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揭秘體壇腐敗潛規則 操縱比賽金牌「內定」

2021-01-08 騰訊體育

中國競技體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一些王牌的優勢項目上,出現了「讓你上,拿金牌;不讓你上,你無名」的誘惑;在水平一般的項目上,因為壟斷、不透明的選拔機制,也存在「不花錢就難入選」的「潛規則」

在中國體育界,很多金牌項目的背後,都有一個俞麗式的人物。一方面,他們引領著隊員在國內外賽事上取得了驕人的戰績,為競技體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 獻;而另一方面,他們又在各自的圈子內擁有很高的權威和『話語權』,因為缺乏監督,他們掌握著運動員的『生殺』大權,甚至操縱比賽,將各種腐敗行為掩蓋在 金牌的光環之下。」

中國體育法學研究會理事、清華大學體育法研究中心主任田思源日前在接受《方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早期的中國足協副主席謝亞龍到「金哨」陸俊的鋃鐺入獄,再到當下的國家花樣遊泳領隊俞麗、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被提起公訴,中國體壇過去30年雖然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但各類腐敗亂象及有關體育「能人」的爭議一直持續不斷。

俞麗是中央巡視組進駐國家體育總局後第一個被帶走調查的官員。之後,2015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自行車擊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國馬術協會副主席沈利紅被帶走調查;2015年8月4日,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潘志琛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組織調查,2016年4月,檢察機關以受賄罪對潘志琛立案 偵查;2015年9月,中紀委對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肖天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2016年9月1日,河南省南陽市中級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肖天受 賄一案。據檢察機關指控,肖天先後收受相關人員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796餘萬元。

2016年10月31日,中央任命北京市原市委副書記苟仲文為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原局長劉鵬卸任,有分析認為,隨著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的換人,中國體壇或將掀開反腐 大幕。事實上,早在2009年,針對中國足球賭球、假球等種種黑幕,最高檢曾指定遼寧省檢察院成立專案組,在中國足壇發起了一場歷時3年的「反賭打黑」專 項行動,數百人被帶到遼寧協助調查,57人受到法律制裁。此次整頓效果顯著,一定時期內遏制住了職業足球中的「假」「賭」「黑」。

「當前我國體育界的腐敗,既有社會不正之風在體育領域的延伸和反映,也有我國體育職業化發展過程中自身存在的『潛規則』。」中國體育法學研究會理事、清華大學 體育法研究中心主任田思源說,體育行風行紀問題由來已久,且形式多樣,諸如近年來的「假球」「黑哨」「賭球」「興奮劑」「運動員參賽選拔黑幕」「選手年齡 造假」「操縱幹預比賽」「明星運動員商業代言糾紛」等事件逐漸進入公眾視野,體育領域的違紀違法問題不但腐蝕了一大批官員,而且從國家層面已經極大地妨礙 了中國體育改革和體育事業的發展。

「讓你上,拿金牌;不讓你上,你無名」

2014年7月28日,中央第十一巡視組進駐國家體育總局進行巡視。此輪巡視後,以俞麗為開端,總局多位官員接連被查處,多地的一些裁判員、教練員被帶走協助調查,諸多體育「潛規則」逐一浮出水面。

「我注意到,巡視組向體育總局反饋巡視意見很多,首當其衝的,還是運動員、裁判員的選拔選派不規範、不公開、不透明的問題。」田思源分析說,中國競技體育經過 多年的發展,在一些王牌的優勢項目上,出現了「讓你上,拿金牌;不讓你上,你無名」的誘惑;在水平一般的項目上,因為壟斷、不透明的選拔機制,也存在「不 花錢就難入選」的「潛規則」。

像俞麗利用職權左右隊員進國家隊已不是個案。據《體壇周報》報導,當時和俞麗一起被中紀委帶走的,還有國家舉重隊的一位王牌教練,這位教練牽扯到2012年 倫敦奧運會中國舉重隊的一樁醜聞。中國舉重隊一直是奧運會的「金牌大戶」,但在倫敦奧運會女子53公斤級舉重比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湖北選手周俊三次抓舉全 部失敗,創造了中國舉重隊在奧運會歷史上的最差戰績;而在周俊之前的13名舉重選手,一共獲得12金1銀。

當時,國內比周俊成績好的選手不乏人選,周俊何以會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在周俊抓舉失敗後,很多媒體將核心指向了中國體育深層次的問題——選拔機制、省市平 衡、利益照顧等多方面。在北京奧運會,中國女舉派出的4人全部奪得金牌。因女舉的強大,只要入選女子舉重國家隊,能為國出戰就意味著基本能獲得金牌,國內 的選拔競爭極其激烈。在這種地方利益爭奪糾葛下,因為湖北體育局認為周俊訓練比其他運動員好,堅持「保送」周俊參賽,國家舉重隊高層為照顧湖北這個「奧運 名額」,結果出現了意外狀況。周俊「交白卷」被視為不透明的選拔機制結出的「惡果」。

業內人士透露,在競技體育中雖然實力是第一位的,但在不少絕對優勢的項目上,派誰去都能拿獎牌的情況下,國家隊運動員的選拔就成為一個利益攸關的問題,由此 更容易引發一些私下的權錢交易。即便是中國足球這樣一個「丟人」項目,也是腐敗到了「極致」,每一屆國家隊隊員的大名單都充滿了是非爭議,連中紀委網站都 曾刊文批評中國足球的管理亂象。

13歲進入國家青年隊、1996年奪得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冠軍的桌球選手唐娜,因在國家隊中無緣參加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最終改變國籍、遠赴韓國打球,後在韓 國桌球錦標賽上10戰全勝,名列女單第一。「在中國,我永遠沒有機會。中國桌球協會並不是通過選拔賽,而是提前指定有潛質的選手進行集中培育。」代表 韓國隊參加國際比賽後,唐娜「炮轟」中國國家隊選拔制度不公,並表示「現在韓國是我的祖國……希望能夠在奧運會上奪得第一名」,引起國內外輿論一片譁然。

「在體育總局內部,各個項目中心的選拔機制和規定都不一樣,有的項目是主教練給出國家隊名單,有的項目是中心主管領導說了算,選拔過程不透明,選出的結果也不 公示,非常混亂。」田思源對比說,國外的競技體育完全是運動員憑藉自己的實力說話,比如舉行職業聯賽或由第三方組織的公開選拔比賽,不管平時成績怎樣,如 果在選拔比賽中沒有進入決賽或取得一個好名次,那麼就不能參加奧運會。

中央巡視組也曾點名指出「運動員、裁判員選拔選派不公開、不透明,尋租現象較為嚴重」的問題,專項巡視後,體育總局研究制定了《國家隊運動員、教練員選拔與 監督工作管理規定》,要求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以體育總局上述規定為遵循制定各項目實施細則,根據項目特點進一步細化各項目國家隊運動 員、教練員和全國體育競賽裁判員選拔選派與監督工作的操作措施、程序及違規處罰措施,並經體育總局審核後公布實施。

「關鍵是選拔的過程要公開透明,結果要公示,並接受社會監督。」田思源說。

操縱比賽、金牌「內定」

操縱比賽,被圈內人士認為是體壇腐敗的第二大「惡疾」。操縱比賽,被圈內人士認為是體壇腐敗的第二大「惡疾」。

近年來,在一些項目好成績「光環」的掩蓋下,少數體育官員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權力,成為重要比賽結果的操縱者。在第十二屆全運會上,為了「照顧」東道主遼寧 隊的「金牌任務」,國家花遊隊前「掌門」俞麗先後收受了遼寧遊泳中心主任20萬元的賄賂,結果導致花遊項目出現重大打分糾紛。

當時,四川隊的蔣文文/蔣婷婷組合得分意外低於東道主選手吳怡文/黃雪辰組合,賽後,蔣文文/蔣婷婷召開新聞發布會哭訴「金牌內定」,宣稱「賽前就有人放話,遼寧組合一定會得到金牌」。這場風波中,很多證據指向俞麗,認為其有「操控比賽」的重大嫌疑。

無獨有偶,十運會上,因與中國跳水隊的某領導「交惡」,跳水名將田亮被打壓。比賽前,在裁判休息室裡,一位體育界高層要求「無論田亮跳得有多好,最多只能給 8.5分」。比賽中,在田亮一次完美入水後,除了一位裁判按標準給出9.5的高分以外,其他裁判果然只給出8.5分,這位給高分的裁判最終失去了「最佳裁 判」評選的資格,因得罪領導不久後便辭職。

後來,圈內一赫赫有名的跳水國際級裁判林某對媒體透露:「跳水裁判近乎傀儡狀態,上面想讓誰得金牌,就會授意裁判多打分,壓其他對手的分數。只要上面暗示了,想整人很容易,比賽都是有很多替補裁判的,你不聽話,不用你就行了,很多人在那兒等著。」

一名體育界知情人士告訴《方圓》記者,類似於跳水、花遊、體操等主觀打分項目,由於缺乏統一計量的客觀標準,裁判主觀判斷性較強,而一些項目內部人士又有極大的影響力,這就為「暗箱操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說到體壇腐敗 ,中國足球總是被當成反面典型。而要論操縱比賽的腐敗程度,無疑是中超足球聯賽最為嚴重——「賄賂高官,買通裁判,甚至買通對手打假球、打黑球,是一些足 球俱樂部的慣用手段」。謝亞龍、南勇、楊一民三位中國足協前主(副)主席,就是因操縱足球比賽收受賄賂而被捕入獄;著名「金哨」裁判陸俊,在刑拘後交代 「自2011年全運會足球比賽就開始和足協官員勾結吹假球」。

「還有的省份,為了多拿金牌,私底下搞利益勾兌。」知情人士舉了一個例子,在某年冬運會的男子速滑賽場上,來自兩隊的四名選手按照次序比賽進行了一圈又一圈, 卻絲毫不見短道速滑應有的衝刺與追趕等刺激場面,現場觀眾直呼「太假」。這一冬運會男子速滑賽場上的「奇景」被業內人士解讀為「金牌內定」。因為這場比賽 內幕複雜,按照比賽規則,領先選手奪冠有利於兩隊的利益。

「很多比賽被人為操縱的痕跡明顯,不但違背體育道德,更是在挑戰觀眾的智商,但社會大眾對此又無可奈何。因而有必要建立專門的體育行風監督隊伍,而這支監督隊伍必須脫離體育主管部門的控制,完全引入社會監督,這樣才能讓比賽乾乾淨淨。」田思源建議。

賽事審批、經營混亂

「目前中國體育的發展,還面臨著一個很大的體制障礙,那就是賽事審批。大到運動會、錦標賽的舉辦,小到民間的一個商業賽事,都需要體育主管部門的審批。」中南 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喬新生接受《方圓》記者採訪時指出,每有賽事,體育主管部門都會收取不菲的審批管理費用,卻不提供實質性的服務,實質上是一種 變相的「權力尋租」。

「連企業舉辦一個三人籃球賽,都需要籃協審批,這是很荒唐的,在國外也是不可想像的。在國際上,奧運會、NBA等賽事都是非政府機構舉辦,體育賽事完全靠市場 化運作,根本沒有官方審批一說。」喬新生對比說,多年來,體育總局及各地體育主管部門在賽事管理上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利益鏈條」,賽事審批權已經成為牟取 部門灰色利益的工具。

對於賽事審批,籃球明星、全國政協委員姚明曾在「全國兩會」上提案建議「取消賽事審批」。在姚明看來,賽事審批費的收取和使用成為外界無法監控的灰色地帶, 管理費往往由各個運動項目的管理中心收取,標準也千差萬別,這其中有可能滋生腐敗;而體育管理部門以行政之手幹擾了本來可以由市場來調配的資源配置,客觀 上形成壟斷,抑制了部分市場主體的辦賽熱情和良性競爭,嚴重阻礙了社會力量辦體育的熱情,造成人為設立辦賽「門檻」的事實。

姚明認為,在當下發展階段,體育賽事審批並沒有存在的必然理由。姚明的這一建議被當年政府工作報告採納,但業內人士認為,各級體育部門已實行賽事審批多年,想要從內部改革,拿掉這塊「利益蛋糕」,肯定困難重重。

直到中央巡視組點出「賽事審批不規範、不透明,凸顯部門利益」等問題,體育總局才被迫整改表態,「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審批,除全國運動會、全國冬季 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等全國綜合性運動會以及涉及國家安全、政治、軍事、外交等事項的少數特殊類型體育賽事之外,其他賽事一律不需審批」。

除了賽事審批,業內人士還指出,一些商業賽事的經營也很混亂,比如中國足球一系列腐敗醜聞中,足協官員在贊助商洽談過程中存在利益輸送的「貓膩」也一直不絕 於耳,體育賽事的經營成了部分官員「中飽私囊」的「利器」。「要防止賽事審批和經營過程中的腐敗,就必須從改革體制入手,加大體育部門簡政放權的力度,權 力一旦下放給市場,體育官員便不再有尋租的空間。」喬新生建議。

根本原因:「四不像」體制、權力集中

多名業內人士和專家在接受《方圓》記者採訪時均指出,無論是賽事審批和經營中的「貓膩」,還是運動員、教練員的選拔中出現的亂象,或是比賽中的各種弄虛作假,歸根結底的根本原因在於現行的體育管理體制導致權力過於集中。

「在現有體制下,體育總局下面的各項目中心不僅是行政機構,還有事業單位,還兼有社團,一些中心還經營著企業,可以說是一個『四不像』體制。」喬新生比喻,這 種集行政、事業、社團、企業四位一體的管理體制擁有強大的行政權力,從制定行業的法規條文到選拔運動員、教練,從審批體育賽事到舉辦體育活動,從判定賽事 糾紛到體育獎金的發放,迅猛發展的競技體育給各項目中心帶來了潛在的可觀效益。

喬新生認為,「四不像」體制下的各項目中心,憑藉行政機構和社團的多種身份,不斷強化自身在行政權力和經濟利益兩方面的控制,這正是滋生體壇腐敗的溫床。記 者注意到,在國家層面,體育總局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登錄體育總局網站,記者看到,總局下設很多個協會,其中,奧運項目的協會有籃 球、田徑、桌球、摔跤、網球、體操、擊劍、射擊、排球數十家;非奧運項目的協會有飛鏢、壁球、電競、航空運動、釣魚、武術、龍獅、摩託、撞球、龍舟、門 球、信鴿、橋牌等數十家。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受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會管轄的各個單項體育協會都是社會團體,而非政府機構。有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章程中,明確禁止各國單項協會在運作中 受行政幹預。」喬新生介紹說,中國的體育管理體制有自身的特殊性,從計劃經濟時代起,為了發展國家體育事業,各項目協會直接隸屬體育行政機構,合署辦公、 集中行使職權,發展到今天出現了「政企一家、管辦不分」的局面。

類似於中國足球,其推行職業化發展已經二十年了,市場運作一直實行商業化,而管理卻又是行政體制,這種由行政管理主導市場化運作的「雙軌制」,使得足球聯賽 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官商勾結」「假球黑哨」等醜聞,有評論認為,泱泱大國之所以足球水平老上不去,就是這種體育體制的「先天性缺陷」。

「管辦不分」的另一個體制弊端,是導致體育官員兼職現象嚴重。如落馬的體育大佬肖天,除了體育總局副局長的身份,他還兼著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國際擊劍聯合會終 身榮譽委員、中國擊劍協會主席、中國滑冰協會主席、中國馬術協會主席、中國體育戰略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體育法學研究會會長、國際籃聯副主席等數職。

「這就為官商勾結、錢權交易提供了空間和機會。如果是一個體育經紀人、賽事主辦者在體育商業活動中獲利,無可厚非;但如果由一個兼職的體育行政官員來做這些事,其獲取酬勞的行為肯定是違紀違法的。」喬新生分析,只有通過改革體制、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才能最終解決問題。

針對體育腐敗,中央巡視組組長張化為亦提出過建議:推進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認真解決行政、事業、社團、企業不分問題,實現政事、政社、政企分離,管辦分離,規範幹部在協會、企業大量兼職等問題。

扭轉「金牌至上」的錯誤政績觀

除了體制上的原因,要杜絕體壇腐敗,田思源認為,從體育總局到地方體育局,要扭轉「金牌至上」的錯誤政績觀。

「我國當前競技體育的運行模式和考核體系是以金牌為導向的。金牌的多少,與地方體育官員的升遷、運動員的前途、教練員的獎金等利益鏈條直接掛鈎,這種『金牌至上』的政績觀已嚴重扭曲了頑強拼搏、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田思源告訴《方圓》記者。

中央巡視組曾指出:面對金牌帶來的政治榮譽、經濟利益,少數領導幹部出現了完全錯誤的政績觀,片面追求運動成績、金牌數量,疏於對運動員、教練員的教育、引 導和嚴格管理,甚至給予錯誤的政策導向,導致少數運動員、教練員在賽場上為取得好成績不擇手段,公然違背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甚至鋌而走險違反國家法律法 規。

以全運會為例,據田思源觀察,全運會歷來是各體育局角力的主戰場,獎牌背後關係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體育局價值數億的「利益大盤」。每到全運會前夕,一些 省份尤其是東道主,便開始下達「金牌任務」,從省體育局到各項目中心再到教練、運動員,一層一層往下壓,伴隨金牌而來的政治榮譽和經濟利益,令一些地方體 育部門往往不擇手段,進而賽場上衍生出各種「黑幕奇聞」和不正之風。

被譽為體壇「反黑鬥士」的浙江省前體育局局長陳培德,曾犀利指出:「體育界有一種腐敗,唯獨體育界有,別的領域沒有,就是競賽。競賽中的腐敗不是個人行為,往往是集體行為、組織行為、政府行為。」

「雖然體育精神講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強,但這一切都是在公平、公正、陽光的前提下進行。在賽場上,金牌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國的體育水平,但公平正義更代表 著國家的體育形象,為了追求金牌而產生體壇腐敗,不但與體育的原始精神價值背道而馳,也是在抹黑中國的體育形象。」田思源說。

國家體育總局就中央巡視組提出的問題,公布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其中,最受輿論關注的,就是「今後在全運會等全國綜合性運動會不公布金牌、獎牌榜」,對此,輿論褒貶不一,有評論認為不公布金牌榜無法根治「金牌至上」的頑疾,屬於「換湯不換藥」。

「民眾反感的不是金牌榜,而是為獲得金牌產生的種種腐敗行為,關鍵是要扭轉以金牌為導向的體育考核體系和發展模式,只有建立科學、全面的體育發展評價體系,『金牌至上』的觀念才能消除。」田思源說。

將體育改革發展納入法制軌道

防止和遏制體壇腐敗,法治建設至關重要。在田思源看來,我國體育法治現狀目前存在「四化」短板——立法遲延化、執法利益化、監督形式化和司法邊緣化,「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體壇腐敗防範與治理體系是一項迫切任務」。

「《體育法》作為行業根本法,大多數都是原則性規定,類似於操縱比賽問題、仲裁糾紛問題、運動員和裁判選拔問題等都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來規定,現有體育法律體系 尚不能有效遏制體育腐敗的蔓延,依法治體的局面還遠未形成。」田思源建議,立法機關應及時修改《體育法》,制定《職業體育條例》《體育競賽反不正當競爭條 例》等法律規範,以明確職業體育違紀、違法的法律責任,完善職業體育管理體制。

「當前的體壇腐敗,主要是競技領域的腐敗,因而有必要從利益導向、利益分配、利益懲罰等方面構建競技體育反腐約束機制。一方面要著力解決在運動員選拔、裁判打 分、賽事審批等環節發生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在體育事業『去行政化』上多下功夫,從全民體育、群眾體育等多角度建立體育發展的科學評價指標。」喬新生建議。

文/方圓記者 王文濤 通訊員 汪宇堂

相關焦點

  • 潛規則用英語怎麼說?
    你不是參加「陽光女生」的比賽,要當 super star了麼?   YL: 別提了! I got eliminated!   Jessica: 被刷下來了?!   YL: 是啊。雖然過了第一輪海選,可第二輪一上來就被刷了! 哼! 這裡面肯定有潛規則! 對了,潛規則美語怎麼說啊?
  • ...澳大利亞、遊泳、興奮劑、體壇、美國、飛人、阿姆斯特朗_網易...
    話說最近,小學妹的公司要策劃一期體壇禁藥問題的專稿,但身為一個體育白痴的她,完完全全一點思路都沒有。於是,這才想起來問問我這個學長。說來也巧,關於「體壇藥罐子」這個話題,前段時間在國內某體育論壇,就曾引發過一次網友間的大討論。說起「體壇藥罐子」,你最先會想起誰?結果多數網友選擇了——美國飛人加特林!
  • 修改年齡成體壇潛規則 為加分造假已滲透校園
    封堵「年齡門」要靠新政抓  與禁藥問題查出一起狠罰一起不同,年齡造假一事在中國體壇一直流傳,但真正因此而遭到國際體育組織處罰的情況卻並不多見。這也從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中國體壇年齡造假風氣的盛行。  原因探究  改年齡是「潛規則」以大欺小最為常見  目前全國級的青少年比賽,大多數都有年齡限制,一些成績突出但又超齡的運動員就改小年齡參賽。  「這就是以大欺小,18歲以上運動員的身體已是成年人,力量、身高、體重都比十四五歲的少年運動員有優勢。」知情人透露。
  • 中政委、最高法、最高檢、人民日報、新華社……紛紛發聲!
    中政委、最高法、最高檢、人民日報、新華社……紛紛發聲!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紛紛發聲!新華社、人民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媒體刊發評論強烈譴責這種戕害法官生命挑釁司法權威的行為!
  • 九運會金牌夢破滅 香港選手李麗珊正式宣布退役
    女子翻波板、男子米氏板和女子米氏板3枚九運會金牌分別被廣東選手張楚君、遼寧選手周元國及海南選手王麗芳奪走。賽前立誓要奪九運金牌的香港奧運冠軍李麗珊,在金牌夢破滅後向在場傳媒宣布自己將正式退役。  李麗珊是首位奪得奧運會風帆金牌的中國人。
  • 《不可思議的夏天》展現職場潛規則
    《不可思議的夏天》展現職場潛規則   由愛奇藝、亞細亞傳媒、富士電視臺三家聯合出品的中國首部奇幻題材的網絡自製劇《不可思議的夏天》愛奇藝PPS獨家上線
  • 體壇最亮的「星」——盤點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體壇楷模
    新華社天津4月28日電 「MVP收割機」朱婷的榮譽簿上再添華彩:在28日揭曉的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中,她榜上有名,摘得這項中國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獲此殊榮,朱婷當之無愧。作為當今世界女排頭號主攻手,朱婷無論在國家隊還是俱樂部,都堪稱「實力擔當」和「精神領袖」。
  • 涉嫌醫療器械採購腐敗 瀏陽多名基層院長接受調查
    4月13日下午,瀏陽市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去向牌上,所長廖登峰上午和下午的去向,均寫著「外出」。廖登峰是一周前被檢察機關帶走的。本報記者朱遠祥長沙報導4月13日,瀏陽市檢察院反貪汙賄賂局局長陳文明證實,一起與醫療器械採購相關的案件嫌疑人員已被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從接受調查的人員構成看,這或許是基層衛生系統的一起腐敗窩案。清明前後多名基層院長接受調查首先進入檢方視野的,是瀏陽洞陽鎮衛生院副院長李良彪,接著是院長張良紅和醫療器械供應商朱樹仁。
  • 外媒:劉翔出局 金牌非衡量偉大運動員唯一條件
    劉翔倫敦奧運失金固然可惜,卻也提醒了大家,金牌並非衡量偉大運動員的唯一條件。文章摘編如下:「翔飛人」折足倫敦奧運,雖然令億萬海內外華人失望,但在體育發展史上,已經留下不可磨滅的一筆貢獻,證明亞洲人有能力在田徑項目冠絕全球,而他7日告別賽場的行動,亦在全球觀眾眼前,顯示中國運動員並不是只懂爭奪獎牌的機器。
  • 體壇五位王者:遊泳是飛魚,籃球公認喬丹,而足球那位最具爭議!
    作者就和大家聊聊五位世界體壇的王者:遊泳是飛魚,籃球公認喬丹,而足球那位最具爭議!以下排名不分先後,不屬於同一項目因此不具有參考意義。  遊泳王者:「飛魚」——菲爾普斯‍  看過北京奧運會的球迷們一定對他不陌生吧?
  • 那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體壇牛人
    那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體壇牛人體壇上是各路運動健將拼搏的地方,有一些牛人在他們各自的項目中取得了讓世人驚奇的成績,讓我們瞠目結舌。2012年,他不僅成為英國歷史上首位環法冠軍,還成功在倫敦奧運會自行車計時賽中奪得金牌。這枚金牌使得威金斯成為英國歷史上獲得奧運獎牌最多的運動員,他一共獲得了7枚奧運獎牌,其中有4枚金牌。此外,威金斯不僅獲得了BBC評選的年度體育人物獎,他還入選了皇室新年加冕名單,接受了英國女王授予的爵士爵位。
  • 2019體壇年曆
    原標題:2019體壇 年曆   日曆翻過2018年最後一頁,我們迎來了光芒四射的2019年,世界體壇進入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夕的最後備戰階段。從年初的男足亞洲杯,到4月份的桌球亞洲杯,再到六七月份的法國女足世界盃以及八九月的中國男籃世界盃,「杯賽」成為貫穿全年的焦點賽事。
  • 揭秘最高檢發布十批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背後的故事
    典型案例「十連發」:釋放哪些法治信號——揭秘最高檢發布十批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背後的故事「史無前例!」「非常時期的法治引領!」這是很多檢察系統人士和專家學者對最高人民檢察院涉疫情典型案例「十連發」作出的一致評價。
  • 律師充當腐敗掮客 透視當前司法腐敗案三特點
    本周的《瞭望》新聞周刊分析指出,該案折射出當前司法腐敗的三個特點,即律師充當「腐敗掮客」的法官受賄模式,法官濫用「自由裁量權」現象和犯罪手段的「超隱蔽性」。  律師充當「腐敗掮客」  參與吳振漢案公訴的北京市人民檢察院二分院檢察官王偉指出,一般官員的受賄案件往往發生在當事人(行賄人)和權力人(受賄人)之間,是雙方的權錢交易。
  • 5本體壇風暴小說:體壇多英雄,賽場我為王,熱血澎湃的競技體育
    5本體壇風暴小說:體壇多英雄,賽場我為王,熱血澎湃的競技體育哈嘍小夥伴下午好,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5本體壇風暴小說:體壇多英雄,賽場我為王,熱血澎湃的競技體育,其實 , 每一次的失敗,都是成功的開始;每一次的淚水,都有一次的醒悟;每一次的磨難,都有生命的財富。每一次的傷痛,都是成長的支柱。
  • ​19歲日本體壇第一美少女,出身億萬貴族卻拒絕躺贏:我的目標是...
    這位少女叫本田真凜,是當今日本體壇備受矚目的一顆明星。比賽當天她申報的比賽曲目是《La La Land》,此時卻傳出了Lady GaGa的《I'll never love again》。本田真凜錯愕地看向裁判臺:這不是我的歌。
  • 揭秘最高檢反貪總局成立過程 借鑑香港廉政公署經驗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專項報告」折射反貪動向  有觀點認為,「專項報告」折射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對反腐工作的支持與重視,這亦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現有反貪機構查辦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過去5年多時間裡,將近20萬人涉貪腐被查,其中省部級高官多達
  • 揭秘石家莊「火眼」實驗室!日檢百萬人份!
    揭秘石家莊「火眼」實驗室!日檢百萬人份!此前,1月8日,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100萬人份的「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在河北體育館網球館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