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似泥鰍,俗稱「花泥鰍」,至今不知道學名,你認識嗎?

2020-12-02 騰訊網

導讀:酷似泥鰍,俗稱「花泥鰍」,至今不知道學名,你認識嗎?

文/農夫也瘋狂

泥鰍在民間有著「水中人參」的美稱。

對於農村的70後、80後們來說,在童年應該都有過挖泥鰍的美好經歷。

記得小時候,每年到了秋冬季,特別是在放了寒假之後,這個時候水稻田裡稻穀已經收割了,並且因為冬季降雨少,很多的水稻田也沒有水了。

村裡的小夥伴們,就會提著水桶,扛著耙子去水稻田裡挖泥鰍。冬天的泥鰍基本都是躲在泥巴中,它們因為怕冷而不願意動,挖出來了也是「懶洋洋」的樣子,非常好抓。

再加上當時水稻田的泥鰍是真的很多,一天挖上十來斤泥鰍、黃鱔,也是很輕鬆的。

不過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在農村有一種小魚,它長得很像泥鰍,可是卻有細小的魚鱗,因此也被稱之為「花泥鰍魚」。

在過去農村很多的溪流中經常能見到、釣到這種魚,但是至今還不知道它的學名。如果在菜市場遇到了,再貴也要買一點,價值珍貴。

一、花泥鰍魚科普

現在很多的網絡直播喜歡去農村掉大黃鱔,還有些牛人能徒手挖黃鱔、泥鰍,這真的是一項絕活。在我們當地也有一個這樣的牛人,但凡在水稻田裡,只有有一條泥鰍碰一下他的手指頭,那它就逃不掉了。別人挖泥鰍、黃鱔都是用工具,而他都是徒手來抓。不僅抓得多,而且還抓到更快。

不過今天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種花泥鰍魚,它長得和泥鰍差不多,不光是外形酷似,就連個頭也差不多,一般都是手指般大小,身長大約20CM左右。但是它卻和泥鰍卻有區別,一來是泥鰍的表面是沒有花紋的,而這種花泥鰍魚卻有很多的斑點,看起來有點像蟒蛇的花紋。

二來是花泥鰍魚是有細小的魚鱗的。泥鰍的表面很光滑,還有很多的黏液,眾所周知它是一種無鱗魚。可是花泥鰍魚卻不一樣,仔細看就會發現它的身上是有很多細小的魚鱗的。

還有第三點就是生活環境不同。泥鰍是在泥田、水塘中,就算是髒水裡面也能生長。可是花泥鰍魚則不一樣了,它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主要是棲息在清冷的水體中,一般是在有流水、砂礫的水域中,以底棲動物為食。

二、花泥鰍魚價值

在過去很多的溪流、小河中,都能見到這種花泥鰍魚。當時小孩子喜歡用繡花針穿上蚯蚓來釣魚,就常常會掉到這種小魚。不認識的人常把它誤認成泥鰍,其實它和泥鰍只是長得很像。但是現在很多年過去了,筆者還是沒搞清楚它的學名叫什麼。

後來和釣友們了解得知,花泥鰍在我國大範圍分布,不光是南方有,北方還大面積分布。它主要是以甲殼動物、昆蟲和藻類植物為食。這種魚的營養價值一點不輸泥鰍,並且肉質還要更加的鮮美。一般都是用來油炸著吃,就連骨頭也能吃掉。也有些人會把它曬成魚乾,口感更佳。

三、結束語

只是非常可惜的是,現在花泥鰍魚已經非常少見了,在很多的地方都已經很多年沒看到了,似乎都已經「絕跡」了。究其原因,一來是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撈所致。因為泥鰍魚營養豐富,口感好,食用價值高,很多人去捕撈。二來是有些人不計後果的捕撈,比如有些人藥魚,還有很多人去電魚,導致它的種群越來越少。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然環境受到了破壞。花泥鰍魚對水質要求很高,只在水流清澈的溪水中才有。現在也很少有人養殖,所以在市場上是很少見到它的。如果你運氣好,在市場上遇到了,一定要買來嘗一嘗,哪怕價格貴。各位朋友們,你們認識這種魚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酷似泥鰍的小魚,卻有細小魚鱗,如果遇到了,買點嘗嘗,價值高
    導讀:酷似泥鰍,俗稱「花泥鰍」,至今不知道學名,你認識嗎?文/農夫也瘋狂泥鰍在民間有著「水中人參」的美稱。在過去農村很多的溪流中經常能見到、釣到這種魚,但是至今還不知道它的學名。如果在菜市場遇到了,再貴也要買一點,價值珍貴。一、花泥鰍魚科普現在很多的網絡直播喜歡去農村掉大黃鱔,還有些牛人能徒手挖黃鱔、泥鰍,這真的是一項絕活。
  • 農村這種魚是我國特有物種,形似泥鰍卻不是泥鰍,最大可長到6斤
    對於泥鰍,估計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這種魚在農田中是最常見的,其對於稻穀的生長還是有利的。因為其在水田裡面活動,不僅能疏鬆泥土,並且還能促進根系的呼吸,同時泥鰍還會吃掉一些昆蟲和雜草,而它的排洩物更是很好的農家肥,所以對於莊稼的生長非常有利。另外泥鰍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素來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不過,今天農夫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並非泥鰍哦,只是和泥鰍長得很像而已。
  • 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能活,6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也能活,市場60元1斤泥鰍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一種淡水魚類了,去到農田裡幹活了,也經常能抓到泥鰍。在南方剛剛經歷過「雙搶」,相信不少人在農田中看到過,也抓到過泥鰍。一直以來,泥鰍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在酷暑天吃泥鰍,更是滋補的佳品。
  • 俗稱「山泥鰍」,過去是農村孩童的玩具,其實價值珍貴,少見了
    導讀:俗稱「山泥鰍」,過去是農村孩童的玩具,其實價值珍貴,少見了過去的農村野外,能夠玩耍的太多太多,孩子們放學之後,放下書包就會往外面跑,跑到野外去玩耍,哪裡有太多太多的快樂。那個時候的農村野外,昆蟲小動物豐富。
  • 泥鰍的功效 泥鰍這樣吃容易中毒
    泥鰍大家應該很熟悉吧,小時候一到下雨天水溝裡就會出現很多泥鰍,那時候都沒人吃不過現在吃泥鰍的人越來越多了。大家知道泥鰍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嗎?泥鰍的食用方法又有哪些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以下內容吧。泥鰍的功效瘦身養顏泥鰍的營養價值很高,首先就體現在它有瘦身養顏的作用。每100克泥鰍中的蛋白質高達19-22克,高於一般的草魚、鯽魚、鯉魚等常見魚類。泥鰍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中僅有3克左右。
  • 俗稱「山泥鰍」,80後把它當寵物,卻不知價值珍貴,如今少見了
    最為害怕的是它的動作沒有一點響聲,經常不聲不響的出現在你面前,嚇得你一大跳。但是有一種小蛇並沒有讓我感到恐懼,相反,很多小夥伴,包括我都特別喜歡它。每當夏天來臨,我們閒得無事時,就會四處尋找它。如果發現有人,就會抓起來,用繩子牽著,四處溜達一段時間,當作寵物養。當時只是覺得好笑,不知其價值可貴,如今卻很難看清。
  • 這種魚不像泥鰍愛鑽在泥土淤泥中,它更愛生活在清澈的山溪河流中
    泥鰍很多人都見過,小時候經常抓,泥鰍很滑膩讓人無法握住,但有一種像泥鰍的魚,卻是中國特有的魚類——中華沙鰍!你見過嗎?這種魚不像泥鰍那樣,愛鑽在泥土淤泥中,它更愛生活在清澈的山溪河流中!中華沙鰍為小型魚類,體態纖細,體色豔麗,體表有美麗的斑紋;南方俗稱「穿金妹」,為鰍科沙鰍屬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中華沙鰍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兼備;觀賞價值高、食用價值也高。主要分布於瀾滄江、重慶,四川東部盆地和盆周低山區江段均有分布、湖北宜昌、甘肅文縣亦有分布等。
  • 泥鰍背部長刺是怎麼回事?它還是泥鰍嗎?
    背上長刺的泥鰍就不是泥鰍了,因為泥鰍的全身被溼滑的黏液包裹著,表皮沒有任何的刺,那麼,背上長刺的「泥鰍」究竟是什麼魚呢?它有什麼價值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泥鰍是我們最常見的魚類之一,記得小時候,一場大雨過後,田野裡一些大的坑窪處就會有泥鰍,而奇怪的是在大雨之前,這裡一點水都沒有。
  • 泥鰍好吃嗎,泥鰍吃了對人有什麼好處呢?
    泥鰍可好吃了,小時候還抓過泥鰍呢,可好玩兒了。忽然想起了那首卓依婷的《捉泥鰍》的歌,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話說「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水中人參,泥鰍吃了極有好處的,,泥鰍做得好味道真的是美的不要不要的,簡直色香味俱全,那麼吃泥鰍有哪些好處呢?
  • 泥鰍是很受喜愛的美味,野生的泥鰍能夠長多大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泥鰍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素有水中人參的美譽,泥鰍也是過去農田、池塘、沼澤之中非常多久的,尤其是作為釣魚人,對於泥鰍是最恨的,釣魚打窩之後,如果頭杆上來的是一條泥鰍,那麼就要收拾東西回家,或者要抓緊換釣位,泥鰍進窩是很難在釣到魚的,泥鰍生命力極為的強健,我們縣城西邊有一個種植多年的藕坑,每年初冬之際,都會挖掘蓮藕,水早已經放的乾乾淨淨,只有一些很深的淤泥
  • 七種只知道俗稱,卻不知道學名的昆蟲,你認識嗎?
    一、學名:斑衣臘蟬。俗稱:花姑娘斑衣臘蟬這名字感覺很有學問的樣子。它不同時期,樣子各不相同。小齡若蟲體黑色,上面具有許多小白點。大齡若蟲身體通紅,體背有黑色和白色斑紋。成蟲後翅基部紅色,飛翔時可見。二、學名:蜣螂。俗稱:屎殼郎大多數蜣螂營糞食性,以動物糞便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蜣螂可將糞便變成球型,它們將卵產在此球狀糞便上並將卵掩埋,這樣可使幼蟲在孵化時,有現成的食物供應。三、學名:中華劍角蝗。
  • 煮泥鰍時,一股土腥味?這些地方沒注意,難怪泥鰍味苦全是沙
    歡迎大家來到【美食會】,今天我又給大家來分享一些有關美食的小知識了,趕快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先關注】每天都有更新呦!大家還記得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事情嗎,小編記得最深的就是去捉泥鰍了。不管是田裡還是小溪裡面都有泥鰍,小編有時候看見田裡面的泥土上面有一個小洞,就覺得裡面會有泥鰍,然後就會伸手挖下去,運氣好的話就能挖到泥鰍,每次挖泥鰍都很是興奮,不知不覺一個下午就過去了。煮泥鰍時,一股土腥味?
  • 長相酷似泥鰍,釣魚人嫌晦氣,農村無人吃,如今100一斤買不到
    但是釣魚也有很多「忌諱」,有一種長相酷似泥鰍的魚,釣魚人釣到後會嫌晦氣,馬上就給放生到河裡去。不止釣魚人不喜歡這種魚,就連農民捉到也不會吃,可是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現在這種魚100元一斤都不怎麼能買到。刀鰍魚跟泥鰍長的非常像,但是仔細一看還是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 說說堅持的理由:三農小知識之泥鰍的特徵和生活習性,你知道嗎
    文|說說堅持的理由哈嘍,大家好下午好,我是你們的小編朋友說說堅持的理由,第一次打開小編的文章,那就動手點一個關注吧,這樣會讓小編更有力量寫一些三農的小知識告訴你們哦,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一起進入正題吧!
  • 泥鰍大王變形計
    泥鰍大王的養殖基地。紅網時刻5月23日訊(通訊員 曾宇琪 記者 陳雪驊)5月22日,風和日麗,湖南省洞口縣高沙鎮社山村,沿著蜿蜒村道走上10分鐘,就到了翠森林生態泥鰍養殖基地,眼前,是一片星羅棋布的池塘。基地主人尹顯座正在投餵餌料。
  • 吃泥鰍有什麼好處?泥鰍的4大功效作用
    夏天正是吃泥鰍的季節,不論紅燒、幹煸、清蒸、慢燉,還是和其他菜餚搭配烹飪,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喜歡吃泥鰍,不僅僅在於它的肉質滑嫩,也不在於它的刺少食用方便,而是因為它能給身體帶來很多切實的好處,那麼吃泥鰍的好處有哪些?
  • 驚奇動物在這裡:泥鰍也是魚!原來泥鰍還有這樣的作用!
    「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當熟悉的兒歌在耳邊響起,你可曾想到了一種動物——泥鰍,一種你經常見到,卻也常常忽視的魚?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泥鰍,你在小河邊,在泥塘裡,甚至是在飯桌上都曾經見到的小魚。
  • 紅燒泥鰍之前,多加兩個步驟,泥鰍沒有土腥味,而且更入味
    泥鰍是南方常見的食材,說起泥鰍,做法眾多,最出名的要數泥鰍鑽豆腐。不過,這道菜頗有難度,即使是廚師也不一定能做出。除了泥鰍鑽豆腐外,常見的泥鰍做法還有紅燒泥鰍、油炸泥鰍等,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道紅燒泥鰍的做法。
  • 泥鰍燉豆腐這樣做,不但沒有腥味還很美味,你學會了嗎?
    泥鰍燉豆腐這樣做,不但沒有腥味還很美味,你學會了嗎?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只要是放學寫完作業,我們幾個人就會約到一起去河裡捉魚,有的小夥伴還拿了一個小魚網,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什麼也不拿,到了河裡直接用手抓,特別是捉泥鰍更是印象深刻,因為我們小時候都覺得泥鰍真的好笨,只要把它趕出來它的頭就往沙子裡面鑽而尾巴還在外面露著,如果沒有經驗的話直接抓泥鰍的話是抓不到的,因為泥鰍的本身非常的光滑它的外面有一層粘液,只要稍微不注意就從你的指縫裡面跑走了
  • 似黑魚而非黑魚,似泥鰍而非泥鰍,全身布滿珠色亮點的「七星魚」
    七星魚的學名月醴,似黑魚而非黑魚,似泥鰍而非泥鰍。全身布滿珠色亮點,背鰭與臀鰭各有多行珠色亮點,尤以雄性更顯著,這些特點無疑讓七星魚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