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燉豆腐這樣做,不但沒有腥味還很美味,你學會了嗎?
小編小時候家裡是在農村的,很多的80後應該都有印象就是應該都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那個時候的課業壓力沒有像現在的孩子這麼大,一般的話作業很快就完成了,然後整個村子的小夥伴們都在外面亂跑,村子的旁邊有一條小河河邊就是小樹林,這應該是大部分農村出生的孩子都應該有的一個印象,所有的孩子寫完作業以後都是在這裡玩兒,女孩子們玩的那些遊戲,我們男孩子是不屑於去玩兒的,男孩子一般在冬天的時候就是在小樹林裡邊兒打雪仗,而到了夏天就是在河裡邊遊泳、捉魚,特別是對於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來說,人們能吃的能喝的都比較少,所以很多人都對捉魚有一種特殊的愛好。
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只要是放學寫完作業,我們幾個人就會約到一起去河裡捉魚,有的小夥伴還拿了一個小魚網,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什麼也不拿,到了河裡直接用手抓,特別是捉泥鰍更是印象深刻,因為我們小時候都覺得泥鰍真的好笨,只要把它趕出來它的頭就往沙子裡面鑽而尾巴還在外面露著,如果沒有經驗的話直接抓泥鰍的話是抓不到的,因為泥鰍的本身非常的光滑它的外面有一層粘液,只要稍微不注意就從你的指縫裡面跑走了,有經驗的孩子都是直接連沙子一起抓,利用沙子的摩擦力把泥鰍困在沙子中間,這樣就好找多了。
抓到的泥鰍就會拿回家裡讓媽媽給我們做湯喝或者是煎著吃,特別是泥鰍燉豆腐真的是一道很美味的湯,因為泥鰍和豆腐真的是一對最好的搭配,只是很多人不會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一個做法,就是把豆腐放在水中間,然後把泥鰍放在水裡面煮,等到水溫上來以後泥鰍就會往豆腐裡面鑽,這只能說真的是一個傳說或者是失敗的做法,這些人連內臟都不去掉肯定是很不乾淨的,關鍵是泥鰍的土腥味很重,怎麼做也不會好吃,這樣做本身是很有營養的一道湯但是就這樣浪費了兩樣很好的食材,那么正宗的泥鰍燉豆腐到底是怎麼做的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具體的做法吧,用這個方法做出來的泥鰍燉豆腐,不僅美味而且很健康。
首先需要準備的食材和調料有:泥鰍300克、豆腐300克、蔥段50克、薑末50克、蒜末40克、食用鹽20克、雞精15克、味精15克、糖10克、生抽20克、料酒20克、郫縣豆瓣醬20克、幹辣椒10克、辣椒油15克、,花椒油15克、玉米澱粉30克。
第1步:首先將買來的泥鰍剖開肚子取出內臟然後衝洗乾淨,然後記得把處理完畢的泥鰍用開水燙一下,主要作用就是去除泥鰍表皮外面的那層黏膜,把泥鰍切成大小三公分左右的小段然後放進大碗裡面,加入蔥末、薑末、鹽、生抽、料酒然後用手或者工具攪拌均勻,處理好的泥鰍放在一旁醃製20分鐘左右,時間到了以後再加入玉米澱粉持續的攪拌均勻差不多以後再放在旁邊備用,將準備好的豆腐清洗乾淨然後切成指頭肚大小左右的小塊放在一旁的容器裡面備用即可。
第2步:準備家裡的一口炒鍋冷鍋開火鍋熱以後倒入食用油,等到油溫大概5成熱的時候,把已經醃製完成的泥鰍段放進油鍋裡面開始慢慢的炸制,一直炸到我們能看見泥鰍的表皮的顏色變得大部分成為黃色以後就可以撈出來控油備用。接著起鍋再加油然後加入蔥段、薑片、蒜末然後大火開始翻炒出香味,等到可以聞到很香的味道之後再加入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接著我們把剛才準備好的幹辣椒、花椒油、辣椒油倒進去,繼續翻炒均勻,最後加入適量的清水。
第3步:開大火把鍋中的水煮開,把剩餘的鹽、味精、雞精、白糖、生抽、料酒倒進去,等到它們在鍋中化開以後把切好備用的豆腐塊放進去,然後再加入剛剛炸好過完油的泥鰍,開中火燜5分鐘左右,等到時間到了以後,用水澱粉勾一下芡,要用勺子邊倒邊攪拌動作一定要慢,要不然就把鍋中的豆腐都給攪碎了,保證豆腐完整的同時還要確保芡汁勾得均勻,粘稠度一定要適中,太稠或者是太稀的話這道菜就會很沒有味道,勾芡完成以後就可以關火出鍋裝盤子了,最後加點香菜末點綴一下顏色就可以了,這道好吃的泥鰍燉豆腐就已經製作完成了。
接著小編給大家說一下具體的注意事項:其實這道菜一點也不複雜,只要記住幾個要點就可以了, 首先就是泥鰍的處理很關鍵,野生的泥鰍有很大的土腥味,一定要把泥鰍的內臟和表面的粘液全部清洗乾淨,否則的話做出來的菜就有很大的腥味是啊吃不成的,這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然後就是炸泥鰍的時候記著火候一定不能太大,開中小火就可以了,並且保證一定要把泥鰍完全炸熟炸透了,這樣口感才會更加的好,如果炸的不到位的話在煮的時候泥鰍就很容易完全散開,當然時間過長的話泥鰍就給炸幹了,那樣的話還是倒了吧。最後一步就是火候,把所有的材料下鍋以後記得改用中小火燜制,這樣才能最大的避免把鍋中的豆腐完全給燉爛。好了,今天這一道泥鰍燉豆腐小編就給大家說到這裡了,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做法,可以在下面留言告訴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