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評
電子菸網絡禁售令「卡」在哪兒了
頒布電子菸網絡禁售令是為了加強保護未成年人權益,任何因所謂「歧義」而不執行的解釋都是不能成立的,其背後無非是經濟利益考量在作怪。各級菸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對電子菸產品的市場監管力度,加強對通過網際網路推廣和銷售電子菸行為的監測遏制,對發現的各類違法行為要依法查處並嚴加追究。
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要求從11月1日起,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敦促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菸網際網路銷售網站或客戶端,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
《通告》重申了去年兩局發布的《關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的通告》。《通告》一經出臺,國內電子菸市場的大品牌都在第一時間公開聲明表態,堅決支持並執行電子菸網上禁售決定,全面付諸行動,停止線上平臺銷售和任何形式的網絡廣告發布。然而,電子菸網絡禁售令出臺幾日後,多家電商平臺並未受多大影響,多個品牌的電子菸繼續銷售,且雙11有關促銷活動仍舊按部就班進行。還有一些商家持觀望態度,並未有實際改觀。這個電子菸禁售令的執行到底「卡」在哪兒了?
一個尚未明確的問題是,電子菸到底是數碼產品還是菸草產品?很多商家都稱自己賣的是數碼產品。電子菸產品是由「菸具」和「煙彈」組成,只要不銷售煙彈,似乎就和電子菸撇清了關係。目前,界定什麼是電子菸的國家標準確實尚未出臺,相關部門正在積極開展相關調研和論證,推動出臺規範引導電子菸行業有序發展的管理措施和辦法。然而必須明確,國家尚未出臺電子菸標準規範,不能成為商家尋找鑽空子、打擦邊球的機會。
《通告》明確要求「關閉電子菸網際網路銷售網站或客戶端」「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這幾條實實在在的規定,不是靠「拆分菸具和煙彈售賣」 就可以糊弄過去的。頒布電子菸網絡禁售令是為了加強保護未成年人權益,任何因所謂「歧義」而不執行的解釋都是不能成立的,其背後無非是經濟利益考量在作怪。
電子菸網絡禁售令執行難,也在於社會對電子菸產品危害認識程度不夠。電子菸一度被視為香菸替代品,成為吸菸者的新寵,很多地方都有控煙法規,電子菸產品卻不在其中。近來,越來越多人對在公共場所吸電子菸表示反感和質疑。今年8月以來,北京市民針對公共場所吸電子菸的投訴量明顯增加。權威研究表明,電子菸並不安全,其產生的氣溶膠通常含有有毒物質和汙染物,部分金屬含量甚至超過傳統香菸,同樣可能導致人體發生一系列的病變。今年10月1日,深圳首次將電子菸納入控煙法規條例範圍,電子菸與傳統香菸同等對待,在電子菸規範監管方面有了新的實踐。
定位年輕受眾是很多電子菸產品的網售重點,電子菸企業還將電子菸標榜為「年輕」「時尚」「潮流」的代表誘導未成年人。一些電子菸企業為了提高產品的吸引力,隨意添加各類添加劑以改變電子菸的口味和煙油顏色,更是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危害。電子菸網絡禁售令是對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有效保障手段之一,勢在必行,任何組織和個人對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的行為都應予以勸阻和制止。
執行電子菸網絡禁售令,需要有相配套的保障措施。據悉,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一步將採取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製售電子菸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健康。各級菸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對電子菸產品的市場監管力度,加強對通過網際網路推廣和銷售電子菸行為的監測遏制,對發現的各類違法行為要依法查處並嚴加追究。
本報評論員 金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