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以後追著餵飯,這個 獨立吃飯「黃金期」媽媽必須抓住!

2020-11-29 騰訊網

朋友最近被「給孩子餵飯」這件事搞的家庭矛盾升級。

她說別人家孩子吃嘛嘛香,自己家吃飯像「打仗」,開始是哄,也試過不吃就收桌,結果家裡老人坐不住,說「孩子長身體,餓壞了怎麼辦」又追著餵了起來。

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主吃飯的黃金期,媽媽們抓住了,娃自然會愛上吃飯,但錯過又該怎麼辦?今天vivi媽來給大家出招~

給寶寶餵飯,問題多多

寶寶失去探索機會和樂趣

寶寶自己吃飯,可以認識不同的食物,通過抓握和咀嚼,體驗不同食物的形狀、氣味、外觀、軟硬等。

而吃飯本來是開心的事,寶寶想吃啥就吃啥,但餵飯變成了被動接受,寶寶會把吃飯當成了「任務」

容易過度餵養

餵飯時,寶寶注意力不在吃飯上,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很多家長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餵飯,容易造成過度餵養,長期下去會引起兒童肥胖。

存在安全隱患

追著餵飯時,存在安全隱患,此前就有報導追著餵飯碗摔碎,碎片插入寶寶胸腔的新聞: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截圖)

除此之外,有些家長餵飯的動作,比如嚼碎喂,吹涼了喂,都可能把口腔細菌、幽門螺桿菌等病菌傳染給孩子

寶寶自主進食黃金期有3個信號

一般寶寶在8~12月齡的時候,會進入自主進食的黃金期,觀察寶寶是否可以開始自己吃飯,可以通過3個信號判斷

盯著大人手裡的食物,還想用手「搶」食物;

拒絕大人餵飯,想拿勺子自己吃或往嘴裡塞;

模仿大人吃飯,發出吧唧吧唧嘴的聲音。

這個階段,爸媽應該順應寶寶需求,讓娃自己動手吃飯。

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可以這樣練習

1、多做便於抓握食物

可以準備手指食物,如胡蘿蔔條、手指餅乾等,小塊狀食物,方便抓握的食物,來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眼手協調能力

2、正確教娃用勺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讓孩子從玩勺子開始,慢慢過渡到用勺子進食。

寶寶開始對勺子感興趣時,可以準備輔食勺、訓練勺等,方便寶寶抓握勺子,教娃如何用勺子吃到食物。

這個過程可以慢慢過渡:大人用勺餵讓寶寶抓勺練習勺子放好食物讓娃嘗試送到嘴裡讓娃自己用勺吃。

3、家長示範

爸媽可以示範咀嚼食物,讓寶寶模仿大人進食。

另外食物也要多樣性,多換花樣讓娃保持興趣。食物的性狀慢慢調整,從泥狀到顆粒再到小塊,才有利於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這個過程裡,可能會有吃得慢、邊吃邊玩、弄的一地都是的情況,不要覺得麻煩而放棄,只有給娃練習的機會,娃才能順利掌握獨立吃飯技能呀~

錯過自主進食期該怎麼補救?

如果你家孩子已經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已經是不餵不吃、追著餵飯的情況,咱們可以試試從習慣上入手:

1、建立「儀式感」

餐前可以讓寶寶提前準備,洗手、穿圍兜、擺好碗筷等待。

另外吃飯的地點必須固定,尤其是輔食期間,很多時候大人會在不固定的地點給娃吃東西,建議固定放好餐椅,讓寶寶在餐桌前吃東西,時間久了寶寶記住:餐桌是吃飯的地方

使用餐椅也會減少錯誤姿勢對孩子脊柱的壓力,讓孩子有更多嘗試自己吃飯的機會。

2、控制零食,適當「挨餓」

很多寶寶是這樣的情況,不吃飯-餓了-吃零食的反覆循環中,所以不願意配合吃飯。

全家人要統一執行規矩,零食不能影響正餐,飯前半個小時不吃零食,寶寶吃不吃飯、吃多少,由寶寶自己決定,可以明確說明「不吃代表你不餓,在下一頓飯前,是沒有其他食物哦」。

適當讓寶寶「挨餓」一次不會有大問題,而且少吃一餐飯,下一餐就會多吃,孩子是很聰明的~

3、建立良好就餐氛圍

吃飯是件讓人開心的事情,有的家長卻喜歡各種嘮叨「飯吃的到處都是、吃的太慢、怎麼不吃菜...」這會讓孩子覺得吃飯是件有負擔的事情,變得更不愛吃飯。

另外也有的家長,自己吃飯時也在玩手機、看電視,給孩子一個「壞榜樣」。

放下手機、關掉電視,一家人圍坐一桌吃飯,讓餐桌氛圍更加愉快,孩子也會對吃飯更感興趣。

說了這麼多,相信媽媽們應該知道該如何搞定家裡的「飯渣」寶寶啦!

相關焦點

  • 讓娃獨立吃飯還不積食?記住「紅綠燈」食物金字塔圖就行! - 科學...
    說起寶寶吃飯,家家都有一部餵飯辛酸史:擔心餓著寶寶,於是就追著跑、花式哄......一句話總結:不吃飯母慈子孝,一餵飯雞飛狗跳。你是風兒,我是沙......總是追著餵飯也不是辦法,那就放手讓寶寶自己吃吧?接下來的畫面就變成了醬嬸兒的:活生生的災難現場......
  • 寶寶多大能自己吃飯?如何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食?這三招家長得會!
    而事實是,寶寶吃飯這事儼然已成為很多家庭頭疼的問題。閨蜜小Y最近就在為三歲多的兒子吃飯問題頭疼,眼看9月就要入園了。兒子還不會自己吃飯,天天家裡老人追著餵、哄著餵、抱著喂,多塞一口都是好的。時間長了,小Y的兒子成了一個「吃飯困難戶」,不僅不會自己吃,還養成了正餐不好好吃,愛吃零食的毛病。 讓寶寶學會獨立吃飯真的這麼難麼?
  • 還在為餵飯傷腦筋?史丹福媽媽陳美齡,教你6個餐桌教養絕招!
    愛吃零食、不愛吃飯,小孩不聽話怎麼辦?讓身為教育學博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以及三位史丹福大學高材生媽媽的陳美齡,分享孩子的餐桌教養怎麼做!熱菜上桌,孩子這不吃那也不吃,餵個幾口就跑掉,小孩的餐桌教養怎麼教呢?
  • 不挑食不偏食 如何教會孩子自己吃飯?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就要開始教他們自己吃飯了,自己吃飯的好處是有很多的。爸爸媽媽適時的不再餵飯,這樣才能讓孩子吃的更多。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如何教孩子自己吃飯,以及孩子自己吃飯的好處是什麼吧。 孩子自己吃飯的好處 1周歲以後的寶寶,就應當讓他自己吃飯。
  • 自主進食是獨立的第一步,家長做到「三不二要」,讓孩子自己吃飯
    不久前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視頻裡的孩子差不多3歲左右的樣子,正老老實實坐在沙發上,孩子的奶奶正一口一口地給孩子餵飯,爺爺則給孩子拿著手機,讓孩子可以悠閒地看著手機,孩子顯得十分恰意。而這段視頻上,是媽媽的一句吐槽:爺爺伺候著玩手機,奶奶伺候著餵飯,我們兩口子乾瞪眼,還不能說。
  • 孩子挑食滿屋子追著餵飯,沒有養成好習慣,再好的孩子也難帶
    然而到了吃飯的時候,我才見識到有娃的家庭可以可怕到什麼樣子。那些文章中所描述的追著孩子餵飯是真的存在的。看著跟著孩子屁股後面餵飯的姥姥,我有點坐不住了。「不是上幼兒園了嗎,怎麼還不會自己吃飯呢?」「幼兒園表現好著呢,一回家就這樣。」
  • 教媽媽們6招,讓寶寶愛上吃飯!
    一提到寶寶吃飯,媽媽們就頭痛。寶寶不愛吃蔬菜,只喜歡吃蛋啊肉啊,還追著喂,有時候還一餐一餐的不吃飯,最後導致孩子的營養不均衡,個長不高,還被醫生說還這樣下去,寶寶的成長發育都受影響。作為媽媽們每天都為寶寶吃飯挑食的事情愁得要命,找不到解決的方法。
  • 從餵到自己吃 自主進食大揭秘
    稍有留意,就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曾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抱怨,半碗飯餵半個小時並不為過,甚至還要追在寶寶身後跑來跑去。有經驗的媽媽們都知道,培養寶寶獨立吃飯,嬰兒時期的飲食習慣形成是關鍵。  媽媽們為寶寶添加輔食開始,就應該為寶寶準備專用餐具。
  • 倆母女服務區吃飯,媽媽的舉動卻令網友吐槽:這孩子算是「廢」了
    前段時間,一位網友在高速服務區無意間拍下了一對母女倆在吃飯的照片,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網友們看完照片都紛紛評論道:這孩子算是養「廢」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從網友分享的照片可以看出,這位媽媽很年輕,估計也就三十歲左右的樣子,而孩子看上去也不過才五六歲。
  • 為何好好吃飯的娃都在別人家?偏食很正常,家長需找到深層次原因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不確定時間段的偏食現象,就連朋友羨慕的我家閨女,在3歲左右也是一個挑食、吃飯不認真的主兒,朋友所看到的乖巧只是屬於年齡段該有的獨立罷了。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吃飯?孩子不好好吃飯、包括偏食都是由多方面原因組成的,比如飯菜不合口、大人餵飯形成了習慣,孩子太貪玩、不能乖乖地坐在一個地方吃飯,關於孩子不好好吃飯這件事情,就連明星媽媽賈靜雯也不例外,曾經在媽媽是超人裡為了女兒吃口青菜的絞盡腦汁,不正是所有媽媽們都會有的無奈表情嗎?
  • 左撇子不代表更聰明,想要科學開發左右腦,你得抓住黃金期!
    哈佛大學的理察教授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結論:孩子的大腦在成長過程中,有三次高峰期,而在高峰期內開發孩子的大腦,也是最有效的,所以這三段高峰期,也被稱為黃金期。6個月到3歲左右的孩子,處於開發大腦的第一個黃金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逐漸產生自主意識,對我們身處的世界有著無數的好奇。
  • 抓住孩子說話黃金期,讓孩子「能言善辯」,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0~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再小的寶寶,也有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家長們要抓住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幫助孩子一點點提升說話興趣,促進孩子的說話能力。孩子遲遲不開口講話,家長應該要怎麼辦? 1、多和孩子說話 想讓寶寶成為小「話癆」,家長首先變成「話癆」。
  • 一流浪貓生崽,女孩主動去餵養它,可貓媽媽的行為卻讓人始料未及
    現在的孩子叫煤球兒,是狸花色田園貓,男孩,已絕育,絕育年齡大概是七歲,六歲時本來要和媽媽她們一起絕育,但是手指有一個弄破總發炎,先去做了切除手術,所以現在他是9個指甲。煤球兒的媽媽叫咪嘟嘟,是一隻流浪貓,狸花貓,鴛鴦眼,很漂亮,很溫柔,具體年齡不詳,最早是餵流浪貓時她過來吃飯,從第一次見面她就似乎很友好,別的貓在我放貓糧時會有打人或向後躲的動作,我走遠後才敢過去吃,她從第一次就湊到我手邊去吃飯,第一次就向我呼嚕呼嚕的,每次吃完飯後也沒有馬上掉頭就走,會趴在牆頭看我一會再走~慢慢的開始熟悉,她開始等我,上班了等我回家,休息時趴在窗戶對著的位置安靜的等我醒來拉開窗簾
  • 躺餵危險弊端多,連崔玉濤都反對!正確的抱餵其實舒服又簡單
    很多人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養成了躺餵的習慣。2、餵夜奶方便躺餵第二個大優點是餵夜奶時特別方便,特別是母嬰同床時,摟過寶寶就可以開喂,不像抱餵還需要開夜燈-坐起來-抱起來……等等步驟。最棒的是還可以邊餵邊繼續睡覺,以至於寶寶什麼時候吃完睡著的也不知道,簡直感覺不到睡覺被打擾,爽!
  • 過來人給你7個實用建議,輕鬆餵出「胃王」寶寶
    芸芸媽越是恨鐵不成鋼、越是用言語催促,芸芸吃飯越是不緊不慢,都快成惡性循環了。芸芸媽實在沒轍了,只好向閨蜜請教育兒聖經,沒想到閨蜜卻說:「我家孩子不挑食,有啥吃啥,沒遇到過這種問題!」後來芸芸媽才知道,原來挑食不是自家孩子的問題,而是一個2歲娃共有的問題,到了這個年齡,從前再聽話的孩子,都會發生一些奇怪的轉變。
  • 狗吃驅蟲藥後多久餵飯
    每隻狗狗的體型年齡不一樣,狗狗吃了驅蟲藥後多久才可以餵飯,具體還需看驅蟲藥說明書上的建議,或者在獸醫的指導下給狗狗間隔時間餵飯。此外,平時給狗狗驅蟲時,還有很多驅蟲事項也是要注意的,下面就給各位寵物主們說說常見的注意事項。
  • 幼兒園小孩:我不想學拼音算術英語,老師和家長:不,你想
    1、讓孩子學會如何玩幼兒階段本是一個能快樂玩遊戲的時期,所以這個時段就使勁讓孩子玩,遵循他們的內心世界,還孩子一個自由自在的心靈。但是在玩遊戲的時候,在幼兒園裡可以教導孩子分辨玩具的好壞,老師們對於給孩子的玩具多加考慮和選擇。
  • 媽媽給孩子報十幾個班,一家人顧不上吃飯,爸爸抱電視離家出走
    小編還從來沒有經歷過,只是偶爾會在電視上看到某個小孩跟媽媽要玩具,媽媽不給買,小朋友邊哭著就離家出走了。在成年人眼中,離家出走已經是屬於小孩子的專利了,可是這個事情卻發生在一個成年男子身上,真是讓人啼笑皆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有一種「蒼蠅媽媽」自己累得夠嗆,還會害了孩子,希望你不是
    隔壁小鄭是一位全職媽媽,兒子剛讀小學一年級。小鄭整天在家,不用上班,有大把的時間去收拾家務,和照顧孩子,給孩子輔導作業。小鄭每天都圍著兒子團團轉轉,兒子寫作時,小鄭在旁邊認真地看著兒子寫每一個字,做每一道題。兒子刷牙的時候,小鄭監督兒子有沒有刷乾淨牙齒,兒子吃飯的時候,小鄭不斷地給兒子夾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