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2020-08-06 張小曉

前言

精子作為男性體液的一部分,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印象就是小蝌蚪;而作為人類得以生殖繁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每一次『出徵』的目標,也是它們存在的目的,就是到達女性輸卵管,和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一個卵子相結合最終真正開始又一個生命的起源;而對於精子與卵子邂逅的過程,一直都是科學家津津樂道的話題。「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精子的前世

對於精子最早的有關文獻記載,還是在古希臘時期,哲學教父亞里斯多德以這是人類血液的精華,是被孕育的最佳保障和實質;無獨有偶,作為西歐哲學思想的推動派,畢達哥拉斯學派對於精子的言論則是更加的刺骨,甚至有點噁心恐怖,他們堅信精子是水滴狀的腦漿

「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畢竟歐洲還是哲學和科學的起源地,所以對於精子這一個存在理解雖然在現在看來還是有失偏頗,但是也算正常,對於人們來說還算是可以接受;可是距離歐洲僅一洋之隔的古埃及對於精子看法就更加具有自己文明所獨有的特色了,他們對於存在的世間萬物都冠以相應的神話對於精子則是更加痴迷。

「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探究考察古埃及的文獻記錄,對於精子,他們以無形之風便是由阿圖姆用自己的精子創造而成,而更加令人無法接受,甚至還難以想像的是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某一個古埃及王朝的王妃,竟然用童男的精液來沐浴,她認為精液所蘊涵著的精子,是保持青春容顏的法寶

而我們的印度古國,一直以來都流傳著一個神話,便是印度文明得以孕育和發揚母親河恆河,便是大祭司溼婆和妻子做愛一百年最終才形成的,是溼婆的精子給了恆河淵源流淌的神力關於印度對於這一段神話的文獻記載,溼婆和妻子做愛長達一百多年,沒有中斷…..

「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科技的發展擺正人們對精子的看法

17世紀是一個科學真正開始普及的紀元,在這一個世紀當中,無數流傳千古的科學家湧現,他們的出現,逐漸讓這個世界褪去迷信的面紗,並且教會了人們用科學,用思考辯證來看待和解決世間萬物;哈維,十七世紀英國的一名醫生,我們人體的血液循環現象就是由他發現並證實,精子在他那裡褪去了第一層神秘的面紗

「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哈維通過動物等多方取材,發現了精子的形成,與精液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最終由於哈維並不能解釋精液孕育精子的必須物質是什麼,結果就以『精氣』來解釋

列文虎克的出現,帶領人類進入了原子時代,作為顯微鏡的發明者。列文虎克很有可能是人類首次觀測到精子的運動,相關文獻就描述說:列文虎克在獲取到自己精液的時候,就迫不及待拿到了顯微鏡下,在顯微鏡的放大下,列文虎克驚訝道原來精子是遊動的活體動物,這一言論影響了整個科學界關於精子的認知長達三百多年

「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生命的大門,由精子開啟

高中時期的生物教科書,在生殖與繁衍的那一章節有一段很明確的話,並且還配上了一副很生動形象的圖,為的就是表達精子向蝌蚪一樣遊動,並於女性體內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接著在子宮逐漸孵化,最終變成嬰兒

「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書上沒有說到的是,一次精子的旅程,其實並不是一顆精子的徵途,而是數以千萬精子的馬拉松,不過在足足三百年裡,人們都認為精子們的馬拉松都是靠左右搖擺遊過去的;以女性陰道為起點,以碰撞卵細胞為目標,以微毫米為長度單位的精子成群結隊通過至少八釐米的遠途,密密麻麻的精子們奮勇向前,穿過宮頸,逃過巨噬細胞,不問正確道路只是一個勁往前遊動,左右搖擺的景象的確壯觀,可是最近的研究卻要給這一場景畫上實際並不存在的標籤了

「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運用於最新的高精度顯微技術,多所大學聯動研究,最終得出精子『跑馬拉松』時的姿勢不是像小蝌蚪一樣左右搖擺,而是翻滾前進的結論,這一結論也是對三百多年前列文虎克所得出的精子運動軌跡的一次更正。

「欺騙」科學家300多年!揭開生命神秘的「面紗」,重新認識科學

結語

在我們中國人眼裡,精子是男性陽剛之氣的來源,一滴滴乳白色的液體,凝結的是一個男性的活力;精子的確重要,我們既要讓他們多運動,但是也要懂得呵護,懂得適可而止,過量吸菸喝酒都不可取,這些都會對精子產生致命打擊;上天賜予我們這一『玉液瓊漿』,我們應當保證能夠讓它發揮最好的作用,孕育出更好的下一代

相關焦點

  • 科學大爆炸 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
    科學大爆炸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  破獲宇宙起源與演化「大案」  北京時間10月6日,中國、日本、法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國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關於富鋰巨星真實身份的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發表。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
  • 佛學揭秘,四大不可思議的科學實驗,揭開靈魂存在的神秘面紗
    佛學揭秘,四大不可思議的科學實驗,揭開靈魂存在的神秘面紗生死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從古至今,人們常常追問,生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人死後是否還有某種方式存在?有人能夠主動去探索思考這些話題,而有的人卻懵懵懂懂地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思考這個問題,只是懵懵懂懂地活著。
  • 北京交通大學紅色"1+1"活動走入國家級實驗室 揭開科技神秘面紗
    北京交通大學紅色"1+1"活動走入國家級實驗室 揭開科技神秘面紗 發布時間:2016-12-14 12:50:12.0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朱夢琪)由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本科生2013級光科材化黨支部與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教育教學黨支部紅色
  • 揭開雷電神秘面紗
    雷電一詞最初源於神話,充滿了神秘色彩。希臘人認為雷電是眾神之神宙斯的武器,用於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中國人認為雷電由雷公電母掌控,主要作用是在下雨是助威,也可以懲惡揚善;非洲土著人認為一種神秘鳥類的羽毛在閃光,它的翅膀拍動產生了閃電打雷的聲音。當然,人類對雷電的認知不僅僅是停留在神話猜想層面。長期以來,人類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雷電,經過不斷探索,目前揭開了雷電的神秘面紗。
  • 臺山首家鰻魚科技館揭開神秘面紗 向遊客展示鰻魚養殖「奧秘」
    臺山首家鰻魚科技館揭開神秘面紗,遊客可「零距離」解密鰻魚養殖、加工的「奧秘」。徐龍鰻魚科技館是臺山市鰻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中重要「成員」之一。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整個展館以全國鰻魚基地規劃分布、臺山鰻魚養殖基地概況、產業未來展望為主要內容,運用科技的方式把鰻魚的故事予以展示,讓觀眾「零距離」親身體驗。「臺山鰻魚」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臺山的一張靚麗名片。
  • 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
    科學家發現化石,神秘面紗終於揭開!自恐龍徹底滅絕之後,地球的中生代也結束了,並開啟全新的新生代,當時的地質時代主要分為三個紀,分別是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等到了第4紀的時候,哺乳動物便成為地球上的支配者,其中就包含一種飛行動物,那就是蝙蝠。很多人對蝙蝠的了解都比較局限,認為它是一種黑黝黝的飛行動物,沒有什麼美觀可言。
  • 諸多「南海之謎」正在揭開神秘面紗
    14日在滬召開的「南海深部計劃」成果匯報會上,「南海深部計劃」指導專家組組長、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揭開了諸多「南海之謎」的神秘面紗。南海的形成:或將改寫教科書在地球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海洋與陸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南海是地球歷史書上的一個精彩篇章。這個篇章的第一節,南海是怎樣形成的,是困擾科學家的最大謎題。
  •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2020-12-03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韋伯望遠鏡將揭開銀河系黑洞的神秘面紗!
    等到它發射後,它將收集穿過塵埃為人們揭開以前所未有的銀河系中心細節。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TScI)的首席研究員Roeland van der Marel說道:「即便是來自韋伯的一張照片也將是獲得的最高質量的銀河系中心照片。」雖然地面望遠鏡和太空望遠鏡已經為人們提供了對銀河系中心居民們的誘人一瞥,但到目前為止只有最亮的恆星可以被探測到。
  • 《面紗》:從女性視角,讀懂「面紗」三重隱喻,重新定義婚姻自由
    採用第三人稱全景敘述,多種寫作手法運用,寓意「面紗」三重隱喻「面紗」一詞,出自於英國詩人雪萊的十四行詩《別揭開華麗的面紗》:別揭開人們稱之為生活的華麗面紗,儘管這都是些不真實的假象,但卻模仿著我們所相信的一切
  • 困擾人類半世紀的伽馬暴有望揭開神秘面紗—新聞—科學網
    日前,中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上搭載的伽馬暴偏振探測儀(簡稱POLAR)實驗項目,完成了高精度伽馬暴射線暴瞬時輻射的偏振探測,實現了預定的科學目標
  • 市面上流行的天賦測評科學嗎?非凡小獅一一點評為你揭開神秘面紗
    非凡小獅深入調研,為為你一一揭開這些天賦測評工具的神秘面紗。以精準科學數據發現問題並提供一對一個性化定製輔導方案指導家長實施「因材施教」,解決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教育及培養問題。 天賦測評科學性點評:天賦基因檢測存在較多的負面新聞,眾專家和媒體一再論證其誇大宣傳成分過多。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
    資料來源:Giphy眼睛欺騙了我們。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精子運動以前是未知的。在最新的三維高速顯微鏡下,精子在滾動時向前移動。具體而言,精子頭部旋轉,尾巴繞遊泳軸滾動,從而實現向前運動。(來源:POLYMATHS-LAB.COM)陀螺300多年前,顯微鏡之父荷蘭科學家Lewenhoek觀察了他的精液並發現了精子細胞,並說這些精子像水蛇一樣遊動。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使用顯微鏡從上方往下看,他們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精子可以通過左右移動尾巴來遊泳。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進
    一直以來科學家在二維顯微鏡下俯視精子,就以為:精子是在左右擺動尾巴來前行。來源:Giphy眼睛欺騙了我們。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精子運動並非此前的認識。最新的三維高速顯微鏡下,精子是在滾動中前行的。具體而言,精子頭部旋轉,尾部則繞著遊泳軸滾動,如此實現了前行。
  • 中國科大科研人員揭開藍藻光合作用關鍵面紗
    中國科大供圖中新網合肥5月27日電 (吳蘭 楊凡)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在藍藻光合作用功效調控機制研究上獲重大突破,揭開藍藻光合作用的「關鍵先生」神秘面紗——催化酶RuBisCO的組裝調控機理。藍藻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原核生物之一,是一種神奇的存在,不是植物卻能進行光合作用並放出氧氣。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新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進
    來源:Giphy眼睛欺騙了我們。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精子運動並非此前的認識。最新的三維高速顯微鏡下,精子是在滾動中前行的。300 多年前,顯微鏡之父、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觀察自己的精液,發現了精細胞,並且描述說,這些精子在像水蛇一樣遊動。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用顯微鏡從上方往下看,都得到了統一的結論:精子通過左右移動尾巴來遊泳。
  • 科學家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神秘面紗
    中新網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繼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著陸月球背面之後,中國科學家對月球背面的科研再次創造一項人類首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基於嫦娥四號任務,首次揭曉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這也是人類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的神秘面紗。
  • 「燃爆爽片」《巨齒鯊》10日上映 史前怪獸即將揭開面紗
    原標題:《巨齒鯊》10日上映史前怪獸即將揭開面紗   今夏又一部「燃爆爽片」《巨齒鯊》將於10日上映,首次現身大銀幕的史前巨齒鯊即將揭開神秘面紗。昨天晚上,該片在新街口國際影城imax廳舉行提前看片。
  • 科學家揭開其神秘面紗
    在古代人類的傳說乃至文獻中,有無數的記載都在講述著「神」是如何從天而降。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熟悉一種叫做小灰人的外星人。這兩種外星人,都是腦袋大、眼睛大、口小的生命體。在蘇美爾人的記載中,阿努納奇人手腕上普遍帶著一種「神秘的手鐲」。而小灰人則有一種「神秘的袋子」,袋子裡裝著「神奇的生命之水」,具有「克隆」的功能。科學家認為是一種「基因庫」。除此之外,在遠古人類留下的壁畫石刻中,乃至一些文明遺蹟中,也暗示著人類文明的進程包含著神秘外星人參與其中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