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國家統計局昨天(1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物價運行總體平穩,實現了3%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從單月看,2019年12月,CPI由上月環比上漲0.4%轉為持平。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環比上漲1.8%轉為下降0.4%。隨著生豬生產出現積極變化,中央和地方儲備豬肉陸續投放,進口量有所增加,豬肉供給緊張狀況緩解,價格由上月環比上漲3.8%轉為下降5.6%。
食品價格上漲較多 豬肉價格有望回落
民以食為天,食品價格的波動最為引人注。在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中,食品所佔權重也最大,超過了30%。可以說,食品價格上漲的幅度直接影響到CPI的整體表現。
要說到2019年的食品價格,不得不提到豬肉價格。從這張趨勢圖我們不難看到,過去的一年,這位「二師兄」可謂是衝上了雲霄。2019年,正處在新一輪上漲周期的豬肉價格受到疫情疊加影響異常上漲。數據顯示,在十月份當月CPI3.8%的同比漲幅中,有2.43個百分點是受豬肉價格上漲影響所致,佔CPI同比漲幅的近三分之二,不僅如此,牛肉、羊肉、雞肉價格也出現了上漲,由此可見「二師兄」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在此帶動下,去年食品價格也呈現出逐月上漲態勢。
不過也不要過度擔心,多部門多措並舉,隨著凍儲肉的投放,擴大豬肉、牛肉進口以及鼓勵養豬業發展等措施逐步落實落地,豬肉供求關係已經逐步得到調整。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生豬出欄量在去年12月份已經止降回升,環比增長14.1%,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的態勢也已經得到了遏制。
對於今年豬肉以及食品價格走勢,專家表示,隨著豬肉市場供求關係調整,豬肉價格有望下降。從今年全年看,CPI將呈現出逐步回落的態勢。
租金緩慢上漲 居住價格基本平穩
除食品價格外,居住價格對CPI的影響也比較明顯。在目前的CPI統計中,居住價格所佔的權重僅次於食品,其中包含了租賃房房租和水電燃料的價格,2019年居住類價格漲幅基本平穩。
與食品價格漲幅相比,2019年居住類價格波動不大,可以用「穩」字來概括,月度同比漲幅基本都在1.4%至2.0%之間。先來看租賃房房租,除了春節後租金價格攀升到2.7%外,其它月份同比漲幅都在2.0%左右。這也說明近些年各地多措並舉規範住房租賃市場以及「房住不炒」的政策效應開始顯現。
房租的波動租房者的感受最明顯,而水電燃料價格的變化更牽動著每位城鄉居民。在過去的一年,水、電、氣等價格的平均漲幅保持在0.6%左右,低於CPI的漲幅。不過隨著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開,電價、水價、氣價將越來越傾向於消耗越多價格越高,居民節約資源的意識也要越來越強。
此外,2019年生活用品及服務的價格變化呈現出鮮明的特點。以電視、電冰箱為代表的家用器具大多數月份漲幅都在0以下,也就是說價格不僅沒有上漲而且還便宜了不少。但以人工為主的家庭服務類價格漲幅卻保持在4.8%左右,在春節前的一月份同比漲幅更是達到了7.6%。這也意味著,人工越來值錢,從事家庭服務的勞動者收入也越來越高了。
交通類價格總體平穩 出行更加便捷
交通類價格所佔CPI的權重並不大,但它卻是我們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價格風向標。其中涵蓋了交通工具價格,車輛使用及維修價格等。2019年交通類價格總體呈現出下降趨勢。
2019年交通類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影響其變化的幾個部分卻有升有降。在交通類價格中,唯一保持連續下降的是交通工具價格。從年初到年中,降幅連續12個月穩定在1.5%左右,也就是說我們買車越來越便宜了。但同時車輛使用及維修價格卻持續2.6%左右的漲幅,這意味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維修保養將成為汽車消費成本大頭。在過去的一年中,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有所上升,人們在加油這件事上的花費有所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的一年有超過5000公裡高鐵開通,截止2019年末,我國高鐵運營裡程達到了3.5萬公裡,大幅縮短通行時間的同時為大家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選擇。
衣著類價格溫和上漲 網購成趨勢
在目前我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衣著類價格並不像食品價格那麼惹人眼球,但卻跟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來看看過去一年我們在衣著上面的花銷。
過去的一年,衣著類價格漲幅總體呈現出溫和增長的態勢,全年漲幅保持在1.6%左右。
從分類看,與服裝類和鞋類價格溫和的漲幅相比,衣著加工服務費逐月漲幅均保持在4%左右,這表明人工費用上升成為服裝企業的最大成本。而近幾年以來,減費降稅力度不斷加大,這對於中小服裝企業來說無疑切實減輕了不少負擔。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萬億元,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此外,在網際網路上個性化的服裝銷售模式也越來越多,消費者也更傾向在網上購買。據了解,全國鞋帽服飾類商品網上零售額不斷加快,已經成為服裝銷售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2019年物價指數發布 經濟學家如何看
那麼這些數據背後又透露出哪些經濟信號呢?聽聽經濟學家的觀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2019年CPI上漲幅度在年初預期的範圍之內,表明了總體的供給保障水平還是比較好的。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通過改善豬肉供給,近期豬肉價格上升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全年3%左右CPI的目標完成,在合理區間之內,實際上是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穩定的市場預期。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目前的CPI的上漲並不是一個典型的通貨膨脹,並不是一個由貨幣因素短期內快速增長所引起的通貨膨脹,未來的CPI進一步大幅上漲就沒有這個基礎。這樣就給相關的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基調下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力度提供了較好的空間。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