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之際,難免不思考時間的意義,如果把時間放到更大的維度裡,那麼鬥轉星移間,世事如何變幻?用孩子能看懂的語言,那畫面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了。來北京天文館的宇宙劇場,躺在座椅上,看一場頭頂上穹幕投射出的《迷離的星際》,看著恆星從新生到衰敗,看著星雲如絢麗輕紗撲面而來,看著太陽也會有膨脹死亡的一天……用一種觸摸時空的方式來和2019年告別。
北京天文館的宇宙劇場是國內第一家球幕立體宇宙劇場,走進這個劇場,才發現它和一般的影院區別太大了!座椅前方沒有大銀幕,而是在頭頂上,有一個立體半球形的銀幕,就好像在穹頂下面看電影。坐下去,還沒發現特別,等電影開始了,四周都暗下來,往後一靠,原來,這是半躺式的座椅,靠背上還設計了頭枕,可以舒服地欣賞完22分鐘的節目。
宇宙劇場目前每周輪流放映《迷離的星際》、《天上的宮殿》、《系外行星》、《古瑪雅的天文》四部影片。其中,《迷離的星際》由國內團隊製作,主要介紹星際介質和星際空間。雖然整部節目都是暗夜色調,但即使兩歲多的孩子觀看,也不會害怕。在觀看的過程中,身邊不時傳來孩子的問話:「媽媽,我怎麼一直在轉啊」「我離太空越來越近了,我想伸手摸一摸它」……因為是球幕,所以真的仿佛躺在星空下面,平時我們常說的獵戶座、金牛座在銀幕上看得真真切切,孩子也更具象地知道了星星原來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星雲究竟是什麼樣子,它為什麼會有各種奇特的形狀。
回到家,再翻開《地球與太空:NASA珍貴攝影集》這本書,大人和孩子都有了新的感受,仿佛看著圖片中的星雲在流動,看著太陽耀斑在閃爍,回憶看過的太陽將慢慢變成一個紅巨星,大到會吞噬地球軌道,繼而外殼變成行星狀星雲,最後的內核變成白矮星……展廳展板上的科普內容在腦海裡有了畫面感。孩子還興致勃勃地在紙上畫起了在宇宙劇場裡看節目的場景。
北京天文館一直是天文愛好者經常光臨的地點,也是適合孩子啟蒙的互動性很強的場所,比如在太陽系八大行星展區,每一個行星的展示都配了一個不同重量的籃球,孩子掂一下,就能感知它們的重量比例;還有一個天平,右邊是木星,左邊是其他7個行星的小球,原來,木星的質量比其他7個行星加起來還大。特別直觀地就讓人記住了。
從明年1月1日開始,北京天文館改變了參觀時間,周三到周日,從原來的9點半開門提前到9點。不如在新一年冬日的早晨,和天文館來一場約會吧。
GO提示
開放時間:(2020年起)周三至周日9時至16時30分(16時停止入館)
A、B兩館共有4個劇場,輪流播放10部不同的天文類節目,票價15至45元。
每周末的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場免費的「天文小講堂」活動,此外,每天不同的展廳都有免費的講解場次,具體可以關注「北京天文館」公眾號查詢。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王雯淼 文並攝
編輯: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