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大樓拆除後,出現了至今是迷得上萬件標本,真的不可思議

2021-01-14 小貝得旅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英國的大樓被拆除的時候,發現了大量不可思議的生物標本。小對神秘生物感興趣的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哦!

時間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當曾經的密碼自然主義者託馬斯西奧多梅林擁有的倫敦廢棄建築物美林未知生物博物館被拆除時,在地下室發現了數千個密封木箱。腐爛的舊箱子裡隱藏著幻想性的生物和遺物,令人們大吃一驚。

據未知生物珍藏的展示會和管理員亞歷克斯稱,該建築物的主人託馬斯出生於1782年,是生活在160歲以上的貴族、生物學家愛德華·馬林的兒子。追隨父親的腳步,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隱居上,收集不可思議的標本旅行,被有名的動物學家和博物學家盯上。

但是,在這些命運多舛的生物中,他本人也是一個謎一般的存在,80歲的年紀卻留下了40歲的模樣。他在美洲大陸的提供更多的標本時,也引起很多的疑問,欺詐糾紛等,但同時他也有很多的物理、生物學者和熟人,他們讓他發表了關於時間旅行的可能性的文章進行獎勵。此後,他又回到了隱居的生活。

到了1942年,他的親戚們把他的大樓捐贈給了孤兒院,但地下室並沒有開放。拆房子的時候,打開地下室的門,那些箱子終於重見天日。數以萬計的文物、標本、日誌震驚了世界。這些標本被稱為梅林未知生物系列,如果它們的存在被證明是真實的,這對當今科學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許多理論和意識形態使他的人生神秘化。後來,根據他的記錄推測,在他的眾多收藏中,可能有一種他常提到的「雪花石」神器造就了他長壽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廣西科學院生物研究所館藏12萬多件動物標本-廣西新聞網
    重在還原真實特徵 是個難度極高的技術活製作一件標本難度大不大?在黃成亮看來,製作標本的過程就是在復原生命,任何一個細節都容不得馬虎。生前什麼樣,標本製作後就呈現什麼樣。「頭骨和皮毛是真的,其他都是填充物,皮張內部塗抹一些特殊物質進行除蟲防腐處理。」黃成亮說,標本作為研究領域,其觀賞性放在第二位。
  • 迷之操作!英國正式作出5G建設決定,華為這次「輸得不冤」
    在美國拉攏各國孤立華為,排除華為參與5G建設之時,英國是第一個站出來響應號召的國家。當時英國要求所有正在使用或者打算使用華為5G設備的電信設備商,都要在2027年之前徹底將華為的5G設備拆除。
  • 萬件標本萬裡行 記廣元中學教師劉旭
    萬件標本萬裡行 記廣元中學教師劉旭     在廣元中學的生物實驗室裡,有著果子狸、荷蘭豬、黃鼠狼、人體胚胎等栩栩如生的生物標本,這些教具的製作者,是該校教師、省級生物科普教育基地負責人劉旭。
  • 再論拆除華為設備後,英國還要每天罰款88萬的目的
    使用華為設備,英國的通訊運營商每天要被罰款10萬英鎊,約合88萬元人民幣。 最近,英國市場對於華為5G設備的態度突然變得越來越極端。
  • 百餘件「海洋精靈」標本亮相鄭州
    7月4日,「海洋精靈」科普展在這裡隆重開幕,100餘件生物標本展出。請跟隨記者的腳步開始一段奇妙的海洋之旅吧。□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 實習生 劉迪/文 記者 張曉冬/圖【現場】100餘件生物標本亮相 史上頭一回步入展廳,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標本出現在眼前:斑海豹、南美海獅、企鵝、龍蝦、鯨鯊、大白鯊、長尾鯊、雙髻鯊、蝠鱝、黑鰭鯊、雀膳、匙吻鱘、鱘魚、白鯨、江豚、金槍魚、石斑魚、翻車魚、狼牙鱔
  • 非洲大草原紫羚羊標本將現上海 全球僅20多件(圖)
    (資料照片)  老上海自然博物館「謝幕」後,新自博館的建設和布展進入了「衝刺」階段。在新館的「生態萬象」展區,有一片「非洲大草原」,那裡共有200多件來自非洲的標本。這些遠道而來的「稀客」,改變了老自然博物館標本絕大多數出自國內的格局。  記者 俞陶然 實習生 李可愚  這些非洲標本來自一個美國人的捐贈。
  • 小夥做千餘件動物標本 想建武義動植物標本館
    「我當時就看得挪不開眼了,覺得師傅們的雙手好神奇,一隻已在動物園內死亡的老虎,竟然『活生生』出現在了自己眼前。你會感到驚奇,原來世上還有這樣美妙的生靈。」陳旭當即下定決心要學習標本製作。「我記得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做一隻鳥的標本需要半個多月,現在一天就能完成了。」陳旭說,其實,完成一件標本之後的心情真的是很滿足,有時候做出一件特別滿意的作品,心裡甚至感覺很激動,這種心情真的很難用言語來形容。同樣的,如果做壞了,心情就很糟。花心思磨工藝 作品頗豐老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很多東西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 他捕獲世界最大蚊子,收藏70萬件標本,只想告訴大家昆蟲不可怕
    高一的時候辦了第一場個人的動物標本展。眼下,46歲的趙力正在忙著為他的70萬件昆蟲標本找一個新家——建世界上展出面積最大的昆蟲博物館。他的藏品包括成人一手臂長度的竹節蟲、翅展達11釐米的巨型蚊子、世界多國的精美「國蝶」、中國96%以上的蝴蝶種類、從手指甲到鵝蛋大小的各色甲蟲……而目前由於經費和場地的限制,只有3%的藏品公開展出。
  • 如果在地球上建一棟太空大樓,樓高10萬米,你覺得可能嗎?
    要建造一棟這麼高的大樓,需要克服的困難非常的多,首先距離地面10萬米的外太空非常的寒冷,溫度很低,一不小心就會被凍死在上面,越往上風速越大,外太空的颶風可以把大樓吹得左右搖晃甚至倒塌,最重要的是上面沒有大氣壓也沒有氧氣,所以你隨時可能會進天堂,不過如果你堅持要住的話,這樣一棟高達10萬米的高樓要建成什麼樣子?
  • 活了五億年,模式標本是個「二次元」
    鸚鵡螺是現生頭足綱中唯一外套位於外殼內的種類,它們至今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近5億年的時間。處於產卵期的雌性鸚鵡螺仍然照常覓食,產卵後雌性鸚鵡螺並不像大多數頭足動物那樣死亡,繼續保持正常的生長。幼體直到螺殼完全長成後才從卵中孵化並開始自由生活。2017年,美國蒙特雷灣水族館(Monterey Bay Aquarium)公布了一段剛剛從卵中破殼而出的小鸚鵡螺的視頻,這或許是世界上首次曝光的鸚鵡螺孵化的視頻資料。
  • 從渡渡鳥到達爾文的螃蟹標本,歡迎來到「紙上博物館」
    編者按: 創辦於1860年的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經過了一個半世紀的積澱,收藏了超過700萬件科學樣品,包括500萬個昆蟲標本、50萬個化石以及50萬個動物標本。那裡還有大量珍貴的科學研究檔案,是世界上重要的自然科學研究中心之一。
  • 科學家在博物館標本中重新發現最大魚龍化石記錄
    古生物學家斯文·薩克斯(Sven Sachs)在德國漢諾瓦的一家博物館看到這件化石之後,聯繫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迪安·洛馬克斯(Dean Lomax),後者是研究魚龍的專家。「這樣(體型最大)的標本還能在博物館收藏中『重新被發現』,實在令我感到不可思議,」洛馬克斯說,「你甚至不必到野外發掘就能獲得新發現。」
  • 天津一熊孩子弄壞海博館標本!網友的建議亮了……
    天津一熊孩子弄壞海博館標本!網友的建議亮了……
  • 英國議會花13.2萬英鎊請人滅鼠
    (原標題:拒絕免費「捕鼠官」入內 英國議會花了13.2萬英鎊請人滅鼠)  鼠患,是英國倫敦議會大樓中長期存在的困擾,老鼠時常爬上辦公桌甚至在食堂裡跑來跑去。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5日報導,由於擔心老鼠成災且大樓內禁止有貓,英國議會去年花費13.2萬英鎊(約合113萬元人民幣)用於聘請全天候專業殺蟲人員,購買並使用了1700多個毒餌站。
  • 歷史上遺留的奇聞異事,最後一個不可思議的未解之謎至今仍在發生??
    這些歷史上遺留的奇聞異事,不可思議的未解之謎你都聽說過嗎?1.外星人寶寶2007年5月在墨西哥的一個農場內,人們在一個動物陷阱裡發現了仍然活著的外星人寶寶!當時由於害怕,人們將這個外星人寶寶活活淹死,而溺死這名外星嬰兒的墨西哥農民在幾個月後神秘死亡。科學家們用核磁共振技術對外星人寶寶進行了檢測,結果證實屍體標本不是人造的。2.
  • 英國疫情下,這個中國公司3億賣掉倫敦大樓,是賺是虧?
    該公司在英國註冊,主營業務是酒店和住宿,為奧地利富豪兄弟魯道夫 普洛貝格(Rudolf Plobberger)和克裡斯蒂安 普洛貝格(Christian Plobberger)所有。 奧地利兄弟接手Boundary House後,有意對大樓擴建75,500平方英尺,並將其改造成酒店。
  • 藝術家製作動物標本拍出天價遭批
    本版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近年來,新一代英國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的作品雖然在藝術市場上經歷了持續縮水,但他曾在拍賣場創造的天價成績卻不容我們忽視。他把動物的屍體浸泡在甲醛溶液裡的系列作品《自然歷史》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其鯊魚作品《在活人思想中死亡的物理不可能性》,曾以650萬英鎊價格賣給了美國對衝基金經理人史蒂夫·科恩。
  • 臨沂愛鳥老人閻明潔:20年製作鳥類標本千餘件
    帶回家後,他在鳥的傷口處敷上少許消炎藥後,又用紗布、藥棉替它包紮好傷口,並買來一些新鮮的羊肉餵它。一個月後,雀鷂和老閻成了朋友,在院子裡的葡萄架上飛上飛下。兩個月後,老閻挑了個晴朗的好日子,閻明潔將雀鷂帶到一片空曠的山野中放生。雀鷂在老閻頭頂的上空盤旋了好幾圈,才依依不捨地飛走了。大約一周後的一個上午,這隻雀鷂又飛回了。老閻發現後又驚又喜,急忙拿出切好的羊肉片餵它。
  • 一起走近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
    一起走近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新華社記者董瑞豐、溫競華兩層樓高的恐龍化石標本,矗立在展廳中央,仿佛帶著億萬年前的氣息。北京,西直門外,中國古動物館。那些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在這裡一一被「喚醒」,向世人呈現神奇的進化之旅。
  •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 標本數量已超600萬
    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持的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從2006年開通至今,已經收錄數字標本600多萬份,成為查詢中國植物標本及植物科學信息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