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電極體系工作原理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三電極體系組成

相應的三個電極為工作電極、參比電極和輔助電極。

工作電極:又稱研究電極,是指所研究的反應在該電極上發生。一般來講,對工作電極的基本要求是:工作電極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各式各樣的能導電的固體材料均能用作電極。(1)所研究的電化學反應不會因電極自身所發生的反應而受到影響,並且能夠在較大的電位區域中進行測定;(2)電極必須不與溶劑或電解液組分發生反應;(3)電極面積不宜太大,電極表面最好應是均一平滑的,且能夠通過簡單的方法進行表面淨化等等。

工作電極的選擇:通常根據研究的性質來預先確定電極材料,但最普通的「惰性」固體電極材料是玻碳(鉑、金、銀、鉛和導電玻璃)等。採用固體電極時,為了保證實驗的重現性,必須注意建立合適的電極預處理步驟,以保證氧化還原、表面形貌和不存在吸附雜質的可重現狀態。在液體電極中,汞和汞齊是最常用的工作電極,它們都是液體,都有可重現的均相表面,製備和保持清潔都較容易,同時電極上高的氫析出超電勢提高了在負電位下的工作窗口記被廣泛用於電化學分析中。

輔助電極:又稱對電極,輔助電極和工作電極組成迴路,使工作電極上電流暢通,以保證所研究的反應在工作電極上發生,但必須無任何方式限制電池觀測的響應。由於工作電極發生氧化或還原反應時,輔助電極上可以安排為氣體的析出反應或工作電極反應的逆反應,以使電解液組分不變,即輔助電極的性能一般不顯著影響研究電極上的反應。但減少輔助電極上的反應對工作電極幹擾的最好辦法可能是用燒結玻璃、多孔陶瓷或離子交換膜等來隔離兩電極區的溶液。

三電極體系結構及電路圖

電化學測試的方法很多,根據測試的特質,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1.穩態測試方法;2.暫態測試方法;3.伏安法;4.交流阻抗法等。這裡小編只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些使用最普遍,功能最強大的電化學測試方法。在此之前,先對電化學測試最常用的三電極測試體系進行簡單介紹。

所謂的三電極體系,是為了排除電極電勢因極化電流而產生的較大誤差而設計的。它在普通的兩電極體系(工作電極與對電極)的基礎上引入了用以穩定工作電極的參比電極,如圖2示。如左圖,電解池由三個電極組成:工作電極(W),對電極(C)以及參比電極(R)。

W是主要的電極研究和操作對象,R是電勢電極的比較標準,而C主要用以通過極化電流,實現對電極的極化。右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三電極體系在電路中時,P代表極化電源,為研究電極提供極化電流。mA和V分別為電流表和電壓表,用以測試電流和電勢。P,mA,C,W構成的左側迴路,稱為極化迴路,在極化迴路中有極化電流通過,可對參比電極進行測量和控制。V,R,W構成了右側迴路,稱為測量控制迴路。在此迴路中,對研究電極的電勢進行測量和控制,由於迴路中無極化電流流過,僅有極小的測量電流,所以不會研究電極的極化狀態和參比電極的穩定性造成幹擾。由此可見,三電極體系可使研究電極表面通過極化電流,又不會妨礙研究的電極電勢的控制和測量,可同時實現電勢和電流的控制和測量。所以,大部分電化學研究測試均在三電極體系完成。

圖2 三電極體系結構圖及電路圖

接下來,小編就把最常用的幾種電化學測試手段進行簡單介紹。

1.穩態測試:恆電流法及恆電勢法

所謂的穩態,即電化學參量(電極電勢,電流密度,電極界面狀態等)變化甚微或基本不變的狀態。最常用的穩態測試方法,當然就是恆電流法及恆電勢法,故名思意,就是給電化學體系一個恆定不變的電流或者電極電勢的條件。通常我們可以利用恆電位儀或者電化學工作站來實現這種條件。通過在電化學工作站簡單地設置電流或電勢以及時間這幾個參數,就可以有效地使用這兩種方法啦。該方法用的比較多的地方主要有:活性材料的電化學沉積以及金屬穩態極化曲線的測定(如圖3)等等。

圖3  不同掃速下金屬的穩態極化曲線

2.暫態測試:控制電流階躍及控制電勢階躍法

所謂的暫態,當然是相對於穩態而言的。在一個穩態向另一個穩態的轉變過程中,任意一個電極還未達到穩態時,都處於暫態過程,如雙電層充電過程,電化學反應過程以及擴散傳質過程等。最常見的方法要數控制電流階躍法以及控制電勢階躍法這兩種。控制電流階躍法,也叫計時電位法,即在某一時間點,電流發生突變,而在其他時間段,電流保持相應的恆定狀態。

圖4  計時電位法電流階躍(左圖)及相應的電勢變化(右圖)。

同理,控制電勢階躍法也就是計時電流法,即在某一時間點,電勢發生突變,而在其他時間段,電勢保持相應的恆定狀態。

圖5  計時電位法電勢階躍(左圖)及相應的電流變化(右圖)。

利用這種暫態的控制方法,一般可以探究一些電化學變化過程的性質,如能源存儲設備充電過程的快慢,界面的吸附或擴散作用的判斷等。計時電流法還可以用以探究電致變色材料變色性能的優劣。

3.伏安法:線性伏安法,循環伏安法

伏安法應該算是電化學測試中最為常用的方法,因為電流、電壓均保持動態的過程,才是最常見的電化學反應過程。一般而言,伏安法主要有線性伏安法以及循環伏安法,兩者的區別在於,線性伏安法「有去無回」,而循環伏安法「從哪裡出發就回哪去」。線性伏安法即在一定的電壓變化速率下,觀察電流相應的響應狀態。同理,循環伏安法也是一樣,只不過電壓的變化是循環的,從起點到終點再回到起點。

線性伏安法使用的領域較廣,主要包括太陽能電池光電性能的測試,燃料電池等氧還原曲線的測試以及電催化中催化曲線的測試等。而循環伏安法,主要用以探究超級電容器的儲能大小及電容行為、材料的氧化還原特性等等。

圖6伏安法電化學測試:左圖為線性伏安測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及短路電流;中間為循環伏安法測試電容行為較強的碳材料;右圖為含有氧化還原行為的電極材料的循環伏安測試

4.交流阻抗法

交流阻抗法的主要實現方法是,控制電化學系統的電流在小幅度的條件下隨時間變化,同時測量電勢隨時間的變化獲取阻抗或導納的性能,進而進行電化學系統的反應機理分析及計算系統的相關參數等。交流阻抗譜可以分為電化學阻抗譜(EIS)和交流伏安法。EIS探究的是某一極化狀態下,不同頻率下的電化學阻抗性能;而交流伏安法是在某一特定頻率下,研究交流電流的振幅和相位隨時間的變化。

這裡我們重點介紹一下EIS。由於採用小幅度的正弦電勢信號對系統進行微擾,電極上交替出現陽極和陰極過程,二者作用相反,因此,即使擾動信號長時間作用於電極,也不會導致極化現象的積累性發展和電極表面狀態的積累性變化。因此EIS是一種「準穩態方法」。通過EIS,我們一般可以分析出一些表面吸附作用以及離子擴散作用的貢獻分配,電化學系統的阻抗大小、頻譜特性以及電荷電子傳輸的能力強弱等等。

圖7  EIS中Nyquist圖譜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液相氧電極的工作原理及特點-英馳科技
    液相氧電極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1 前言   氧電極是為測定水中溶解氧含量而設計的一種極譜電極,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有人用裸露的銀-鉑電極研究藻類的光合作用。自從五十年代薄膜氧電極問世以來,又大大擴展了它的應用範圍。
  • 《Science》重新揭示導電聚合物電極的工作原理
    為了探究 PEDOT:PSS 是否是一種例外,或是一種規律,其能否確定哪些過程是屬電容性的,哪些是法拉第過程,我們開發了一個固態物理方法用以揭示有機發光二極體 (OLED) 的操作原理【5】。此研究有望為設備優化奠定基礎。在金屬與電解質接口上, 電容性工作過程將電荷存儲在雙層, 而法拉第過程在接口之間傳遞電荷 (見左圖)。
  •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7-10 15:17:56
  • 電晶體工作原理
    三極體由兩個PN結構成,兩個PN結將其分為發射區、基區和集電區,相應的產生三個電極:發射極、基極和集電極。  三極體的工作原理是醬紫的,首先,電源作用於發射結上使得發射結正向偏置,發射區的自由電子不斷的流向基區,形成發射極電流;其次,自由電子由發射區流向基區後,首先聚集在發射結附近,但隨著此處自由電子的增多,在基區內部形成了電子濃度差,使得自由電子在基區中由發射結逐漸流向集電結,形成集電極電流;最後,由於集電結處存在較大的反向電壓,阻止了集電區的自由電子向基區進行擴散,並將聚集在集電結附近的自由電子吸引至集電區
  • 可控矽工作原理
    導讀:可控矽是一種三PN結、四層結構的半導體器件,創製於1957年,經過五十幾年的沉澱,目前在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用途如此之廣的可控矽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 通俗易懂的三極體工作原理
    本文就三極體的工作原理進行了簡單介紹。2、晶體三極體的工作原理。其次,三極體工作必要條件是(a)在B極和E極之間施加正向電壓(此電壓的大小不能超過1V);(b)在C極和E極之間施加反向電壓(此電壓應比eb間電壓較高);(c)若要取得輸出必須施加負載。
  • 三極體工作原理及主要參數詳解
    介紹三極體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參數。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792.htm晶體三極體是p型和n型半導體的有機結合,兩個pn結之間的相互影響,使pn結的功能發生了質的飛躍,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晶體三極體按結構粗分有npn型和pnp型兩種類型。如圖2-17所示。
  • PNP三極體工作原理詳解
    對於一些沒接觸過它的人來說不知道pnp三極體的作用是什麼,以及它的工作原理是怎麼的,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pnp三極體工作原理及它的一些基本知識。二、pnp三極體的工作原理晶體三極體按照材料可以分為以下兩種,分別是鍺管和矽管,不管哪一種的結構形式,而我們使用最多的就是矽NPN和鍺PNP兩種三極體,其工作原理主要的是利用的半導體之間的連接進行集電工作。
  • 電化學工作站的原理及應用
    1.1 三電極體系研究電極上電子的運動是電化學反應的基礎,為了分別對電池或電解池的陰極,陽極發生的反應進行觀察需用到三電極體系。加入的電極叫做參比電極,它的作用是為了測量進行這些反應的電極電位的一個基準電極。被測定的電極叫做工作電極,與工作電極相對的電極叫做輔助電極。
  • 三極體的工作原理及三極體原理知識分析
    三極體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製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整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三極體的工作原理三極體是電流放大器件,有三個極,分別叫做集電極C,基極B,發射極E。分成NPN和PNP兩種。
  • 【科普】高比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電解質和能量密度限制原理
    01 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  超級電容器通常可分為雙電層電容器、贗電容電容器及混合型超級電容器。贗電容器(pseudocapacitor)通過電極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快速的氧化還原反應存儲能量,故贗電容器的容量一般要遠遠大於傳統的雙電層電容器,從而較大幅度提高了超級電容器的能量密度。混合型電容器,或非對稱電容器,它的一個電極採用雙電層電容器材料,另一電極採用電池型材料或贗電容材料,一方面提升了器件的比電容,另一方面較大幅度提高體系的工作電壓,因而能大幅度提升能量密度。
  • 鎳氫電池的工作原理_鎳氫電池的優缺點
    打開APP 鎳氫電池的工作原理_鎳氫電池的優缺點 發表於 2019-10-24 14:39:38 鎳氫電池正極活性物質為Ni(OH)2(稱NiO電極),負極活性物質為金屬氫化物,也稱儲氫合金(電極稱儲氫電極),電解液為6mol/L氫氧化鉀溶液。鎳氫電池作為氫能源應用的一個重要方向越來越被人們注意。
  • 鎮流器工作原理:電感鎮流器和電子鎮流器工作原理詳解
    而交流電子鎮流器是指安裝在電源與一個或幾個螢光燈之間,將電源的交流電變換為較高頻率的交流電,使燈(單支或多支)正常啟動和穩定工作的變換器或電子裝置。二、鎮流器的分類1、從工作原理上可分:電感鎮流器和電子鎮流器2、按安裝模式可分為:獨立式、內裝式、整體式3、從啟動方式上分為:預熱啟動式、冷啟動式(或瞬時啟動)三、鎮流器工作原理
  • 碳硫儀工作原理
    碳硫儀工作原理:載氣(氧氣)經過淨化後,導入燃燒爐(電阻爐或高頻爐),有色金屬分析儀樣品在燃燒爐高溫下通過氧氣氧化,使得樣品中的碳和硫氧化為CO2
  • 液流電池的工作原理_液流電池的分類
    打開APP 液流電池的工作原理_液流電池的分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0 09:31:01   液流電池的工作原理   液流儲能電池是一種新型、高效的電化學儲能裝置。
  • 溶氧儀工作原理是什麼?
    很多人對於該儀表的工作原理十分好奇,一個小小的儀表居然可以測量出水裡的氧含量,那麼溶氧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下面就跟華雲小編一起來看看!溶氧儀一般採用隔膜電極作為換能器,將溶氧濃度(實際上是氧分壓)轉換成電信號,然後經過放大、調整(包括鹽度、溫度補償) ,由模數轉換顯示。溶氧儀的電解液為鉀溶液。陰極外表面覆蓋一層透氧薄膜。
  • 三極體的基本工作原理,這個講的很全!
    其次,三極體工作必要條件是:最後,當三極體滿足必要的工作條件後,其工作原理如下:(1)基極有電流流動時;由於B極和E極之間有正向電壓,所以電子從發射極向基極移動,又因為C極和E極間施加了反向電壓,因此,從發射極向基極移動的電子,在高電壓的作用下,通過基極進入集電極。於是,在基極所加的正電壓的作用下,發射極的大量電子被輸送到集電極,產生很大的集電極電流。
  • 場效應管工作原理- -場效應管工作原理也瘋狂
    (gate)、漏極d(drain)、源極s(source)三個極,分別對應雙極性電晶體的基極b(base)、集電極c(collector)和發射極e(emitter)。三、場效應管的工作原理- -分類  場效應管可以分為結型場效應管(JFET)和絕緣柵型場效應管(JGFET),結型場效應管(JFET)因有兩個PN結而得名,絕緣柵型場效應管(JGFET)則因柵極與其它電極完全絕緣而得名。因為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的柵極為金屬鋁,故又稱為MOS管。
  • 半導體三極體的工作原理
    □ 廣播科技           PNP型半導體三極體和NPN型半導體三極體的基本工作原理完全一樣,下面以NPN型半導體三極體為例來說明其內部的電流傳輸過程,進而介紹它的工作原理。半導體三極體中的電流傳輸可分為三個階段。1、發射區向基區發射電子電源接通後,發射結為正向連接。在正向電場作用下,發射區的多數載流子(電子)的擴散運動加強。因此,發射區的電子很容易在外電場的作用下越過發射結進入基區,形成電子流IEN(注意電流的方向與電子運動的方向相反)。
  • 解析IGBT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本文通過等效電路分析,通俗易懂的講解IGBT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並精簡的指出了IGBT的特點。  IGBT的工作原理和作用通俗易懂版:  IGBT就是一個開關,非通即斷,如何控制他的通還是斷,就是靠的是柵源極的電壓,當柵源極加+12V(大於6V,一般取12V到15V)時IGBT導通,柵源極不加電壓或者是加負壓時,IGBT關斷,加負壓就是為了可靠關斷。  IGBT沒有放大電壓的功能,導通時可以看做導線,斷開時當做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