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後男女生育都應重視孕前評估和產檢

2020-11-25 澎湃新聞

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迎來了大結局,白淺和夜華十裡桃林相守,阿離交給了折顏和白真看,兩人要給阿離講故事講到阿離的弟弟出生,有人猜測白淺上神是否懷二胎了?需要指出的是,神仙懷孕不需要考慮年齡,但作為凡人來說,生育還是推崇在最適合的時間段。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副主任醫師熊鈺告訴我們,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醫院接診高齡產婦的比例明顯上升,確實,每個女性都有做媽媽的權利,但是,對於生產這件事情,一定要明確知道風險,高齡產婦要特別重視孕前評估、產前篩查和診斷,以及孕期檢測,做到「知己知彼」。

高齡孕婦風險更大

那麼高齡孕婦到底如何界定呢?熊鈺醫生指出:到預產期時年齡≥35周歲的孕婦即為高齡孕婦。相對於更為年輕的女性,高齡婦女的生育能力有所下降。女性35歲的生育能力僅為25歲的50%,40歲的生育能力僅為35歲的50%。所以,對於高齡女性來說,能不能懷上首先是個問題。

「另外需要指出的,不僅是女性,男性到了35歲以後精子的質量也會下降,所以,男性上了35歲以後,如果想要做爸爸,也需要進行精液常規檢查。」熊鈺醫生說。

對於高齡懷孕,女性應該了解這對於自己存在一定的風險。來自美國的42-45個洲、超過1000家醫院的近800萬個病例的數據顯示:35-44歲和45歲及以上女性相比於35歲以下孕婦,出現內科疾病更為常見,包括: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梗、哮喘、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溼性關節炎、膠原血管疾病、易栓症、抗磷脂抗體症候群、血小板減少症、慢性高血壓和慢性腎衰等。

「所以,我們最為鼓勵的還是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對於想生育的女性,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在35歲以前生育最為合適。」熊鈺醫生說,「與35歲以下女性相比,大齡女性分娩時死亡的可能性更高,且45歲以上婦女死亡風險更高。相比較於年輕女性,大齡女性需要機械通氣支持、輸血的比例,以及發生心肌梗死、缺血、心臟驟停、室顫、急性心衰、肺炎、肺水腫、肺栓塞、深靜脈栓塞、敗血症、急性腎衰的比例更高。」

35-44歲及45歲及以上婦女相比於35歲以下年輕婦女發生產科併發症的可能性更高。「高齡孕婦中出現了很多『糖媽媽』,35歲以上孕婦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發生率是25歲以下孕婦的5.5倍;40歲是GDM發病的高峰。35歲以上孕婦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是非高齡孕婦的5倍,且易並發重度子癇前期或子癇。高齡組孕婦出現剖宮產、多胎妊娠、早產、胎盤早剝、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胎兒死亡、宮頸機能不全、胎兒染色體異常、巨大兒、胎膜早破、前置胎盤和產後出血的可能性也較大。」

除了對媽媽有影響,高齡孕婦的胎兒出生缺陷率也更高。「有些人認為,生育的第一個孩子健康,第二個孩子絕對沒有問題,這完全是個誤區。」熊鈺醫生說。

可以看一下以下圖表:

「20歲的時候,唐氏症候群風險為1/1667次,也就是女性生育1667次,只有一個孩子可能會患有唐氏症候群,而到了35歲,風險上升到了1/385次,到了45歲,風險上升到了1/30次。所以,我們認為,20-25歲女性生育的胎兒為出生缺陷低危人群,母親年齡上升會增加胎兒出生缺陷的風險。」熊鈺醫生說。

做好評估和檢查

那麼,對於想要生育的高齡女性就一定不能生嗎?「也不是,但是要做好評估和檢查。」熊鈺醫生說。

首先是,高齡孕婦的孕前評估,包括:

◆一般評估

內科檢查:血壓、BMI、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甲狀腺功能、胸片、心電圖、肝膽脾胰B超

專科檢查:婦科B超、宮頸TCT、乳腺B超

◆生殖功能評估

病史詢問:月經情況

卵巢功能:基礎體溫;FSH、LH、AMH;排卵監測

精液常規

另外,高齡孕婦要注重產前篩查與診斷,包括:

◆染色體核型分析

人類染色體具有特定的形態和數目,對胎兒染色體檢測最直觀的方法當然是通過顯微鏡了,也就是科學家們所說的染色體核型分析,該方法首先通過染色體顯帶技術,對胎兒來源的細胞標本進行特殊染色處理,使染色體的一定部位顯示出深淺不同的染色體帶紋。這些帶紋具有物種及染色體的特異性,醫務工作者能夠根據每條染色體的特徵區分它是幾號染色體,並能數清對應染色體的數目。

正常的人類染色體數目為2條,21-三體症候群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唐氏症候群,其21號染色體不是正常的2條,而是3條。除此之外,如果某條染色體上多了一大段或者少了一大段,也是可以檢查出來的。

該方法獲取胎兒細胞的方式有絨毛膜取樣、羊水穿刺、臍血穿刺。這三種為有創性檢查。羊水穿刺的時間是孕16-25周,流產風險為0.1%,如果孕婦錯過羊水穿刺時間,也可以在孕28周後接受臍血穿刺,流產風險為1%。還有一種是在孕14周前進行的絨毛膜取樣,流產風險為1%。

「絨毛膜取樣、羊水穿刺、臍血穿刺任選其一進行檢查,都能由此查出人類所有46條染色體的異常,確診胎兒染色體是否存在異常。因為這三項任何一項檢查,都是確診實驗,100%準確。」熊鈺醫生說。

◆ 無創DNA

這是一種無創性檢查,對於絨毛膜取樣、羊水穿刺、臍血穿刺方式有擔憂的朋友可以做無創DNA。創DNA檢測孕12-24周是最佳檢測時間。通過採集孕婦外周血5mL,提取游離DNA,採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分析,即可準確得出胎兒發生染色體非整倍體,即21-三體症候群(唐氏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愛德華氏症候群)、13-三體症候群(帕陶氏症候群)的風險率,檢出率為99%以上。

不過,無創DNA也有缺點,比方說,檢測面窄(不能對全部染色體篩查,目前針對21、18、13三體)、對雙胎和嵌合型染色體異常無法檢測(必要時需進行羊水穿刺)、但無創的檢測範圍已覆蓋了常見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

◆ 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是一種血清學篩查方法,通過抽取孕婦外周血,檢測孕婦血液中的一些蛋白和激素水平,並結合孕婦自身情況如體重、年齡等,估算出生育先天缺陷兒的危險係數的檢測方法。

這是一種無創檢查,檢測安全性高,但檢出率偏低(約65%~70%),準確率有限,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不能確定胎兒是否是唐氏兒。也就是說,如果檢查結果是「高風險」,準媽媽也不需要害怕,只是胎兒存在異常的風險比較高,提醒需要做侵入性產前診斷等更加詳細的檢查;檢查結果是「低危」,準媽媽也不要掉以輕心,胎兒只是存在染色體異常的風險比較低而已。

「無創DNA和唐氏篩查都是屬於無創性檢查,但是如果檢查結果顯示高危,還是需要進行絨毛膜取樣或者羊水穿刺或者臍血穿刺任以進一步確診。還有,高齡孕婦要注重孕期監測,加強孕期正規產檢。初診建卡時間為:8-12周,孕期要到定點醫院進行定期產前檢查。我們最怕的就是無產檢、無評估的高齡女性,一旦發生危險,根本不知道病史。」熊鈺醫生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我國唐氏症候群患者超百萬 專家提醒孕前須檢查
    25-30歲的育齡婦女,生育「唐寶寶」的風險大約為1/1100-1/1000,35歲風險上升至1/350,40歲時至1/100,45歲時達1/25。對此,汪菁提醒大家,準備懷孕的夫婦最好在孕前3~6個月到遺傳諮詢門診,接受風險評估和孕前檢查,做到有計劃的懷孕。孕期正規產檢,進行唐氏篩查及超聲畸形篩查,遇到問題務必和專業醫生溝通交流,切不可低估產前篩查的重要性,做到優生優育。
  • 多少歲算高齡產婦?孕期產檢次數和頻率需要增加嗎?
    如今女性生育年齡普遍增高,不少女性懷孕生子的時候被判定為「高齡產婦」,各種被提醒和「受優待」,那麼高齡產婦是多少歲呢?高齡懷孕從備孕期到孕期,再到分娩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高齡產婦是多少歲?「高齡產婦」的年齡定義為:分娩時孕媽媽的年齡達到或已超過35周歲,其中又分為高齡初產婦和高齡經產婦。高齡有何「特別之處」!
  • 專家:35歲以上孕婦容易生出染色體異常患兒
    本版採寫: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通訊員 粵衛信  專家稱尤其是35歲以上孕婦更容易生出 染色體異常患兒,建議雙方都儘早做全面體檢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二胎時代」來臨,大於35歲即高齡的孕婦在短期內勢必增多,高齡生育對母親和胎兒的風險明顯上升。高齡孕婦生子有何風險?
  • 孕前檢查都包括哪些項目?什麼時間做?每個指標都代表什麼?
    什麼是孕前檢查?孕前檢查是指夫妻備孕前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以保證生育出健康的嬰兒,從而實現優生。想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孕前檢查非常重要。健康的寶寶首先必須是健康精子和卵子結合的結晶,所以男士也不能忽視,夫妻雙方都要做相關檢查,以確保正常懷孕和生育健康寶寶。在備孕的戰役中,我們需要做很多努力。
  • 有四類孕婦易生出唐氏兒,按時產檢,對孩子和家庭都負責
    因為每位孕婦都有懷上唐氏兒的可能,而且她的結果風險值比較高,所以為了保險,我建議她去做。相信沒有孕婦希望自己懷的孩子會是唐氏兒,但是有四類孕婦,她們更容易懷上唐氏兒。那這些孕婦就更應該注意按時產檢,這對孩子和家庭都負責。1.家族有唐氏兒的先例唐氏綜合症是有遺傳性的,如果孕婦和準爸爸中,有一方的家族裡有唐氏綜合症的例子,那孕婦和準爸爸就可能會攜帶因子。
  • 深圳產檢建檔怎麼弄?生育保險報銷標準是多少?怎麼報?全在這了!
    小愛在論壇裡經常看到有孕媽媽諮詢產前怎麼建檔、什麼時候去產檢和產後生育報銷問題,發現有很多媽媽不清楚,很少能有全面的解答。今天小愛看到一篇文章完美解答了各位的問題哦!!!果斷收藏呀~-----本文分為6個部分:1.在深圳產假如何建檔?
  • 男性最晚幾歲失去生育能力?答案讓人不敢相信,竟比女人高出30年
    就在前兩年女兒嫁到外地後,一年可能就回來個一兩次,老兩口看到同齡人都有乖孫孫抱,而他們卻倍感孤獨,於是打起了生二胎的想法。按照陳叔叔的說法,這年頭老年人生娃又不是什麼新鮮事,別人都能生我們也能生。在和妻子商量好之後,陳叔叔努力戒菸戒酒,兩人每天早早起床在院子裡鍛鍊身體,就這樣過了大半年還真懷上了!
  • 高齡生育有難度,金秀兒排卵試紙幫助圓夢媽媽
    原標題:高齡生育有難度,金秀兒排卵試紙幫助圓夢媽媽近日,46歲的林志玲出席活動時透露目前正在積極備孕,在娛樂圈,像林志玲這樣的高齡備孕的女星並不少。其實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高齡備孕都不容易,因為女性一旦過了35歲,身體素質就會下降,卵巢功能會受到影響,卵子的質量也會下降,所以高齡備孕人群一直受到關注。
  • 收藏丨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完整版
    孕前保健(孕前3個月)  孕前保健是通過評估和改善計劃妊娠夫婦的健康狀況,減少或消除導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因素,預防出生缺陷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是孕期保健的前移。既往生育過神經管缺陷(NTD)兒的孕婦,則需每天補充葉酸4 mg。  (4)有遺傳病、慢性疾病和傳染病而準備妊娠的婦女,應予以評估並指導。  (5)合理用藥,避免使用可能影響胎兒正常發育的藥物。  (6)避免接觸生活及職業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如放射線、高溫、鉛、汞、苯、砷、農藥等),避免密切接觸寵物。
  • 備孕前要查什麼?這一項不能錯過!
    其中,因死於腦出血的孕產婦佔40%,死於子癇的孕產婦佔35.6%。 以上數據說明,在妊高病治療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其預防和管理! 一、原發性高血壓 若孕前篩查發現有原發性高血壓,則根據血壓高低及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程度綜合評估能否妊娠。
  • 二孩政策普遍放開:男女最佳生育年齡是多少歲?
    生育黃金年齡男性也適用  今年40歲的季先生有一個8歲的兒子,他總是羨慕地看別人有兩個孩子。「全面二孩」政策曙光出現後,他既激動又焦慮。激動的是,今後至少可以有兩個孩子了;焦慮的是,最近一年他一直在忍受性功能障礙的困擾。他覺得這種事情說出去很丟面子,之前一直沒到醫院就診,但現在不得不去醫院了。
  • 一氧化氮可改善生育能力
    美國科學家最近通過一項研究發現,一氧化氮這種能夠幫助男性恢復勃起功能和增加血流的化學物質,也能幫助女性保持其生育能力,並改善其受孕能力。一氧化氮可改善生育能力  研究人員介紹說,大齡女性所排出的卵子非常容易老化,因此,這些卵子的可受孕時間較年輕女性的卵子通常要短。這種現象致使大齡女性通常比較難以受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1500個剛排出的白鼠卵子進行了研究。
  • 35+高齡媽媽快看看要注意哪些問題!
    我們知道,生寶寶的最佳年齡為女性25—29歲、男性26—30歲。處於這個年齡段的男性和女性,身體都已完全發育成熟,激素分泌旺盛,生育能力處於最佳狀態,是最佳備孕年齡。
  • 我國試管嬰兒孕前基因診斷首次攔截家族癌症
    據悉,這是我國首次將試管嬰兒的孕前基因診斷範圍擴大至惡性腫瘤領域並取得成功,不僅意味著PGD技術的應用範圍被拓寬,打開了癌症相關基因篩檢的大門,也標誌著我國在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及孕前診斷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這一被「阻斷」的致癌基因是位於人類染色體13q14位置的RB1。它本是一個抑癌基因,但時常因發生突變而「失活」,失活後極可能導致視網膜母細胞瘤。
  • 別忽視甲狀腺,它也許對你的生育功能有影響
    原創 趙楊 七分媽媽人體是有機的整體,除了生殖系統以外,還有一些器官和系統對生育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甲狀腺就是與生殖功能密切相關的器官之一。甲狀腺為啥能影響生育功能?甲狀腺與卵巢擁有共同的上級調控器官——垂體。垂體甲狀腺內分泌軸與垂體卵巢生殖軸關係密切,甲狀腺素調節性激素合成、生理活性和代謝,甲狀腺功能異常可幹擾卵泡發育、排卵及黃體功能,導致月經失調、閉經、排卵障礙、不孕及流產等,影響生殖健康,甚至影響胎兒發育。妊娠期甲狀腺生理發生相應變化,功能相對活躍以適應胎兒生長發育。
  • 男女雙方孕前檢查常做的項目
    孕前檢查是指夫妻雙方在備孕之前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不同於常規體檢,主要是針對生殖系統和遺傳因素所做的檢查。 排除可能存在的,不利於生育的疾病,並且得到醫生的孕前指導,為優生做好充分的準備。需要夫妻雙方同做相關項目的孕前檢查,是給孩子一生健康的基本保證。
  • 孕前檢查到底有沒有必要?這三個備孕誤區,還有很多寶媽在犯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產檢作用非凡,絕大多數寶媽都知曉其重要性,但是孕前的身體檢查,卻常常被忽視。意外懷孕、沒時間檢查,總是有很多外在因素,阻斷了寶媽們去做孕檢的路。孕前檢查到底有沒有必要做?婚檢都已經做完了,為啥還要做孕檢呢?這三個孕檢誤區,還有很多寶媽在犯。
  • 年齡和生育能力是一個連續體
    五分之一的女性會一直等到35歲或更晚才考慮要孩子。在美國,1988年和1998年之間,40歲以上的女性生孩子的人數翻了一倍多,從原來的41,000人增長為近85,000人。妊娠時機選擇的這種變化,主要因為女性希望達到較高教育水平,在職業上有所建樹,獲取經濟上的穩定性,之後才考慮要孩子。到35歲及以上才懷孩子的女性人數的增多,再婚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
  • 任澤平: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 讓更多的人想生、敢生
    三是日本「男主外、女主內」性別分工較為普遍,職場性別歧視嚴重,越來越多日本女性放棄結婚生育,1990-2015年50歲以上女性終身未婚率從4.3%激增至14.6%。政策建議: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1)摒棄人口是負擔觀念,更加以人為本,加快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人口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支撐和標誌。人是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動力,一切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是為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