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壩社區幹部為危房設置警示標識。 記者 陳維燈 攝
地處重慶南川舊城區的東城街道灌壩社區,總人口3.1萬多人。為了加強社區管理、促進鄰裡關係,創建乾淨、整潔的社區環境,灌壩社區黨委充分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以創建奉獻、衛生、互助、文明、和諧「五型」社區為抓手,充分發揮志願服務作用,提升了群眾自治水平和社區治理水平。2016年4月,灌壩社區被市精神文明委員會辦公室命名為「重慶市和諧示範社區」。
灌壩社區下轄的小區中有40個為非物業管理或開放式小區,人員複雜、矛盾較多,用灌壩社區黨委書記楊勇的話說就是,「解決問題就像『打地鼠』,制住了這個,又冒出了那個。」
問題層出不窮,社區工作人員卻人手有限,工作中四處奔波,但成效並不好,群眾不滿意的情況時有發生。
怎麼辦?幾年前,灌壩社區半溪家屬院一起鄰裡糾紛事件的解決,給了社區黨委一個啟發。
「由於家屬院內設施陳舊,下水道堵塞,當時一家的汙水流到了另一家,因為誰都不肯讓步,鬧得不可開交。」楊勇介紹,在了解到糾紛的緣由後,社區黨員、居民志願者積極進行協調,促成了事件的圓滿解決。
隨後,社區黨員和志願者又發動大家出錢出力,疏浚下水道,更換路燈等老舊設備。如今,半溪家屬院不僅告別了髒、亂、差,且鄰裡關係和睦。
受此啟發,灌壩社區開始在轄區40個非物業管理或開放式小區開展以奉獻、衛生、互助、文明、和諧為目標的「五型」社區創建活動,在黨員和群眾中招募志願者,成立小區自治委員會,推選小區治理負責人,讓志願者參與小區治理,為志願服務搭建平臺、提供發展空間,使普通業主真正成為小區管理的主人。如今,灌壩社區18個黨支部的437名黨員和74名流動黨員,95%都積極參與到了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中。
此外,針對志願服務活動零星散亂、管理雜亂無序等問題,灌壩社區成立了志願服務站,建立志願服務規章制度,統籌指導轄區志願者服務隊,為其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提供幫助。根據群眾需求和社區工作需要,統一成立政策文化宣傳隊、敬老助老服務隊、法律援助服務隊、青少年成長服務隊等專業服務隊,延伸擴展志願服務覆蓋面。志願服務站充分利用市民學校等平臺,大力宣傳志願服務精神,普及志願服務知識,加大志願者招募力度。
目前,社區志願者由剛起步時的幾十人擴展到了3000多人,志願者服務隊伍由3支發展到27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