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1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晨 )昨天上午9點,橫店中國野生動物標本館(以下簡稱標本館)在舉行啟動儀式後,正式開館。
該館坐落於橫店圓明新園(萬花園)西南區,歷時兩年,總投入3.2億,建築面積達到5.3萬平方米,展出標本1300餘只,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動物專題標本館。在試運營時,就已引起廣泛關注。
標本館裡可看到些啥?
標本館裡珍藏的1300餘件標本,有朱䴉、羚牛、熊貓、東北虎等等,其中70%以上,都是國家一、二級珍稀野生動物。
裡面共分為亞洲廳、美洲廳、非洲廳、極地廳、大洋洲廳等7個不同展廳和區域,每個展廳,都以各大洲自然生態為原型,以動物復活、動物情感、體驗互動為設計理念,搭配以各種燈光和縱深背景,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標本館還大量運用了現代技術手段,讓遊客達到最好的遊玩體驗。在十二生肖展區裡,有十二個生肖機器人,能與遊客互動對話,內容豐富有趣,小朋友們會特別喜歡,也能學到不少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
標本館票價為220元,具體優惠政策尚未出臺,但標本館的負責人賈惠花告訴記者,日後將會對學生群體,給予大幅度優惠。
這些標本從哪兒來?
昨天上午開館,吸引了不少遊客觀光。記者注意到,有不少遊客,對標本的製作過程很好奇,也有極個別遊客覺得,把1300多件「動物屍體」拿來展出,有些太過殘忍。
為此,錢報記者也獨家專訪了前來參會的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院長張偉和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黃乘明。
據了解,這裡的標本大多來自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動物園,在動物死亡後,將其內臟取出用於科學研究,把皮毛和骨骼,製作標本。
首先是冰凍,做到不腐爛,然後把皮剝下來,用藥水浸泡,再根據動物的姿態,用泥塑做成造型,最後利用發泡劑,把皮張貼上去,每件大型標本的製作,整個過程通常在10天左右。
黃乘明說,相比以前,現在的標本製作技術已十分發達,只要注意防潮、防黴、防蟲,定期閉館維護,保存的時間可以非常久。
對於標本展覽「殘忍」的問題,張偉認為,橫店標本館的這1300多件標本,如果是從自然界獵殺得來,那麼要受到指責,也是違法的。但既然是從死亡動物上獲得,把無用的資源再利用,變廢為寶,用作科普教育,就不應受到任何質疑。
延伸閱讀
為何選在橫店?
據介紹,該館規模之大,堪稱亞洲之最。
橫店能建成規模如此大的標本館,首先是得到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支持。標本館由橫店共創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員會(簡稱橫店四共委)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合作共建,雙方於2013年4月籤訂了為期10年的野生動物保護宣教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根據協議內容,自2015年起,橫店四共委將連續10年,向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捐贈總計500萬元的資金支持,專門用於開展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宣傳、標本收集保存等工作。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也會組織專家,為標本館的規劃設計、標本布展方案以及法規政策等方面,提供專業性指導。
第二個原因,是得益於橫店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
標本館的負責人賈惠花說,橫店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每年遊客達到1400萬人次,而且這裡劇組明星很多,通過他們去宣傳野生動物保護,其效果是其它地方很難達到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對這點十分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