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禁令一年 電子菸回歸理性

2020-11-29 鰲頭財經

作者丨君平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電子菸網際網路禁售令過去一年,電子菸再一次到了風口浪尖,這一次是因為觸及了底線。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河南衛輝有學校門口的文具店將電子菸賣給小學生,事情曝光過後學校已做了相關工作,涉事店鋪也已經被查封。

儘管該涉事商店的行為是個例,但在風口退去後,國內電子菸行業確實「不太好過」。

2018年底,大洋彼岸美國電子菸品牌Juul發20億美元年終獎的消息點燃了國內電子菸行業的創業激情,資本紛紛入局。

現如今的情況則是,近日Juul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家工廠因環境惡化而被迫關閉,國內電子菸行業經過監管調整後,底層玩家紛紛退場,市場馬太效應顯現,中腰部玩家則在苦苦支撐。

網上禁售一年

商家轉戰微商?

2019年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要求關閉一切電子菸的網際網路渠道,網店下架電子菸產品和廣告。

一紙通告為一路狂奔的行業踩下了剎車。實際上,在網際網路禁售令下發前線上渠道一直是電子菸最重要的銷售渠道。鰲頭財經了解到,此前線上渠道一度佔據超過八成的比重,而在去年雙十一前的時間節點發布禁令,也讓部分商家損失慘重。

訂單銳減、庫存積壓、裁撤生產線等一系列連鎖反應接踵而至,鰲頭財經了解到,今年1月電子菸品牌Love's Prey解散了公司,員工的工資則用積壓的貨物支付,成為了第一批倒下的電子菸品牌商之一。

「電子菸行業從出生便帶著原罪,監管始終會到來,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資本的湧入具有一定盲目性,最終的風險,包括監管風險都是其將面臨的問題,線上禁售後一些頭部品牌仍存活了下來,而抵禦風險較低的尾部品牌則迅速消失。」長期觀察電子菸行業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實際上,不少電子菸品牌的代工廠、經銷商仍遊走在灰色地帶。在電商平臺上,以「電子菸保護套」為關鍵詞搜索,有大量商家店鋪,鰲頭財經詢問是否有電子菸售賣,對方則給出微信號進行交易,煙杆、煙彈都通過這一途徑繼續在網際網路上流通。

詳細詢問下得知,此類商家多位電子菸品牌的線下渠道商,通過微商的形式售賣一是能賺取更多利益,二是更加隱蔽,不易被監管。

鰲頭財經還從此類商家了解到,其還售賣某電子菸品牌的「代煙彈」,每顆煙彈比正品價格便宜10至15元左右,「這跟正品唯一的區別就是沒有貼牌,貨品都是從一個工廠出來的,質量和口感絕對有保證。」該商家向鰲頭財經表示。

「品牌方對於經銷商通過微商賣貨的行為大多數情況下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最終增加的是自己品牌的銷量,但對於假煙彈則是深惡痛絕,甚至告上法庭,畢竟侵害到了品牌方的利益,但此類行為較為隱蔽、難以取證,在監管上存在空子。」前述觀察人士說道。

2100企業「消失」

行業馬太效應顯現

線上渠道被一刀切,線下渠道成為行業頭部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實際上,在世界上第一大電子菸消費市場美國,線下渠道才是常態,以美國電子菸鼻祖Juul為例,其渠道中41%的用戶選擇電子菸店購買,29%的用戶選擇便利店購買,藥房和報攤佔了9%,線下渠道佔比極高。

專賣店、加盟店、便利店,不同品牌用不同策略搶佔線下市場。鰲頭財經了解到,今年1月至5月,超1000家RELX悅刻專賣店落地開業,新門店申請提報數量增長3倍。目前,在全國300多個城市,RELX悅刻專賣店累計超過2500家其他形式的RELX悅刻零售門店超過10萬家。

鉑德則在去年啟動「千城萬店計劃」,計劃砸下3億元補貼,在全國1000座城市開設10000家加盟店;YOOZ也將直營模式改為加盟模式,據了解,目前YOOZ的加盟專賣店已經超過了1000家。

在布局線上的過程中,行業的馬太效應開始顯現,根據藍洞新消費與品牌口碑大數據研究機構數字品牌榜(DBRank)最新發布了第三季度中國電子菸品牌心智佔有率排行榜顯示,悅刻心智佔有率繼續蟬聯第一,其數據也從第二季度的75%上升至86%。二至五名則分別為非我、鉑德、YOOZ和徠米,其心智佔有率分別為2.54%、1.95%、1.89%和1.86%。

從榜單可以看出,悅刻在心智佔有率這一指標上佔據行業領先地位,且與後續幾名差距巨大,行業的馬太效應兩極分化嚴重,強者越來越強,後幾位的品牌只能繼續成為長尾,無法成為頭部心智陣營。

行業馬太效應的顯現加劇了電子菸行業的洗牌,曾經一些風頭無兩的電子菸品牌,逐漸失去了聲量。

近日,有消息稱小野電子菸創始人彭錦洲已經離職,新東家則是OPPO。同樣經歷高管出走的還有雪加,去年6月,雪加完成4000萬美金A輪融資,創下了去年上半年國內電子菸行業最大的融資記錄。然而在此之後,其多位高管接連出走,其中包括全國渠道銷售負責人劉碩、雪加聯合創始人陳一誠、雪加聯合創始人李澤堃。今年上半年,雪加還爆出拖欠合作款和裁員等負面新聞。

根據藍洞新消費數據,在今年第三季度的電子菸品牌心智佔有率排行榜中,雪加從二季度的第二名直接到三季度掉出榜單,小野從第20掉出榜單,掉榜原因則是三季度均為發售新品。

中腰部品牌尚且艱難生存,尾部品牌甚至難以存活。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國內有超過1800家電子菸相關企業已註銷或者吊銷,今年11月,這一數字已經變為2100家。換言之,每一個月就有約100家電子菸相關企業「消失」。

「客觀上而言,去年的網際網路線上銷售禁令和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加速了行業的洗牌,但一些品牌、相關企業的消失並不能證明國內電子菸行業的沒落,而是證明了起初在資本盲目的湧入下,電子菸行業被風口吹到了不屬於他們的高度。當行業趨於理性,才是良性發展的開始。」前述觀察人士表示。

相關焦點

  • 電子菸絕地求生:線上被禁線下等待,它還是門好生意嗎?
    ,確保禁令被嚴格執行。此前,國內電子菸品牌的銷售大多通過線上進行,便利、高效且低成本的線上銷售系統下,入場成本低廉,電子菸商家良莠不齊,「PPT電子菸」項目遍地。而隨著監管層禁售令的到來,電子菸行業的生存方式在悄然發生改變,同時,行業亂象也有了明顯遏制。
  • 禁令頒布一年後,YOOZ等電子菸還在線上銷售,且賣給未成年人
    距離去年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已經一年,現在電子菸市場是否已經規範了呢?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了走訪。《通告》要求電子菸不得進行線上售賣,記者採訪發現,YOOZ、魔笛、雪加、鉑德等電子菸仍無視《通告》,進行各種形式的線上銷售。
  • 電商還賣電子菸?9家平臺被約談 線下線上監管升級
    近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再一次發布通告,敦促相關企業或個人關閉網絡上的電子菸銷售渠道、下架網絡上的電子菸產品、撤回網絡上的電子菸廣告。而這一禁令的背後,是近年來青少年人群的電子菸使用率不斷上升。廣告的心理暗示、便捷的購買渠道,更助推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電子菸民」的行列。
  • 電子菸的野蠻生長
    星瀚資本創始人楊歌表示,原來電子菸更多地被定義為一個快速消費品的行業。但其實,從菸具、煙彈到整個的材料供應來說,裡面有很多分類。從菸具角度來看,大家把它當成電子消費品。但煙彈其實跟菸草行業是一樣的,所以國家肯定會進行監管。楊歌認為,禁令出臺之後,電子菸迅速回歸到特殊管制行業,整個行業的「玩法」也會不一樣。
  • 美國暫撤電子菸禁令 電池供應鏈獲喘息機會
    11月9日,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CNN等多家知名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經暫時撤回了他在9月11日表態將出臺調味電子菸的禁令。這也意味著國內電子菸廠商及電池等上遊供應鏈,均獲得一絲喘息的機會。
  • 肺炎影響下的電子菸眾生相:線下店雪上加霜,電子菸捐款武漢
    電子菸線下店主動或被動關閉電子菸從業者都知道,國家菸草總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在2019年11月出臺了禁止電子菸進行線上銷售的1號禁令,由此電子菸轉入線下經營。1號禁令讓行業中小品牌無法再繼續經營,最終轉入線下經營的品牌也只有少數幾家品牌有實力,如今的天災肺炎,突然又給電子菸的線下渠道蒙上了陰影。我們採訪的幾個電子菸線下店店主告訴藍洞,品牌店基本上已經關閉了,路邊集合店還在經營,有的是考慮到春節放假和肺炎影響人流少主動關店,有的是商場關閉導致被迫關閉。
  • 「線上禁售」半年後,電子菸行業幾乎虧掉底褲
    作者:木子,題圖來自:視覺中國最終,電子菸行業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在不少電子菸圈內的人士看來,半年前的那一道「網上銷售禁令」,已經註定了行業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只是沒想到,價格戰、傾銷戰會來的這麼快。隨著YOOZ推出9.9元電子菸杆,部分主流品牌也迅速跟進,推出了同樣價格的一次性電子菸。同時,為了讓商品變得更加「唾手可得」,部分品牌也在全力拓展新的線下銷售渠道。有電子菸代理商透露,春節後至今,其代理的品牌已經在全國授權了上百家經銷門店,線下銷售網絡覆蓋了近八成二三四線城市。
  • 驅動中國昨夜今晨:小野撞上電子菸禁令「槍口」 羅永浩回應被法院...
    羅永浩表示,雖然過去的10個月一直在跟時間賽跑,而且跑的其實挺好,但還是上了法院的限制消費令名單,即所謂的「老賴」名單,我的創業過程算是相當完整了。他會繼續努力,在未來一段時期把債務全部還完。羅永浩在長文中表示給大家添麻煩了,真是對不起。合理合法地賴掉公司債務最省事的方法是破產清算,而不是成為「老賴」。
  • 電子菸「線上禁售令」下達後的一周:線上還能買,線下搞促銷
    近期,《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下稱「《通告》」)出臺,向電子菸發出了「線上全面禁售令」。新快報記者探訪直擊電子菸「線上全面禁售令」下達後的一周:有的線上電商平臺仍在正常售賣電子菸;廣州線下多數實體店所受影響不大,還提前「搶跑」,趁著11月開展大促銷。
  • 美國艾爾蒙地市多名華裔學生發聲 支持電子菸禁令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年來,電子菸在青少年人群中風靡,有不少青少年長期使用電子菸,造成呼吸疾病。日前,美國艾爾蒙地市(El Monte)將禁止市內出售任何口味電子菸的議題放上議程,市議員對這項議題討論激烈,亦有數位華裔學生站出來支持禁止電子菸。
  • 緊急禁令!美麻薩諸塞州宣布禁售電子菸4個月
    中新網9月16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當地時間9月25日,美國麻薩諸塞州宣布,即日起全面禁止銷售電子菸,成為美國第一個禁售所有電子菸的州。資料圖:墨西哥舉辦電子菸交易大會,參與者們在大會上用電子菸進行「吞雲吐霧」。
  • 我國電子菸使用人數約千萬 電子菸到底該咋管?
    龐大的年輕消費者群體對不少電子菸企業來說,2017年應該是一道明顯的「分水嶺」。這一年開始,不論是產品數量、行業規模,還是購買市場,都在快速增長。張竹雲說,電子菸在燃燒或霧化時,會產生甲醛等有害物質,危害吸菸者和被動吸菸人群健康。長時間吸食電子菸,同樣會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電子菸也能上癮線上銷售渠道,一度讓電子菸的購買更加靈活,成為年輕人獲知獲取電子菸的主要途徑。
  • 電子菸「網售禁令」滿月,網上仍在大量出貨,二手平臺明禁實縱
    11月初,兩部委下發的「網售禁令」,讓電商平臺的電子菸售賣近乎冰封,但總有人試圖在冰面上尋找可鑽出的裂縫。「鳳梨罐頭」、「網購口糧」、「小野一下」……在這些看起來「撲朔迷離」的「暗號」掩飾下,大量電子菸商家轉戰閒置物品交易的二手電商平臺,繼續售賣甚至批發著各種電子菸器具及煙油。
  • 電子菸「線上禁售令」重在落實
    近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要求電商平臺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然而,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知名電商平臺仍有電子菸及相關產品出售。多個商家和平臺表示暫未收到網售電子菸下架的具體通知。
  • 悅刻將銷售從線上搬到線下,電子菸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電商渠道全面封殺後,電子菸品牌迅速將重心轉向線下零售場景。1月11日,電子菸品牌悅刻的首家旗艦店在上海營業,聯合創始人蔣龍宣布,悅刻計劃在未來三年投入6億元開設1萬家門店,並開始向下沉市場滲透。此後,電商平臺和電子菸品牌陸續將產品下架,後者的銷售渠道轉向線下,覆蓋的終端從便利店、商超蔓延至酒吧、網吧等場景。封殺電子菸的線上銷售渠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網際網路成為獲得電子菸的重要渠道。
  • 部分電子菸仍可通過線上購買
    北京商報訊(記者錢瑜白楊)繼國家發布關於禁止電子菸在線上渠道銷售的通知後,11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通過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仍可以在不驗證年齡的情況下,購買到電子菸。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11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宣部、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的通知》,再次強調全面開展電子菸危害的宣傳和規範管理,警示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尤其是通過網際網路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
  • 悄悄瘋狂的電子菸:12小時開1家店,省級代理現場打款上百萬
    該工廠負責人王琦(化名)向「創業最前線」透露,去年電子菸出臺線上禁令時,公司雖然受到一些影響,但很快就調整過來。當時,他也遇到和上述創業者劉偉一樣的情況,被供應鏈催著儘早打出貨款,卻遲遲得不到品牌商的回款。去年11月底,他一度將工廠進行裁員,以節約運營成本度過寒冬。他甚至也想過,2020年情況還不能改變,就找個新行業重新創業。
  • 電商還賣電子菸?9家平臺被約談!記者直擊:電子菸線下線上監管雙升級!
    近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再一次發布通告,敦促相關企業或個人關閉網絡上的電子菸銷售渠道、下架網絡上的電子菸產品、撤回網絡上的電子菸廣告。  而這一禁令的背後,是近年來青少年人群的電子菸使用率不斷上升。廣告的心理暗示、便捷的購買渠道,更助推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電子菸民」的行列。
  • 禁售風波後,電子菸轉戰線下
    周末科技菌逛龍德廣場5G生活體驗館的時候,意外的在陳列各種5G產品的展臺上發現了電子菸的蹤跡。科技菌十分意外,電子菸不是早在上個月就被禁售了嗎?今年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發布通告要求,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不得通過網際網路銷售電子菸,不得通過網際網路發布電子菸廣告。
  • 兩部門聯合發文禁止電商平臺銷售電子菸 強監管時代電子菸如何燃電
    《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敦促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菸網際網路銷售網站或客戶端;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菸店鋪,並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