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很多,失敗的案例也很多,可有這樣一個媽媽,在教育孩子之路上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她先後將她的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大學,這個世界第七名的學校。
如果以孩子的成功作為百分比來算,可以說在育兒之路上這個媽媽的成功率為百分之百。由此可見,這樣的成功並非運氣使然,而是這位媽媽的教育有道。
能讓三個兒子都考進史丹福大學的陳美齡如何教子有方
這位媽媽就是著名歌手陳美齡,當你在百度上搜索程美齡時,你會看到很多關於陳美齡在她的教育之路上總結出的一個「育兒十法」短視頻。
這個「育兒十法」更像是家長在教育之路的「十不要」,而這簡單的十句話同時也讓我感到受益匪淺。所以現在將這十句話以及自己的見解分享給大家。
家長的「十不要」
1、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這句話其實很容易理解,一句「別人家的孩子」傷害了多少孩子的童年生活,家長長期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會造成孩子失去自信心。
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心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之後會單獨將關於孩子的自信心寫一篇文章出來,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關注我。
2、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
曾經李玫瑾教授也有提過,不要過多的獎勵孩子,對待孩子要實行「三選一」政策,就是孩子完成三樣東西之後,家長可給予獎勵一次,到了這裡陳美齡教授又提出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
① 物質會讓孩子為物品去努力,卻不是真心的自願努力
可見過多的物質獎勵給予孩子帶來的並非是良性效果,因為物質獎勵給予孩子傳遞的信息是讓他為了獎勵的物品去努力,卻不能讓孩子自願努力。
② 不獎勵物質可以獎勵這些
這時家長又會問: 如果不獎勵物質,我們又能獎勵什麼給孩子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可以獎勵孩子能夠讓他感到開心的事。
比如在家長問到陳美齡教授:「自己的孩子不愛洗澡,需要獎勵洋娃娃才肯洗,要怎麼辦?」陳美齡教授的回答是:「如果是女孩,你可以告訴孩子,好好洗完澡後,媽媽讓你化妝;如果是男孩子,也可以說爸爸讓他化妝,這樣孩子會很高興的去完成這件事情。」
如果是我,我更多的會選擇給予孩子物質上的獎勵,卻從未想過精神上的獎勵也是獎勵,甚至這些遊戲和玩具相比對於孩子來說也許是孩子更加喜歡的東西。
3、不要定製每天的時刻表。
我曾經認為對待孩子一定要規劃好學習時間,培養孩子的看書的興趣,要讓孩子愛上學習,當聽了陳美齡教授的一席話之後,發現事實並非這樣。
當你給予孩子的信息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時,學習對於孩子來說,就會成為一種負擔的存在,只有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才能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
陳美齡教授說過當她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天上下雨了,她就會問孩子天為什麼會下雨,這樣她會帶著孩子一起去找去尋找答案。在這樣探索答案的過程中,更能讓孩子快速的掌握知識,孩子也能夠輕鬆學習。
4、不要給孩子報課外班
其實我們現在有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課外班,這裡的課外班並非是藝術類的課外班,而是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的課外班,我們給孩子報課外班是因為孩子學習成績跟不上,家長不希望孩子在班級拖後腿。
但其實給孩子報課外班會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為了分數,陳美齡教授的做法是將這些課外班報名所需要的錢全部用在了給孩子開拓眼界的事情上,例如他的大兒子喜歡魚,她就帶著兒子跑遍了全日本的水族館。
5、不要替孩子做選擇
家長幫孩子做選擇會使孩子變得沒有主見,只有從小孩子的所有事情讓孩子自己選擇。孩子在未來才會知道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陳美齡教授的兒子就是從小連一根冰激凌都是自己選擇,以至於之後上大學兒子說想去美國留學陳美齡同意了。當然她自己也說希望兒子能去世界第一第二的學校,結果沒想到兒子去了第七名的學校。
但這個學校的學生在進校後,每人都會分發一匹馬,學生早晨起床後需要將馬照顧好之後,才可以自己吃早飯。
以此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陳美玲有說: 她發現兒子選擇的非常對,而這個學校也將兒子教得非常好。
所以名次並非是最為重要的,最為重要的是孩子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努力為自己想要的去拼搏,做到願望成真。
6、不要反對高中談戀愛
都說談戀愛是鍛鍊一個人的情商高低,一個良性的戀愛,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優秀。當然,在不反對孩子高中談戀愛的同時,要告訴孩子需要有自己的責任感。
7、不要打罵孩子
你嘗試過和孩子講道理講了八個小時嗎?陳美玲常試過,她說她的孩子和她提出:「我寧願你打我一頓,這樣我可以早早的結束。」
看到這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打罵式教育」從來都是父母認為能夠最快速解決問題的教育方式,即使都知道這個方法並不是最好,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這樣的方式,因為快。
可這個快的同時,孩子是否真正能夠發現了自己問題的所在,是否真正是自願改正錯誤,也值得我們家長深思。
8、不要對孩子說謊
不要對孩子說謊,就是家長對孩子承諾過的事情,無論在忙都一定要做到,因為家長在孩子的心中需要樹立一個擁有誠信的形象,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當家長有一件事情,答應過孩子但未能完成,意味著家長在孩子的心中會變成一個沒有誠信的人,這樣孩子將來也會變成一個沒有誠信的人。
9、不要因為工作忽略孩子
在孩子的心中和爸爸媽媽相處的五分鐘、十分鐘都是彌足珍貴,有了這些相處的時間才能讓孩子心中有爸爸媽媽的存在,這也是培養孩子對父母應該有的依賴感。
10、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對孩子說「等一等」
其實這樣的問題我們很多人都能夠遇到,在你正在忙的時候,孩子突然跑過來問一個問題,你總會忍不住讓孩子「等一等」,等自己忙完了再回答他,但有時回答一個問題並不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陳美齡即使在正在做飯的時刻,孩子突然跑來問她:「媽媽、媽媽,為什麼天是藍色。」她也會立刻將火關閉,告訴孩子:「你問的真好,等一下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
這裡的「育兒十法」有些是我曾經在文章中提到過的,有些也給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所以今天將我的理解分享給大家。
能夠先後讓三個兒子都考上了史丹福大學,在我看來並非偶然,我想即使陳美齡現在這樣的年齡,讓她再去教育她的孫子也依然能夠將孫子教育的非常好。
在教育之路上,並非看誰年紀大教育經驗足;也並非看誰年輕教育方法多;而是看誰能夠教育出真正優秀的孩子,誰能夠教育出優秀的孩子,誰就有發言權。而能夠教育出三個優秀的孩子的媽媽真是這個擁有發言權的人,也是真正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人。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想看更多育兒小故事,點擊上方關注我,我是炄鋅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