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燉豆腐這樣做,不但沒有腥味還很美味,你學會了嗎?

2020-12-05 私房菜美食

泥鰍燉豆腐這樣做,不但沒有腥味還很美味,你學會了嗎?

小編小時候家裡是在農村的,很多的80後應該都有印象就是應該都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那個時候的課業壓力沒有像現在的孩子這麼大,一般的話作業很快就完成了,然後整個村子的小夥伴們都在外面亂跑,村子的旁邊有一條小河河邊就是小樹林,這應該是大部分農村出生的孩子都應該有的一個印象,所有的孩子寫完作業以後都是在這裡玩兒,女孩子們玩的那些遊戲,我們男孩子是不屑於去玩兒的,男孩子一般在冬天的時候就是在小樹林裡邊兒打雪仗,而到了夏天就是在河裡邊遊泳、捉魚,特別是對於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來說,人們能吃的能喝的都比較少,所以很多人都對捉魚有一種特殊的愛好。

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只要是放學寫完作業,我們幾個人就會約到一起去河裡捉魚,有的小夥伴還拿了一個小魚網,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什麼也不拿,到了河裡直接用手抓,特別是捉泥鰍更是印象深刻,因為我們小時候都覺得泥鰍真的好笨,只要把它趕出來它的頭就往沙子裡面鑽而尾巴還在外面露著,如果沒有經驗的話直接抓泥鰍的話是抓不到的,因為泥鰍的本身非常的光滑它的外面有一層粘液,只要稍微不注意就從你的指縫裡面跑走了,有經驗的孩子都是直接連沙子一起抓,利用沙子的摩擦力把泥鰍困在沙子中間,這樣就好找多了。

抓到的泥鰍就會拿回家裡讓媽媽給我們做湯喝或者是煎著吃,特別是泥鰍燉豆腐真的是一道很美味的湯,因為泥鰍和豆腐真的是一對最好的搭配,只是很多人不會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一個做法,就是把豆腐放在水中間,然後把泥鰍放在水裡面煮,等到水溫上來以後泥鰍就會往豆腐裡面鑽,這只能說真的是一個傳說或者是失敗的做法,這些人連內臟都不去掉肯定是很不乾淨的,關鍵是泥鰍的土腥味很重,怎麼做也不會好吃,這樣做本身是很有營養的一道湯但是就這樣浪費了兩樣很好的食材,那么正宗的泥鰍燉豆腐到底是怎麼做的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具體的做法吧,用這個方法做出來的泥鰍燉豆腐,不僅美味而且很健康。

首先需要準備的食材和調料有:泥鰍300克、豆腐300克、蔥段50克、薑末50克、蒜末40克、食用鹽20克、雞精15克、味精15克、糖10克、生抽20克、料酒20克、郫縣豆瓣醬20克、幹辣椒10克、辣椒油15克、,花椒油15克、玉米澱粉30克。

第1步:首先將買來的泥鰍剖開肚子取出內臟然後衝洗乾淨,然後記得把處理完畢的泥鰍用開水燙一下,主要作用就是去除泥鰍表皮外面的那層黏膜,把泥鰍切成大小三公分左右的小段然後放進大碗裡面,加入蔥末、薑末、鹽、生抽、料酒然後用手或者工具攪拌均勻,處理好的泥鰍放在一旁醃製20分鐘左右,時間到了以後再加入玉米澱粉持續的攪拌均勻差不多以後再放在旁邊備用,將準備好的豆腐清洗乾淨然後切成指頭肚大小左右的小塊放在一旁的容器裡面備用即可。

第2步:準備家裡的一口炒鍋冷鍋開火鍋熱以後倒入食用油,等到油溫大概5成熱的時候,把已經醃製完成的泥鰍段放進油鍋裡面開始慢慢的炸制,一直炸到我們能看見泥鰍的表皮的顏色變得大部分成為黃色以後就可以撈出來控油備用。接著起鍋再加油然後加入蔥段、薑片、蒜末然後大火開始翻炒出香味,等到可以聞到很香的味道之後再加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接著我們把剛才準備好的幹辣椒、花椒油、辣椒油倒進去,繼續翻炒均勻,最後加入適量的清水。

第3步:開大火把鍋中的水煮開,把剩餘的鹽、味精、雞精、白糖、生抽、料酒倒進去,等到它們在鍋中化開以後把切好備用的豆腐塊放進去,然後再加入剛剛炸好過完油的泥鰍,開中火燜5分鐘左右,等到時間到了以後,用水澱粉勾一下芡,要用勺子邊倒邊攪拌動作一定要慢,要不然就把鍋中的豆腐都給攪碎了,保證豆腐完整的同時還要確保芡汁勾得均勻,粘稠度一定要適中,太稠或者是太稀的話這道菜就會很沒有味道,勾芡完成以後就可以關火出鍋裝盤子了,最後加點香菜末點綴一下顏色就可以了,這道好吃的泥鰍燉豆腐就已經製作完成了。

接著小編給大家說一下具體的注意事項:其實這道菜一點也不複雜,只要記住幾個要點就可以了, 首先就是泥鰍的處理很關鍵,野生的泥鰍有很大的土腥味,一定要把泥鰍的內臟和表面的粘液全部清洗乾淨,否則的話做出來的菜就有很大的腥味是啊吃不成的,這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然後就是炸泥鰍的時候記著火候一定不能太大,開中小火就可以了,並且保證一定要把泥鰍完全炸熟炸透了,這樣口感才會更加的好,如果炸的不到位的話在煮的時候泥鰍就很容易完全散開,當然時間過長的話泥鰍就給炸幹了,那樣的話還是倒了吧。最後一步就是火候,把所有的材料下鍋以後記得改用中小火燜制,這樣才能最大的避免把鍋中的豆腐完全給燉爛。好了,今天這一道泥鰍燉豆腐小編就給大家說到這裡了,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做法,可以在下面留言告訴小編。

相關焦點

  • 無論泥鰍用什麼做法,直接下鍋是大忌,加上這兩步,好吃無腥味
    泥裡吃出了一道美味,泥裡的肉又緊又嫩,營養價值也很高,俗稱「水裡的人參」。泥裡的做法也很多,如:爆泥、燒泥、炒泥、炒泥、泥、泥、泥、泥燉豆腐、養生泥火鍋、炸泥等等。大家都知道泥鰍的美味,但泥鰍的處理卻有很多人不會。
  • 煮泥鰍時,一股土腥味?這些地方沒注意,難怪泥鰍味苦全是沙
    歡迎大家來到【美食會】,今天我又給大家來分享一些有關美食的小知識了,趕快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先關注】每天都有更新呦!大家還記得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事情嗎,小編記得最深的就是去捉泥鰍了。這些地方沒注意,難怪泥鰍味苦全是沙捉泥鰍雖然很好玩,但是泥鰍可不好吃呢。小編每次拿回家的時候,家裡人都不會處理泥鰍,泥鰍吃起來一股的苦味,而且有時候還有泥沙,所以每次挖到的泥鰍都是丟掉了,很是可惜。到後面我也一直認為泥鰍就是苦味的,一點都不好吃。
  • 紅燒泥鰍的家常做法,感覺不到一點腥味,簡單幾步就可以做出美味
    泥鰍素有「天上斑鳩,地下泥鰍」和「水中人參」之美譽,泥鰍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富含極高的蛋白質還有極少的脂肪,能起到降脂降壓的作用,特別適合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的人食用,泥鰍還含有廿碳戊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人體抗血管衰老,有益於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老人和小孩都可以經常吃一些,對自己身體有很大好處。
  • 清燉泥鰍,味道香甜鮮美,營養豐富,沒有腥味
    說到泥鰍,我們就會想在農田裡,泥巴中捉泥鰍了,泥鰍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魚,單從外形上看,就和普通的淡水魚差別特別大,細長條形,身上都是滑膩膩的液體,而且十分靈活,想要抓住它還真不容易呢。但是泥鰍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泥鰍湯可作為滋補的藥膳食用。
  • 泥鰍鑽豆腐這道菜,為什麼連大廚都做不成?不明真相的人還在傻做
    家常菜之所以稱呼為「家常」二字,正是因為這菜沒有等級限制,只要願意學,就能學會,而且用料簡單,烹飪簡單,家庭主婦都能做出來。泥鰍鑽豆腐當然了,這泥鰍鑽豆腐和貂蟬強行聯繫起來,不過是增加一點趣味罷了。真要做出泥鰍鑽豆腐這道菜,可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無論你怎麼嘗試,怎麼加熱鍋裡的泥鰍,你都會發現泥鰍不會鑽入豆腐裡,只會在豆腐的邊沿徘徊。
  • 泥鰍炒著吃,先別急著下鍋,大廚都用這3步,泥鰍吐沙乾淨沒腥味
    泥鰍炒著吃,先別急著下鍋,大廚都用這3步,泥鰍吐沙乾淨沒腥味在我們生活中,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因此在吃東西方面也追求更加高質量的美食了,除了我們平時吃到的雞鴨魚肉之外,大家也將目光轉向了更加營養更加美味的海鮮以及水產品,其實泥鰍就是一種這樣的水產品
  • 紅燒泥鰍之前,多加兩個步驟,泥鰍沒有土腥味,而且更入味
    泥鰍是南方常見的食材,說起泥鰍,做法眾多,最出名的要數泥鰍鑽豆腐。不過,這道菜頗有難度,即使是廚師也不一定能做出。除了泥鰍鑽豆腐外,常見的泥鰍做法還有紅燒泥鰍、油炸泥鰍等,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道紅燒泥鰍的做法。
  • 天上斑鳩,地上泥鰍,這泥鰍到底多美味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
    小夜沒有吃過斑鳩,特地去問了下爺爺,他們那會兒吃的東西不多,經常用彈弓打鳥,而這斑鳩則是其中最美味的東西,吃上去沒有其他禽類的腥氣,烤熟了吃那叫一個肉質甘香。不過,現在來說斑鳩吃的比較少了,大部分也都是養殖了,所以小夜今天重點來說說另一個,泥鰍。
  • 紅燒泥鰍怎麼做?多加這一步,香辣無腥味,泥沙全無
    多加這一步,香辣無腥味,泥沙全無說起紅燒泥鰍,小編想起了第一次做紅燒泥鰍的時候,那時做出來的紅燒泥鰍不僅色澤不好看,吃起來的時候一點也不好吃,泥鰍完全就是看不出泥鰍樣了,小編自己果真是高估自己了,所以只好將做出來的紅燒泥鰍全部倒掉了,從此小編就沒做過紅燒泥鰍了,要吃紅燒泥鰍都是從外面買,不過個月後小編的信心又回來了,因為幾個月後小編去叔叔家吃飯
  • 農村兩大美味:「天上斑鳩,地下泥鰍」,真有那麼好吃嗎?
    文/濤聲依舊   農村兩大美味:「天上斑鳩,地下泥鰍」,真有那麼好吃嗎?   我們都知道農村有著很多野生的美味,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的美味可謂是美名傳天下了,但是你知道嗎?
  • 螃蟹清蒸有腥味,那是你沒有掌握技巧,學會它蒸出美味螃蟹
    螃蟹清蒸有腥味,那是你沒有掌握技巧,學會它蒸出美味螃蟹海鮮,我們日常生活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海鮮的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平時我們常見的海鮮有魚、蝦、螃蟹。這三樣我相信除了海鮮過敏的人,其他人應該都有吃過,小編曾經為大家講過魚和蝦的做法,所以就今天就不講它們了,我們來講一下螃蟹怎麼做才好吃,螃蟹蟹膏可以是一絕,特別是洞庭湖9月份的蟹,更加是美味。
  • 多寶魚清蒸有腥味?這樣做輕鬆去腥味,更加美味
    多寶魚是常見魚類當中我最愛的一種,不僅肉質非常鮮嫩,更重要的是它也沒有什麼毛刺,吃起來是又美味又爽快。不過雖然多寶魚適合清蒸,清蒸的做法也是品嘗魚類鮮美最好的方式之一,但是也有一個最基本的「門檻」,那就是稍有不慎魚就容易腥。那麼這次我們就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分享一下怎麼清蒸多寶魚才能不腥不老、鮮香美味,也適用於其他魚類清蒸哦。
  • 山藥燉排骨,這樣做出來的排骨湯,不僅有營養,並且沒有腥味
    山藥燉排骨,這樣做出來的排骨湯,不僅有營養,並且沒有腥味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經到了冬天,人們也開始紛紛做起了禦寒的措施,有一些人多穿一些衣服。而有一個人做上一些美味的食物,從而去暖身子驅寒。但對於一些不怎麼做湯的人群來講,做它成了一種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自己花錢買來的材料,做出來的湯,沒有飯店裡的那種味道,並且還帶有一種肉本身的腥味,所以說,也讓很多人都愁悶不已。
  • 吃過魚泡燉豆腐嗎?這樣做外層軟糯,內裡脆爽,江鮮海鮮都沒它鮮
    其實魚泡不僅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經常吃魚泡具有養腎固本的功效,而且還可以治療產後破傷風,傷口出血等疾病。下半截比上半截要小一點,長一點,它的口感是沒有上半截那麼鮮明,就像是上半截的混合體,軟糯脆爽,給我的感覺就是江鮮海鮮都沒有它鮮。
  • 泥鰍不管怎麼做,一定不能放「料酒」,牢記一招,鮮嫩無土腥味!
    大家好,提到泥鰍這道食材,相信很多人都很愛吃吧。泥鰍將其製作好了的話,那可是一道非常不錯的美味佳餚。而且泥鰍的肉質是十分鮮嫩的,也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常食用的話,能夠起到很好的滋補身體作用。泥鰍的吃法可以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將其炸著吃,炒著吃,也可以將其燜著吃,面對這些不同吃法的泥鰍時,我覺得燜泥鰍的味道是最棒的。因為它燜出來的味道非常入味,且泥鰍腥味很淡,愛吃燜泥鰍的我,還特地去學習了一下它的製作。
  • 天冷才會有的海中美味,用來燉豆腐,是冬季海邊人最愛的美味
    裙帶菜的營養價值特別豐富,用它的葉幹制以後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海木耳」,用來做湯少放一點就特別的鮮美。裙帶菜的梗醃製以後可以用來做涼拌菜,或者跟其它食材一起燉,它的口感要比海帶好很多,因此特別受人們的歡迎。每當裙帶菜上市的季節,海邊人除了把它焯水涼拌以外,做的最多的就是【裙帶菜燉豆腐】。
  • 泥鰍是很受喜愛的美味,野生的泥鰍能夠長多大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在一些乾涸很久的池塘底部,只要進行挖掘,都有可能挖掘到藏在泥裡深處的泥鰍,泥鰍的壽命大約是在4-6年,野生的泥鰍大都個頭不大,一巴掌長的就算是肥大的野生泥鰍,泥鰍的個頭大小,跟環境也是有很大關係的,記著在我們城東的老城牆水溝裡,過去是水沒有幹過,作為護城河似的小溝,水質肥厚,最主要的是哪裡有一個公共廁所,在過去都是直接將裡面的糞便排到水溝之中,這水溝裡面的泥鰍個頭大的出奇
  • 燒泥鰍時,要不要去內臟?大廚教你這做,肉質鮮嫩,沒有土腥味!
    燒泥鰍時,要不要去內臟?大廚教你這做,肉質鮮嫩,沒有土腥味!有些人看著泥鰍有些害怕,因為長得像蛇,所有不敢吃,但是泥鰍是個好東西,是很滋補的食材。泥鰍素有「水中人參」之稱,肉質鮮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 這樣製作出來的墨魚燉豆腐,湯汁鮮美,營養高,做法簡單
    說起墨魚,想必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其實墨魚就是我們俗話說的烏賊,墨魚生活在海水中,是非趁吃的海鮮品之一,並且經常吃墨魚對身體是大有好處,墨魚營養美味營養價值超高,特別是氣血不足,貧血的人群來說經常吃墨魚還能起到補血益氣的功效,墨魚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經常吃墨魚對我們的眼睛也是有很好的幫助的,墨魚能和其他食物混合在一起製作成更好吃的美食,墨魚還能製作成墨魚乾
  • 泥鰍要怎麼吃 要不要需不需要去內臟 真相竟然是這樣
    有些人認為沒有必要將內臟去除,甚至都不用洗就能直接下鍋煮。因為這樣不僅十分省事,而且還保持了泥鰍最原始的豐富營養。可也有的人覺得,若是不去內臟會很髒,在煮之前必須將它的肚子剖開,內臟去除乾淨並且洗乾淨才能吃,那麼究竟哪一種辦法是最好的呢?其實某些人說的不去內臟更富營養的說法是錯誤的。單單從食物營養這個角度來說,去內臟還是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