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餵飯傷腦筋?史丹福媽媽陳美齡,教你6個餐桌教養絕招!

2021-01-13 天才領秀

愛吃零食、不愛吃飯,小孩不聽話怎麼辦?讓身為教育學博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以及三位史丹福大學高材生媽媽的陳美齡,分享孩子的餐桌教養怎麼做!

熱菜上桌,孩子這不吃那也不吃,餵個幾口就跑掉,小孩的餐桌教養怎麼教呢?有豐富親身經驗的教育學博士陳美齡認為:「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養育好孩子的重要條件」。飲食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聆聽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總結意見的能力和發表意見的能力等,她認為餐桌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學堂,一起進餐時,正是父母可以親自教育孩子們的最佳機會,更能從中鞏固親子關係。

孩子喜歡吃零食,不愛吃正餐怎麼辦?

「讓零食營養價值提高,並減少分量」是陳美齡的方法,她提到像是在蛋糕裡放水果,若孩子喜歡吃冰淇淋,就用水果做冰淇淋。同時把正餐變得有趣又好吃,除了讓孩子期待,也要讓他了解食物的營養。陳美齡分享,與孩子吃飯的過程中,可以藉機讓他知道吃什麼對身體有好的影響,還能讓孩子學會挑選好的食物。 「讓孩子喜歡吃正餐,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孩子一起做菜。」除了增加孩子對正餐的興趣,也有機會改善偏食。

陳美齡分享在大兒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會進廚房一起幫忙,「可以先做簡單的,像是用烤箱就能做的點心,過程中也要注意孩子的安全。」煮完後一起用餐,讓孩子在這過程中了解食材及食材的產地,而且自己動手做,還能讓孩子學會等待,延遲享樂。

如何不追著小孩餵飯?

陳美齡並不建議追著孩子餵飯,她認為更重要的是要先了解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一個原因可能是孩子覺得飯不好吃,另一個可能是他不喜歡吃飯的地方。」因此改變吃飯的環境,像是到公園吃飯或到其他房間吃飯,也是一種方式,但如果孩子是覺得飯不好吃,爸媽就要花點心思,烹調出不同味道的食物,「或讓孩子自己吃飯,若是用手拿食物也可以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孩子偏食怎麼辦?

「面對孩子偏食的狀況,不用太緊張,可以讓他們吃有類似營養的替代食物。」不過陳美齡認為還是要跟孩子解釋,為什麼需要這些營養,「不要以為孩子還小聽不懂,當他知道這些營養對身體的影響,在未來的日子裡,會挑選更適合自己的食物。」她會跟孩子分享,若要長肌肉就要吃蛋跟肉,因為裡面有蛋白質。如果孩子還是偏食,陳美齡分享,孩子很喜歡餵大人,可以用這種方式讓孩子吃飯,「可以跟孩子說,你吃一口就可以餵爸爸媽媽。」會讓孩子覺得很像遊戲,能更喜歡各種食物。

孩子吃飯不專心怎麼辦?

「吃飯是家人交流的時間,一定要關手機,不讓孩子玩玩具。」陳美齡建議爸媽可以思考,如何讓孩子覺得跟大家吃飯很有趣,她分享用說故事的方式代替玩具「因為孩子覺得無聊或是悶才會想要其他東西,所以爸媽可以以不同節日分享有趣的故事,還能讓孩子了解文化、歷史,等孩子更大,也能讓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

怕遲到、沒時間吃,早餐該怎麼準備?

陳美齡認為早餐很重要,除了能攝取營養,也能讓孩子精神更好,因此她鼓勵大家要花時間和孩子一起吃早餐,「如果是自己煮,可以在準備晚餐的同時,思考早餐怎麼做,像是利用晚上時間做好粥,早上熱一下就可以吃了。」她提醒若是外食,要記得每天多些變化,為孩子增添早餐的趣味。

孩子自己吃飯,搞得髒兮兮怎麼辦?

「孩子吃的亂七八糟是很正常的,爸媽不要怕髒。」陳美齡認為事先準備容易收拾的環境,再讓孩子自己吃飯就可以了,她分享自己小兒子在四、五歲的時候,容易吃的比較髒,但孩子之後就要上小學了,因此陳美齡決定跟孩子一起玩個遊戲,「我跟孩子說,我是皇后,你是王子,我們是貴族,所以要優雅的吃飯喔。」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多加提醒孩子,他就能慢慢學習怎麼吃飯,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玩得高興,同時也要告訴他為何要吃飯乾淨,因為之後去上學,吃得髒兮兮會影響別人的。

餐桌教養的重要,除了讓孩子不偏食、能幹淨吃飯,更重要的是能學會知道自己該吃什麼,未來即使爸媽不在身旁,孩子依然能選擇健康對身體好的食物。

相關焦點

  • 陳美齡小兒子史丹福大學畢業 表示驕傲開心又感恩
    協平大學畢業,陳美齡全家出動觀禮網易娛樂6月18日報導 據香港媒體報導,陳美齡於1986年嫁給日本籍丈夫兼經理人金子力,隨後生下三名兒子和平、昇平與協平。昨天陳美齡在網上寫道:《協平畢業了》!看著三兒子金子協平大學畢業,陳美齡喜悅地表示看到三兒子經過不斷的努力,和他的哥哥們一樣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真的令她又驕傲,又開心,又感恩!而兩個哥哥也有來參加他的畢業典禮。三個兒子站在她眼前,已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她說:「實在太感恩了!好感動!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幸運。」陳美齡又多謝兒子們的努力和恆心,克服各種挑戰達到自己的目標。
  • 不想以後追著餵飯,這個 獨立吃飯「黃金期」媽媽必須抓住!
    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主吃飯的黃金期,媽媽們抓住了,娃自然會愛上吃飯,但錯過又該怎麼辦? 容易過度餵養 餵飯時,寶寶注意力不在吃飯上,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很多家長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餵飯,容易造成過度餵養,長期下去會引起兒童肥胖。
  • 將三個兒子送入世界排名第七的史丹福大學,這個媽媽有何過人之處
    說到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很多,失敗的案例也很多,可有這樣一個媽媽,在教育孩子之路上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她先後將她的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大學,這個世界第七名的學校。如果以孩子的成功作為百分比來算,可以說在育兒之路上這個媽媽的成功率為百分之百。由此可見,這樣的成功並非運氣使然,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有道。
  • 你還在用手機或平板給寶寶餵飯麼?
    你還在用手機或平板給寶寶餵飯麼?羊城派  作者:鄒運 靳婷  2018-09-10   新手爸媽,如何避免寶寶小小就近視?  這並非個例,據廣州市教育局一項「兒童青少年視覺健康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顯示,在對6580名5—17歲學齡前兒童和中小學生的調研中,視力不良的檢出率為56.5%。
  • 動物園內父母帶孩子投餵狼群上黑名單:沒修養的父母,正在毀掉孩子...
    真的很無語,我在北京動物園當過幾次「no 餵」的志願者,有些小孩家長絕了,拎著菜籃子來的, 讓她別餵了,但趁你不注意又去喂,動物園規定好的科學膳食譜不比你這幾根胡蘿蔔強?
  • 豐富高蛋白,餐桌上的美食,專業人士教你如何養蛙
    豐富高蛋白,餐桌上的美食,專業人士教你如何養蛙相信大家對青蛙都特別的熟悉吧,田野裡呱呱叫,一蹦一跳,在農村夏天的夜晚,少不了青蛙和蟬的交響曲,大家生活越來越不錯了,什麼都敢吃啦,青蛙也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青蛙呢,也叫田雞,它的肉確實是又嫩又香
  • 孩子挑食原因多,有不少是家長的錯,這幾件事你還在做嗎?
    相反,如果某類食物媽媽自己不喜歡,從來也不吃,寶寶就比較難接受這樣的味道。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第一次嘗試母乳和配方奶以外的味道。如果在這一時期,寶寶能夠多嘗試不同口味和質地的食物,將來偏食的情況就會比較少。但如果寶寶在這一時期吃得比較單一,食物的質地一直很細碎,呈泥糊狀,長大後就容易挑食,可能會不喜歡吃需要咀嚼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比較硬的肉類等。
  • 教媽媽們6招,讓寶寶愛上吃飯!
    一提到寶寶吃飯,媽媽們就頭痛。寶寶不愛吃蔬菜,只喜歡吃蛋啊肉啊,還追著喂,有時候還一餐一餐的不吃飯,最後導致孩子的營養不均衡,個長不高,還被醫生說還這樣下去,寶寶的成長發育都受影響。作為媽媽們每天都為寶寶吃飯挑食的事情愁得要命,找不到解決的方法。
  • 過來人給你7個實用建議,輕鬆餵出「胃王」寶寶
    過來人給你7個實用建議芸芸媽最近特別鬱悶,前幾天帶芸芸去閨蜜家裡做客,看人家1歲的孩子都能大口吃菜,再反觀自家2歲的芸芸,吃大米都一粒一粒地吃,芸芸媽更上火了。「這不是越活越迴旋嗎,飯量咋還越來也少了?」芸芸媽越是恨鐵不成鋼、越是用言語催促,芸芸吃飯越是不緊不慢,都快成惡性循環了。
  • 兩張「核酸檢測照」刷屏:最失敗的教育,是養出一個沒有教養的孩子
    一個人的教養,就是他的名片。沒有教養的孩子,即便能力出眾、學識過人,也很難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認可。教孩子有「教養」,更重要的是教孩子保護自己、立足社會。比起學歷、身份、地位,「教養」更像一枚無形的護身符,幫助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披甲上陣,迎風破浪。03孩子的教養,需要父母有意識的培養。
  • 神童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遭退學 母親至今餵飯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從餵到自己吃 自主進食大揭秘
    稍有留意,就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曾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抱怨,半碗飯餵半個小時並不為過,甚至還要追在寶寶身後跑來跑去。有經驗的媽媽們都知道,培養寶寶獨立吃飯,嬰兒時期的飲食習慣形成是關鍵。  媽媽們為寶寶添加輔食開始,就應該為寶寶準備專用餐具。
  • 小女孩兒正蹲在垃圾桶邊吃雪糕:你的教養,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為了不讓融化的冰淇淋弄髒地板,雖然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彰顯了一個人為他人著想、替他人考慮的善良。這份善良,就是教養。#教養#李瑛在《你的教養價值千萬》中寫道:「有教養的人讓人如沐春風,沒教養的人讓人如鯁在喉。」教養,不是表面裝出來的,也不是現學現演出來的,它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流露。
  • 狗吃驅蟲藥後多久餵飯
    每隻狗狗的體型年齡不一樣,狗狗吃了驅蟲藥後多久才可以餵飯,具體還需看驅蟲藥說明書上的建議,或者在獸醫的指導下給狗狗間隔時間餵飯。此外,平時給狗狗驅蟲時,還有很多驅蟲事項也是要注意的,下面就給各位寵物主們說說常見的注意事項。
  • 吃飯靠餵,上樓要抱…洪荒少女傅園慧竟是「巨嬰」?網友吵翻,你站誰
    再重新翻熱蛋餅靜靜等女兒起床洗漱完畢坐在餐桌前的傅園慧張大嘴咬了一口爸爸遞上嘴邊的玉米然後也用筷子夾著一口蛋餅回餵爸爸剛吃飽早飯,準備整理一番出門的傅園慧,面前又被爸爸送上一碗當歸湯。生活中的巨嬰到底多可怕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這些人雖然已經是成年人,心智卻跟嬰兒一樣不成熟,「嬰兒最基本的一個反應——找媽媽。在他們眼裡,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萬事萬物都是為自己服務的。」還記得《變形計》裡巨嬰女孩劉思琪嗎?
  • 讓孩子不再黏電視的6個絕招
    讓孩子不黏在電視前,看看美國《預防》雜誌教你的絕招吧!1.事先訂好規則先說好規則,可減少爭執和賴皮的機會。周末就和孩子討論下周可看哪些節目,包括看的時間和次數。像吃飯時不能看電視、作業沒做好不能看或是看到幾點就要去做作業,都要事先跟孩子說好。
  • 生活中你待人處事的小小細節,藏著你自身的教養
    1教養是你對父母的態度忙了一上午,下班回到家,媽已經把飯做好了。端上來的時侯,是一盤雞肉燉白菜。我眉頭一皺,白菜燉粉條挺好,什麼時候把白菜和雞肉燉一塊了?他說:你都四十多歲的人了,怎麼還像個孩子一樣。媽這麼大年紀了,給你做好了飯。等你回家,不用動手,便吃到熱呼呼的飯菜。你怎麼一點不體諒她呢?如果願吃,多吃一口,不願吃,少吃一口,幹嘛弄得老人不開心呢?是啊!
  • 把勺子交還給你的孩子吧……自主進食與人格形成,息息相關
    芽芽這幾天自己吃飯的能力又退化了,姥姥一來,芽芽就各種撒嬌,飯自己也吃不了,還得一勺一勺地喂,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吃著飯,芽芽媽問怎麼又不自己吃飯了,芽芽也是一本正經地說,我想讓姥姥餵我,自己吃飯太累了。雖然餵飯可以讓寶寶吃多一點,但是卻事關寶寶獨立人格的形成。
  • 龍珠:擁有光頭的四位人物,天津飯上榜,最後一位號稱絕招小王子
    第二位天津飯,天津飯剛出場的時候曾是鶴仙人門下的大弟子,在劇中天津發也是擁有光頭的,在龍珠第一部中,天津飯因誤入歧途,曾與龜仙人的對戰中,明白自我,改變了自己,並且與我們的主角孫悟空在武道會上也曾熱血打鬥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