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毒殺上百隻野生鳥類 檢察機關快速提前介入

2020-11-28 騰訊網

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滿足食客舌尖上的「美味」,不法分子無視法律、喪盡病狂,在禁獵期內使用禁用方式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百餘只麻鴨、喜鵲、山斑鳩等有益的、有重要經濟、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的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其中還不乏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被人為非法毒殺,頻頻被端上餐桌。

今年1月份以來,遼陽市太子河流域陸續發現多起疑似人為毒殺野生禽類赤麻鴨事件。接到辦案後,公安機關迅速成立了刑偵、森林和太子河分局多警種聯合專案組,經實地勘查、周邊走訪、技術檢驗,確定赤麻鴨系因食用含有農藥「呋喃丹」的玉米粒致死。經連日奮戰攻堅,從一名放羊人提供的點滴線索中,公安機關鎖定了外地流竄到遼陽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孫某林。3月8日,在盤錦市盤山縣一燒烤店內孫某林被警方成功抓獲。經審訊,孫某林交待:今年1月份,其多次夥同同案犯薛某明到遼陽市太子河兩岸投放拌有農藥(呋喃丹)的玉米粒,再於次日返回撿拾中毒死亡的赤麻鴨,以每隻25元的價格賣給盤山縣經營燒烤店的業主張某全。經初步認定毒殺赤麻鴨、喜鵲、山斑鳩等野生禽類一百餘只,3月13日,涉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案發後,遼陽市太子河區檢察院第一時間抽調業務骨幹,第一時間提前介入,並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工作實際,圍繞非法狩獵罪及定性標準、法律適用、證據收集提出意見建議,引導公安機關確定取證方向,完善訴訟證據體系,為疫情防控工作期間從快從嚴打擊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的行為提供法治保障,近日,該案將移送檢察機關進入起訴階段。

相關焦點

  • 投放農藥毒殺獵捕珍稀野生鳥類數萬隻!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
    被告人李福等13人為獲取蠅頭小利,通過在保護區周邊水域投放高毒農藥「克百威」,趁候鳥飲水時進行毒殺、獵捕,而後低價賣給王福、王文等人。王文再進行裝袋打包,通過物流公司以發凍貨的名義輾轉運往湖北武漢,交付給褚祥。褚祥再將這些處理後的野生鳥類賣給當地飯店,做成餐桌上的「野味」。
  • 浙江省檢察機關保護野生動物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發布
    【檢察機關履職情況】 為貫徹落實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公安廳、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廳、林業局聯合發布《關於嚴厲懲治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服務保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築牢野生動物保護防線,2020年2月,寧波市檢察院部署要求各基層院快速精準摸排涉疫公益訴訟線索。
  • 一男子在崇明非法捕殺109隻野生鳥類,被判刑10個月!
    日前,龔某某非法狩獵野生鳥類案在上海崇明法院公開審理,並當庭宣判。龔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公訴機關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指控,被告人龔某某為捕食野鴨,先後於2020年1月24日、2月2日、2月5日將農藥克百威(又名呋喃丹)撒在案發地點崇明區東旺沙附近地塊。
  • 前三季度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
    資料圖:今年2月,甘肅隴南市森林公安查處2起非法狩獵野生動物案。圖為查貨野生動物及獵捕工具。趙怡攝  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出,該類犯罪的趨勢和特點有以下幾項:  一是案件數量增多且罪名相對集中。從前三季度情況看,檢察機關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增長趨勢明顯。其中,第一季度起訴2181人,第二季度起訴5235人,第三季度起訴7738人。
  • 湖南檢察機關出手了!掛牌督辦15起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保護野生動物」呼聲強烈湖南省檢察機關在履職中發現,部分地方仍存在從獵捕到收購、出售再到餐桌的「野味產業」,在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同時,也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危及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增加了疫情防控風險。
  • 男子使用高毒農藥獵殺野生鳥類23隻 檢方提起公益訴訟
    正義網連雲港9月4日電(通訊員孫強)投放高毒農藥呋喃丹,非法獵殺野生鳥類23隻。近日,經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以非法狩獵罪判處時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賠償人民幣6100元。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間,時某某多次到當地近海荒灘,通過在水草上撒呋喃丹,捕殺覓食草種的野鴨。
  • 電商平臺公然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
    近年來,國內屢屢出現用劇毒農藥毒殺野生鳥類事件,包括小天鵝、大雁、野鴨等國家保護鳥類都慘遭毒手,數量之大,令人觸目驚心。記者調查發現,有的電商平臺公然售賣劇毒農藥,並指導如何毒殺野生鳥類,成為這類案件獲取作案工具的重要來源。
  • 百靈鳥遭毒殺案破 累計毒殺4484隻野生鳥類
    隨後,偵察人員從2萬平方米範圍內冰雪中陸續發現百靈鳥死體870隻,一起觸目驚心的衝擊草原生態、以投放毒餌獵殺野生禽類的重大案件擺在森林公安警察面前。通過審理,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大量事實證據面前,如實供述其夥同另兩名犯罪嫌疑人王某慶、郝某專程前來東烏珠穆沁旗草原獵殺野生禽類,意圖銷往東北地區牟利的犯罪事實經過。
  • 檢察機關前三季度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餘人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9日電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毒殺4484隻百靈鳥賠償395.97萬元
    原標題:毒殺4484隻百靈鳥賠償395.97萬元 利用60斤毒藥毒殺4484隻百靈鳥,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首例非法捕獵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終審宣判:錫林郭勒盟中級法院判處三名被上訴人賠償涉案鳥類被毒殺造成的國家財產損失395.97萬元,並互負連帶責任。
  • 兩男子在沉湖溼地毒殺260隻鳥
    兩男子在沉湖溼地毒殺260隻鳥  案發後迫於壓力投案自首  本報訊(記者明眺生通訊員趙靜)兩名男子在武漢沉湖國際重要溼地投毒殺死
  • 一些電商公然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野味還是「毒味」?
    新華社上海2月18日電 題:一些電商公然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野味還是「毒味」?  新華社記者蘭天鳴、胡潔菲  近年來,國內屢屢出現用劇毒農藥毒殺野生鳥類事件,包括小天鵝、大雁、野鴨等國家保護鳥類都慘遭毒手,數量之大,令人觸目驚心。
  • 電商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 野味還是「毒味」?
    ·APP自動保存用戶圖片 京東金融道歉·電商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 野味還是「毒味」?·26秒別車8次 別車男涉嫌治安違法 電商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 野味還是「毒味」?
  • 非法獵捕野生鳥 一男子被刑拘
    犯罪嫌疑人指認自己獵捕的野生鳥和捕鳥粘網  一男子為滿足口腹之慾,架設粘網獵捕野生鳥多達867隻,儲存在家中的冰櫃內,包括啄木鳥、松鴉、灰喜鵲在內全部為「三有」保護動物,其行為涉嫌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犯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日前,通河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稱通河縣烏鴉泡鎮村民郭某有非法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警方立即組織警力進行調查。
  • 電商公然售賣毒殺野生鳥類藥,舌尖上的「野味」還是「毒味」?
    近年來,國內屢屢出現用劇毒農藥毒殺野生鳥類事件,包括小天鵝、大雁、野鴨等國家保護鳥類都慘遭毒手,數量之大記者調查發現,有的電商平臺公然售賣劇毒農藥,並指導如何毒殺野生鳥類,成為這類案件獲取作案工具的重要來源。「今晚吃雞」成毒鳥藥廣告語有網友向記者反映,在淘寶網搜索「野雞藥」「扁毛霜」等關鍵詞,出來大量售賣「毒鳥藥」的信息。
  • 檢察機關1至9月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萬餘人 主要涉三罪
    助力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全國檢察機關認真貫徹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年1至9月,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
  • 在徐毒殺野生鳥類63隻,判刑6個月!
    在徐毒殺野生鳥類63隻,判刑6個月!該案系疫情暴發以來,徐州地區公開審理的被告人用毒殺方式非法狩獵野生鳥類的第一起案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三個月,2019年10月14日下午,被告人史某在禁獵期且未取得狩獵許可證情況下,在江蘇省睢寧縣某地,將劇毒農藥「呋喃丹」摻入玉米粒後撒至墳地內,毒殺野生鳥類63隻。
  • 1144人涉疫情犯罪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  陳菲) 最高檢 4日消息,截至 2020年3月 3日,全國檢察機關共介入偵查引導取證涉疫情刑事犯罪 6428件8595 人;受理審查逮捕1806件
  • 葫蘆島男子非法狩獵野生鳥類,被判刑!
    2019年7月10日至2019年7月24日之間,潘某、王某二人共6次在興城市某村與村交界處的大地上利用「立網」、「方鳥類叫聲」「引誘」等手段非法捕獲灰頭椋鳥,被公安機關當場抓獲。經查,其二人共非法狩獵73隻灰頭椋鳥,俗稱「大鐵雀鳥」,指名亞種(學名Sturnus malabaricus malabaricus),被列為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 以案說法|男子非法捕害58隻野生斑鳩,怎麼判?
    2019年1月以來,齊某坦在鄒城市香城鎮駐地南區域內,採用照明燈、音箱、抄網等獵捕工具,多次獵捕野生山斑鳩180餘只,經查證共有58隻被其捕害。圍繞如何確定齊某坦捕害的涉案野生山斑鳩價值,鄒城市檢察院迅速介入調查,摸排研判,積極對接刑事檢察部門和公安、自然資源規劃等單位,並委託東營國林森林資源資產價格評估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進行評估,該公司出具了《鄒城市香城鎮北齊村齊某非法獵捕野生活體斑鳩對環境生態影響的評價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