太平洋親子網

從餵到自己吃 自主進食大揭秘

2017-12-05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寶寶的每個成長階段,媽媽們大概都會有不同的煩惱,而如果要列出關於寶寶養育過程中遇到的最難問題,相信「寶寶吃飯」這一問題會名列榜首。稍有留意,就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曾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抱怨,半碗飯餵半個小時並不為過,甚至還要追在寶寶身後跑來跑去。有經驗的媽媽們都知道,培養寶寶獨立吃飯,嬰兒時期的飲食習慣形成是關鍵。

  媽媽們為寶寶添加輔食開始,就應該為寶寶準備專用餐具。寶寶一歲起,出現動手抓飯的現象,甚至會將飯菜亂灑,這其實是一種自主進食的表現,這一時期,寶寶的手眼腦隨之迅速發展,媽媽們可以選擇實用的兒童專用餐具,更好幫助寶寶學會獨立進食,鍛鍊寶寶身體各項機能的協調性能,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合理控溫,寶寶吃飯更健康

  媽媽們不要因為寶寶吃飯慢,擔心飯菜涼了就自己上手喂,這完全不利於寶寶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保溫碗專為寶寶設計,吃飯費時費力也不用怕,合理控制食物溫度,讓寶寶隨時都能吃到暖暖的飯,媽媽們也不用憂心寶寶吃到涼涼的食物而肚子不舒服。夏天注入冷水,不擔心寶寶會燙到,冬天注入熱水更好為飯菜保溫,每一處貼心的細節全面呵護寶寶健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牢固吸附,寶寶更專注吃飯

  如果家裡有一個剛剛學會吃飯的寶寶,少不了滿桌滿地的湯湯水水,寶寶的衣服也要每吃一頓飯換一套,這時候,媽媽們不僅要耐心哄孩子吃完飯,還要在飯後進行各種清洗、打掃工作。不過,有一款能科學分量、牢牢貼在餐桌上的餐盤,良好的吸附性能防止打翻,寶寶就沒法手舞足蹈「搞事情」了,家裡的飯桌、地板、寶寶的衣服也不會「全軍覆沒」,更好的固定確保寶寶更專注地吃飯進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貼心防漏,放手讓寶寶自己吃

  當寶寶從媽媽們的手中「搶走」湯匙嘗試自己吃飯時,媽媽們不要阻止,適當學會放手,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寶寶自己動手吃飯的能力。寶寶學習握勺子時,難免會手抖而掉飯渣,媽媽們不要因為寶寶小臉和衣服被弄髒,就選擇放棄對寶寶的鍛鍊,一款矽膠軟勺頭的擠壓勺子,有效呵護寶寶嬌嫩的牙床的同時,更好防漏,輕鬆解決臉部、嘴邊、衣身上「亂七八糟」的吃飯難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設計巧妙,提高寶寶協調能力

  訓練寶寶吃飯,實際上是對寶寶專注力的培養,而用筷子吃飯,則是對寶寶大腦和手臂的鍛鍊。寶寶學會使用筷子,不僅可以增強手部、腕部的靈活性,還能促進手眼腦的協調能力,如果寶寶吃飯時拒絕用筷子,媽媽們可以為寶寶選擇一款造型精緻可愛的筷子,貼身的食指拇指套環,吸引寶寶注意,幫助寶寶更好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培養寶寶的積極性,全身心吃飯,促進寶寶更全面的發育。

  媽媽們要在引導寶寶吃飯時,放鬆自己的心態和狀態,自然對待寶寶吃飯,不能過於嚴厲或用威脅性語言哄騙,以及出現強制寶寶吃飯等行為。良好的引導,首先要學會從主導變輔助,就是指寶寶吃飯時,媽媽應鼓勵寶寶情緒,協助寶寶動作,幫助孩子更好進食,讓孩子從吃飯中感受到自己動手的快樂,不斷提升寶寶自主吃飯的興趣,享受到美味食物。

相關焦點

  • 自主進食是獨立的第一步,家長做到「三不二要」,讓孩子自己吃飯
    在心理學家看來,被餵飯的孩子大多無法決定自己吃什麼以及吃多少的問題,且不說這樣會損害寶寶對食物的興趣,造成孩子飢餓飽脹感失調,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家長只知道給孩子餵飯,實際上是在否定孩子在進食上的自主權,從而影響孩子的「人格獨立」。
  • 寶寶多大能自己吃飯?如何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食?這三招家長得會!
    兒子還不會自己吃飯,天天家裡老人追著餵、哄著餵、抱著喂,多塞一口都是好的。時間長了,小Y的兒子成了一個「吃飯困難戶」,不僅不會自己吃,還養成了正餐不好好吃,愛吃零食的毛病。 讓寶寶學會獨立吃飯真的這麼難麼?為什麼有的寶寶2歲就能自己吃飯,有的寶寶到了4、5歲還得大人喂?原因其實還是在家長身上。
  • 把勺子交還給你的孩子吧……自主進食與人格形成,息息相關
    芽芽這幾天自己吃飯的能力又退化了,姥姥一來,芽芽就各種撒嬌,飯自己也吃不了,還得一勺一勺地喂,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吃著飯,芽芽媽問怎麼又不自己吃飯了,芽芽也是一本正經地說,我想讓姥姥餵我,自己吃飯太累了。雖然餵飯可以讓寶寶吃多一點,但是卻事關寶寶獨立人格的形成。
  • 不想以後追著餵飯,這個 獨立吃飯「黃金期」媽媽必須抓住!
    寶寶自主進食黃金期有3個信號 一般寶寶在8~12月齡的時候,會進入自主進食的黃金期,觀察寶寶是否可以開始自己吃飯,可以通過3個信號判斷: 盯著大人手裡的食物
  • 它是一種沒有感情的進食機器,除了吃還是吃
    記不記得有一個叫做」吞食魚「的遊戲,作為一條小魚,除了吃還是吃,直到長成一條大魚。然而,也有很多寵物,主人的任務僅僅是餵吃的,清理糞便。關鍵在於,永遠都吃不飽。這次介紹的是角蛙,一種沒有感情的進食機器。角蛙不像其他的寵物那樣,每天動來動去。
  • 我的孩子生命之源餵孩子吃東西方法分享[多圖]
    在《我的孩子生命之源》中那個七歲的小男孩由於在學校中受到了一些委屈,可能回到家中會有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出現,這個時候媽媽該怎麼辦呢?如何給他餵東西吃呢?下面18183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攻略。希望能幫助到各位。
  • 躺餵危險弊端多,連崔玉濤都反對!正確的抱餵其實舒服又簡單
    2、餵夜奶方便躺餵第二個大優點是餵夜奶時特別方便,特別是母嬰同床時,摟過寶寶就可以開喂,不像抱餵還需要開夜燈-坐起來-抱起來……等等步驟。最棒的是還可以邊餵邊繼續睡覺,以至於寶寶什麼時候吃完睡著的也不知道,簡直感覺不到睡覺被打擾,爽!3、容易哄睡別說奶睡寶寶了,媽媽們自己都容易被「奶睡」!
  • 被餵大的小鳥,以為張著嘴就能夠吃到蟲子!像極了很多被溺愛的孩子?
    【被餵大的小鳥,以為張著嘴就能夠吃到蟲子!像極了很多被溺愛的孩子?】 「被餵大的鳥,以為張著嘴就可以吃到蟲子。」看了這樣的視頻,你作何感想?
  • 貓咪吃魚時也可能被魚刺卡到嗎 最好不要餵貓有大刺的魚
    貓咪吃魚時也可能被魚刺卡到嗎 最好不要餵貓有大刺的魚時間:2020-10-22 13:27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貓咪吃魚時也可能被魚刺卡到嗎 最好不要餵貓有大刺的魚 10月21日的問題是:貓咪愛吃魚,它們吃魚時也可能被魚刺卡到嗎?
  • 烏龜突然不進食了怎麼辦
    烏龜突然不吃東西了,可能是食物不合它的胃口,烏龜雖然是雜食性動物,但喜歡吃肉,有一些烏龜不愛吃龜糧,主人可以給它餵一些肉類餌料。此外,如果是夏天,可能是溫度過高導致的,當環境溫度達到35℃以上的時候,烏龜就會在一個地方縮起來,不愛吃東西。
  • 蜂王餵什麼產子好?養蜂人講出關鍵所在,不懂原理,餵啥都無用
    導讀:關於蜂王餵什麼產子好的問題,其實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在自然界中我們找不到一種餵養蜂王后會讓蜂王產子好的材料,網絡上有的商家為了刺激消費,鼓吹什麼蜂王催產素之類的藥劑,但是真正知道蜂王進食原理的朋友都知道,蜂王並不會直接進食,或者說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會自行進食
  • 癌細胞竟然是我們自己「餵」出來的?
    ……也許現在的你還很年輕,但是不注意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很有可能就會被癌症「盯上」。而這些令人聞之色變的癌,很有可能就是我們自己「餵」出來的!癌症最愛的這些,看看你都「餵」了多少。雖然熱乎的東西很好吃,但也要注意別被燙到!眾多研究顯示,進食過燙食物會增加口腔、食道以及胃腸道疾病的發生機率。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經過評測認為,超過65℃的熱飲,可能會損傷覆蓋在口腔和食道表面的黏膜,日積月累,會導致食管癌的發生。
  • 為何別人家的七星刀魚長得又大又漂亮,究竟怎麼餵才能讓它長得快
    七星刀魚七星刀魚吃什麼?平時七星刀魚都是沉在水底,在餵食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能沉水底的飼料,避免它們不進食。不過作為被飼養時間較長的觀賞魚,它們的餵食時間是可以根據人類活動改變的,很多魚友會訓練七星刀魚在白天進食,早晚各吃一餐,若是認為沒有必要的話其實也可以不訓練。七星刀魚最喜歡活的小魚小蝦,這樣在捕食的的過程中它們會更加興奮充滿活力。
  • 養黃顙魚要科學投餵,來看看飼料配方和投餵方法,對你幫助很大
    養黃顙魚要科學投喂,來看看飼料配方和投餵方法,對你幫助很大黃顙魚想必大家還是比較熟悉的,它是一種雜食的動物,吃植物也吃肉,一般會在晚上的時候出來覓食。2、投餵方法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放養的數量以及水質的情況去進行靈活調整,這樣可以讓它們得到充足的進食,不能按照固定不變的方法去進行投喂,要想科學養魚就要學會變通。先來說一說投餵的量,在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只需要少量投餵就可以,3~5天的時候才會出現聚集碩士的現象。
  • 灰隼受傷不能進食 南通海安市民報警救助
    原標題:灰隼「落難」急壞市民 報警救助轉危為安 「落難」灰隼經過專業救助和餵飼 近日,在位於鳳山北路的江淮文化園百鳥園內,記者看到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隼,正在籠裡津津有味地吃著飼養員餵的牛肉。飼養員告訴記者,這隻灰隼是11月16日由110處警指揮中心民警送來的。「當時它受傷了,飛不起來,也不能進食。送過來後,經過幾天的救護和飼喂,目前已經脫離危險,開始慢慢恢復進食,傷口也在癒合中。」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很多遊客聚集投喂,甚至有人伸手去把鴛鴦抓過來,對它們的生存和繁殖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文 | 曉菲 編輯 | 林意欣  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元旦假期快到了,有多少人計劃國內遊或者城市周邊遊?
  • 龍魚都餵什麼,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你敢餵你的愛龍嗎
    健康的金龍魚是霸氣十足的,氣定神閒地在缸裡遊來遊去,掃視著缸裡的一切,想要把所有都掌控在自己手裡,它的牛氣勁也是最讓愛魚者們喜愛的地方。金龍性情較紅龍魚威猛,主要獵食活魚蝦、水生昆蟲甚至青蛙、蜈蚣、尤其喜吃蟑螂(有利於鱗框發色)。水族缸飼養以小魚、小蝦(要剪去劍突)、肉塊、麵包蟲、血蟲等為佳,也可餵人工飼料。
  • 為什麼抓到的麻雀,怎麼養都養不活?
    關於&34;這一問題,民間有一種說法是麻雀氣性大,不肯過失去自由的生活,所以在被抓後就會不吃不喝,寧願餓死。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確。儘管胸大肌的厚度沒有變化,但胸大肌的密度卻顯著降低,身體的體脂率和體內壓力激素皮質醇濃度明顯持續升高,還會出現炸毛、擦嘴、梳理羽毛等壓力性行為。不過,野生麻雀在被圈養後,進食時間和量並不會受影響,民間所說麻雀被圈養後會&34;,並不是事實。另外,麻雀的&34;也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並不是所有的麻雀都有&34;。
  • 鼓勵投餵的動物園,格調高不了
    首先,投餵對動物有害。有的人,會隨處亂摘花草投餵動物;有的人,會攜帶不合適的食物,例如人吃的零食,投餵動物。這兩類食物都是不合適的。隨處亂摘的花草,誰知道能否給動物吃?人吃的零食,常常不是高糖就是高鹽,人吃都不健康,還扔給動物吃?甚至有人扔吃的,塑膠袋都不去,動物也不懂,吃進去就有健康風險。
  • 女子突發奇想餵烏龜吃紅辣椒,再餵第二口時,笑到嘴角抽搐
    女子突發奇想餵烏龜吃紅辣椒,再餵第二口時,笑到嘴角抽搐。今天給大家講的也是一隻烏龜的故事,有點特別。這個女人家裡養了一隻烏龜,這隻烏龜果然很聰明,一般的主人到哪裡都帶著它,不是一般的烏龜,所以女人很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