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海參養殖行業被爆出養殖海參用敵敵畏殺死水裡的其他生物,以保證海參養殖不受影響。其所利用的就是海參超強的抗藥性。此消息一經爆出輿論譁然紛紛聲討山東海參養殖企業。海參+敵敵畏!你只關心健康我卻看到了生存困局!網友:互相傷害!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
水產養殖戶要生存消費者要健康,但是在我國劣幣逐逐良幣的現象十分嚴重,最終導致的結果就只能是互相傷害!
現在是信息化高度發達的時代,很多農產品的價格(包括海參的價格)都是公開透明的,如果同類的農產品價格稍微高一些消費者就不會買單。
這就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質量好成本高的農產品往往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反而是那些價格低的農產品較受歡迎。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大家都在拼命地降低成本,否則你就沒辦法生存。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消費者省錢但是犧牲了健康,而農民最終也只是在溫飽線上掙扎。
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主要因素有三個:
第一,我們國家目前對於農產品的質量評級還是有很大的缺陷
你要是說我們國家沒有農產品的質量評級那是不對的,我們國家有完善的質量評級標準。但是你要說這個質量評級有什麼作用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首先就是我們的質量評級不具備權威性,消費者不認可質量高價格高這個說法,這就說明我們的質量評級不具備權威性。消費者不買單質量評級又有什麼作用呢?
我們認為我們要真正的完善我們的質量管理和評測體系,並且對不同質量的農產品價格做出規定,讓真正的優質農產品可以得到較好的收益,讓劣質農產品無法進入我們的餐桌,這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們農戶和消費者的利益。
第二,世界貿易對我國農產品的衝擊太大,導致我們本國農業從業者生存艱難
我國農業發展相對滯後中國的一些消費習慣也不是很利於我們本國的農業發展,這就造成進口衝擊到來的時候我們國家的農民疲於奔命的現狀。因為本身就不是在同一水平上競爭所以處於競爭劣勢也是正常的。
這種不對等的競爭情況讓我們本國的農民生存越發的艱難,大大的影響了我們本國農業的進步和發展。這也是導致本國農產品一再降低質量只能打成本戰價格戰的一大原因。
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我國應在政策上和金融上給予農業產業公平的待遇,並且在國際公約允許的範圍內最大限度的限制進口農產品對於我們本國農業的衝擊,給我們本國農業發展爭取一些時間。
第三,消費者的消費意識應當有所提高
很多農產品其售賣的價格明顯都低於其成本價,這些東西的質量怎麼可能有保障?就拿我們東北的大米來說,一斤大米的生產成本都在2元以上(中粒出廠價)你花兩塊錢買的大米還包郵是什麼貨色?你自己心裡沒譜嗎?
還有就是我們現在的和很多人買農產品都在看「臉色」好看個大的就是好的,我們難道不知道品種,生產環境,以及其他各種因素都會影響色澤和個頭甚至是口感嗎?
只有真正地了解農產品才能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好東西,其價值幾何。
消費者不了解這些知識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我們現在很多人連我們中國大面積種植的一些農作物都認不全,更不要說明白其價值了。五穀不分是現在的真實寫照。
山東海參使用敵敵畏這件事是不對的,你就是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能使用農藥害人。但是其背後所反映出的問題卻值得我們警醒,我們整個農業產業存在的巨大問題和生存困難才是很多農業從業者不顧消費者身體健康鋌而走險的根源。
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這些問題的發聲生,我們認為更多的關注結果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的,關注問題發生的根源幫助農業從業者解決生存危機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大家對《海參+敵敵畏!你只關心健康我卻看到了生存困局!網友:互相傷害》這篇文章怎麼看呢?一起來評論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