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能用理性和現實去關聯起來理解,不然會有很多BUG。當然如果和現實關聯起來理解,這些BUG又會變成很廉價的笑點,就好像你領居家的小孩跟你吹過的很幼稚的牛。
舉個慄子——電影中美國CIA機構竟然會找好幾個江湖人(一沒有編制,二沒有監管機制,三沒有忠誠度)來處理本國涉及國之重器的危機。這太幼稚了。作為一部都市動作、懸疑電影,懸疑這一點在根子上就站不住腳,出發點就虛的很,當然如果你接受了這樣的設定——這是一個類似漫威宇宙的平行世界,那麼故事也還可以繼續看下去。基本上來說除了把觀眾的智商拖到初中生的水平,其餘的也還算可以自圓其說,相對前幾年爛到沒有底線,根本不管你受不受得了的《小時代》、《封神》、《富村山居圖》等等一系列幾乎同等水平線的影片來說,這片兒還能一看。
但,這並不是他充滿廉價感的原因。爛如《小時代》也沒有這種廉價感,至少《小時代》視覺畫面的處理,仍然讓我感受到PPT製作的精細,每一P都是精緻華麗,符合郭導一貫的「窮怕了」奢華風。本片的廉價感讓我想起近幾年香港北上導演折戟的幾部作品,比如陳勳奇的《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比如葡萄劉鎮偉好幾部亂七八糟的作品。《歐洲攻略》的導演馬楚成,甚至是這兩位導演的晚輩,香港導演北上拍片總是擺脫不了小格局的局限,受限於早期香港電影投資小,噱頭多的緣故,北上的香港導演總是會陷入這種泥局裡。
這些導演過度的商業化,並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有的是屬於港片全盛時代的商業風格,並非是個人的獨特風格。風格獨特的導演——如 墨鏡王、周星馳、杜琪峯、林超賢、譚家明、許鞍華、徐克等等,是騙子駕馭演員,是自成一派的類型片創作者。而以王晶為代表的商業風格導演,是以票房為目的創作的導演類型,但王晶有個好處,他對於市場的口味把控是相對精準的。而類似《歐洲攻略》這一類的片子,本質上講仍然是90年代的類型港片,拿到現在來看不免感覺陳舊,這種陳舊感集中體現在——服裝、臺詞、動作、甚至影片的剪輯模式。
既然是時裝片、動作片、甚至言情片,那麼分開來隨意說說吧。服裝造型——梁先生的身高本不是優勢,尤其在兩位女性主演的襯託下,更顯得矮小,如果你有仔細看,本片的開頭故事導入部分,梁先生抓了上帝之手的創造者林子祥,在這之前有一場保護林子祥的打鬥,在打鬥完之後,梁先生和林子祥先生故事中的一雙兒女有將近半分鐘的敘事推進,其中有一個同框鏡頭,是梁先生和兩個孩子,鏡頭採用了仰視角度拍攝,一雙兒女在鏡頭前面,梁先生在兒女的後面,離鏡頭較遠,近大遠小定律,當時看到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梁朝偉真矮呀!對比《殺破狼2》中張晉你會發現,張晉在《殺破狼2》中完全沒有這種矮小的感覺,甚至於在《一代宗師》中,和章子怡同框,也沒有覺的張晉矮小,之所以《歐洲攻略》會有這種錯覺,主要是攝影拍攝中漫不經心。
動作——動作鏡頭切的太多,基本沒有一氣呵成的動作場景。要意境沒有意境,也沒有拳拳到肉的爽快感,更丟了《攻略》系列早兩部塑造出來的技巧感(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之前兩部《東京攻略》《韓城攻略》)。作為已經被諸多動作猛片薰陶過的觀眾,本片的動作戲份嚴重拖後腿,甄子丹早期電影都能把這片的動作戲秒成渣,有興趣可以去看下《戰狼傳說》,更不用說這兩年《殺破狼1、2》《導火線》、歐美的《諜影重重》系列,連姆尼森《爸爸再救我一次》系列,我大基努裡維斯的《疾速追殺》系列,《歐洲攻略》裡的主角身手丟到《疾速追殺》中一秒鐘能被我大基努殺四遍。
套路玩的俗還不走心,平心而論影片的開頭部分還是不錯的,有老牌港片的味道,中規中矩的拍下去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影片到後半部分就開始垮了。好像當下大部分國產娛樂片都脫不開這樣的結局,最後找幾個武林高手去跟主角打架,明明是現代片確不用槍,主角一開始被打的很慘,後來隨便找個藉口就牛逼了,而且boss戰的地方必須放在一個海拔較高的 密閉空間,必須能把人踹下去的那麼個地方。
演員選的糙還沒演技,我記得 韓國攻略的時候起碼偉哥身邊有5個漂亮妹子 吧,為什麼社會越發展偉哥越低調了呢?可能是為了帶新人選了兩個有功夫底子的妹子吧,但不知道是可以安排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我一直看不清倆妹子的臉。對於唐嫣,雖然受慣了國產片洗禮的我已經對此很寬容了,但我還是忍不了。整然臉的刀疤時刻讓我擔心會崩開,傲嬌後的傻笑每次丟挑動我的神經。有些演員就是讓人莫名的不舒服。唐嫣在電影中的最大作用就是背鍋,因為爛得太出眾讓大家忽視了片子其他缺點。對於吳亦凡,雖然尷尬,但不難受。
編導不用心還沒新意,動不動就監控全世界,是個人有點童年陰影就要毀滅世界,這劇情也就cia能信了,能不能接地氣一點啊老鐵。當然這不是本片的問題,好萊塢也是這麼個套路,想引發國際問題不是監控全世界就是炸掉全世界,在本片成功的將兩者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