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同比上升66.2%

2021-01-11 南報網

2020-11-09 09:47圖文來源: 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

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

依法重拳出擊

助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其中,非法捕撈水產品罪6974人,非法狩獵罪3769人,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3007人,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1131人,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製品罪273人。

一、該類犯罪趨勢和特點

▶ 一是案件數量增多且罪名相對集中。從前三季度情況看,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增長趨勢明顯。其中,第一季度起訴2181人,第二季度起訴5235人,第三季度起訴7738人。從罪名看,該類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非法狩獵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前三季度起訴這三類犯罪人數佔整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人數的90.7%。

▶ 二是犯罪地域較廣。從犯罪發生地分布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其中,非法捕撈水產品罪主要集中在重慶、四川、江蘇等長江流域省份,非法狩獵罪主要集中在湖南、吉林、江西等內陸省份,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省份。

▶ 三是涉案野生動物範圍廣。從司法辦案情況看,此類案件的犯罪對象有活體、死體,也有動物製品。有虎皮、犀牛角、穿山甲片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白腹錦雞、獼猴、巖羊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還有畫眉、麻雀等具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三有動物」。

▶ 四是犯罪交易場所趨網絡化。隨著電商、微商平臺以及快遞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交易逐步成為野生動物地下交易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一些網店披著合法外衣,私下銷售鸚鵡、黃金蟒等違禁野生動物及製品,還有商家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發布野生動物銷售信息等。如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購買象牙製品,對方通過快遞發貨,收貨地址選擇公共場所的快遞代收點,收件人為虛構的假名。

▶ 五是犯罪模式逐漸產業化。犯罪分子在獵捕野生動物後,將其販賣到農貿市場、野味餐館,有些案件出現跨區域交易,形成固定的「獵捕—銷售—運輸」產業鏈條。特別是隨著「異寵」熱流行,一些人出於獵奇心理或「收藏愛好」,購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製品用于欣賞或飼養。涉案人員既有以販賣野生動物為業的走私商、進口商、源頭經銷商、分銷商,也有串聯上下家抽傭漁利的中介、代理人,以及單純的「異寵」愛好者,形成龐大的地下交易網絡。如四川省崇州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異寵」案,涉案動物達615隻,售向除西藏外的全國各省份。

二、該類犯罪數量增多原因

 一是打擊力度增大。今年以來,執法司法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切實加大打擊查處力度,開展一系列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專項行動,辦理了一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案件。

▶ 二是非法利益誘惑。高利潤讓犯罪分子鋌而走險,為牟取非法利益,把獵捕、買賣野生動物作為職業,長期從事非法交易。甚至有犯罪分子「巧借」社會職業,謀取非法利益。如,福建省長興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犯罪嫌疑人系個體水族館老闆,藉助水族館運營做掩護,通過金魚等物品交換的方式,從他人手中換購珍稀動物豬鼻龜。

▶ 三是法律意識淡薄。該類犯罪上升也反映了一些人法治觀念淡薄,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山區,有的人尚未轉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陳舊觀念,對獵捕野生動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認識不到位,容易觸碰法律紅線。如,在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中,犯罪嫌疑人獵捕高山兀鷲長達十幾年,數量上百隻,卻不知道高山兀鷲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三、檢察機關重拳出擊

 一是堅持從嚴從快懲治。對構成犯罪,符合批捕、起訴條件的,檢察機關依法快捕、快訴,堅決打擊。特別是嚴懲非法獵捕、殺害、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源頭」犯罪,形成強大威懾。強化對獵捕、出售、收購、運輸等各環節打擊力度,突出對物流運輸、交易場所、「野味館」等的查控。加強與法院的溝通,依法從嚴提出量刑建議,充分發揮刑罰的懲治預防功能。

▶ 二是強化檢察監督職能。加強對公安機關查處涉野生動物案件的監督力度,有效引導偵查取證,全面收集、固定、完善證據,確保準確適用法律。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查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的監督,防止有案不移、有罪不究、以罰代刑。建立跨部門聯動協作機制,完善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席會議等機制,及時通報案件情況,形成工作合力。

▶ 三是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在從嚴打擊犯罪的同時,加大以案釋法力度。特別是在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遷徙地、棲息地等區域,運用傳統媒體、新媒體,宣傳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營造保護野生動物良好氛圍。

相關焦點

  • 檢察機關前三季度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餘人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9日電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
    資料圖:今年2月,甘肅隴南市森林公安查處2起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案。圖為查貨野生動物及獵捕工具。趙怡攝  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出,該類犯罪的趨勢和特點有以下幾項:  一是案件數量增多且罪名相對集中。從前三季度情況看,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增長趨勢明顯。其中,第一季度起訴2181人,第二季度起訴5235人,第三季度起訴7738人。
  • 檢察機關1至9月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餘人 主要涉三罪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 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 依法重拳出擊 助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寶雞嚴打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 舉報電話公布
    西部網寶雞訊(記者 魯鵬飛)按照《寶雞市打擊整治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和省公安廳、省森林公安局、市公安局的安排部署,寶雞市森林公安局決定即日起組織開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如果遇到非法獵捕、殺害、收售珍貴野生動物的行為,市民可以向寶雞市森林公安局舉報。
  • 公安系統人大代表就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建言獻策
    作為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的執法者、主力軍,全國公安機關始終在行動。全國兩會期間,公安系統人大代表就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積極建言獻策,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出公安聲音。 嚴厲打擊犯罪 控制公共衛生風險 今年以來,全國各級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共立案偵辦涉野生動物刑事案件3249起,收繳野生動物15.9萬頭(只)、野生動物製品9972.9千克。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公安機關始終堅持重拳出擊態勢。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保護野生動物】因為一隻蜘蛛,他被鼓樓檢察起訴了!
    【保護野生動物】因為一隻蜘蛛,他被鼓樓檢察起訴了!2020年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了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及其他現有法律禁止的侵害野生動物的行為要加以重罰
  • 批捕數超「非典」十倍 網絡詐騙犯罪多發
    截至2020年4月16日,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涉疫情刑事犯罪案件3324件4120人,審查批准逮捕2910件3517人,依法不批准逮捕329件456人;受理審查起訴2636件3310人,審查提起公訴1980件2416人,依法不起訴68件88人。 從已批捕的人數看,罪名相對集中在詐騙罪、妨害公務罪、尋釁滋事罪和制假售假類犯罪、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類犯罪上。
  • 省公安廳打擊秋冬季涉候鳥等野生動物犯罪行為推進活動舉行
    11月23日,省公安廳打擊秋冬季涉候鳥等野生動物犯罪活動在我縣舉行。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杜清江,省公安廳黨委委員、森林公安局長馬利民,省林業局保護處處長王俊波,市政府一級調研員梁順利,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沈軍,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魁梧,副縣長、公安局長王曉鵬等參加活動。
  • "動物王國"保護記:把救助和保護放重要位置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利益鏈
    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黑龍江:6部門聯合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及非法交易野生動物行為
    近日小編獲悉,從今年11月到2021年2月底,黑龍江省林草、市場監管、農業農村、公安、網信和郵政等6部門將開展聯合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及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執法行動。
  • 把救助和保護放重要位置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利益鏈
    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山西公安通報2020年嚴打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成效
    山西省公安廳供圖中新網太原1月8日電 (記者 李庭耀)記者7日晚從山西省公安廳獲悉,2020年,山西全省公安機關依法嚴打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先後開展了打擊危險廢物汙染環境犯罪、打擊水流域汙染環境犯罪、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七河一流域」入河排汙口整治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取得成效。
  • 每年因捕捉野生動物而被起訴的人不在少數,主要狩獵對象竟然是……
    2月24日,隨著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的行動在全國展開,非法狩獵及非法交易行為也是司法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重點打擊的對象。
  • 江西高院發布10起涉野生動物犯罪典型案例
    【判決結果】  泰和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於某某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野生動物虎紋蛙,侵犯了國家對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資源的重點保護制度,同時,其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期使用禁用工具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於某某具有自首情節,認罪認罰,且系初犯。
  • 懷化兩人販賣畫眉鳥被起訴,保護野生動物,任重道遠
    今年4月23日,芷江森林公安得到線索:芷江境內有人在網絡平臺上大量銷售野生動物(畫眉鳥)。經過三個多月的縝密偵查,芷江侗族自治縣森林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重大網絡非法經營野生鳥類案件。目前,兩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並移送審查起訴。
  • 寧波市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典型案例來了
    之後三人至象山縣丹東街道、東陳鄉的村裡等地進行非法狩獵,共獵得疑似中白鷺2隻及疑似黑水雞2隻。當他們繼續作案時,被民警當場抓獲,非法狩獵的4隻野生動物也被當場繳獲。2019年6月5日,經鑑定,三名被告人非法狩獵獲得的疑似中白鷺2隻為中白鷺,屬於鳥綱鸛形目鷺科,疑似黑水雞2隻為黑水雞,屬於鳥綱鶴形目秧雞科,上述兩個物種均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象山相關文件規定,屬於野生動物的鳥類全年禁獵。
  • 涉野生動物犯罪 麗江這些人著了……
    玉龍縣森林公安局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專項行動期間,被告人馬某峰於2019年8月8日主動向正在巡邏的民警交代了其犯罪事實。經鑑定,涉案鸚鵡為鸚形目鸚鵡科鸚鵡屬大紫胸鸚鵡,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依法判決馬某峰犯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拘役四個月,宣告緩刑,緩刑考驗期為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
  • 野豬、斑鳩……橫跨6省野生動物地下產業鏈被斬斷
    為了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兩年間,承辦檢察官多次與公安機關偵查人員一起遠赴省外,幾乎走遍了罪犯購銷野生動物的省份和地區,收集了罪犯利用微信轉帳的憑證,全面固定和完善了罪犯利用火車託運、網上交易的人證和物證。經檢察機關嚴查細審,全面引導偵查取證,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後將該系列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犯罪嫌疑人從7人增加到了37人,犯罪事實全面查清。
  • 十堰這些人非法獵捕野生動物,後果來了……
    「我很後悔,不該以一己之欲破壞野生鳥類資源,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以後,我會多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保護鳥類的重要性,用實際行動保護野生動物。」審判中,戴某懺悔道。辦理此案的檢察官介紹,該院在辦理生態環境犯罪類案件中,引入生態修復性司法機制,在嚴懲犯罪的同時,引導被告人積極修復因其犯罪行為而受損的生態環境,通過責令被告人義務護鳥護林、放養魚苗等方式,鼓勵其加入愛鳥護鳥志願者行列或參與增殖放流魚苗,改變以往環境資源類案件一罰了之的簡單處理模式,用「綠色司法」為野生動物撐起「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