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菸草專賣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禁止網絡銷售電子菸,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
2020年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再次重申去年的政策。
敦促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菸網際網路銷售網站或客戶端;
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
敦促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
幾近相同的政策,為何再次重申?歷經一年,電子菸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從「戒菸神器」變成眾矢之的
雖然禁止網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電商平臺搜索「電子菸」等關鍵詞找不到相關產品,但是搜索一下「霧化能量棒」、「戒菸貼」等仍然有電子菸的身影;另一方面轉為線下銷售之後,很少有商家會索要購買者身份證確認是否成年,同時,電子菸的危害逐漸被認識、被證明。
世衛組織《2019年全球菸草流行報告》指出,電子菸不僅有尼古丁,還有其他一些有害物質,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尚不明確,沒有充足證據表明電子菸有助於戒菸。
有害物質——網售的產品通用煙彈大都使用劣質煙油,有害物特別是苯系物嚴重超標,甚至還存在大腸桿菌超標的情況。
尼古丁——即使某些聲稱「零尼古丁含量」的產品,實際檢測仍然含有尼古丁,某些產品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過傳統煙很多倍,使用尼古丁濃縮的電子菸產品,更易產生尼古丁依賴和成癮。
香精等添加劑——電子菸的標準和生產門檻非常低,跟傳統香菸相比,製造研發並不成熟,其添加劑或者調味劑高達上萬種,而對人體的健康影響並沒有確切研究。
電子霧化器——吸入高溫霧化液體可能對肺部產生化學刺激,誘發氣道及肺部的過敏和免疫反應,誘發哮喘,以及造成電子菸相關肺損傷。
電子菸的「戒菸」能力並沒有充足的證據,不少人成為傳統香菸和電子菸兩者都抽的雙料煙槍。此外,市場上一些劣質電子菸、山寨電子菸的流入,不僅添加劑超標,還可能引起爆炸事件。
亂象叢生的現狀,不得不加強監管。
網絡禁售後,有人退場,有人成「首富」
2019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電子菸的危害」,稱其通過市場隨機購買的8種電子菸煙液送往實驗室檢驗,實驗室工作人員發現部分尼古丁含量超標。
之後2019年11月1日,禁止網絡銷售電子菸的政策下發之後,電子菸產品全網下架,行業遊戲規則被徹底改變,曾經迅速得到融資發展起來的電子菸品牌也迅速淡出大眾視野。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我國共有超過2,200家電子菸相關企業已經註銷或吊銷。其中,2020年註銷或吊銷的企業有600家,約佔「死亡」企業總數的27%。
雖然市場遭受一次慘烈打擊,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熄滅」電子菸並非容易。數據統計我國目前仍有超過2.1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電子菸、電子霧化器」,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電子菸相關企業。
今年7月,思摩爾在香港成功敲鐘,除了「中國電子菸第一股」光環加身,它還是全球最大的電子霧化設備製造商之一,其擁有全行業16.5%的市場份額,超過後四名的總和。
它的上市,也使得電子菸行業誕生了第一位富豪——按照所持40%左右的股份估算,掌舵人陳志平直接躋身福布斯億萬富豪隊列,在10月2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中,以身價640億元排名第59,成為「電子菸首富」。
另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近70家電子菸相關企業先後獲得過融資,在電子菸市場的這條賽道上,比賽仍然繼續。
電子菸的「命運」,該禁?還是放?
根據天眼查風險數據顯示,我國電子菸相關企業中有361家曾遭到行政處罰,41家有嚴重違法行為。2020年,電子菸相關企業被執行人信息數量已達341次。
除了我國從去年開始對電子菸市場嚴肅整頓之外,各國對電子菸均實施了相關的管控政策。
從2018年起,葡萄牙禁止在封閉空間使用電子霧化設備;
去年9月,美國多個州開始禁止銷售各種形式的非菸草口味電子菸,美國食藥監局也要求電子菸上市前需提交上市申請,否則將禁止銷售;
今年7月1日,美國參議院又通過了一項法案,將禁止電商平臺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
然而,從國際市場來看,各國雖然通過一項又一項政策,但是並沒有徹底禁止電子菸的銷售和進出口。我國是電子菸製造大國,但非電子菸消費大國,美國和歐盟是前兩大的出口市場。美國作為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在新政策之下,電子菸產品需要通過PMTA審核才能在美國市場銷售。
也就是說,電子菸的進出口和銷售需要更嚴格的檢測和認證。
目前,電子菸煙油檢測主要包括:
1、根據加州65要求進行尼古丁測試;
2、根據 FDA 技術文件測定4 種特定亞硝胺化合物;
3、測試電子菸油中的丙二醇,二甘醇等有害物質;
4、參照美國藥典USP 尼古丁中的重金屬的方法測定的電子菸油的重金屬;
5、參照美國藥典USP 的要求測試電子菸的微生物含量及防腐效能;
6、TRA 毒性分析 – 歐盟及美國
在全球電子菸產業鏈中國內電子菸企業以「採購+生產」的OEM模式為主,但是思摩爾的成功上市,讓人們看到了技術領跑行業的力量,技術不斷瓦解著原有的利益格局。
「戒菸」這個生意將會長期存在,如何在混亂的市場格局下讓行業從野蠻生長中沉澱下來,還需要更可靠的產品研發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