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看物價:2019年居住價格基本平穩 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2020-11-30 中國經濟網

  央視網消息:國家統計局昨天(1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物價運行總體平穩,實現了3%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從單月看,2019年12月,CPI由上月環比上漲0.4%轉為持平。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環比上漲1.8%轉為下降0.4%。隨著生豬生產出現積極變化,中央和地方儲備豬肉陸續投放,進口量有所增加,豬肉供給緊張狀況緩解,價格由上月環比上漲3.8%轉為下降5.6%。

  食品價格上漲較多 豬肉價格有望回落 

  民以食為天,食品價格的波動最為引人注。在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中,食品所佔權重也最大,超過了30%。可以說,食品價格上漲的幅度直接影響到CPI的整體表現。

  要說到2019年的食品價格,不得不提到豬肉價格。從這張趨勢圖我們不難看到,過去的一年,這位「二師兄」可謂是衝上了雲霄。2019年,正處在新一輪上漲周期的豬肉價格受到疫情疊加影響異常上漲。數據顯示,在十月份當月CPI3.8%的同比漲幅中,有2.43個百分點是受豬肉價格上漲影響所致,佔CPI同比漲幅的近三分之二,不僅如此,牛肉、羊肉、雞肉價格也出現了上漲,由此可見「二師兄」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在此帶動下,去年食品價格也呈現出逐月上漲態勢。

  不過也不要過度擔心,多部門多措並舉,隨著凍儲肉的投放,擴大豬肉、牛肉進口以及鼓勵養豬業發展等措施逐步落實落地,豬肉供求關係已經逐步得到調整。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生豬出欄量在去年12月份已經止降回升,環比增長14.1%,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態勢也已經得到了遏制。

  對於今年豬肉以及食品價格走勢,專家表示,隨著豬肉市場供求關係調整,豬肉價格有望下降。從今年全年看,CPI將呈現出逐步回落的態勢。

  租金緩慢上漲 居住價格基本平穩 

  除食品價格外,居住價格對CPI的影響也比較明顯。在目前的CPI統計中,居住價格所佔的權重僅次於食品,其中包含了租賃房房租和水電燃料的價格,2019年居住類價格漲幅基本平穩。

  與食品價格漲幅相比,2019年居住類價格波動不大,可以用「穩」字來概括,月度同比漲幅基本都在1.4%至2.0%之間。先來看租賃房房租,除了春節後租金價格攀升到2.7%外,其它月份同比漲幅都在2.0%左右。這也說明近些年各地多措並舉規範住房租賃市場以及「房住不炒」的政策效應開始顯現。

  房租的波動租房者的感受最明顯,而水電燃料價格的變化更牽動著每位城鄉居民。在過去的一年,水、電、氣等價格的平均漲幅保持在0.6%左右,低於CPI的漲幅。不過隨著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開,電價、水價、氣價將越來越傾向於消耗越多價格越高,居民節約資源的意識也要越來越強。

  此外,2019年生活用品及服務的價格變化呈現出鮮明的特點。以電視、電冰箱為代表的家用器具大多數月份漲幅都在0以下,也就是說價格不僅沒有上漲而且還便宜了不少。但以人工為主的家庭服務類價格漲幅卻保持在4.8%左右,在春節前的一月份同比漲幅更是達到了7.6%。這也意味著,人工越來值錢,從事家庭服務的勞動者收入也越來越高了。

  交通類價格總體平穩 出行更加便捷 

  交通類價格所佔CPI的權重並不大,但它卻是我們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價格風向標。其中涵蓋了交通工具價格,車輛使用及維修價格等。2019年交通類價格總體呈現出下降趨勢。

  2019年交通類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影響其變化的幾個部分卻有升有降。在交通類價格中,唯一保持連續下降的是交通工具價格。從年初到年中,降幅連續12個月穩定在1.5%左右,也就是說我們買車越來越便宜了。但同時車輛使用及維修價格卻持續2.6%左右的漲幅,這意味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維修保養將成為汽車消費成本大頭。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有所上升,人們在加油這件事上的花費有所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的一年有超過5000公裡高鐵開通,截止2019年末,我國高鐵運營裡程達到了3.5萬公裡,大幅縮短通行時間的同時為大家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選擇。

  衣著類價格溫和上漲 網購成趨勢 

  在目前我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衣著類價格並不像食品價格那麼惹人眼球,但卻跟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來看看過去一年我們在衣著上面的花銷。

  過去的一年,衣著類價格漲幅總體呈現出溫和增長的態勢,全年漲幅保持在1.6%左右。

  從分類看,與服裝類和鞋類價格溫和的漲幅相比,衣著加工服務費逐月漲幅均保持在4%左右,這表明人工費用上升成為服裝企業的最大成本。而近幾年以來,減費降稅力度不斷加大,這對於中小服裝企業來說無疑切實減輕了不少負擔。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萬億元,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此外,在網際網路上個性化的服裝銷售模式也越來越多,消費者也更傾向在網上購買。據了解,全國鞋帽服飾類商品網上零售額不斷加快,已經成為服裝銷售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2019年物價指數發布 經濟學家如何看 

  那麼這些數據背後又透露出哪些經濟信號呢?聽聽經濟學家的觀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2019年CPI上漲幅度在年初預期的範圍之內,表明了總體的供給保障水平還是比較好的。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通過改善豬肉供給,近期豬肉價格上升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全年3%左右CPI的目標完成,在合理區間之內,實際上是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穩定的市場預期。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目前的CPI的上漲並不是一個典型的通貨膨脹,並不是一個由貨幣因素短期內快速增長所引起的通貨膨脹,未來的CPI進一步大幅上漲就沒有這個基礎。這樣就給相關的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基調下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力度提供了較好的空間。

(責任編輯:單曉冰)

相關焦點

  • 國家統計局:我國物價運行總體平穩
    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8%;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10.8%和11.3%。據測算,在11月份4.5%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新漲價影響約為4.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1月份,CPI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8%,漲幅回落1.8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9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0.2%轉為持平。
  • 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平穩 總供給和總需求基本平衡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貨幣政策首要是保持幣值穩定,既要保持對內物價水平的穩定,又要保持對外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物價涉及到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人民銀行在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始終對此高度重視。2019年全年CPI同比上漲了2.9%,拉動上漲的因素主要是結構性的。
  • 2021年我國CPI和物價水平變化分析
    二、2020年CPI同比為負的主要原因  CPI指消費者物價指數,主要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CPI由八大類商品的價格指數構成:食品、菸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娛樂文化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與通信、居住。
  • 2020中國經濟趨勢報告: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不變。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質量繼續提高。
  • 財經觀察|2019年全年CPI上漲2.9% 未來整體通脹會逐步回歸正常區間
    豬肉價格依舊是左右CPI運行的核心因素,但同比漲幅有所收窄。此外,鮮菜水果進入消費旺季,價格有所走強。從非食品方面看,成品油價格上漲,或對交通出行、居住水電燃料價格形成拉動,對CPI影響擴大。但總體來看,對物價影響最大的豬肉價格已經出現回調,加之產能供給的恢復,未來物價繼續上漲的預期減弱。
  • 作為一款稱職的國民地圖,百度地圖如何讓這個春節出行更加智能?
    作為百度地圖的忠實粉絲,小雷在放假前已經了解到針對本次春節假期國人的便利出行,百度地圖做了不少優化以及針對春運便捷出行的服務。比如為了讓春運出行能夠更加高效、安全地進行,百度地圖在1月24號特別舉行了百度地圖2019春運護航發布會,通過上線路面氣象導航功能以及推出警路圖媒模式等應對措施,為春運返鄉用戶進一步保駕護航。
  • 臺灣的物價如何?帶1萬元人民幣去臺灣旅遊,能玩哪些呢?
    臺灣的面積其實不大,說到底也只是一個省的大小,面積只有3600多平方千米,截止到2018年,人口為2300多萬人。現如今,隨著兩岸經濟文化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兩岸人民的交往也越來越多了。有很多臺灣人會到大陸來發展,最早以前是明星藝人等,現在有很多學生到大陸來求學,很多臺商來大陸投資,很多臺灣人到大陸來旅行等。
  • 案例與報告:市場調查的基本內容
    一、市場調查的目的  土地市場調查是土地估價師為了解土地市場現狀、判斷市場發展趨勢、合理選取估價參數、準確估算宗地價格而進行的一項經常性工作。  二、市場調查的基本內容  (一)土地需求影響因素調查  1.一般因素  (1)社會因素:土地需求是一種原生需求,如果土地產品收益大或需求增加,則土地需求增加;反之,土地需求則減少。人類的衣食住行都依賴於土地,人口數量越多,對土地的需求量就越大。
  • 2019中國旅遊出行大會:旅遊與交通跨界碰撞
    「2019中國旅遊出行大會」於11月9日-13日在廣西桂林召開。網絡連接是未來出行的關鍵技術,通過C-V2X的技術可以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提升交通效率,提供更豐富的情境感知的能力。這樣我們60年前科學家暢想的那些未來交通的場景可以在5G時代體現。還有很多智能交通的應用,比如遠程駕駛、緊急避讓、車載VR、AR沉浸式服務等。
  • 國家發改委召開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 回應社會熱點問題
    央廣網北京1月20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國家發改委昨天(19日)召開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情況。2019年,全國發、用電量繼續保持增長;投資項目審批核准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能源、高技術和水利等領域;物價運行總體平穩。
  • 連平:2021年物價運行將回歸經濟基本面
    生活必需品、食品、醫療等需求維持高位,租房、交通、衣著銷售承壓,對應食品項CPI、食品工業PPI等指標高位調整,1-10月累計同比分別為13.2%、3.64%,居住項CPI、紡織業PPI等顯著走低,1-10月累計同比分別為-0.36%、-5.02%。
  • 未來的地鐵出行啥樣?世界5G大會勾畫了未來交通圖景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婷 孫晶當我們外出購物到達地鐵站或從家裡出發乘地鐵,可以搭上5G賦能的自動駕駛車輛,方便地往來於地鐵站和所居住的小區——這是5G賦能交通出行之下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未來圖景。
  • 2020年CPI穩在2.5% 新年消費價格走勢如何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2020年,CPI月度同比漲幅在1月份達到5.4%的高點後逐步回落,11月份同比下降0.5%,12月份轉為同比上漲0.2%,但仍在較低的區間。
  • 中國傳統文化中衣食住行生活,你了解多少?
    中國傳統文化中衣食住行簡單的幾個字,卻蘊含著大智慧,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有人認為「衣食住行」的連稱,它違反了人類基本生理本能欲求的主次序列,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只有解決了基本溫飽問題,能夠生存下來才會考慮著裝問題、起居問題、生活問題和出行問題,所以應該是「食衣住行」。
  • 立體交通暢達八方 美好出行溫暖人心 「十三五」樂清綜合交通提交...
    施成嘯 攝交通的發展給市民帶來的不僅是便利,更是效益。「這兩年我有明顯的感覺,客戶來廠裡多了,效益也好了。」王先生指著前面一排排正在建設的廠房說道,便利的交通環境,吸引了不少企業到這裡落戶。2019年1月,甬臺溫高速複線樂清樞紐至黃華互通通車是樂清高速公路發展的一個縮影。
  • 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物價有條件保持穩定
    董莉娟分析,從環比看,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鮮菜、鮮果的生產和儲運成本增加,價格分別上漲8.5%和3.5%;隨著元旦春節到來,消費需求季節性增加,同時飼料成本有所上升,豬肉價格由上月下降6.5%轉為上漲6.5%,羊肉價格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2.6%,雞蛋價格由上月下降1.6%轉為上漲2.9%。就2020年全年而言,CPI經歷了較大波動。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及全球「最後一公裡」出行現狀分析 共享滑板...
    原標題: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及全球「最後一公裡」出行現狀分析 共享滑板車在國外興起   共享單車/電單車出行可以滿足1~10km出行需求,具有省力、便捷、費用低的優勢
  • 智慧交通,讓出行更便利
    本報記者 李 堅攝   核心閱讀  動一動手指就能知道附近哪兒有停車位;看一下路邊的顯示屏就知道視線盲區有沒有車輛駛來;有了可攜式抓拍電子警察,應急車道被非法佔用明顯減少……智能設備的使用讓百姓出行更加方便也更加安全。
  • 青島交警發布2020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安全出行綜合服務提示
    預計2020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我市總體出行流量呈現同比減少、環比上升的趨勢,出行活躍度或將達到年度高峰。其中,除遠郊、中短途旅遊的自駕車出行和客運車流會大幅攀升外,省外和長途旅遊預計也將有所「回溫」。假期期間青島轄區各條高速公路及景區、商圈周邊及前海一線道路通行壓力將明顯加大。
  • 從衣食住行,看透2017消費升級
    2017年,消費升級倒逼國際奢侈品向年輕群體傾斜。國際奢飾品大牌向流量低頭,更換年輕人喜愛的明星代言,以此展現品牌誠意,俘獲年輕用戶。在國人眼中,房不只是遮風避雨的居住場所,更是情感歸宿地。居高不下的房價,國家「租售同權」的政策引導,不少年輕人購房觀念轉變,不願淪為房奴的他們成為「不買房一代」。於是,長租公寓火熱。不同於長租,短租領域的新勢力——民宿搭乘旅遊和住宿消費升級的雙層順風車,迅速搶灘住宿市場,爭奪酒店用戶,成為酒店的一大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