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制導飛彈項目應該要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說起,那個時候國際上對於這種型號的武器出現並不是很多,總共就那麼幾個國家可以研發出這種類型的武器,主要系列有以色列研發的長釘-ER,另外還有德國研製的百眼巨人,同時還有中國研製的紅箭10。看到這種成績之後,或許不好國人會感到驕傲。自從中國建國之後,很多軍事項目的研發速度,都超出外界想像。
據悉中國研製的這款紅箭10,屬於一種多功能飛彈,重量大於50公斤。該飛彈上帶著將近2公斤種的光纖線軸,有著這種器材就可以完成自己攜帶一卷光纖,然後在管錢的線軸尾部,一邊飛行,一邊往外甩動,出來的長度與最大射程都是一樣的。比如說,紅箭10飛彈的射程為12公裡,那麼它飛彈上就會攜帶12公裡長的光纖。所謂光纖制導,主要就是指傳輸方式。
通俗一點來講,光纖制導就制導信號的傳輸方式,而並非是平時我們聽到的那種導引頭的探測方式。光纖制導一般都會在飛彈的頭部安攝像頭,然後通過探索到的型號進行光纖雙向傳輸。當然還是要以紅箭10為例,在飛彈發射出去之後,將會爬行到200米到300米的高度,然後在開始進行巡航作業,同時還會對後面釋放光纖,以此來保持飛彈和發射車之間的信號通道保持通暢。
在飛彈接收到拍攝到的畫面之後,然後通過圖像接收,通過發射車上傳來控制指令。使用光纖來進行信號傳輸,其實有很多優點,像制導圖像中所有數據都是在內部進行傳輸,而不會將信號暴露在外部,同時也沒有光電磁信號帶來的輻射,隱蔽性非常強。光纖可以實現人在迴路中制導,射手還可以通過飛彈自主飛行來進行改變航行,以此來更確切地瞄準目標。
由於制導達到需要將光纖和放線軸都部署在飛彈尾部地方,所以只能是使用中置發動機,或者是側向噴口,這樣以來就會有動力的損失。另外這種設計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飛彈需要攜帶長達1萬多米的光纖,為了增加強度,在光纖外部都會有符合材質包裹,進而在體重上就要上漲許多。由於飛彈的本身重量會因此而加劇,這樣一來它的射程就一般都不會超過12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