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新能源馬海洋:有挑戰才有益發展

2021-01-18 愛卡汽車

[愛卡汽車 2019廣州車展 原創]

11月22日,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數字營銷中心主任馬海洋先生在廣州車展期間做客愛卡汽車。他告訴我們,廣汽新能源在今年上市的兩款新能源車型目前在市場上已經收穫了大量的訂單和好評,並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以下為對話內容實錄:

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愛卡汽車:首先非常歡迎廣汽新能源的馬總,請您介紹一下廣汽新能源本屆車展亮相的車型有哪些?

馬海洋:此次廣州車展廣汽主要是兩款車型,一個是Aion LX和Aion S,這兩款車型都是今年上市的新車,Aion S是今年上半年上市的純電轎車,這款車型現在的銷量在四千臺以上,連續四個月是衝擊純電轎車的前兩名,也是現在市面上唯一一個能夠銷量衝進新能源汽車前三的,並且是在17萬以上的車型,這個體現了整個產品的競爭力和我們品牌的能力。

第二是Aion LX,Aion LX是10月17日才在上海剛剛上市的一款新車,這款車更具有代表性,達到國內領先,也代表世界領先的水平。這款車百公裡加速3.9秒,綜合續航達到650公裡,搭載了L3級的自動駕駛系統,整車的設計和內飾達到豪華級的水平。

此次車展還重點發布了全新服務升級計劃「一鍵尊享服務」體系,通過服務升級讓「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更加全面。我們一直說讓用戶享受到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現在除了產品之外還有服務,讓用戶的享受程度全面提高。這次還發布了一款概念車,這款概念車最大的特點就是風阻係數下降到0.146,這是一個新的最低風阻世界記錄,這款車也值得大家重點關注。

愛卡汽車:我們關注到廣汽的生態系統也是率先裝備在Aion LX上,這個系統為我們帶來哪些便捷?

馬海洋:Aion LX搭載的這個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它涵蓋了ADiGO自動駕駛系統3.0版本和ADiGO智能物聯繫統3.0版本,並且Aion LX首次也採用了5G技術。Aion LX搭載ADiGO自動駕駛系統,是全球首款量產L3級高速公路全自動輔助的車型,它包括還配備了高精雷達,還有高清攝像頭的雙探測硬體組合以及能夠達到0.2米定位精度的高清地圖,可實現更平穩的高速公路全速段的自動輔助駕駛。

Aion LX還應用了ADiGO的智能物聯繫統3.0,其中的Face ID功能可以主動識別用戶,在發現駕駛員犯困或者分神的時候,超過3秒就會進行自動提醒,確保行車安全。ADiGO E-plan在識別電量過低的時候會主動詢問車主是否需要充電,得到確認的話它會自動的尋找充電樁,主動識別預約,並會開啟導航過去充電。所以整個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是一個符合用戶真實用車場景需求,關注車生活的、全覆蓋的一種智能駕駛系統,既包括行車,也包括用車,對用戶的用車輔助程度會非常高。

愛卡汽車:ADIGO系統會普及到廣汽新能源其他的車型上面嗎?

馬海洋:這個肯定會的。Aion S本身自帶L2級的自動駕駛系統。

愛卡汽車:我們也關注到近期兩個消息,一個是特斯拉國產,奔馳EQC上市,這些國際新能源的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對廣汽新能源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廣汽新能源有沒有對它的上市做一些應對的對策?

馬海洋:毫無疑問,新品牌會加入進來,這也會加速一些品牌的洗牌,也會讓一些更有優勢的品牌存活下來,所以廣汽應該也是對大家在市場內的一個挑戰。但實際上,中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場,但是絕對量也還不是非常大。隨著各個品牌的進入,我相信和大家一起做大這個市場,而我們對他們來講也是持開放性的態度,希望大家所有的品牌一起把整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做大,這樣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有利的。

同時就我們自己的產品來講,剛才介紹了兩款新車,Aion LX基本可以代表世界先進水平,不管是650公裡的綜合續航裡程,還是L3級的自動駕駛,還是百公裡3.9秒加速,外觀和內飾的豪華設計等等這些,我們的產品是有足夠競爭力應對這種複雜市場環境的。

愛卡汽車:之前也看了Aion LX跟特斯拉的對比,我們完全是處於領先的地位,包括我們的服務方面也比他們多一些。

馬海洋:是啊,在市場競爭從產品的設計,產品功能的定位,生產製造整個供應鏈的匹配程度,還包括生產質量,這些東西我們都是有優勢的,我們並不懼怕競爭。

愛卡汽車:我們也知道5G技術離我們越來越近,您覺得廣汽新能源對5G有哪些規劃?

馬海洋:5G技術的特點能夠為我們整個車輛提供超低延時的傳輸速率,能夠幫助車輛更精準的把握周圍的一些環境,更長的一種視野的距離,還有更無死角的,還有對複雜路況的響應速度會更快,這樣行車會更安全。

5G技術的發展應該是汽車往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有了5G,剛才所說的功能才能去實現,才能保證安全,所以以後我相信5G的發展會促進汽車行業智能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的發展,沒有這方面功能的汽車會逐漸被淘汰。

其次智能網聯也是很重要的一塊,廣汽在這方面的布局也是深刻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我們跟華為也是戰略合作,華為本身在這方面也是常年領先的一個供應商,公認的5G技術專家,掌握著全球最領先的5G技術,廣汽跟華為籤署了很多重要的合作協議,包括現在Aion LX也是5G汽車的成員,首次採用了支持5G技術的整車架構,所以這塊也是布局得比較早,現在全力快速發展,相信以後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優勢產品。

愛卡汽車:針對我們消費者普遍關注廢舊電池的處理方面,廣汽新能源有什麼技術保證這個電池的回收再利用,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

馬海洋:廣汽新能源在這方面很有自己的特色,我們的新能源工廠本身就是一個能源綜合利用的生態工廠,我們現在全廠都覆蓋了太陽能,並且還自建了一個儲能系統。從新能源車上面淘汰下來的電池放在系統裡面,太陽能轉化的電能直接存到電池裡,滿足日常的辦公或者生態的需要,也是能夠讓電池變廢為寶,實現了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包括我們北京的體驗中心也是建立一套類似的系統,也是把一些廢舊電池用在他們自建的儲能站上,實現一些自動存儲,存儲的電為我們的車主實現充電服務。讓廢電池發揮一定的價值,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汙染,這是我們新能源在這方面已經開始實實在在的行動。

愛卡汽車:這個也是一個新的思路。

馬海洋:對。

愛卡汽車:感謝您來到愛卡汽車,謝謝您的分享。

相關內容回顧:

乾貨滿滿的科技盛宴 發布會就該這麼開

新能源2.0時代 試駕廣汽新能源Aion S

廣汽新能源Aion LX試駕 續航長空間大

single

相關焦點

  • 實施自主品牌雙子星計劃,挑戰年產銷350萬輛,廣汽集團「十四五...
    本次車展,廣汽集團發布了十四五「1615」戰略。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期末,廣汽集團挑戰汽車產銷量達350萬輛,全集團實現匯總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利稅總額超66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10%,市場佔有率超12%;新能源汽車產品佔整車產銷規模超20%,成為行業先進的移動出行服務商。
  • 廣汽新能源廣州喜龍展示中心開業首秀
    前沿科技,打造有「溫度」的新能源展示中心5月20日,在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銷售本部規劃營銷部部長陳頑、喜龍控股集團總裁、廣汽新能源廣州喜龍展示中心董事長彭一波、廣汽新能源廣州喜龍展示中心總經理凌傑等領導嘉賓的見證下,廣汽新能源廣州喜龍展示中心正式亮相。
  • GEP 2.0全鋁純電專屬平臺賦能 廣汽新能源鍛造更硬核的「三電」技術
    同時,行業也存在有較為顯著的產能過剩風險,據相關統計,至2020年,電機/電控產能超過280萬套,而電機/電控總需求預計僅有200萬套。  產能過剩、採購成本上漲、競爭加劇……在「三電」系統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下,新能源車企生存境遇也將受到挑戰,成本控制、品質升級成為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技術挑戰與發展趨勢聚焦
    政策東風再次吹來,那麼到底我國目前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的驅動電機技術水平幾何?相較於工業電機,其又有何技術挑戰?未來發展趨勢又將如何?針對於此,4月16日晚,蓋世汽車網特組建「蓋世微課堂——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以微信為主體的專業群交流模式),就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特點、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邀請大洋電機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軟體研究所所長邴黎明開堂授課,來自上汽、廣汽、北汽、比亞迪、一汽大眾、吉利、長城等整車廠;博世、大陸、德爾福、麥格納、法雷奧、聯合汽車電子等零部件企業以及萬向、上海電驅動等相關行業的共
  • 8分鐘充電至85%,進入量產測試的廣汽新能源石墨烯電池靠譜嗎?
    日前,廣汽新能源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石墨烯技術正在走出實驗室,廣汽新能源率先搭載量產測試》的文章,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不少網友對其8分鐘充電至85%的真實性提出質疑,更有網友認為這是新一輪的石墨烯技術炒作。53kednc針對網友的質疑,廣汽新能源6月2日再次發文,表示要好好科普一下關於石墨烯的那些事。
  • 廣汽豐田:在「中國之最」挑戰雙擎混動性能極限
    來自全國各地140餘名的專業車評人、車主以及來自豐桔出行的職業網約車司機參加了本次活動,其中豐桔出行由豐田汽車公司、滴滴出行和廣汽豐田合資成立,首批運營車輛均為廣汽豐田雷凌雙擎。可以說,株洲國際賽車場既涵蓋了考驗操控與車輛調校的技術型連續彎角,以及有3條大直道,對於車輛的綜合性能要求很高。
  • 8分鐘充電至85%,廣汽新能源石墨烯技術是什麼?
    寫在前面:    本文系車則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車則」,請勿侵權5月13日,廣汽新能源對外宣布了關於廣汽石墨稀目前常見的石墨烯粉體生產提取的方法,有機械剝離法、氧化還原法、SiC外延生長法,薄膜生產方法為化學氣相沉積法(CVD)等等。這些方法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需要嚴密的實驗室環境做支持,並且一次只能小規模提取。
  • 2020年成績單出爐:廣汽集團全年產銷「雙超200萬輛」
    主力車型方面,2020年廣汽集團多款明星車型深受市場熱捧,彰顯了市場的高度認可。2020年廣汽集團旗下合計有8款車型累計銷量超10萬輛,其中雷凌系列和雅閣系列2款車型累計銷量超20萬輛,分別達到226,683輛和210,574 輛。
  • 廣汽資本投資清陶發展,領先布局固態電池產業
    本輪融資完成後,清陶發展將進一步加強與新能源整車企業聯合開發和業務協同工作,促進固態電池產業發展和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開發。全球汽車電動化快速推進。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是汽車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中,汽車電動化——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轉型過程中第一個產業爆發點。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市場對鋰離子電池需求增長,而固態電池則被認為是下一代主流電池技術路線趨勢之一。
  • 廣汽新能源搭載石墨烯電池 8分鐘就可以將電池充電至85%
    【廣汽新能源搭載石墨烯電池 8分鐘就可以將電池充電至85%】從廣汽新能源官方獲悉,石墨烯電池量產研發工作從實驗室走向實車,廣汽新能源埃安車型將率先搭載。石墨烯電池具有超輕、超高強度、超強導電性等特性,8分鐘就可以將電池充電至85%。
  • 品牌獨立運營,持續進化的廣汽埃安按下發展加速鍵_易車網
    事實上,廣汽新能源更名為「廣汽埃安」、埃安從車型系列升格為與傳祺並列的廣汽「雙子星」之一,在坊間早有傳聞。此時,選擇廣州車展的舞臺,廣汽埃安一亮相便成為行業熱議的焦點。不過,新能源品牌向上這條路已經是大勢所趨,有蔚來、小鵬以及理想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崛起在前,作為自主品牌的廣汽埃安又有何實力來走這條高端化的道路呢?
  • 埃安脫離傳祺,廣汽亮劍特斯拉!高端品牌不一定要做豪華車
    企業發展也是如此,廣汽新能源就正處於這樣的蛻變過程中。11月20日,2020廣州國際車展媒體日,「廣汽埃安」品牌正式宣布獨立運營,與此同時,「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還更名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廣汽埃安」將定位為「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並啟用全新LOGO。
  • 同樣的200萬輛,廣汽卻比往年多了點「血色」
    回顧過去的一年,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的「瘋狂」的確成了廣汽集團的資本。可如今,從公布的數據中卻不難看出,多領域、全方位發力所取得的功績,似乎才是促成廣汽集團在迷茫中摸索光明、在迂迴中找準方向的根本所在。都說,產銷達200萬輛是個分水嶺。一汽大眾時隔多年用這道邊際線,牢牢抵禦住了上汽大眾的反撲。而和後者一樣,這道無形的高牆同樣阻擋了上汽通用重回巔峰的夙願。
  • 充電時間大幅縮短 廣汽新能源將搭載測試石墨烯電池
    易車訊 近日,我們從廣汽新能源官方獲悉,石墨烯電池量產研發工作終於從實驗室走向實車,廣汽新能源埃安車型將率先搭載。石墨烯電池具有超輕、超高強度、超強導電性等特性,僅需8分鐘就可以將電池充電至85%。
  • 石墨烯概念拉升走強,消息稱廣汽新能源將搭載測試石墨烯電池
    石墨烯概念拉升走強,消息稱廣汽新能源將搭載測試石墨烯電池
  • 廣汽新能源埃安S再起火 搭載三元鋰電池的電動汽車還能買嗎
    也就是說,從所有已經公開報導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看,銷量前三的新能源汽車中,廣汽新能源埃安S起火概率是另外兩臺車的3倍,並且三次都是火光沖天。 到底這是不是意味著埃安S更不安全呢?外界說法不一。
  • 廣汽本田EA6內飾首次亮相,為何前後卻懸掛廣汽新能源車標?
    近日,在2021(第三屆)海口國際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上,廣汽本田EA6的內飾正式發布,新車外觀與廣汽埃安Aion S基本一致,也被視為「換殼」Aion S,此前,在2020廣州車展上也曾發布過廣汽本田EA6的外觀。據了解,新車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
  • 技術儲備超越特斯拉,品牌獨立的廣汽埃安將來要走向全球市場_易車網
    作為廣汽發展新能源汽車事業的核心載體,廣汽新能源並沒有像一般的傳統車企那樣採取保守的「油改電」發展策略,而是一開始就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堅定走新能源「快車道」,不僅斥資30億元打造了純電專屬平臺GEP,而且投資47億元在2018年底建成了全球領先的智能生態純電專屬工廠。要知道,在當時新能源車發展路線還不夠明晰的時候,這樣的做法無疑是需要極大魄力的。
  • 廣汽版"蔚來ES8"發布 大眾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奧迪在5月23日的年度會議上,制定了一項專注於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其中包括推出20款電動車型。,成立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8.12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蘇偉銘。Refinitiv的數據顯示,特斯拉股價今年迄今已下跌39%,有10位分析師建議買入特斯拉股票,9位分析師持中立看法,另外12分析師建議賣出。
  • 大寫的服,廣汽埃安的「黑科技」到底有多可怕?
    以前,大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續航和充電兩大方面,需求出發點是代步。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推進,智能科技、駕駛輔助系統的加入,新能源汽車的「玩具」屬性越發明顯。好開好玩,成為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