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億個微小的擺錘可以探測到宇宙失蹤的質量

2020-11-10 烏傷聊電影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種尋找暗物質的新方法,暗物質是宇宙的神秘物質,幾十年來一直無法發現。暗物質約佔宇宙的27%。普通物質,例如製造恆星和行星的物質,僅佔宇宙的5%。(一個名為暗能量的神秘實體佔了其他68%。)

根據宇宙學家的說法,宇宙中所有可見物質都只漂浮在廣闊的暗物質海洋中,儘管看不見但仍具有質量並具有引力的粒子。暗物質的引力將提供缺失的膠水,以防止星系散落,並解釋物質如何凝聚在一起形成宇宙豐富的銀河掛毯。

擬議中的實驗將使十億毫米大小的鐘擺充當暗物質傳感器,這將是第一個僅通過其與可見物質的引力相互作用來尋找暗物質的實驗。該實驗將是尋找質量與鹽顆粒一樣大的暗物質顆粒的少數實驗之一,這種規模很少被探索,也從未被能夠記錄微小重力的傳感器研究過。

先前的實驗通過尋找不可見粒子與某些普通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非引力徵兆來尋找暗物質。搜索所謂的WIMP(弱相互作用的大顆粒)的假設類型的暗物質就是這種情況,該暗物質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看不見材料的首選。物理學家尋找證據表明,當WIMP偶爾與探測器中的化學物質碰撞時,它們會發光或帶走電荷。

以這種方式尋找WIMP的研究人員要麼空手而歸,要麼獲得了不確定的結果。粒子太輕(理論上其質量在電子和質子之間不等)無法通過其引力拖船進行檢測。

隨著對WIMP的搜尋似乎已走到盡頭,NIST的研究人員及其同事現在正在考慮一種更直接的方法來尋找質量更重的暗物質顆粒,從而產生足夠大的重力以進行檢測。

研究合著者,聯合量子研究所(JQI)NIST聯合的理論物理學家丹尼爾·卡尼(Daniel Carney)說:「我們的建議僅依賴於引力耦合,這是我們唯一確定的暗物質與普通發光物質之間存在的耦合。」 )以及位於大學公園的馬裡蘭大學量子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聯合中心(QuICS)和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

研究人員還包括NIST,JQI和QuICS的Jacob Taylor。JQI和QuICS的Sohitri Ghosh;Fermi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Gordan Krnjaic和他們的方法計算得出,他們的方法可以搜索最小質量約為鹽粒一半或質子質量十億倍的暗物質顆粒。科學家今天在《物理評論D》中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因為實驗中唯一未知的是暗物質粒子的質量,而不是暗物質與普通物質的耦合關係,所以「如果有人建議建立實驗,他們要麼找到暗物質,要麼排除所有可能的暗物質。可能的群眾。」卡尼說。該實驗對範圍從大約1 / 5,000毫克到幾毫克的顆粒敏感。

該質量標度特別有趣,因為它涵蓋了所謂的普朗克質量,該質量僅由自然的三個基本常數決定,大約等於1 / 5,000克。

卡尼,泰勒及其同事為引力暗物質實驗提出了兩種方案。兩者都涉及充當靈敏重力探測器的微小,毫米大小的機械設備。傳感器將被冷卻到剛好超過絕對零的溫度,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與熱相關的電噪聲,並屏蔽宇宙射線和其他放射源。在一種情況下,無數個高度敏感的擺錘會分別響應經過的暗物質粒子的拖拉而略微偏轉。

相似的設備(尺寸更大)已經用於最近的諾貝爾獎獲得的引力波探測中,這是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預測的時空結構中的波動。小心地懸掛著的鏡子,像鐘擺一樣,響應經過的引力波,移動的距離小於原子的長度。

在另一種策略中,研究人員建議使用受磁場懸浮的球體或受雷射懸浮的珠子。在該方案中,隨著實驗開始,懸浮被關閉,從而使球體或珠子自由下落。穿過的暗物質粒子的引力會稍微幹擾自由落體的路徑。

泰勒說:「我們將物體的運動作為信號。」 「這基本上不同於那裡的每個粒子物理探測器。」

研究人員計算出,需要一個分布在立方米上的大約十億個微型機械傳感器組成的陣列,才能將真正的暗物質粒子與普通粒子或偽隨機電信號或「噪聲」區分開來,從而在傳感器中觸發錯誤警報。普通的亞原子粒子(例如中子)(通過非重力相互作用)將在單個探測器中停止死亡。相比之下,科學家們希望像一個小行星一樣,暗物質粒子像微型小行星一樣飛越陣列,會在引力的作用下使每個探測器依次移動。

噪聲會導致各個探測器隨機且獨立地移動,而不是像暗物質粒子那樣順序地移動。另外,十億個探測器的協調運動將揭示暗物質粒子在陣列中縮放時的前進方向。

為了製造如此多的微型傳感器,研究小組建議研究人員可能想借鑑智慧型手機和汽車行業已經用於生產大量機械探測器的技術。

由於各個檢測器的靈敏度,採用該技術的研究人員不必將自己局限於黑暗的一面。同一實驗的一個較小規模的版本可以檢測到來自遙遠地震波的弱力以及來自普通亞原子粒子(例如中微子和單個低能光子,光粒子)通過的弱力。

卡尼說,較小規模的實驗甚至可以尋找暗物質粒子,如果暗物質粒子通過非重力作用向探測器發出足夠大的反衝力(如某些模型所預測的那樣),就可以發現它們。

卡尼說:「我們正在制定建造引力暗物質探測器的雄心勃勃的目標,但是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進行研發,這將為許多其他探測和計量測量打開大門。」

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使用NIST團隊的藍圖進行初步實驗。

相關焦點

  • 十億個微小的鐘擺可以探測到宇宙缺失的質量
    ,幾十年來一直無法被探測到。暗物質的引力將提供缺失的「粘合劑」,防止星系分裂,並解釋物質如何聚集在一起形成宇宙豐富美麗的星系織錦。在這項新提出的實驗中,10億個毫米大小的擺錘將充當暗物質傳感器,這將是第一個僅通過暗物質與可見物質的引力相互作用來尋找暗物質的實驗。這個實驗將是尋找質量如一粒鹽那麼大的暗物質粒子的少數實驗之一,能夠記錄微小引力的傳感器很少探索和研究這種尺度。
  • 暗物質探測另闢蹊徑:十億個微型擺錘充當傳感器
    在設計的實驗中,10億個毫米大小的擺錘將充當暗物質傳感器。這將是首個僅通過暗物質與可見物質之間引力相互作用來尋找暗物質的實驗,也是少數可搜尋超小質量暗物質粒子(質量相當於一粒鹽)的實驗之一,這是此前難以企及的量級。相關結果近日刊發在《物理評論D》雜誌上。
  • 另闢蹊徑探測暗物質:用十億個微型擺錘充當傳感器
    在設計的實驗中,10億個毫米大小的擺錘將充當暗物質傳感器。這將是首個僅通過暗物質與可見物質之間引力相互作用來尋找暗物質的實驗,也是少數可搜尋超小質量暗物質粒子(質量相當於一粒鹽)的實驗之一,這是此前難以企及的量級。相關結果近日刊發在《物理評論D》雜誌上。
  • 科學家提出由數十億個小擺錘組成的暗物質監測器
    據外媒報導,儘管已經尋找了幾十年,科學家們到目前為止仍還沒有發現任何確定的暗物質跡象。但一種使用了數十億個微小擺錘陣列的新探測器設計最終可以通過尋找暗物質強大引力效應來打破沉默。我們知道,質量和重力是密不可分的。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強。
  • 如何探測宇宙中的暗物質呢?
    該實驗將是少數幾個尋找與一粒鹽同等質量的暗物質粒子實驗之一,這一範圍也將打破微小重力傳感器可探測範圍的紀錄。這些粒子太輕(理論上其質量介於電子和質子之間),無法通過引力探測到它們。就在對WIMP的搜尋似乎走入窮途時,NIST的研究人員及同事正在考慮一種更直接的方法來尋找質量更大的暗物質粒子,這樣就可以利用足夠大的引力進行探測。
  • 科學家可以證明,大量微小的原初黑洞充滿了宇宙
    科學家認為,宇宙充滿了微小、古老的黑洞。這些來自時間之初的微小黑洞,被稱為原初黑洞,科學家可能可以證明它們的存在。原初黑洞在幾十年前提出,現在它被作為暗物質的潛在候選者,又被重視了起來。
  • 小擺錘 遊樂設備
    每次到了遊樂場,聽到乘坐在大擺錘上面肆意高喊的人們,內心總是升起一絲膽寒。連大人們都非常害怕,小孩子又怎麼能玩呢?現在的孩子不再喜歡平平淡淡的遊玩方式,像旋轉木馬和軌道小火車,這樣平淡的設備一經吸引不到孩子們了。
  • 放大細胞十億倍是宇宙 為什麼說細胞放大是宇宙
    細胞在顯微鏡中放大十億倍看到的就是宇宙的模樣,這是很神奇的。難道細胞和宇宙之間又有什麼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種說法科學並沒有證實,只不過在人的猜測中,也沒有科學家去研究這件事情,在很多人認為宇宙是屬於空間而不屬於生物。
  • 放大細胞十億倍是宇宙 為什麼說細胞放大是宇宙
    細胞在顯微鏡中放大十億倍看到的就是宇宙的模樣,這是很神奇的。難道細胞和宇宙之間又有什麼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種說法科學並沒有證實,只不過在人的猜測中,也沒有科學家去研究這件事情,在很多人認為宇宙是屬於空間而不屬於生物。
  • 放大細胞十億倍是宇宙?為什麼說細胞放大是宇宙?
    細胞在顯微鏡中放大十億倍看到的就是宇宙的模樣,這是很神奇的。難道細胞和宇宙之間又有什麼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種說法科學並沒有證實,只不過在人的猜測中,也沒有科學家去研究這件事情,在很多人認為宇宙是屬於空間而不屬於生物。
  • 一顆擺錘告訴你,什麼叫坐地日行8萬裡?
    一顆擺錘告訴你,什麼叫做坐地日行8萬裡?俗話說得好「坐地日行8萬裡」。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地球上坐一坐就可以日行8萬裡。為什麼既然人類可以做到日行8萬裡,卻不可以去感知到這8萬裡所帶給人速度呢?眾所周知,地球是在不斷地自轉和繞太陽進行旋轉的一個運動當中。
  •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你知道多少宇宙知識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你知道多少宇宙知識時間:2020-11-08 1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你知道多少宇宙知識 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
  • 用十億個單擺,尋找看不見的物質
    暗物質是一些有質量,且會產生引力的不可見粒子。我們之所以相信這些「隱形」粒子的存在,是因為正是它們所提供的額外引力,才使得宇宙中的星系不至於分崩離析。自暗物質自被預言以來,在幾十年間一直對我們維持其神秘面紗,我們始終無法探測到它們的身影。
  • 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排名,400億個太陽質量也很小
    你知道我們的宇宙太大了,以至於我們無法估算它的實際大小。由於宇宙膨脹的速度極快,科學家們想出了一個術語「可觀測宇宙」。根據定義,這是一個球形區域,包含了地球上的望遠鏡和太空探測器可以觀測到的所有物質,甚至包括探索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的主要目的是對太陽系的探索擴展到外星系區域。在太陽的影響範圍之外,可觀測到的宇宙的半徑大約是465.08億光年。
  • 三十年了,宇宙物質失蹤之謎終於解開了
    ,對照光譜判斷天體的元素構成;通過亮度來判斷天體與我們的距離以及它的質量(質光關係);射電望遠鏡的出現,使人類從可見光波段,提升到無線電波,紅移更嚴重,距離更遙遠、年代更久遠的星空都可收入眼中,甚至全球8臺聯動拍攝到了黑洞照片。
  • 人類探測到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人類探測到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Evelyn Zhang • 2020-11-08 09:36:54 來源:前瞻網
  • 宇宙幽靈——被困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宇宙氣體蜘蛛網中的星系
    在天文學家的幫助下ESO氏超大型望遠鏡天文學家發現了六個星系圍繞著一個超大質量的星系,ESO的VLT的新觀測揭示了圍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幾個星系,所有這些星系都躺在一個宇宙的「蜘蛛網」中,氣體的體積是銀河系的300多倍。
  •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時間:2020-11-08 13: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探測到 中等質量黑洞 最終質量是太陽的142倍 包括美國西北大學天文學家在內的國際研究合作已經見證了一個中等質量黑洞(Intermediate-mass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擺線長度變化的擺錘速度
    圖片與內容無關從解題難度上將,本期這個題目充其量也就是個練習題的份,難度很低,沒有什麼易錯點,只要是能夠對過去題目了解比較透徹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與解題步驟如圖1所示,圓錐擺的中央支柱是一個中空的管子,系擺錘的線穿過它,我們可以將它逐漸拉短,設擺長為l1時擺錘的線速度為v1,擺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是01;將擺長拉到l2時,擺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02,試求擺錘的線速度v2。
  • 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排名,暗物質和暗能量佔據宇宙質量的95%
    你知道我們的宇宙太大了,以至於我們無法估算它的實際大小。由於宇宙膨脹的速度極快,科學家們想出了一個術語「可觀測宇宙」。根據定義,這是一個球形區域,包含了地球上的望遠鏡和太空探測器可以觀測到的所有物質,甚至包括探索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的主要目的是對太陽系的探索擴展到外星系區域。在太陽的影響範圍之外,可觀測到的宇宙的半徑大約是465.08億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