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影響光纖傳輸距離的因數和傳輸衰減損耗的原因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轉】影響光纖傳輸距離的因數和傳輸衰減損耗的原因

邁拓維矩 發表於 2020-05-19 14:58:46

光纖數字視頻系統是適於遠距離、大容量視頻的。在長距離傳輸中,需要使用延長器來放大經過長距離傳輸而減弱了的信號,就像接力賽跑一樣,一個人累了的時候需要換一個人繼續向前傳遞。在視頻系統中,延長距離越長,延長器數目越少,系統的成本就越低,可靠性也越高。延長系統的延長距離是科技工作者的奮鬥目標之一。

光纖數字傳輸系統的最大延長距離是指在光發射機和光接收機之間不設延長器時能傳輸的最遠距離,在設計一個光纖視頻系統時,計算最大延長距離是十分重要的。

MT-ED07光纖延長器

光纖傳輸系統的最大延長距離由四個因素決定:

1.發送機輸出耦合進光纖的平均光功率。耦合進光纖的功率越大,延長距離越長。

2.光纖的色散,若光纖的色散大,則經過一定距離傳輸後出現的波形失真就嚴重。傳輸的距離越長,波形失真就越嚴重。在數字視頻系統中,波形失真將引起碼間幹擾,使光接收靈敏度降低,影響系統的延長距離。

3.光纖的損耗。光纖線路的損耗包括光纖活動連接器損耗和光纖的熔接損耗,當然主要是光纖的每公裡損耗。如果光纖每公裡損耗越小,則信號光功率在光纖上的損失就越小,光信號在光纖中的傳輸距離就越遠。

4.滿足一定誤比特率要求的光接收機靈敏度。接收靈敏度越高,即滿足系統誤比特率要求的最低接收光功率越小,延長距離就越長。

對於某一光纖視頻系統來說,發送光功率和光接收靈敏度一般都是已知的,影響其延長距離的因素主要是損耗限制和色散限制。對於單模光纖視頻系統來說,傳輸速率在140Mb/s以下的系統一般只受損耗限制,色散對其影響不大;而傳輸速率在565Mb/s以上的系統,由於光源有一定的譜線寬度,可能會給延長距離帶來較大影響。現在,採用動態單縱模雷射器,特別是多量子阱雷射器(MQW)後,連傳輸速率為2.5Gb/s的系統也幾乎不受色散限制了。

光纖數字視頻系統,在光纖視頻中的傳輸設備光纖顯示燈不正常,傳輸業務時好時壞,甚至中斷視頻,或者傳輸距離達不到標準,這些現象在排除了設備問題與線路接觸不良之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光纖衰減損耗而造成的收光弱或無收光狀況。為了保證光信號遠距離、低損耗的傳輸,整條光纖鏈路必須滿足非常苛刻且敏感的物理條件。任何細微的幾何形變或者輕微汙染都會造成信號的巨大衰減,甚至中斷視頻。

MT-ED07

造成光纖衰減的主要因素有:本徵,彎曲,擠壓,雜質,不均勻和對接等:

本徵:是光纖的固有損耗,包括:瑞利散射,固有吸收等。

彎曲:光纖彎曲時部分光纖內的光會因散射而損失掉,造成損耗。

擠壓:光纖受到擠壓時產生微小的彎曲而造成的損耗。

雜質:光纖內雜質吸收和散射在光纖中傳播的光,造成的損失。

不均勻:光纖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勻造成的損耗。

對接:光纖對接時產生的損耗,如:不同軸(單模光纖同軸度要求小於0.8μm),端面與軸心不垂直,端面不平,對接心徑不匹配和熔接質量差等。

當光從光纖的一端射入,從另一端射出時,光的強度會減弱。這意味著光信號通過光纖傳播後,光能量衰減了一部分。這說明光纖中有某些物質或因某種原因,阻擋光信號通過。這就是光纖的傳輸損耗。

只有降低光纖損耗,才能使光信號暢通無阻,而光纖的損耗又分為:

一、 光纖的吸收損耗。

二、光纖的散射損耗。

三、波導散射損耗。

四、光纖彎曲產生的輻射損耗。

同時它又分為:固有損耗和附加損耗,

固有損耗包括散射損耗、吸收損耗和因光纖結構不完善引起的損耗。

附加損耗則包括微彎損耗、彎曲損耗和接續損耗。

光纖的傳輸既不可以太弱,也不可以太強,如果收光超過範圍的話,也有可能會激壞設備,所以安裝時需先測試一下光功率等情況,合格後才通業務。

光纖的損耗近年來,光纖視頻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實現光纖視頻,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儘可能地降低光纖的損耗。所謂損耗是指光纖每單位長度上的衰減,單位為dB/km。光纖損耗的高低直接影響傳輸距離或延長站間隔距離的遠近,因此,了解並降低光纖的損耗對光纖視頻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lw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光纖傳輸的距離是多少
    光從一種物質射向另一種物質時,在交界面處會產生折射和反射,當角度發生變化時,入射光就全部被反射回來,這就是光的全反射。   光纖由纖芯、包層、塗敷層及外套組成,是一個多層介質結構的對稱圓柱體。光纖傳輸按性質可以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採用單模光纖收發器:傳輸距離在20公裡至120公裡 ;多模光纖收發器:傳輸距離在2公裡到5公裡。使用的光纖不同,收發器所能傳輸的距離也是不一樣的。
  • 視頻模擬光纖傳輸技術知識有哪些 視頻模擬光纖傳輸技術知識講解
    在多模光纖上傳輸決定傳輸距離的主要因素是光纖的帶寬和LED的工作波長,例如,如果採用工作波長1300nm的LED和50微米的光纖,其傳輸帶寬是400MHz.km,鏈路衰減為0.7dB/km,如果基帶傳輸頻率F為150MHz,對於出纖功率為-18dBm,接收靈敏度為-25dBm的光纖傳輸系統,其最大鏈路損耗為7dB,則可計算:ST連接器損耗:2dB(兩個
  • 光纖損耗的原因和分類,如何減少光纖衰減
    光纖損耗的原因和分類,如何減少光纖衰減 Lcom諾通 發表於 2020-11-25 16:48:59   當光從光纖的一端射入,從另一端射出時,光的強度會減弱。
  • 光纖速率高、帶寬大最適合遠距離傳輸
    【電纜網訊】目前,在監控系統中用來傳輸圖像信號的傳輸介質主要有三種介質: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這三種傳輸介質各自不同,各有各自的優劣。其中,光纖傳輸距離遠、速率高、帶寬大,最適合遠距離傳輸。 與同軸電纜相比,光纖優勢明顯。
  • 光纖中光的傳播和兩個傳輸特性
    1、光在光纖中的傳播  對於階躍折射率光纖,由於纖芯和包層的折射率分布有明顯的分界,光波在纖芯和包層界面的交界面形成全反射,並且形成鋸齒形傳輸途徑,引導光纖芯向前傳播。  對於漸變折射率光纖,由於在其界面上折射率是連續變化的,軸中心的折射率最大,沿纖芯半徑方向折射率按拋物線規律減小,在纖芯邊緣的折射率最小,因此光波在纖芯中產生連續折射,形成穿過光纖軸線的類似於正弦波的光折射線,引導光波沿纖芯向前傳播。  2、損耗和色散是光纖最重要的兩個傳輸特性,它們直接影響光傳輸的性能。
  • 新一代短距離光傳輸介質——塑料光纖
    作者:胡先志 練海斌  眾所周知,石英玻璃光纖以其衰減小、帶寬高等優點被用作遠距離、高速率、大容量公用網的光傳輸介質。石英玻璃光纖以其原料純潔、製造複雜、價格昂貴、接續困難等缺點制約了其大量用作短距離接入網光傳輸介質。
  • 監控傳輸系統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的使用方法和區別
    外層導體和中心軸芯線的圓心在同一個軸心上,所以叫做同軸電纜,同軸電纜之所以設計成這樣,也是為了防止外部電磁波幹擾異常信號的傳遞。同軸電纜也是區域網中最常見的傳輸介質之一。它的特點是抗幹擾能力好,傳輸數據穩定,價格也便宜,所以被廣泛使用。但是,根據對同軸電纜自身特性的分析,當信號在同軸電纜內傳輸時信號頻率越高,衰減越大。
  • 光纖傳輸視頻信號已成主流
    用光纜代替同軸電纜進行視頻信號的傳輸,給電視監控系統增加了高質量、遠距離傳輸的有力條件。其傳輸特性和多功能是同軸電纜線所無法比擬的。
  • 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的傳輸距離是多少
    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的數據傳輸距離是多少呢?單模光纖的數據傳輸距離:1根單模光纜上可將40G乙太網的64信道數據傳輸長達2,840英裡的距離。單模光纖主要是由纖芯、包層和塗敷層構成;纖芯是由高透明的材料製成的;包層的折射率略小於纖芯,進而產生某種光波導效應,使絕大多數的電磁場被束縛在纖芯中數據傳輸;塗敷層的功能是維護光纖線不會受到水汽的侵蝕和機械的擦傷,與此同時又增加光纖線的柔韌性。在塗敷層外,通常加有塑料外套。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的傳輸距離是多少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的不同?
  • 光纖損耗是什麼?如何計算?
    在光纖安裝中,對光纖鏈路進行準確的測量和計算是驗證網絡完整性和確保網絡性能非常重要的步驟,光纖內會因光吸收和散射等造成明顯的信號損失(即光纖損耗),從而影響光傳輸網絡的可靠性,那麼光纖損耗如何計算的呢?
  • 「Y20Q13」超低損耗光纖-長距離量子保密通信的關鍵
    因此以單光子技術為基礎的量子保密通信,傳輸距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線路中的損耗,更低衰減的光纖是延長傳輸距離的有效方式。因此,超低損耗光纖在量子通信中的應用將變得至關重要。那麼,什麼是超低損耗光纖?光纖的損耗主要來自於纖芯材料的瑞利散射損耗和吸收損耗。傳統光纖在製造時需在纖芯中摻雜來提高纖芯的折射率,但卻會導致較高的瑞利散射和光纖衰減。
  • 光纖傳輸和同軸傳輸詳解
    兩種民用數字音頻接口------光纖傳輸和同軸傳輸 數字音源以數字方式處理聲音訊號或數據,常見的數字音源有CD、MD、LD、DVD、DV、
  • 光纖是如何傳輸信號的?
    其實網際網路的傳輸除了我們知道的基站外,還有遠距離傳輸的光纜,在洲際間連接的海底光纜,目前全球有多達380多條海底光纜,負責各大洲之間95%的語言和數據傳輸,我們在看國外一場足球比賽光纜是一種通訊電纜,由兩個或者多個玻璃,塑料光纖芯及包裹層組成,光纖內部信號傳輸一般採用雷射,它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大容量,長距離傳輸的特點。單根光纖數據傳輸速率可達幾Gbps,海底光纜的傳輸達到驚人的160TBps,在不使用信號放大器的情況下每次傳輸距離能達幾十公裡。
  • 光傳輸系統的無中繼傳輸距離怎麼估算?
    客戶側光模塊傳輸接入距離光傳輸系統的客戶側光模塊的接入距離,在光纜質量一定的情況下,主要受限於客戶側光模塊本身的性能指標。我們以CFP-100G-ER4客戶側光模塊的指標為例:在上表中,我們主要關注發送光功率,接收靈敏度和過載點這三個指標。
  • 各種線纜傳輸距離之概述
    並不能解決遠距離數據傳輸,那麼對於遠距離傳輸,我們可以使用光纖。 單模光纖相比於多模光纖可支持更長傳輸距離,在100Mbps的乙太網以至1G千兆網,單模光纖都可支持超過5000m的傳輸距離。 單模光模塊中使用的器件是多模光模塊的兩倍,所以單模光模塊的總體成本要高於多模光模塊;單模光模塊的傳輸距離可達150至200km。
  • 學習筆記之傳輸線損耗
    信號在傳播過程中的能量損失不可避免,傳輸線損耗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導體損耗,導線的電阻在交流情況下隨頻率變化,隨著頻率升高,電流由於趨膚效應集中在導體表面,受到的阻抗增大,同時,銅箔表面的粗糙度也會加劇導體損耗;介質損耗,源於介質的極化,交流電場使介質中電偶極子極化方向不斷變化,消耗能量;耦合到鄰近走線,主要指串擾,造成信號自身衰減的同時對鄰近信號帶來幹擾;阻抗不連續,反射也會導致傳輸的信號損失部分能量
  • 骨幹網「光改」 普通光纖VS超低損耗光纖
    今天我們部署光纖,必須考慮到100G、400G、1T乃至更高容量通信系統的傳輸需求。但是,在同樣的光纖環境下,系統容量越高、傳輸距離越短:400G的傳輸距離約為100G的1/3。解決問題的最直接辦法就是採用損耗更低的光纖。韋樂平分析:「相干通信的採用,使得制約速率的關鍵不再是CD、PMD,而是非線性和損耗。
  • 基於光孤子系統的傳輸與控制技術
    光孤子通信技術一經提出,便顯示出突出的優越性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並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雖然這一領域目前仍處於理論研 究和實驗的階段。但可以預計其很有可能將成為未來超長距離信息傳輸的主要手段。  1 光孤子通信系統  長距離光孤子通信系統由四個基本單元組成:光孤子源、孤子傳輸光纖、孤子能量補償放大器與孤子脈衝檢測接收單元。
  • 中國移動李允博:G.654.E是超高速傳輸技術的首選光纖
    不過400G長距離傳送面臨香農極限,高波特率器件(高速、高性能)、超寬頻譜資源技術(C+L)等關鍵挑戰。當然,在建立400G光系統的過程中,光纖是最基礎的資源,為了配合400G時代的開啟,需要加快G.654.E新型光纖的應用、並完善工程部署規範要求。
  • 各類網線的最大傳輸距離是多少?
    網絡的傳輸,其實就是網絡信號在雙絞線上的傳輸,作為一種電子信號,在雙絞線中傳輸時,必然要受到電阻和電容的影響,這就導致了網絡信號的衰減和畸變。信號的衰減或者畸變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影響到信號的有效、穩定傳輸。因此,雙絞線有傳輸距離限制,那麼具體是怎麼計算出100米的上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