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5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寶寶的每個成長階段,媽媽們大概都會有不同的煩惱,而如果要列出關於寶寶養育過程中遇到的最難問題,相信「寶寶吃飯」這一問題會名列榜首。稍有留意,就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曾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抱怨,半碗飯餵半個小時並不為過,甚至還要追在寶寶身後跑來跑去。有經驗的媽媽們都知道,培養寶寶獨立吃飯,嬰兒時期的飲食習慣形成是關鍵。 媽媽們為寶寶添加輔食開始,就應該為寶寶準備專用餐具。寶寶一歲起,出現動手抓飯的現象,甚至會將飯菜亂灑,這其實是一種自主進食的表現,這一時期,寶寶的手眼腦隨之迅速發展,媽媽們可以選擇實用的兒童專用餐具,更好幫助寶寶學會獨立進食,鍛鍊寶寶身體各項機能的協調性能,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合理控溫,寶寶吃飯更健康 媽媽們不要因為寶寶吃飯慢,擔心飯菜涼了就自己上手喂,這完全不利於寶寶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保溫碗專為寶寶設計,吃飯費時費力也不用怕,合理控制食物溫度,讓寶寶隨時都能吃到暖暖的飯,媽媽們也不用憂心寶寶吃到涼涼的食物而肚子不舒服。夏天注入冷水,不擔心寶寶會燙到,冬天注入熱水更好為飯菜保溫,每一處貼心的細節全面呵護寶寶健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牢固吸附,寶寶更專注吃飯 如果家裡有一個剛剛學會吃飯的寶寶,少不了滿桌滿地的湯湯水水,寶寶的衣服也要每吃一頓飯換一套,這時候,媽媽們不僅要耐心哄孩子吃完飯,還要在飯後進行各種清洗、打掃工作。不過,有一款能科學分量、牢牢貼在餐桌上的餐盤,良好的吸附性能防止打翻,寶寶就沒法手舞足蹈「搞事情」了,家裡的飯桌、地板、寶寶的衣服也不會「全軍覆沒」,更好的固定確保寶寶更專注地吃飯進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貼心防漏,放手讓寶寶自己吃 當寶寶從媽媽們的手中「搶走」湯匙嘗試自己吃飯時,媽媽們不要阻止,適當學會放手,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寶寶自己動手吃飯的能力。寶寶學習握勺子時,難免會手抖而掉飯渣,媽媽們不要因為寶寶小臉和衣服被弄髒,就選擇放棄對寶寶的鍛鍊,一款矽膠軟勺頭的擠壓勺子,有效呵護寶寶嬌嫩的牙床的同時,更好防漏,輕鬆解決臉部、嘴邊、衣身上「亂七八糟」的吃飯難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設計巧妙,提高寶寶協調能力 訓練寶寶吃飯,實際上是對寶寶專注力的培養,而用筷子吃飯,則是對寶寶大腦和手臂的鍛鍊。寶寶學會使用筷子,不僅可以增強手部、腕部的靈活性,還能促進手眼腦的協調能力,如果寶寶吃飯時拒絕用筷子,媽媽們可以為寶寶選擇一款造型精緻可愛的筷子,貼身的食指拇指套環,吸引寶寶注意,幫助寶寶更好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培養寶寶的積極性,全身心吃飯,促進寶寶更全面的發育。 媽媽們要在引導寶寶吃飯時,放鬆自己的心態和狀態,自然對待寶寶吃飯,不能過於嚴厲或用威脅性語言哄騙,以及出現強制寶寶吃飯等行為。良好的引導,首先要學會從主導變輔助,就是指寶寶吃飯時,媽媽應鼓勵寶寶情緒,協助寶寶動作,幫助孩子更好進食,讓孩子從吃飯中感受到自己動手的快樂,不斷提升寶寶自主吃飯的興趣,享受到美味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