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暗河裡的「泥鰍魚」,至今無人叫得出名字,卻被封為珍品

2021-01-12 長江君說野生魚

長江君發現很多朋友對我國各種罕見的野生魚非常感興趣,特別是一些深山荒原中生活的溪魚,因為外形瑰麗、習性奇特,尤其受人喜愛。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據說「貴州山區獨有」的「泥鰍魚」——學名叫什麼,我們查遍水產文獻,結果竟還沒研究出來……

每年5-6月,雨季來臨河道漲水的時候,貴州黔南的老鄉「蒙師傅」,都會準時守在山下的一條小河邊,「等候」這種泥鰍魚。

——這條小河水色澄碧(應該是富含礦物質的原因),是從附近的群山裡流出來的。

非常奇特的是,這裡的水溫,跟下遊幾百米的河水相比,都要冷冽許多,水溫至少要低上幾度。

不過,這條河裡最稀奇的地方,是河中會有這種「泥鰍魚」出沒,它肉質細嫩鮮美無比,是當地最上佳的魚鮮食材。

「泥鰍子天氣熱的時候(才)有,過了十月河裡就沒了,(老鄉們)都說是地下河裡流出來的,天氣冷就躲回去了」

蒙師傅他們把這種「奇魚」叫泥鰍魚,因為它看起來其實很像是泥鰍——圓滾滾,鱗片已經退化成膠狀。另外,它在當地還有個名字做葉子魚,因其在水裡遊動時像是一片樹葉而得名。

泥鰍魚個頭不大——據說老鄉們捕獲過的最大個體有筷子長短,不過,個不大,肉卻極鮮極美,且口感非常的脆嫩,跟河裡常見的鯽魚、鯉魚、草魚這些野生魚相比,「好吃了幾個級別」……

這個泥鰍魚(葉子魚)到底是什麼魚?

根據其外形推測,長江君認為是一種鱥(gui讀四聲),但跟北方水域常見的拉氏鱥、南方常見的尖吻鱥相比,都有些差異。

地下暗河裡流出的魚

——在當地,雖然泥鰍魚每年都會出現,但確實也沒人叫得出它真正的名字。

只知道這應該是一種冷水魚,因此即使從地下河裡遊出,也只在山下這一段河道裡出沒,再下遊一點,就完全看不到它們的身影了。

住在附近的老鄉,都是捕泥鰍魚的好手。

泥鰍魚不太容易釣起來,因為不知道它喜歡吃什麼魚餌,一般老鄉們會用竹簍、班網(一種竹子和紗網製成的捕魚工具)捕獲。

運氣好的時候,一天能捕到十多斤。

可惜的是,這都是老黃曆了,因為電魚橫行,這種季節性出沒的小魚,種群也大受影響。

如今一天下來,在河裡站得頭昏眼花,也捕不上多少泥鰍魚了。

——據說這種魚如今在市場上,已經賣到了一百多元一斤,因此也有人專門捕撈拿去賣錢。

對此,蒙師傅表示不認同「山裡送來的魚,自己吃點嘗個鮮就可以了嘛,再搞就是要遭報應的……」

確實令人唏噓,看來無論是哪裡,商業化思維和生態保育的概念都存在衝突……

網友們,你們見過這種魚嗎?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

相關焦點

  • 常被誤認成泥鰍,過去撈到餵鴨子,卻不知是「魚中珍品」
    上山摘野果,爬樹掏鳥窩,下河抓魚撈蝦,這些都是農村娃常幹的事。雖然以前的日子過得艱苦,但是那種簡單的快樂卻讓人永遠回味。也是因為這一段經歷,讓廣大的農村娃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如果大家都在農村長大,小時候也喜歡捕魚,那麼就會有像蛇一樣的頭和像泥鰍一樣的身體,因此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泥鰍。抓住這條魚吃的人很少,很多都是直接餵鴨子吃的,但現在野生的魚已經很難看到了。
  • 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能活,6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也能活,市場60元1斤泥鰍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一種淡水魚類了,去到農田裡幹活了,也經常能抓到泥鰍。在南方剛剛經歷過「雙搶」,相信不少人在農田中看到過,也抓到過泥鰍。一直以來,泥鰍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在酷暑天吃泥鰍,更是滋補的佳品。
  • 酷似泥鰍,俗稱「花泥鰍」,至今不知道學名,你認識嗎?
    導讀:酷似泥鰍,俗稱「花泥鰍」,至今不知道學名,你認識嗎? 文/農夫也瘋狂 泥鰍在民間有著「水中人參」的美稱。 對於農村的70後、80後們來說,在童年應該都有過挖泥鰍的美好經歷。
  • 重慶山崖裡鑽出的魚,幾十年沒人叫得出它的名字,老鄉:一斤上百
    重慶垂釣文化歷史久遠,這是因為重慶地區多奇山秀水,有種類繁多、形態瑰麗的各類野生魚,垂釣體驗醉人...比如這種「土洋魚」,就是別處罕見一種奇魚!「土洋魚(也叫楊魚)山裡頭才有,外面的江裡釣不到,所以釣這個魚要很辛苦...」
  • 驚奇動物在這裡:泥鰍也是魚!原來泥鰍還有這樣的作用!
    曾經有一部電影,名字就叫做《泥鰍也是魚》。別笑,它可不是在開玩笑,泥鰍真的是一種魚,而且是我國最為常見的一種魚類。除了西藏的林芝地區,我國各地都有分布,其中在南方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布最為集中。「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當熟悉的兒歌在耳邊響起,你可曾想到了一種動物——泥鰍,一種你經常見到,卻也常常忽視的魚?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泥鰍,你在小河邊,在泥塘裡,甚至是在飯桌上都曾經見到的小魚。
  • 浙江寧波北侖謝先生釣來一條"怪魚" 像泥鰍又像黃鱔
    (王傑攝)北侖新聞網訊(記者&nbsp王傑)「活了40年,我還從來沒見過這種魚!」近日,大碶的謝先生在大供幼兒園邊上的巖河裡釣上來一條「怪魚」,看著像泥鰍又像黃鱔。他叫不上這魚的名字。不過,有人告訴他在北侖這魚叫作「嘎」(gá)。
  • 小丑泥鰍魚是淡水水族箱的美麗色彩
    如果你見過一條小丑泥鰍, 那你就會很難拒絕把他們帶回家。因為這種魚類很漂亮,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鴿美麗的魚類。難以想像這種美麗的魚在印度尼西亞和婆羅洲作為食用魚食用,它的長度超過一英尺。幸運的是小丑泥鰍,在水族館愛好者中,它是社區坦克的主食,而不是餐桌上的主食。它的橙色和黑色條紋的身體,紅色的鰭和活躍的行為使它成為最受歡迎的泥鰍之一。
  • 泥鰍--超強生命力的怪魚
    在各式野味中,有著很高的地位,素有「水中之參」的美譽,直到今天很多地方還流傳著「天上斑鳩,地上泥鰍」的說法。在古代,泥鰍被稱為「氣候魚」,人們通過觀察它們的行為來預報天氣。下面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一下這種神奇的魚類。
  • 農村這種魚是我國特有物種,形似泥鰍卻不是泥鰍,最大可長到6斤
    這種魚是我國特有物種,長得像泥鰍卻不是泥鰍,最大可長到6斤文/ 農夫也瘋狂南方這個時候正在忙著插秧,而在水田中就常見到泥鰍、黃鱔和一些小魚。對於泥鰍,估計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這種魚在農田中是最常見的,其對於稻穀的生長還是有利的。因為其在水田裡面活動,不僅能疏鬆泥土,並且還能促進根系的呼吸,同時泥鰍還會吃掉一些昆蟲和雜草,而它的排洩物更是很好的農家肥,所以對於莊稼的生長非常有利。另外泥鰍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素來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不過,今天農夫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並非泥鰍哦,只是和泥鰍長得很像而已。
  • 地球上挖個塘就有魚,因為有萬年魚籽!那麼火星挖個塘也有魚嗎?
    農村的老人會告訴我們泥鰍籽能變出百種魚,似乎有那麼一些道理,畢竟泥鰍的適應性要比魚強得多,因此古時候的人認為泥鰍會先出現在那裡,然後這些泥鰍產卵後會孵化出各種魚來! 泥鰍籽生百種魚?
  • 這種魚長得泥鰍那樣的大小,但魚身有幾道紋路,魚肉滑嫩鮮美!
    玄魚仔是一種無鱗小魚,生長在江河裡的急流處,逆水而行,魚肉緊緻又嫩滑,入口即化。漁民世代相傳此魚有固本、滋陰活血的食療價值。用子姜燒、酸菜燒、烏雞燒、韭菜煮、土鴨燒,無論怎樣調味都能感受得到玄魚仔的滑嫩,入口甘甜和鮮美。
  • 給中大型觀賞魚投餵泥鰍魚,有什麼應該注意的事項?
    關於泥鰍魚這個東西,在養魚老道小時候幾乎是隨處可見的,不過那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也只能靠著一個小罐頭瓶在城裡的小河裡釣取泥鰍,而且數量很多,就在十年前,我們這裡海邊有一個人工湖裡,還可以看到泥鰍魚的身影,但是從哪以後就再也看不到了。
  • 3種基本沒有人吃的小河魚,第1種叫「鋼鰍」,第3種叫「聾子魚」
    雖然河裡面的魚基本都吃了個遍,但有3種魚是沒有人吃,第1種叫「鋼鰍」,第3種叫「聾子魚」。雖然這些魚在各地有不同叫法,但是相信很多人都見過。1、鋼鰍鋼鰍,又叫刺鰍,屬於底棲性魚類。它的長相和生活習慣與泥鰍非常相似,平常都喜歡鑽到泥土裡和石頭縫隙中。
  • 農村水庫釣到條2斤重的「泥鰍」,背上有倒刺,這是什麼魚?
    因為是農村,有些水域裡面的魚都是野生的,而且農村裡釣魚的也少,如果大家喜歡都可以去釣的,並且是真正不花錢的。而前不久有個朋友就跟我們分享了一個釣魚的趣事。他說在水庫裡釣到一條兩斤重的大「泥鰍」,但是去捉它的時候卻被刺傷了,劃拉出了一道大口子。細看才發現原來這種魚的背上有一排倒刺,非常的鋒利。這是什麼魚呢?為什麼還會有倒刺呢?
  • 這6種魚很多人不知道叫什麼,能喊上名字的人都老了,不一定能吃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說起魚,會不會有很多90後和我一樣,只知道這是魚,並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魚,反正能吃就完事了。今天我們要就來說說魚的名字,這6種魚很多人不知道叫什麼,能喊上名字的人都老了,不一定能吃。
  • 酷似泥鰍的小魚,卻有細小魚鱗,如果遇到了,買點嘗嘗,價值高
    導讀:酷似泥鰍,俗稱「花泥鰍」,至今不知道學名,你認識嗎?文/農夫也瘋狂泥鰍在民間有著「水中人參」的美稱。對於農村的70後、80後們來說,在童年應該都有過挖泥鰍的美好經歷。記得小時候,每年到了秋冬季,特別是在放了寒假之後,這個時候水稻田裡稻穀已經收割了,並且因為冬季降雨少,很多的水稻田也沒有水了。村裡的小夥伴們,就會提著水桶,扛著耙子去水稻田裡挖泥鰍。
  • 泥鰍背部長刺是怎麼回事?它還是泥鰍嗎?
    背上長刺的泥鰍就不是泥鰍了,因為泥鰍的全身被溼滑的黏液包裹著,表皮沒有任何的刺,那麼,背上長刺的「泥鰍」究竟是什麼魚呢?它有什麼價值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泥鰍是我們最常見的魚類之一,記得小時候,一場大雨過後,田野裡一些大的坑窪處就會有泥鰍,而奇怪的是在大雨之前,這裡一點水都沒有。
  • 泥鰍和鰻魚每畝水能賺多少錢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逐步改善,泥鰍養殖讓農民踩到致富路,泥鰍是一種沒有時間的魚,他的身體光滑,用手很難抓住,然而他是一種美味的葡萄酒和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可以做出許多圖案,有泥鰍炸金花,泥鰍鑽豆腐是一道很有價值的菜式飯,讓大家都能了解泥鰍自身的價值和養殖生命誠。
  • 香煎泥鰍魚,做法簡單,味道鮮美
    香煎泥鰍魚By 舉個慄子喵原料:泥鰍魚、姜、蒜、豆豉、精鹽、胡椒粉、料酒、花生油、蠔油、蒸魚醬油。做法步驟:第1步、冰鮮泥鰍魚解凍。第2步、用剪刀剪開魚頭,再沿魚肚剪開,擠出內臟。內臟處理完畢後衝淨血水,加精鹽、胡椒粉和料酒醃半小時去腥。第3步、熱鍋注油,泥鰍魚下鍋鋪開,小火煎2分鐘。
  • 泥鰍?並不是!這是刀鰍魚!有多少釣友見過或者是釣過這種魚的?
    這個不叫泥鰍,我們客家話叫豬嘛鋸,學名叫刀鰍魚。這種魚在我們那邊是沒人吃的。所以我建議你把這條魚郵寄給我,哈哈,讓我來承受這份痛苦。借題主的這個問題,我也分享下我釣刀鰍經歷吧。我是土生土長的客家人,依稀記得小時候這種魚在我們那邊是非常的泛濫的。老爸抓到這種魚都不是給我們吃的,直接剁碎餵雞鴨。現在想想真的好浪費。隨著環境的變化,現在想要釣上這種野生的刀鰍魚實在太少了。我去年非常幸運的在我家門口的河裡釣上過一條約2兩的,所以題主能釣上兩斤多的刀鰍運氣真的是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