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做千餘件動物標本 想建武義動植物標本館

2021-01-11 騰訊大浙網

一間並不大的工作室內,駱駝、松鼠、刺蝟、孔雀、鴨子等動物各佔一角,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或仰天咆哮,或憨態可掬。桌子上擺放著的鑷子、刀子、剪子還有縫合線看似簡單卻散發著一種「魔力」。若不是已經知道這裡是標本工作室,還以為眼前是個歡樂動物城,各個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是真實的動物,它們各展雄姿,相處愉快。屋內一角,標本製作師陳旭正在緊張地忙碌著,經他之手,一頭黃牛仿佛又「復活」了。

標本製作初體驗 痴迷不已

「其實,從事標本製作這行純屬偶然。」1993出生的陳旭是金華武義人,他笑著說,大學裡學的是生物實驗技術專業,和標本製作沒什麼關係。可他天生又是個喜歡動手的人,安安靜靜待在實驗室裡做重複的工作也不太喜歡,還未畢業,就還是籌劃重新學門技術,直到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接觸了標本製作這行,沒想到從此「深陷其中」,對標本製作痴迷不已。

他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在杭州見到標本製作師們製作標本時的場景。「我當時就看得挪不開眼了,覺得師傅們的雙手好神奇,一隻已在動物園內死亡的老虎,竟然『活生生』出現在了自己眼前。你會感到驚奇,原來世上還有這樣美妙的生靈。」陳旭當即下定決心要學習標本製作。

動物標本製作是一個很小的領域,也沒興起多少年,省內乃至國內專門從事這樣的人不多。大三的暑假,陳旭放棄了學校安排好的實習機會,自己跑到杭州拜師學藝。老師告訴陳旭,動物標本其實是再現死亡動物形象的一門藝術,它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長期存放,而且外部形態逼真。在老師的指導下,他了解到每一個動物標本的製作,都要經過採、剝、鞣、雕塑、翻模、假體、縫等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每個步驟緊密銜接,來不得一點疏忽。除了耐心、細心,還需要一點感覺,比如說如果在給動物剝皮時過於用力,把皮弄碎了,就算用針補好,過兩三年也會風乾。「我記得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做一隻鳥的標本需要半個多月,現在一天就能完成了。」陳旭說,其實,完成一件標本之後的心情真的是很滿足,有時候做出一件特別滿意的作品,心裡甚至感覺很激動,這種心情真的很難用言語來形容。同樣的,如果做壞了,心情就很糟。

花心思磨工藝 作品頗豐

老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很多東西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跟著師傅主要也就學個製作方法和工藝流程,具體到每個動物,每個物種,還有每個動態最終如何去呈現,都要自己領悟和摸索。陳旭悟性很高又肯鑽研,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就開始自己動手製作起標本。他在製作動物標本時有個小習慣,就是畫草圖。「你看這個駱駝標本,我剝製它前會對駱駝的皮張進行丈量和記錄,旁邊的草稿紙上對應著每個部位的精確數據。」陳旭說,再小的一件標本,他在製作之前都會在紙上畫一張標本草圖。這就要求他對動物的身體結構、生活習性、形態造型等要非常熟悉和了解。

要做好標本製作這一行必須熱愛動物。在陳旭看來,製作標本就像醫生做手術一樣,不光要動手實踐,更需用心去呵護。陳旭經常去野外觀察、拍攝、記錄,並閱讀大量的書籍。「造型藝術應傳神而不是寫實,動物形態要賦予其思想,這樣動物的靈性才能表現出來,標本才能鮮活、傳神。每做一個動物標本,他都要給這個動物造型編一個符合它生活習性的小故事,還原其場景、生活習慣。」陳旭舉例了老虎的例子,跳的和跑的還有蹲的姿勢不一樣,標本裡面的假體(內部雕塑,就是本身的肌肉結構和骨骼)就都不一樣,細到哪塊肌肉在坐著的時候和跑著的時候都不一樣的,都要表現出來,這就考驗製作師的功力了。

大到鯊魚、大象,小到鸚鵡、麻雀,4年間,陳旭研究製作獸類、鳥類、魚類、雕塑、恐龍化石等不同種類的標本,參與了浙江自然博物館、安吉自然生態園、金華市動物園等博物館、動物園、學校的標本、雕塑和恐龍化石製作。他製作的哺乳類動物、鳥類、魚類標本多達上千件,其中白肩雕、八駿、下山虎等均收藏於浙江各大博物館內。而目前他最滿意的就是前段時間製作的一件主題標本「中國夢·.開荒牛」。「主要是體現中國夢的思想,結合我們本地的農耕文化製作的,還做了一些創新。」

一顆科普心

呼籲更多人保護動物

前段時間,武義舉行了第八節國際養生博覽會,陳旭把工作室裡20多件個動物標本搬到了現場,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標本也可以做得如此栩栩如生。

「其實這是一次野生動物保護的公益展示,就是想呼籲更多的人來保護動物。」陳旭說,目前國內比較出名的有北京自然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浙江自然博物館,展示的就是動物標本為主,一件標本就是一個物種的凝固,也是人們認識動物世界的一種方式。「正常做好的標本如果只是用於觀賞的話,保存二三十年的時間絕對不成問題。」

遺憾的是武義還沒有一個系統性動物標本展覽館,何不將自己手頭的標本對外開放?接觸這行越久,陳旭越覺得這是迫切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沒有重複的生命,它們進入博物館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在他看來,這樣的延續意義非凡。如今全球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絕,它們在死去後,或走上了高檔餐桌,或穿在了人們身上。只有進入博物館,它們的生命才有更大的意義。

「在專業博物館展出後,它們可以為小朋友科普,也會喚起更多人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與對生態的珍惜。」陳旭透露,他想建一個武義動植物標本館,希望通過展示動植物標本,給人們帶來審美享受的同時,也提醒大家關注動物的生存狀態,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當這種警示變得持久,變得深刻,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總能提高,如此,它們也才能生活得更好。」

眼下,陳旭正在爭取搶先採集武義的動植物標本,「未來動植物可能慢慢變少,現在採集可以更好地保存物種和科普教育,這個目前我想儘快去做。」陳旭說,說不定哪一天,某種野生動植物就會滅絕,那麼這裡的標本可能就是大家唯一能看到的標本了。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如此,他覺得自己的工作便有了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三峽地區最大的動植物標本館在宜昌建成
    中國園林網6月14日消息:6月12日,宜昌建成三峽地區最大的動植物標本館,館藏動物標本100餘件,植物標本近千件,均收集於三峽地區,充分反映了三峽地區動植物的多樣性、豐富性。
  • 臥虎藏龍之北京林業大學標本館
    標本整理、建檔、維護,策劃秋季野外標本採集……不滿周歲的標本館像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它的成長需要工作人員傾注大量的心血。        北京已有諸多涉及動植物資源的博物館和標本館,北林大建標本館又是圖什麼?
  • 走進動植物標本館,感受大自然魅力
    走進動植物標本館,感受大自然魅力黃龍縣石堡幼兒園幼兒期是發展的關鍵期,他們對自然、對周圍的一切都沒有全面系統的了解,但同時又對他們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親自去觀察去體驗,從而去了解、去熱愛。12月3日,黃龍縣石堡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延安市黃龍山褐馬雞國家自然保護區宣教館,開啟了一次近距離觀察各種動物、植物,奇妙體驗之旅。首先映入孩子們眼帘的是植物標本館,孩子們好奇地觀看各個標本,認真聆聽教師介紹植物的進化歷程、植物的藥用價值等內容,孩子們頓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 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落成 30餘年創建守護「無聲動植物世界」
    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落成 30餘年創建守護「無聲動植物世界」 2018-05-17 15:26:00來源:央廣網 復旦大學標本館
  • 標本唐:一家五代人建設武大動物標本館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記者餘彬 通訊員楊凱軍)武漢大學生物系教授、標本館館長唐兆子,一家五代人,經過近百年研究,為建立全國最大的動物標本館之一——武大動物標本館,竭盡心血。他們製作的動物標本,技藝精湛、栩栩如生,幾乎已壟斷了國內標本業。
  • 沽源閃電河溼地公園建成張市最大動植物標本館
    長城網張家口9月25日電(李宏 席滿琴 通訊員祝漢國 崔建軍)溼地精靈天鵝、能飛起來最重的鳥大鴇、毛色豔麗的中華秋沙鴨……逛溼地動植物標本館,就像一場神奇的遊歷。近日,沽源閃電河溼地公園建成全市最大動植物標本館,並向遊客開放。
  • 校園裡的無聲樂園: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探秘
    圖說:復旦大學祖嘉生物博物館完成改造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 陳炅瑋/攝【新民網·最新報導】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綠蔭深處的立人生物樓裡,一座動植物標本館——祖嘉生物博物館剛剛完成了一次改造。三年心血打造五個展館陳列三千動物標本作為這個「寂靜的動植物世界」的創建者,唐仕敏向記者回憶起標本館的前世今生。三年前,生命科學學院幾十年積累儲存的數千件動物標本,既「熱鬧」又有些擁擠。
  • 海洋生物標本館館藏千餘種國寶級的海洋生物模式標本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集海洋生物標本收藏,進行藻類、無脊椎動物多個門類和魚類系統分類和生物多樣性研究,海洋生物科普知識宣傳於一體的大型多功能現代化海洋生物標本館,也是亞洲收藏量最大的海洋生物標本館。標本館珍藏著海洋生物模式標本達1100多種2300多號,還有大量的標本尚未進行分類學研究,有待專家、學者們研究鑑定,預計還將會發現許多新種和新記錄。
  • 標本館建設解決方案
    建設依照標準: 福建省完全小學教育裝備標準(修訂)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裝備標準(修訂)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裝備標準(修訂)必配、選配方案:福建省完全小學教育裝備標準(標本室選配1間,面積:應不小於27㎡)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裝備標準
  • 校園裡的自然博物館: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落成
    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綠蔭深處的立人生物樓裡,一座動植物標本館剛剛經歷了一次改造。在生命科學學院遷至江灣校區的日子裡,它和安放其中的十多萬件珍貴動植物標本一起,靜靜地守在原地。而和這個「寂靜的動植物世界」一起留守的,是陪伴了它們30多年的老朋友唐仕敏和陸帆,復旦大學標本館的創建者、守護者。
  • 上海Look|校園裡的無聲樂園 復旦大學標本館新館探秘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陳炅瑋 攝製   【新民網·最新報導】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綠蔭深處的立人生物樓裡,一座動植物標本館——祖嘉生物博物館剛剛完成了一次改造。
  • 亞洲最大野生動物標本館為什麼落戶橫店
    浙江在線08月1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晨 )昨天上午9點,橫店中國野生動物標本館(以下簡稱標本館)在舉行啟動儀式後,正式開館。  該館坐落於橫店圓明新園(萬花園)西南區,歷時兩年,總投入3.2億,建築面積達到5.3萬平方米,展出標本1300餘只,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動物專題標本館。
  • 瀘州首個動植物標本館完成設計審查
    華西城市讀本訊(何倩)黃荊省級自然保護區動植物標本館
  • 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三年級同學參觀北師大動植物標本館
    2016年11月28日到12月2日,我校三年級學生在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帶領下,先後分六次參觀了位於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內的北師大動植物標本館
  • 南師大珍稀動植物標本館8月10日和20日還將免費開放
    穿山甲的標本。揚子晚報網訊 「老鼠竟然比貓大?」「好多動物的名字都不認識啊。」上周五,作為110周年校慶的一項活動,南師大珍稀動植物標本館對市民免費開放。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近三千種珍稀動植物標本,前來參觀的幾百名市民飽足了眼福。這裡的老鼠竟然比貓還大一進入一樓展廳,記者就聞到淡淡的臭味,志願講解員告訴記者,這是用於浸泡動物標本的福馬林的味道。場館中最顯眼的是一隻非洲獅標本,巨大的身軀、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眼睛明亮有神,望向前方,顯得威風凜凜。「它會不會咬人呀?」一位小男孩擔心媽媽給他拍照時非洲獅突然活動起來。
  • ...科技工作者】譚策銘:踏遍青山心未老 創辦全國首家民營植物標本館
    花費20多年時間,他採集植物標本5萬餘份,創辦了全國第一家民營植物標本館,並將自己珍藏的精製蠟葉標本12800份全部無償捐獻給國家。  歷盡千辛採集珍貴標本  為了採集珍貴的標本,譚策銘先後幾百次深入贛北、贛西北地區九嶺、幕阜山脈。渴了就喝口山泉,餓了就啃口乾糧。
  • 臨沂愛鳥老人閻明潔:20年製作鳥類標本千餘件
    經他放生的鳥類就更多了,目前已超過百種,數量近千隻。他是鳥類標本製作達人,卻從不用活鳥製作標本。他還在臨沭新發現了鳳頭鵑隼、契尾綠鳩、灰斑鳩、契尾斑鳩、林三指鵪等5種鳥類,填補了山東省有關鳥類記錄的空白。
  • 看全佛山最大型的蝴蝶標本館!
    全佛山最大型的蝴蝶標本館就在這裡——佛山林科所。  佛山林科所蝴蝶標本館是集觀賞、科研、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功能展館,展館最大的特色是收集了一些珍奇、稀有的蝴蝶標本:400餘種700餘只蝴蝶標本、300餘件仿真蝴蝶模型、造型獨特的蝶翅畫任你觀賞。
  • 他是海洋世界「魔法師」 為青島水族館「復活」千件珍稀標本
    他是海洋世界「魔法師」 為青島水族館「復活」千件珍稀標本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8.21 星期五     ◆蘇新剛的徒弟正在修復鯊魚標本的牙齒。青島水族館目前有兩萬    餘件海洋生物標本,館藏數量居全國同類科普場館之首。館中長年展示著2000餘件珍稀海洋生物標本,其中超過半數的標本皆出自標本製作部主任蘇新剛之手。    一雙滿是傷口的斑駁巧手,堅持近40年。他把每一次修復都當作是和生命在對話。重塑動物最美的瞬間,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刻,也是他畢生追求。
  • 今晚8點,一起相約北大標本館奇妙夜!
    今晚8點,一起相約北大標本館奇妙夜!那些只在電視裡見過的珍稀動植物你想近距離觀察他們傾聽他們背後的故事嗎?你想知道北大的老師和學子們是如何跋山涉水進行野外科研工作甚至與野生動物「狹路相逢」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