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有這麼一座縣城,1分鐘能出縣,10鍾就跨地區了。這個縣歷史十分悠久,還沒有貴州的時候,它就是州府了,而縣城卻是新世紀才搬過來的,這是貴州的哪裡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地圖。
1分鐘出縣,10分鐘跨地區
沒錯,這座縣城就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城。
岑鞏縣城在思暘鎮的舞水河邊,隔河就是黔東南州鎮遠縣羊坪鎮集鎮所在地。一城一鎮之間,有4座橋把兩地聯繫起來,橋長也就120至150米之間,以河中心為分界的話,走幾十米就到了外縣,1分鐘夠了。
前幾年曾經過去一次岑鞏,當時不知道這一點,還在那裡感嘆,有條河穿城而過的感覺真好,結果當地的朋友告訴我,對面是鎮遠縣的地盤,這是岑鞏留給我最深的印象。
至於說出城10分鐘跨地區,還真不是開玩笑。從岑鞏縣城新興大道終點走500多米,就到了銅仁市玉屏縣地界,10鍾完全夠了。
新世紀搬新縣城
其實,岑鞏縣城原本沒在這裡,是進入21世紀才搬到這裡來的。
岑鞏縣城原來在思暘鎮龍江村的龍江河、新安河交匯處。
新安河是龍江河的支流,而龍江河是舞水河支流。老縣城所在地,山環水繞,絕對是一個風水寶地。
事實上,新縣城和老縣城之間的直線距離也就8公裡的樣子。相隔這麼近,為什麼還要搬?根本的還是為了促進發展。
從交通的角度看,新縣城所在地交通更便利。
一是鐵路。湖南株洲至貴州六盤水的複線鐵路經過這裡。株六複線1998年6月開工,2001年11月建成。株六複線建成當年,岑鞏縣完成搬遷。儘管鐵路是從對面的鎮遠縣羊坪鎮過,但過河也就隔300米的距離就到了羊坪火站。後來的滬昆高鐵在玉屏縣設立銅仁南站,距離岑鞏新縣城也就25公裡。
二是公路。早些時候有320國道(上海至雲南瑞麗)從羊坪鎮經過。岑鞏新縣城直接建了一條新興大道,兩端各建一座橋連接320國道,使新興大道成為320國道的一段新路段。後來的滬昆高速公路直接從岑鞏新縣城穿過,在縣城西北角開了下道口。
從發展的角度看,搬新縣城是一次深謀遠慮的戰略安排。為什麼這樣講?
21世紀初,正是城市化加快發展的時期。縣城搬遷到新的所在地,岑鞏縣近可就交通之便利,遠可拓展城市化發展空間。
岑鞏縣的「遠大理想」
之前你可能會想,新縣城不過在老縣城的8公裡開外,有必要搬縣城嗎?
從下面的圖你就可以看出,新縣城、開發區、老縣城,已經基本連起來了。
連接新縣城和開發區之間的道路叫新思路,反過去看當初搬遷縣城,那可真是著眼城鎮化長遠發展的一個「新思路」啊,因為這個「新思路」的後面,隱藏著把岑鞏縣建設成為黔東南州、銅仁市、湖南懷化市三市州次區域中心城市的「遠大理想」。
岑鞏在歷史上稱思州,始名於唐,置府於明,為楚、黔、滇交通要衢,是貴州政治、經濟、文化的最先發祥地,史學界素有「先有思州、後有貴州」之說。區位的特點、歷史的榮光,也是岑鞏萌發「遠大理想」的重要因素。
這個「遠大理想」實現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從2001年搬遷到現在,已經差不多20年了,新縣城、開發區、老縣城三個點連成一片尚未完全成型。原因何在?缺乏工業和人口的支撐。
理論上講,城市化是工業化的產物。岑鞏縣本身只是一個僅有20多成人口的小縣,又缺乏有力的工業化支撐,對周邊也就沒有吸附力,城市化進程緩慢一點是自然的。再者,新縣城、開發區、老縣城三個點連成一線,達到了10公裡,貴州這樣大的縣城也不是很多呀。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雖然速度慢一點,但岑鞏縣的「遠大理想」終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