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天宮一號發射時間利於觀測

2021-01-14 中國網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進入倒計時之際,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接受媒體採訪,權威解讀「天宮一號」與航天天文的有關情況。    

    主持人:天宮一號發射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全國各地的網友也非常的關注。今天我們有請到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來為我們網友解讀有關天宮一號和天文之間的一些關係。天宮一號這樣的人造天體是不是也是天文學研究的範疇?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發展對我們天文發展有哪些影響?

     朱進:它的軌道本身是和天文有關的。但是一般來說並不是我們天文研究的對象。但是作為天文愛好者來講,飛船、飛行器這些東西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觀測目標。所以,各國的天文愛好者都會有一部分人對人造天體的觀測非常感興趣,它本身是愛好者的觀測目標。另外,航天事業發展本身,當然對天文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特別表現在,我們現在天上飛的這些太空飛行器裡面,其中有一些是天文用途的。有一些,比如說哈勃望遠鏡,還有天文衛星。這些衛星有些是因為我們要離開地面去消除大氣的影響,也有一些是我們在某些波段在地球上是無法觀測的,比如說X射線、伽瑪射線這些是我們必須要考慮到的。這些對我們天文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中國目前在天文衛星這個方面還非常少,也希望以後能有專門的中國的天文衛星來發射。

     主持人:現在我們獲得的消息是天宮一號將在9月29號21時16分發射。您覺得這個時間是否有利於網友的拍攝和觀測?

     朱進:這是非常好的。因為我們國家自己的航天發射以前基本上是在白天進行的。我印象裡面還沒有晚上進行的大項目。這次在晚上發射對我們愛好者的觀察是非常有利的。白天至少發射這一圈我們是觀測不到的。晚上對於它發射以後,第一圈的時候,我們地面就有一些機會能夠直接的看到和拍到。

     主持人:白天發射和晚上發射是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定,但是我們作為愛好者來說,晚上發射觀測是比較好的?

     朱進:對。我們現在愛好者觀測是用肉眼,還是光學波段的目視觀測,當然只有天黑了以後你才能看見。這還取決於當時太陽能不能照到衛星上,衛星是亮的,我們才能觀測到。

     主持人:天宮一號是在酒泉發射,它將在天空中執行兩年的飛行任務。您覺得哪些地方的網友能夠觀測到?

     朱進:對於它的發射這一圈。29號晚上的時候,發射這一圈,因為它肯定會向東發射,你可以大概看一看從酒泉往東的地方,包括內蒙、山西、河北、山東。當然你要稍微看一下,離太遠的還不行。這個方向上,這些地區的觀測者才能真正看到,它開始繞地球轉了以後,我們國家任何地方的人都有可能看到它。但是具體觀測是什麼時間、往什麼方位能夠看到,還要發射上去以後,估計一兩天以後,在網上就可以查到天宮一號的軌道和預報了。在這種情況下,網友可以自己到網站上去把自己觀測地點的數據(經緯度)輸進去以後,網站就會告訴你。對這顆衛星你可見的情況,什麼時候、哪天、什麼時間、哪個方位會出現。這些都會有預報。因為兩年時間,對任何一個地方的人肯定會有機會看到它的。

     主持人:網友在觀測拍攝的時候,對天氣的考慮應該是怎樣的?

     朱進:肯定需要晴天的時候,而且是晚上。除了特別特殊。還有一種情況,天宮一號的凌日或者凌月的觀測,可以使得我們在白天的時候觀測到它。比如說它正好走到我們和太陽中間,從太陽表面我們可以觀測到它,這樣白天可以觀測到。其他情況都是夜晚的時候才可以觀測到,夜晚也得是天晴的時候,它有的時候會從我們上空經過,但是很多時候它是走在地球影子裡的。它是飛的,一般來講在天黑以後一段時間和快要天亮的一段時間我們才有機會看到它。子夜前後這段時間對天宮一號這樣的目標,即使它過境我們也看不到,因為它會走在地球的影子裡。我們能看到它的條件是,衛星本身有一部分被照亮的。衛星本身被照著的,我們觀測的這個地方是天黑的,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看到它。

相關焦點

  •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山西山東可觀測天宮
    資料圖:中國太空站5部件9月20日9時,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徵二F運載火箭組合體開始轉運。海晗攝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進入倒計時之際,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接受媒體採訪,權威解讀「天宮一號」與航天天文的有關情況。
  • 專家:肉眼能觀測到天宮一號 速度比慢速流星慢
    與國際空間站軌道同一量級符觀測低軌太空飛行器一般規律  「天宮」或為人所見  本報記者 徐瑞哲  此前,國內天文愛好者曾從地面上多次觀測國際空間站、哈勃太空望遠鏡等人造天體,我國神舟系列飛船也有地面觀測先例
  •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與天地對話:好奇心驅動,無問西東
    與天地對話:好奇心驅動,無問西東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希望更多年輕人仰望星空「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燦爛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法則。」天文學家和他們的生活,是如《星際穿越》般跌宕起伏,還是整日湮沒在觀測與數據當中? 記者日前專訪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傳播中心首席科學家、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替茫茫然的天文「小白」們,尋找一個通向天文學家與天文學秘境的引力透鏡。 研究天文究竟有什麼用?
  • 倩影追蹤:海澱圖強二小兩位教師拍到天宮一號
    當時一級火箭剛剛墜落,二級火箭還在天宮一號尾部燃燒  當天宮一號發射時間臨近時,一些惦記此事的教師趕回房間收看電視直播,只留下三四位教師和寇文、曹軍在原地等候。「今天講課時就有人問我,能不能觀測到天宮一號?我當時回答是有可能,但並不能保證。事實上,我非常希望能看到天宮一號飛過頭頂的身影。直覺告訴我,今晚應該有戲。」寇文告訴記者。
  • 北京天文館邀您金秋覽月 免費觀測月球發放獎品
    重陽節北京天文館「路邊天文」邀您「金秋覽月」  2007年10月19日(重陽節)至10月30日(中國天文日),中國天文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天文館專業委員會、北京天文館、《天文愛好者》雜誌社和搜狐網共同主辦的「路邊天文」活動邀您「金秋覽月」。
  • 北京天文館館長:杭州市民所拍飛行物是飛機
    北京天文館朱進館長認為,被媒體刊登的杭州市民所拍的不明飛行物肯定是飛機,但不能確定是否和杭州蕭山機場的不明飛行物有關。最新進展民航多部門派員抵杭調查7月7日晚上9時左右,杭州蕭山機場上空疑發現不明飛行物,機場隨即採取封鎖措施1個小時,導致大量航班延誤或備降。
  • 神十對接時間確定:天宮一號靜候神十到來
    6月11日傍晚,中國第五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號升空,今日(13日)神十將與620多天前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首次交會對接  有媒體報導說,從今天開始,神州十號飛船將在夜間從北京等地區過境,我們用肉眼就能觀測到神十飛船。是不是真的如此呢?昨天深夜,中央臺記者獨家對話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  「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們神舟十號航天員向全國人民、全球華人致以節日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 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由於此次是非受控再入,所以天宮一號的最後航程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在天宮一號墜落的同時,有航天愛好者放出了一副在軌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圖,其中1970年發射升空的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赫然在軌!而天宮一號還和東方紅一號擦肩而過!圖片: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 天文館館長介紹「中國日全食」
    近期全國的天文迷們都在熱切的盼望著7月22日日全食的到來,這次日全食是2132年以來觀測條件最好的一次。由於它的最佳觀測地點都集中在中國,所以它也被國際天文界譽為「中國日全食」。這一次日全食究竟會持續多長時間?在哪些地點觀測比較好?我們今天特別邀請到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先生,請他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情況。朱館長您好,非常歡迎您的到來。
  • 北京天文館因展品少被降級 館長委屈稱隕石難得【3】
    現場探訪  參觀者:展覽實物雖少卻要逛上半天  北京天文館由西直門外的北京天文館和建國門內的北京古觀象臺組成。記者昨天下午來到了位於西直門外的北京天文館,大門口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匾額還在。恰逢周末,參觀者格外多。
  • 22號本次流星雨達到高峰 天文館館長來解讀(圖)
    天文館長朱進接受採訪    播出時間:2004年4月21日CCTV-12 23:50首播  編導:楊紅葉 出鏡記者:黃剛  嘉賓:朱進 北京天文館館長  導語:  歡迎收看那麼流星雨是什麼樣的景觀,怎麼樣我們才能夠觀測到它?我們馬上就要專訪國家天文臺小行星項目組組長,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博士。  訪談:  黃剛:這次的流星雨是在4月22號,再過幾天就要達到最高峰了,有媒體是這樣描述的:它將以極高的速度帶著耀眼的光芒掠過天空,您能給我們描述一下這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
  • 北京天文館因展品少被降級 館長委屈稱隕石難得【2】
    焦點二:天文館藏品是否不豐富  評委認為展品單一 天文館叫屈稱隕石難得  據北京市文物系統內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北京天文館之所以被降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館藏藏品內容不夠豐富;二是展覽內容單一。
  • 《奇幻科學城》走進天文館 萌娃製作望遠鏡
    今晚(3月10日)21:20,準時播出的節目中,將由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擔任「神奇大教授」,帶領「超級孩子王」寇乃馨及萌娃們分享「旅行者一號」以及「朱-巴拉姆彗星」的故事,一起尋找地外生命。揭秘「超級之眼」 現場排列「八大行星」朱進一開場就告訴大家,無垠宇宙裡數以億計的星球中可能蘊藏著生命,為了監測這些恆星以及發現更多的行星,他也詳細介紹了著名的克卜勒望遠鏡和由中國自主研發的Fast項目,而這個坐落在中國貴州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有著「超級天眼」之稱。人類利用望遠鏡把目光投向廣袤宇宙時,地球自身相較太陽而言到底有多渺小?
  • 太陽系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 連線北京天文館館長
    80%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後草案  與會代表、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通過電話介紹,超過80%的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後草案,就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它天體定義達成共識。  最終決議把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它天體定義為三類,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
  • 今晨天空現「金星合月」景觀 天文館長曬照(圖)
    金星今早「約會」月亮  網友拍照微博曬圖 天文館館長也關注  本報訊(記者 魯曼 王賀健)今天清晨,天空中出現了「金星合月」的天象。早起的市民,甚至北京天文館的館長也都抓拍到了這樣的景觀。
  • 6.21日環食北京能看到嗎?北京日偏食時間幾點出現?
    北京天文館專家介紹,這次日環食,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大多數地方都可見到大食分日偏食。「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在中國境內想看到同樣的日食就要再等十年了。」北京地區14時33分至16時59分可見偏食,食甚發生在15時50分,食分為0.59。  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本次的日環食有許多特別之處,在我國有些地方觀測太陽和月亮的視直徑相差僅千分之三,幾乎一樣大。因此日環食發生時,沒有被月亮擋住的太陽邊緣會非常窄。「這種日環食我以前還沒遇到過。到時候會是什麼觀測效果?
  • 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07毫秒,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乘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次自動點火。21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天宮一號備份改為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2017年發射
    天宮一號超期服役備份器改為天宮二號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任沁沁 王敏)由於天宮一號「超額圓滿完成任務」,原來為天宮一號準備的備份飛行器,如今將通過適應性改裝,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作為它的新使命
  • 北京天文館選址內幕:50年前險些建在天壇(圖)
    但當時北京天文館第一任館長陳遵媯堅決不同意這種叫法,他認為只靠天象儀這一種手段普及天文知識還遠遠不夠,還需要舉辦展覽、科普講座、組織各種天文觀測活動,「它絕不僅是天文電影院,應該是沒有圍牆的天文學校。」他力挺「天文館」這個名字,因為他希望將來中國第一個科普場館不但要播放天象節目,還要培養天文愛好者和天文人才,出版天文普及刊物,還可以搞一些簡單的研究課題。
  • 2019-2020北京天文館新年夜活動攻略(時間+門票)
    >  新年夜活動主題:擁抱漫天星辰,共享盛世華誕  北京天文館將開展「擁抱漫天星辰,共享盛世華誕」主題新年活動。  活動突出科學性、趣味性、互動性,囊括館長星夜秀、天文觀測、天文拓印、「太空·你好」藝術作品展、2019年攝影師大賽作品展、科普節目展映等10項精彩內容,用輕鬆有趣的方式為您薈萃天文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