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堅持的理由:三農小知識之泥鰍的特徵和生活習性,你知道嗎

2020-12-05 說說堅持的理由

文|說說堅持的理由

哈嘍,大家好下午好,我是你們的小編朋友說說堅持的理由,第一次打開小編的文章,那就動手點一個關注吧,這樣會讓小編更有力量寫一些三農的小知識告訴你們哦,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一起進入正題吧!

一、泥鰍的形態特徵

泥鰍屬魚綱鰍科,是溫水性魚類。泥鰍體延長,亞圓筒形,黃褐色,具不規則黑色斑點;口小,下位,有5對須。我國的鰍科魚類約有100多種,與泥鰍在外形上相似的常見種類,有條鰍屑的北方條鰍、北鰍厲的北鰍、花鰍厲的花鰍、副泥鰍屬的大鱗副泥鰍、泥鰍屬的北方泥鰍和黑龍江泥鰍等。其中北方條鰍、北鰍、花鰍個體小,生長慢,沒有養殖價值。泥鰍、北方泥鰍和黑龍江泥鰍組成了泥鰍屬的三兄弟,它們共同的特徵是有5對須。

外形也相似。它們的區別在於:黑龍江泥鰍僅分布在黑龍江,其吻端到背鰭的鉅離佔體長的62%以上,腹鰭起點與背鰭起點平齊。另外兩種泥鰍吻端到背鱗的距離最多佔體長的60%,而且背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前。但北方泥鍬尾柄長度是尾柄高度的1.9-2.9倍,泥鰍尾柄長度是尾柄高度的1.3-1.8倍,北方泥鰍僅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及遼河上遊。而泥鰍除青藏高原外,我國大多數地區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以長江水域和珠江水域的產置為最大。

這三種泥鰍生活習性相似,個體較大,數量較多,肉質細嫩,有較高的養殖價值。大鱗副泥鰍是副泥鰍厲在我國的唯一種類,其外形與泥鰍相似,有5對口須,但它的鱗大,側線鱗不到130片。大鱗副泥鰍生活習性與泥鰍相似,個體稍大,分布比較廣泛,有一定的養殖價值,只是它的天然資源太少了,不易捕捉到。

二、泥鰍的生活習性

泥鰍是溫水性底層魚類,喜歡生活在有底泥的不流動的或者流動緩慢的水中,如湖泊、池塘、水田和溝渠等地方。喜歡中性或者偏酸性的黏土。適宜生長的溫度是10-30℃,最適宜的溫度是22-28℃,當水溫在10℃以下或30℃以上時,泥鰍活動明顯減弱。當水溫在6℃以下或34℃以上時,泥鰍就會鑽到泥裡面去,停止活動。冬天,泥鰍常鑽人泥裡越冬。第二年春天,水溫升到10℃以上時,才出來活動。

泥鰍在水的底層生活。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既能在水中遊泳,又能鑽到底泥裡。它晝伏夜出,白天鑽到底泥裡休息,晚上出來在水底尋找食物。由於長期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它的視力極度退化,變成了「瞎子」。但是,它的感覺卻很靈敏。泥鰍的感覺主要是觸覺,靠觸鬚來尋找食物。另外,它的側線系統也很發達和靈敏,可以依靠它們來感覺水的變化,逃避敵害。

有的時候,泥鰍傻呆呆地伏在水底,一動不動,即使人走近了,它也沒有反應,好像一伸手就能抓起來。可是當人一伸手剛觸及水面時,它就馬上感覺到了,並且迅速地溜走了。泥鰍用鰓、皮膚和腸進行呼吸。一般情況下,在水中用腸呼吸,當水中缺氧時,泥鰍浮遊水面,吞咽空氣,在腸管內進行氣體交換,然後從肛門排出廢氣。冬天,池水乾涸後,泥鰍會鑽人泥中,靠溼潤的環境,進行腸呼吸,也能維持生命。

當它離開水時,還能用皮膚呼吸。用腸呼吸,是泥鰍特有的呼吸方式。泥鰍的另一個特點是極易逃走。當春、夏季漲水時,一旦池壁有小洞,泥鰍就會逃之夭夭。尤其是在夜間和長時間下雨、水位上漲的情況下,泥鰍很易從池子的進水口、排水口逃走。由於泥鰍能用腸呼吸,所以它能在空氣中長時間生活,逃走的概率自然大於其他養殖魚類。因此,在養殖期間要經常檢查池塘、稻田和網箱等,及時修補漏洞,防止泥鰍逃逸。

好啦,今天的三農小知識就講到這裡了,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自己的見解,不要忘記關注小編哦!

相關焦點

  • 垂釣迷們需要知道的:草魚的生活習性和食性特徵
    當然要先了解清楚草魚的生活習性和食性特徵,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的相關內容。一,草魚的生活習性草魚生活在中低水域。最好的居住地是草魚。水的顏色自然是綠色的。這也可能決定了這個池塘裡有很多草魚。草魚也耐受並適應高溫。夏天中午,草魚仍在遊泳和覓食。此時,花瓣,嫩葉和蚱蜢可以捕捉草魚和漂浮在水面上的魚。
  • 世上最遠的距離:三農小知識之小麥種子的休眠和發芽,你知道嗎
    文|世上最遠的距離哈嘍,大家好下午好,我是你們的小編朋友世上最遠的距離,第一次打開小編的文章,那就動手點一個關注吧,這樣會讓小編更有力量寫一些三農的小知識告訴你們哦,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一起進入正題吧!
  • 酷似泥鰍,俗稱「花泥鰍」,至今不知道學名,你認識嗎?
    導讀:酷似泥鰍,俗稱「花泥鰍」,至今不知道學名,你認識嗎? 文/農夫也瘋狂 泥鰍在民間有著「水中人參」的美稱。 對於農村的70後、80後們來說,在童年應該都有過挖泥鰍的美好經歷。
  • 百日草的特徵你知道嗎?看完漲知識了
    大家好,小編很高興又一次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百日草,希望大家能夠學到三農的一些知識。百日草為菊科。別名步步登高、節節高、狀元紅、百日菊。原產低緯的墨西哥高原地帶,現在我國廣為栽培。花期特長,從初夏至深秋、鮮豔的花兒不斷開,美麗的色彩可以保持到種子成熟。
  • 寵物知識之烏鶇的習性特徵及管理
    寵物知識之烏鶇的習性特徵及管理文/愛萌寵之大偉烏鶇:另名:百舌、反舌、中國黑鶇、白舌、黑鶇、黑山雀。一、形態特徵雄鳥全身主要為黑褐色,上體(包括兩翅和尾羽)呈黑色。頦、喉部淺慄褐色,具黑褐色縱紋。嘴黃,眼珠橘黃色,腳近黑色,嘴及眼周橙黃色。雌鳥較雄鳥色淡,喉、胸有暗色縱紋。虹膜褐色,鳥喙橙黃色,腳黑色。二、 生活習性烏鶇分布於我國新疆西部,在平原為冬候鳥,在天山為繁殖鳥。分布在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為留鳥,在海南及臺灣為冬候鳥。
  • 秋天說三農:芙蓉花總是不開花?3個原因分享給你
    秋天說三農,說說養花知識,大家好,我是那你們的那個會養護花卉的小編秋天,感謝大家收看本期的秋天說三農,身邊許多種植著芙蓉花的花友,但是我們家裡的芙蓉花總是不開花,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今天秋天分享的這3個知識可以讓你的芙蓉花開花無數!
  • 家兔有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
    家兔有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嗨,大家好,歡迎今天跟著小編繼續了解一些關於兔的小知識。那麼你們了解這個小生命的簡單特點和生活習性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眾所周知,家兔有著大耳朵和大眼睛。它們的嗅覺其實也是很靈敏的,它兩個嘴角向左右生長著有觸覺功能的觸鬚。沒有犬齒但是有兩對門齒。毛色一般為白色和褐色等。不要看它們脖子短,但是轉動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它四肢強壯有力,善於跳躍和快速奔跑。
  • 螞蟻的體貌特徵及生活習性
  • 驚奇動物在這裡:泥鰍也是魚!原來泥鰍還有這樣的作用!
    「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當熟悉的兒歌在耳邊響起,你可曾想到了一種動物——泥鰍,一種你經常見到,卻也常常忽視的魚?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泥鰍,你在小河邊,在泥塘裡,甚至是在飯桌上都曾經見到的小魚。
  • 天上斑鳩,地上泥鰍,這泥鰍到底多美味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
    小夜沒有吃過斑鳩,特地去問了下爺爺,他們那會兒吃的東西不多,經常用彈弓打鳥,而這斑鳩則是其中最美味的東西,吃上去沒有其他禽類的腥氣,烤熟了吃那叫一個肉質甘香。不過,現在來說斑鳩吃的比較少了,大部分也都是養殖了,所以小夜今天重點來說說另一個,泥鰍。
  • 農村這種魚是我國特有物種,形似泥鰍卻不是泥鰍,最大可長到6斤
    它是我國特有的物種,長得和泥鰍很像,並且是生長在江河底層的,體重最大可以長到6斤以上,而它的學名叫長薄鰍。各位朋友們,你們認識嗎?長薄鰍是我國特有的物種,是鯉形目、鰍科、薄鰍屬的魚類,主要是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幹支流及其附屬的水域,從湖北、湖南至四川西部的長江中上遊水域均有分布。
  • 天牛生活習性有哪些?
    天牛的生活習性都有哪些?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了解下吧。天牛吃什麼天牛這種昆蟲三農苑說記憶中是在核桃樹上見到過,個頭也不算小,成年的天牛基本和知了不相上下,而且身披甲殼,頭上有兩個長長的觸鬚,嘴巴像兩把合攏的鐮刀,一看這身板就不是善茬,哈哈……,跑題了,天牛這種蟲子它的食物只要是花粉、嫩枝葉、樹皮、樹的汁液和果實,有時還會進食一些菌類,比如樹上長出的類似於蘑菇的菌類東西。
  •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飛禽有哪些嗎?知道它們生活習性是怎樣的嗎?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飛禽有哪些嗎?知道它們生活習性是怎樣的嗎?下面小編帶你了解一下1、安第斯神鷲,又叫康多兀鷲,也有人叫它「安第斯神鷹」或南美神鷹。體長130釐米,體重達10千克,翼展可超過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飛禽。
  • 煮泥鰍時,一股土腥味?這些地方沒注意,難怪泥鰍味苦全是沙
    歡迎大家來到【美食會】,今天我又給大家來分享一些有關美食的小知識了,趕快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先關注】每天都有更新呦!大家還記得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事情嗎,小編記得最深的就是去捉泥鰍了。不管是田裡還是小溪裡面都有泥鰍,小編有時候看見田裡面的泥土上面有一個小洞,就覺得裡面會有泥鰍,然後就會伸手挖下去,運氣好的話就能挖到泥鰍,每次挖泥鰍都很是興奮,不知不覺一個下午就過去了。煮泥鰍時,一股土腥味?
  • 迷茫地走在路上:三農小知識之認識玉米莖和葉,你了解多少
    文|迷茫地走在路上哈嘍,大家好下午好,我是你們的小編朋友迷茫地走在路上,第一次打開小編的文章,那就動手點一個關注吧,這樣會讓小編更有力量寫一些三農的小知識告訴你們哦,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一起進入正題吧!
  • 蟑螂的形態特徵及生活習性——美洲大蠊
    美洲大蠊主要是熱帶和亞熱帶種類,也有分布於溫帶北部。 在我國絕大部分省(市)均有報告,在廣東、廣西、海南以及福建等南方諸省(區),它是優勢種。1,形態特徵成蟲:美洲大蠊是室內體型最大的蟑螂,一般體長27-40 mm,但也有較小或更大的個體。雌成蟲和雄成蟲約等大,但雌蟲較為肥胖。體呈紅褐色。
  • 知道鷓鴣是什麼嗎?帶你了解鷓鴣的生活習性
    大家對於鷓鴣了解嗎?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鷓鴣的生活習性吧!鷓鴣的生活習性無論抓什麼鳥,都要對要抓捕的對象有所了解,盲目下套,只會增加更多的失望,鷓鴣在每年的清明至立夏前後是捕抓的高峰期,發情中的雄鷓鴣性情好鬥,特別是在其地盤內,更不允許有外來者的侵入,人們就是抓住這點來捕抓鷓鴣的。
  • 竹麥釣—有地方特色的民間釣法,主攻泥鰍兼釣攻擊性魚類
    各位釣友都知道泥鰍可以使用地籠捕捉或者電捕捉,但是除了這些捕捉方式大家有沒有好的釣法呢?泥鰍在現在這個年代已經看不到有人作釣了,或者說很多人已經不知道怎麼釣了。筆者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家庭條件不好剛好村旁邊就是水庫常常就去水庫釣泥鰍賣錢補貼家用。筆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想告訴大家泥鰍還有這種釣法,僅此而已。
  • 寵物知識之這種常見的籠養觀賞鳥,你知道嗎
    寵物知識之這種常見的籠養觀賞鳥,你知道嗎文/愛萌寵之大偉文鳥科1.灰文鳥灰文鳥經過長期的人工飼養和繁殖,現已培育出不同顏色的新品種,是一種較普遍的世界性籠養鳥。形態特徵:灰文鳥大小像麻雀、紅嘴、紅眼圈、紅腳、灰身體,配以黑白花的頭。其觀賞時的感覺:文靜、雅致。成年鳥除觀賞其羽色外還可聽其鳴叫聲。雄鳥叫聲尖銳,拉長音,發出「啾、啾、啾一」或「酒一酒一酒」的聲音。雌鳥只發出「啾、啾、嗽一」的短音。
  • 吃泥鰍到底要不要去內臟?可能你一直做錯了,別錯過了!
    泥鰍屬於常見的一種淡水魚裡面含有大量的亞精胺,磷酸甘油酸以及核酸等營養價值很高,而且高蛋白質低脂肪,因為泥鰍長時間生活在淤泥當中吃的時候應該要徹底的清洗乾淨,吃泥鰍到底要不要去內臟?可能你一直做錯了,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