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是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的,一方面我們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需要不斷的向自然環境索取各種物質和能量,另一方面我們人類在使用了各種來自自然界的物質和能量之後,會產生一些人類社會無法處理的廢棄物,就只能再排放到自然環境之中去。人類社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處理好和自然環境的關係,不能索取過多,也不能排放過多。
人類能源資源的最終來源
在我們人類向自然界索取的各類資源中,有一大類是為了給我們人類提供能源動力,我們稱為能源資源。所謂能源資源,是指在當前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為人類提供大量能量的物質和自然過程。具體來說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風能、核能、水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等。
世界太陽輻射能分布地圖
從上述分類來看,人類利用的能源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實際上總結起來,我們發現從古至今,到目前為止,人類利用的主要能源資源,大多都是來自於太陽輻射能。當然,上述能源資源中有三類例外,地熱能來自於地球內部巖石圈中的熱量,核能來自於地球中的放射性元素礦產,潮汐能來自於天體之間,主要是月球的萬有引力。
太陽能 發電
每天太陽東升西落,陽光照射在我們身上,暖洋洋的,我們能夠真切的感受到太陽輻射能的力量,平時我們曬衣服,就是最為直接和簡單的利用太陽輻射能。當然,現在我們還可以通過太陽熱水器、太陽能發電板、太陽能灶等形式來直接利用太陽能。太陽,這個太陽系唯一的恆星,無時無刻不再向外釋放能量,其中大約有二十二億分之一到達我們地球。
我國大中型水電站分布圖
這對太陽來說微不足道的部分,卻足以維持地球上的生物和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太陽輻射能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礎,光合作用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基礎,植被不斷地生長,生物不斷的繁衍,就是太陽輻射能不斷「固化」的過程。當我們的祖先,砍樹燒炭時,其實就是在利用太陽輻射能,這些木柴可以稱為「生物質能」。
中國森林和草原分布圖
由於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勻,使得地表總體熱量從赤道往兩極遞減,從而驅動了全球性大氣環流,從而形成了氣壓帶風帶,所以「風能」也是來自於太陽輻射能。大洋表面在太陽輻射能的照射下,水分不斷蒸發,隨著大氣環流進行水汽輸送,到達某些區域產生降水,然後隨著地表徑流流回海洋,可以說太陽輻射能驅動了水循環,所以「水能」的能來也來自太陽輻射能。
世界油氣資源分布圖
另外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被稱為化石能源,因為這些能源的形成可有可能和遠古時期的生物有關。目前普遍認為,煤炭是遠古時期的森林遺體,經過長時間大規模堆積在地下而逐漸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氣是遠古時期的海洋生物,主要是浮遊動物和浮遊植物遺體,經過長時間大規模的沉積作用而形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使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可以看成是遠古時期「存」著的太陽輻射能。
石油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