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亞馬遜叢林中蝴蝶扇了一下翅膀,就會引起美國德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的機制告訴我們,在一個動力系統當中,某一個微小事件的出現,就會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2010年,寒冷的南極洲發生了一件大事。
一塊巨大冰架從南極大陸上斷裂開,在海面上形成了一塊面積和上海差不多大的冰山。
估計很多網友會想,斷了就斷了唄,跟我有什麼關係。
確實,這塊冰山的確不會影響到人類的吃喝玩樂,但對於南極洲的部分企鵝來說,這簡直就是世界末日。
如果你在街上隨便問一個小孩,企鵝生活在什麼地方,他一定會說企鵝生活在南極。
但實際上在地球存在的18種企鵝當中,只有兩種企鵝常年生活在南極,一個是帝企鵝,一個是阿德利企鵝。
剩下的企鵝要麼乾脆生活在熱帶,要麼在冬季來臨的時候,遷徙到南洲周邊的一些區域。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還是因為南極的氣溫太冷,孵蛋實在是太困難了,有時候費盡周折孵出來的幼崽,有很大的可能性會被凍死。
所以如果你冬天去南極的話,估計你只能看見帝企鵝和阿德利企鵝。
帝企鵝應對極端氣候的辦法是報團取暖,大家擠在一起為幼崽保溫,俗稱鵝體加熱機。
而阿德利企鵝的辦法更好,它們從來不在冰面上孵化,而是步行到一些裸露的地表,用石頭搭建一個舒服的窩,然後在窩裡安心的孵蛋。
但在廣袤的南極區域,讓阿德利企鵝滿意的地方並不多,往往一個合適的孵化區域,聚集了幾十萬隻同類。
嘈雜的環境確實非常糟糕,但對於阿德利企鵝來說,找到足夠多的石頭孵蛋才是關鍵。
由於孵蛋的企鵝實在是太多了,導致每每到了阿德利企鵝繁殖期的時候,石頭就成為了戰略資源。
為了儘可能的獲取石頭,阿德利企鵝會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例如雄企鵝會悄悄的跑到鄰居的家裡偷一些石頭回來。
而且為了不讓鄰居懷疑,雄企鵝會故意裝作看風景,等到鄰居離開的一瞬間,它會以閃電般速度叼起石頭就跑
雌企鵝就更豁出去了,它們引誘那些石頭多的雄性企鵝,然後與其發生不可描述的事情,最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帶走幾塊石頭。
好吧,這些亂七八糟的行為確實有些羞恥,但並不能阻擋阿德利企鵝成為一對慈父愛母。
它們會在極寒的環境中孵化幼崽,並且不厭其煩的反芻投食,即便這種投食方式在人類看來有些噁心。
但不得不說這是幼崽能夠活下去的關鍵,只有等到幼崽2個月大的時候,才有能力跟著父母下水覓食。
此次事件的關鍵,就是這塊從南極大陸斷裂出來的冰山,正好漂流到了阿德利企鵝的一個主要繁殖區域丹尼森角。
它正好阻礙了阿德利企鵝的出海路徑,導致它們不得不長途跋涉到60公裡以外的地方出海。
你能想像阿德利企鵝以妖嬈的步伐,搖搖晃晃的來回狂奔120公裡嗎。
所以丹尼森角的阿德利企鵝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其在短短的數年之內,就從16萬隻變成1萬隻。
更令人可悲的是,冰山造成的影響似乎正在擴大。
在2017年的一次科學考察當中,動物組織在丹尼森角附近的一個島上,發現有超過3.5萬隻企鵝幼崽被餓死,最終整個族群當中僅有兩隻幼崽倖存。
悲劇發生的罪魁禍首,就是冰山改變了該地區的氣候和洋流,導致阿德利企鵝覓食困難,許多幼崽在等待的過程中活活餓死。
一些悲觀主義者認為,如果情況再不出現好轉的話,阿德利企鵝將在未來的十年中滅絕。
也許以我們人類的視角來看,這起意外的事件純屬天災,但深究其背後的原因還是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雖然沒有絕對的證據證明,全球變暖和人類的活動存在關係,但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地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達到一個峰值,地球的平均溫度至少上升了0.8℃,可以說全球變暖的效應正在改變地球的整體環境。
而全球變暖導致的冰蓋斷裂,或許只是一個意外的註腳,但它確實產生了一些可怕的悲劇。
但同時人類對於自然的過度幹預,也是另外一個原因,有研究指出過人類過度捕撈,導致了海洋魚類的匱乏,於是阿德利企鵝不得不前往更遠的地方找到食物。
這些種種的原因疊加起來,導致了阿德利企鵝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最終冰山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