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

2021-01-11 廈門網

  資料圖:今年2月,甘肅隴南市森林公安查處2起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案。圖為查貨野生動物及獵捕工具。趙怡攝

  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出,該類犯罪的趨勢和特點有以下幾項:

  一是案件數量增多且罪名相對集中。從前三季度情況看,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增長趨勢明顯。其中,第一季度起訴2181人,第二季度起訴5235人,第三季度起訴7738人。從罪名看,該類犯罪主要集中在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非法狩獵罪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前三季度起訴這三類犯罪人數佔整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人數的90.7%。

  二是犯罪地域較廣。從犯罪發生地分布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其中,非法捕撈水產品罪主要集中在重慶、四川、江蘇等長江流域省份,非法狩獵罪主要集中在湖南、吉林、江西等內陸省份,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省份。

  三是涉案野生動物範圍廣。從司法辦案情況看,此類案件的犯罪對象有活體、死體,也有動物製品。有虎皮、犀牛角、穿山甲片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白腹錦雞、獼猴、巖羊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還有畫眉、麻雀等具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三有動物」。

  四是犯罪交易場所趨網絡化。隨著電商、微商平臺以及快遞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交易逐步成為野生動物地下交易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一些網店披著合法外衣,私下銷售鸚鵡、黃金蟒等違禁野生動物及製品,還有商家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發布野生動物銷售信息等。如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購買象牙製品,對方通過快遞發貨,收貨地址選擇公共場所的快遞代收點,收件人為虛構的假名。

  五是犯罪模式逐漸產業化。犯罪分子在獵捕野生動物後,將其販賣到農貿市場、野味餐館,有些案件出現跨區域交易,形成固定的「獵捕—銷售—運輸」產業鏈條。特別是隨著「異寵」熱流行,一些人出於獵奇心理或「收藏愛好」,購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製品用于欣賞或飼養。涉案人員既有以販賣野生動物為業的走私商、進口商、源頭經銷商、分銷商,也有串聯上下家抽傭漁利的中介、代理人,以及單純的「異寵」愛好者,形成龐大的地下交易網絡。如四川省崇州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異寵」案,涉案動物達615隻,售向除西藏外的全國各省份。

  最高人民檢察院分析了該類犯罪數量增多的原因:

  一是打擊力度增大。今年以來,執法司法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切實加大打擊查處力度,開展一系列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專項行動,辦理了一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案件。

  二是非法利益誘惑。高利潤讓犯罪分子鋌而走險,為牟取非法利益,把獵捕、買賣野生動物作為職業,長期從事非法交易。甚至有犯罪分子「巧借」社會職業,謀取非法利益。如,福建省長興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犯罪嫌疑人系個體水族館老闆,藉助水族館運營做掩護,通過金魚等物品交換的方式,從他人手中換購珍稀動物豬鼻龜。

  三是法律意識淡薄。該類犯罪上升也反映了一些人法治觀念淡薄,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山區,有的人尚未轉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陳舊觀念,對獵捕野生動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認識不到位,容易觸碰法律紅線。如,在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中,犯罪嫌疑人獵捕高山兀鷲長達十幾年,數量上百隻,卻不知道高山兀鷲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最高人民檢察院表示,今年1至9月,檢察機關對於該類犯罪重拳出擊:

  一是堅持從嚴從快懲治。對構成犯罪,符合批捕、起訴條件的,檢察機關依法快捕、快訴,堅決打擊。特別是嚴懲非法獵捕、殺害、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源頭」犯罪,形成強大威懾。強化對獵捕、出售、收購、運輸等各環節打擊力度,突出對物流運輸、交易場所、「野味館」等的查控。加強與法院的溝通,依法從嚴提出量刑建議,充分發揮刑罰的懲治預防功能。

  二是強化檢察監督職能。加強對公安機關查處涉野生動物案件的監督力度,有效引導偵查取證,全面收集、固定、完善證據,確保準確適用法律。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查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案件的監督,防止有案不移、有罪不究、以罰代刑。建立跨部門聯動協作機制,完善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席會議等機制,及時通報案件情況,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在從嚴打擊犯罪的同時,加大以案釋法力度。特別是在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遷徙地、棲息地等區域,運用傳統媒體、新媒體,宣傳有關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營造保護野生動物良好氛圍。

  

相關焦點

  • 檢察機關前三季度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餘人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9日電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前三季度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同比上升66.2%
    2020-11-09 09:47圖文來源: 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
  • 檢察機關1至9月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餘人 主要涉三罪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 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明顯上升 依法重拳出擊 助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1144人涉疫情犯罪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  陳菲) 最高檢 4日消息,截至 2020年3月 3日,全國檢察機關共介入偵查引導取證涉疫情刑事犯罪 6428件8595 人;受理審查逮捕1806件
  • 【保護野生動物】因為一隻蜘蛛,他被鼓樓檢察起訴了!
    【保護野生動物】因為一隻蜘蛛,他被鼓樓檢察起訴了!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林某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明知「藍寶石」蜘蛛系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仍予以購買、出售,其行為破壞野生動物野外種群資源,危害生態環境,致使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請求判令被告人林某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動物王國"保護記:把救助和保護放重要位置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利益鏈
    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把救助和保護放重要位置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利益鏈
    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每年因捕捉野生動物而被起訴的人不在少數,主要狩獵對象竟然是……
    2月24日,隨著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的行動在全國展開,非法狩獵及非法交易行為也是司法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重點打擊的對象。
  • 浙江省檢察機關保護野生動物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發布
    4月1日,市檢察院會同市交通運輸局就本案召開訴前磋商會議,建議其儘快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行動,依法查處相關違法行為人;建立完善從客車運輸各環節全面防範杜絕違法託運野生動物及製品的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規範執法意識,加強跨縣市執法協作配合,共同打擊非法運輸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
  • 男子毒殺上百隻野生鳥類 檢察機關快速提前介入
    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滿足食客舌尖上的「美味」,不法分子無視法律、喪盡病狂,在禁獵期內使用禁用方式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百餘只麻鴨、喜鵲、山斑鳩等有益的、有重要經濟、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的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其中還不乏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被人為非法毒殺,頻頻被端上餐桌
  • 2020年陝西檢察機關批捕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128人
    2020年陝西檢察機關批捕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128人 時間:2021-01-16 18:27:30  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 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
    另一方面,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是細化檢察公益訴訟「等」外案件範圍的客觀需要。第一,從檢察機關在新冠肺炎疫情前辦理的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案件來看,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非常狹窄。
  • 省公安廳打擊秋冬季涉候鳥等野生動物犯罪行為推進活動舉行
    11月23日,省公安廳打擊秋冬季涉候鳥等野生動物犯罪活動在我縣舉行。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杜清江,省公安廳黨委委員、森林公安局長馬利民,省林業局保護處處長王俊波,市政府一級調研員梁順利,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沈軍,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魁梧,副縣長、公安局長王曉鵬等參加活動。
  • 十堰這些人非法獵捕野生動物,後果來了……
    「我很後悔,不該以一己之欲破壞野生鳥類資源,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以後,我會多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保護鳥類的重要性,用實際行動保護野生動物。」審判中,戴某懺悔道。接報後,公安機關在其住處查獲畫眉鳥7隻,黑臉噪鶥鳥1隻,收藏灰胸竹雞、白腹鷂死體標本各1隻。 經鑑定,戴某捕捉的活鳥和收藏的鳥類標本均為野生動物,其中畫眉鳥、黑臉噪鶥鳥、灰胸竹雞為「三有」野生動物,且畫眉鳥和灰胸竹雞為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腹鷂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公益訴訟保護「動物王國」
    >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數據能直觀展現檢察機關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高壓態勢,同時暴露出保護野生動物的現實緊迫性。「非法收購、運輸、出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非法狩獵、殺害野生動物等現象依然嚴重,單靠刑事打擊遠遠不夠,必須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方式,積極運用公益訴訟加以保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湯維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 「動物王國」保護記:生態檢察官派駐河長辦、「林長+檢察長」……
    近年來,各地檢察機關不斷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用足用好檢察建議、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或行政公益訴訟等方式,以法之名向社會昭示:堅決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條,讓參與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付出代價。
  • 點讚檢察機關的大力支持!|海南穿山甲公益訴訟案
    在去年提起海南穿山甲公益訴訟時,綠會便向海南省檢第一分院提交了支持起訴申請書,即由綠會作為原告提起針對海南穿山甲買賣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請海南省檢第一分院作為支持起訴單位。海南省檢第一分院對野生動物保護十分重視,並貫徹落實公益訴訟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的相關規定,對本案件支持起訴,不僅在書面證據材料、法律諮詢等方面提供了諸多幫助,在庭審中也對綠會的訴訟請求給予了大力支持!
  • 野豬、斑鳩……橫跨6省野生動物地下產業鏈被斬斷
    湖南省資興市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橫跨湖南、浙江、湖北、江西、河南、四川六省的非法經營野生動物案,涉案的中華竹鼠、野雞、果子狸、斑鳩等20餘個品種的動物就是在天鵝山國家森林公園放生的,涉案人員交納的生態修復金也投入這裡進行異地生態修復,該案的辦理嚴厲打擊了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和非法經營野生動物犯罪,彰顯了檢察機關保護野生動物促進生態文明的履職擔當。
  • 批捕數超「非典」十倍 網絡詐騙犯罪多發
    檢察機關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來抓,依法辦理了一批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截至2020年4月16日,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涉疫情刑事犯罪案件3324件4120人,審查批准逮捕2910件3517人,依法不批准逮捕329件456人;受理審查起訴2636件3310人,審查提起公訴1980件2416人,依法不起訴68件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