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創造出真正的「星球大戰」式全息圖

2020-09-05 探索全頻

圖片:CC0公共領域

全息電影,就像萊婭公主在《星球大戰:新希望》中投射的一部R2D2一樣,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小說的大本營,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在全息照相方面的經驗可能只是一角錢大小的郵票在我們的護照和信用卡上。研究人員認為,通過使用能夠以自然材料無法實現的方式操縱光的「超表面」材料,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終於看到了隧道盡頭的光,用於製作真正的全息電影。

東京農業科技大學(TUAT)的研究小組於8月3日在「 光學快報 」上發表了這一發現。

這些天,我們的錢,信用卡和護照上都掛著靜態全息圖。

這些「浮雕全息圖」以類似於壓印黑膠唱片的方式壓印在塑料上,可以用作安全裝置或使包裝紙閃爍,但它們以其低圖像質量,靜止圖像和有限的視角。儘管在大眾文化中無處不在,但在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我們還沒有真正的全息電影。

甚至在音樂會上越來越常見的流行歌手的「全息圖」也不是真正的全息圖,而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戲劇技巧的更新版本,該技巧通過鏡子和光來欺騙眼睛-這種幻覺很容易被觀眾看到僅稍微移動到設置的一側。

但是東京農業技術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部真正的全息電影,其概念是受到19世紀最早的電影放映機順序播放的啟發。

概念的證明取決於所謂的超表面,這是一種只有幾納米厚的薄膜材料,其微觀結構是通過人工製造的,以提供自然產生的材料所沒有的特性,例如對光的巧妙操縱。超穎表面所涉及的重複圖案非常微小,其規模小於光的波長。是它們的形狀和特殊的排列方式,而不是像常規材料那樣,通過化學成分來改變超表面的光路。

研究人員「印製」了一個由金製成的,由金構成的超表面的48個矩形框的陣列,該框衍射出的雷射以產生真實的全息三維圖像出現在空中(就像萊婭公主一樣)。 ,可以從房間的大多數角度觀看。

每個超表面框架(使用一卷賽璐film膠片)都略有不同(使用48個地球旋轉的圖像)。通過以每秒30幀的速率(大多數直播電視中使用的幀速率)順序重建每一幀來回放全息電影。

開發該系統的工程師之一巖田健太郎說:「我們使用氦氖雷射作為光源,產生微紅色的全息圖像。我們希望它可以從任何角度觀看:「整個半球」 3D投影。」

電子束光刻印表機還花了六個半小時來繪製48幀圖像,這是一個非常短的膠片循環播放的過程。研究人員認為,一部六分鐘的全息電影將耗時800多個小時。

分享人類探索新知識,帶你領略未知的魅力, 歡迎訂閱關注「探索全頻」 。

相關焦點

  • 全息技術:《星球大戰》中的未來世界形態會實現嗎?
    Tech科技愛好原創 · 作者 |Ambition位於英國南部的薩塞克斯大學一個研究小組以立體顯示技術創造了一種可以在空中盤旋的虛擬蝴蝶,這是一種三維顯示,就是將立體圖像以平面投影圖或透視圖的形式在平面上表現出來的過程,而由於全息投影技術(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想像的技術)所呈現的效果與之類似
  • 8大源自電影科學突破 星球大戰3D全息成像技術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星球大戰」式全息圖?可製造「哈利波特隱形衣」的材料?自動繫鞋帶運動鞋……,這些事物都在科幻電影中出現,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事物,正在漸漸成為現實。
  • 科學家研發超穎材料設備 全息技術從科幻走向現實
    導讀美國科幻電影《星球大戰》中描繪的全息技術,相信大家不會陌生。然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物理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微型納米設備,以構建高質量的全息圖像,讓科幻走向現實。科幻(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先從科幻說起,介紹一下《星球大戰》。
  • 令人終生難忘的8張全息圖
    令人遺憾的是,這不是一艘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船,但這一景象足以令人信服地接近它。單單是它的大小就令人震驚。這艘18世紀的船長超過27.5米(90英尺),在夜裡發光。此外,全息圖的投影方式似乎是漂浮在德拉瓦河上。這一令人難以忘懷的景象背後的公司必樂工作室也對全息圖進行了調整,以改變其外觀。這吸引了人們在這艘船在碼頭周圍幽靈的一個月裡多次造訪。
  • 這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
    視頻截圖,詳細信息還請點擊下面的連結真正的全息影像是什麼樣,各位可以看一段1972年的視頻:Introduction to Holography。視頻裡用膠捲記錄了物體的整個三維圖像信息,並通過雷射重現出來。以上就是嚴格意義上的全息,那麼定義完了我們來談一談現實。
  • 別被忽悠:這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
    視頻截圖,詳細信息還請點擊下面的連結真正的全息影像是什麼樣,各位可以看一段1972年的視頻:Introduction to Holography。視頻裡用膠捲記錄了物體的整個三維圖像信息,並通過雷射重現出來。以上就是嚴格意義上的全息,那麼定義完了我們來談一談現實。
  • 比全息更好的3D投影,僅靠塵埃就能實現
    如果你是一個科幻電影迷,一定不會不知道《星球大戰》這部經典的螢屏科幻大片。還記得那個萌萌噠的 R2-D2 機器人和美麗的萊雅公主麼?電影中有這麼一幕:R2-D2 利用雷射束炫酷地把萊雅公主的形象投射到了稀薄的空氣中 (「當時的我都驚呆了」),而今天科學家們把想像向現實又推近了一步。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的這七大黑科技,不再只是傳說!
    >每個人都已經陷入《星球大戰(Star Wars)》大肆宣傳的新系列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的上映。當然,在辦公室所有工程師「原力」的各種好的討論,包括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實現真能運作的光劍(light saber),或是曾有多少次我們曾經夢想在童年車庫中建造R2D2。
  • 星球大戰在美國有多火 每出一部都創造票房奇蹟
    近日星球大戰外傳《遊俠索羅》也是在國內熱映引起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都知道星戰系列一直都是有著不錯的票房成績,當初星戰7也是拿下了影史第三的好成績,那麼星球大戰在美國有多火?     不過,中國觀眾對《星球大戰》的興趣未必會比對漫威漫畫的興趣大,畢竟過去十年中,漫威推出了數量龐大的電影、漫畫、遊戲、玩具,早已在中國培養出了一代年輕的消費者
  • 全息AR遊戲成頭戴式AR設備供應商主戰場,蘋果/微美全息等公司相繼...
    幾年前,聯想就推出了聯想Mirage新品,官方表示,這款新品由聯想與迪士尼聯合打造,是一款沉浸式AR遊戲設備。Mirage是以智慧型手機驅動的AR智能頭盔解決方案,官方表示是AR面向消費級市場的落地,聯想MirageAR智能頭盔套裝由三部分構成:AR頭顯、光劍控制器、追蹤信標。
  • 不藉助任何屏幕,科學家在空氣中完成了三維投影
    大銀幕上也有這樣經典的科幻時刻——勇敢機智的機器人R2-D2,在《星球大戰》中把萊亞公主的三維圖像傳送到稀薄的空氣中。而這多虧了最小的屏幕:像灰塵一樣的粒子。三年後的今天,想像力已經略顯疲軟的我,突然發現我夢想的這種技術被人實現了。這說明有夢想總是好的,總有一天會實現,雖然可能不是被你本人實現的。
  • 科幻經典巨製《星球大戰》背後的聲音設計
    本文將解讀貝爾特是如何創造出深深烙印在影迷心中的宇宙之音。兒時痴迷錄製聲音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從事電影製作行業。」大學時就讀物理系的本·貝爾特表示,他一直以來想成為的是科學家,沒想過自己會踏進電影行業。但從小就很喜歡電影的他,十歲就會用父親的攝影機拍片。
  • CES 2021展商展示神奇全息技術 有望打開3D交互大門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星球大戰》是一部經典的科幻電影,啟發了幾代電影人和創作者,甚至是科學家。電影中R2-D2向歐比-萬·克諾比和盧克·天行者的全息廣播萊婭公主的場景場景就特別激勵了泰勒·斯科特。泰勒·斯科特是一名科學家,他在15歲時就申請了第一個專利,一心想把全息這項技術帶給世人。如今,他在聖地牙哥創立的IKIN公司即將實現這一目標。在1月11日開幕的CES上,IKIN將與潛在的賣家和投資者會面,推廣其正在開發的智慧型手機配件,這種配件可以將設備上的內容轉化為三維全息圖。
  • 三星出品新型交互全息顯示器,微美全息MR頭顯加速布局5G通訊服務
    我們在觀看科幻電影的時候,總會被影片中各種各樣的高科技所吸引,其中有一種全息投影技術一直是我們想擁有的,有了它手機、電腦等設備就可以直接顯示出立體的3D全息投影圖像,非常酷炫。看過科幻電影《阿凡達》和《星球大戰》的同學對於全息影像的場景肯定都不陌生。
  • 星球大戰8國內什麼時候上映 星球大戰8劇情介紹 星球大戰8好看嗎
    《星球大戰》系列第八部電影,《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近日公布了影片的片長:2小時30分鐘,創造了「最長星戰電影」的記錄。根據外媒的統計,從《星球大戰》的前傳三部曲到四部正傳,再到外傳《俠盜一號》,其片長分別為2小時16分,2小時22分,2小時20分,2小時1分,2小時4分,2小時11分,2小時16分以及2小時13分。所以,《星戰8》的2小時30分,創造了一個記錄。
  • 宇宙在你手中 《賽爾號星球大戰》(無限宇宙)的創造秘籍
    淘米2018最新手遊《賽爾號星球大戰》(賽爾號:無限宇宙)在繼承頁遊經典的基礎上,開放各個星球場景的自由探索,並與場景中的物件互動,以各種方式解開彩蛋,收穫星球專屬稀有物品和隱藏精靈。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賽爾號星球大戰》(賽爾號:無限宇宙)手遊中的創造秘籍吧。
  • 科學家成功用無線電波生成全息圖像
    物理學家首次用來自WiFi發射機的無線電波在一個全息圖中編碼了一個真實物體的三維圖像,類似於電影《星球大戰》中由機器人R2D2投射的萊婭公主的圖像。在原理上,這種技術可以讓外部人士通過房間內散射出的Wi-Fi信號「看見」一個房間內部,不過一些科學家表示,這樣的間諜活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量子感應專家FriedemannReinhard說,這一想法誕生於幾年前。
  • 電影:根據Sam Witwer的個人說法:星球大戰的故事實際上關於什麼
    【電影:根據Sam Witwer的個人說法:星球大戰的故事實際上關於什麼】導語:與「 流氓一號:星球大戰故事」不同,「星球大戰故事」選擇主要關注全新角色,「 獨行:星球大戰故事 」深入研究了這個神話中最受歡迎角色之一的背景故事。
  • 未來已來,全息圖也能像電子相框一樣在家展示了
    全息圖可能是科技領域最大的科幻聖杯,而眾多公司也花了數年時間試圖將《星球大戰》、《少數派報告》和《阿凡達》等電影的浮動3D展示帶到現實生活中。谷歌眼鏡是一家剛剛起步的創業公司。鏡子使用的技術類似於HoloPlayer One;它創造了45種不同的三維模型的視圖,並使用透鏡透鏡從不同的角度來顯示這些視圖,從而創造出全息效果,讓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能夠看到物體的不同部分,比現在的電子相框要先進的多。
  • 科學家成功用無線電波生成全息圖像
    物理學家首次用來自WiFi發射機的無線電波在一個全息圖中編碼了一個真實物體的三維圖像,類似於電影《星球大戰》中由機器人R2D2投射的萊婭公主的圖像。他說,「很顯然,如果你要從WiFi的眼睛裡看世界,那麼你就要製作全息圖。」照相機通過收集物體反射的光並將其聚焦到一個屏幕上產生強度更高或更低的二維模式,從而生成圖像。與此相對,全息圖更多地會利用光波的自然特性。通常會利用雷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