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蠊主要是熱帶和亞熱帶種類,也有分布於溫帶北部。 在我國絕大部分省(市)均有報告,在廣東、廣西、海南以及福建等南方諸省(區),它是優勢種。
1,形態特徵成蟲:美洲大蠊是室內體型最大的蟑螂,一般體長27-40 mm,但也有較小或更大的個體。雌成蟲和雄成蟲約等大,但雌蟲較為肥胖。體呈紅褐色。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狀斑,斑的中線向後延伸成「小尾」,中線前方有一「T」形黃色條紋,後緣呈灰黃色,色斑較寬。翅發達,伸達腹端。卵鞘:美洲大蠊初產卵鞘呈白色,逐漸變為褐色至黑色,長約1cm,寬約0.5cm,深褐色,美洲大蠊一生產卵莢21-59隻,每隻卵莢的卵14-16粒。2,生活習性(1)喜溫溼環境,最適溫度為28(21-33)'C.(2)食性廣,幾乎可以靠任何有機物生存。 偏好腐敗的有機物,有時可群集在垃圾堆和糞便上覓食。在室內,除了取食各種食物外,也常咬食書本、衣服、鞋襪等。當缺乏食物時,也可自相殘食或吃掉自己產出的卵鞘。(3)常侵入家庭、飯店、旅館、雜物堆、釀造廠和各類食品工廠。棲息於上述場所的廚房、下水道、地下室、水曖管道、地臺板、牆壁等的縫隙處。由於有外棲習性,也在室外下水道、 沙井、廁所,糞坑(池)、垃圾堆等處棲息。(4)雌蟲產卵選擇溫溼隱藏場所,從口中分泌物質將卵粘附在牆角,廚房操作臺下面、抽屜、農貿市場櫃檯下面、雜物堆中或物體的表面等。生活史周期很長,在自然條件下,通常要2年左右或更長時間才能完成一個世代,若蟲期1年左右,成蟲壽命約1年。(5)美洲大蠊是廣東省的優勢種,常見於居民住宅、機關、學校飯堂、中小型飯店、雜貨店及室外的垃圾堆、下水道化糞池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