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瀏陽市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去向牌上,所長廖登峰上午和下午的去向,均寫著「外出」。
廖登峰是一周前被檢察機關帶走的。在此之前,當地1名醫療器械供應商和3名衛生院負責人已被檢方控制。據了解,案情與醫療器械採購有關。
醫療器械採購,被認為是醫療系統腐敗滋生的溫床,在硬體設施大規模更新換代的現在,過去鮮有人問津的鄉鎮衛生院開始成為醫療器械業務員的「唐僧肉」。本報記者朱遠祥長沙報導
4月13日,瀏陽市檢察院反貪汙賄賂局局長陳文明證實,一起與醫療器械採購相關的案件嫌疑人員已被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從接受調查的人員構成看,這或許是基層衛生系統的一起腐敗窩案。
清明前後多名基層院長接受調查
首先進入檢方視野的,是瀏陽洞陽鎮衛生院副院長李良彪,接著是院長張良紅和醫療器械供應商朱樹仁。檢方的動作顯然產生了震懾效果,古港鎮衛生院院長鄧曙主動投案。隨後,瀏陽市衛生監督所所長廖登峰被反貪局控制。
當地知情人士介紹,上周,瀏陽市荷花鎮衛生院和淳口鎮衛生院的3名負責人也曾配合檢方調查。
4月13日,瀟湘晨報記者來到已是漩渦中心的洞陽鎮衛生院。一樓大廳的公示牌上,張良紅、李良彪的照片仍然在列。
「這段時間他們都沒在醫院上班。」洞陽鎮衛生院姓譚的保安隊長透露。該院多名工作人員證實了李、張兩人被查一事。
「是4月1號被檢察院帶走的,我們感覺很突然。」該院一名醫生介紹,李良彪分管醫療器械的採購。
鄧曙與洞陽鎮衛生院也頗有淵源。三年前,他從這裡調至古港鎮衛生院工作。
「清明假期的最後一天,他還來了醫院。」古港鎮衛生院胡姓副院長介紹,直到4月7日檢察院工作人員到醫院調查,大夥才知道院長之前去了檢察院,「洞陽醫院那邊出了事,把他也牽扯進來了。」
同學牽線供應商打造利益鏈
案件的發酵,始於李良彪。據與當地衛生系統關係密切的李明(化名)介紹,今年3月,李良彪與一名房地產開發商發生糾紛,之後被舉報。
而隨著朱樹仁的「落馬」,這起與採購醫療器械有關的案情逐漸清晰。
瀏陽籍的朱樹仁是長沙億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老闆。工商註冊資料顯示,長沙億豪醫療器械公司成立於2010年7月,註冊資本100萬元,法人代表是朱樹仁。經營範圍包括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的銷售。
雖然辦公地點在開福區,但朱樹仁顯然不會忽視瀏陽這塊根據地。公司成立後,他很快打開了瀏陽市場。
種種跡象表明,在朱樹仁的市場擴張過程中,他的老同學、瀏陽市衛生監督所所長廖登峰功不可沒。
「他通過廖登峰穿針引線,結識了一些衛生院的院長。」李明從衛生系統獲知,廖登峰在「幫忙」時,「肯定收了不少好處。」
廖登峰「出事」,已成為瀏陽市衛生監督所敏感的話題。4月13日下午,瀟湘晨報記者到此詢問。「他有事去了,有一點點事。」綜合科一名女性工作人員謹慎地說。衛生監督科的一名工作人員則透露,廖登峰是被檢察人員帶走的,「走了一個星期。」
調查深入當地衛生系統引發連鎖效應
醫療器械供應商牽出的案件,很快在瀏陽衛生系統「炸了鍋」。
因此案的多名嫌疑人是當地醫療機構「一把手」,這次「出事」,給單位正常工作不可避免地帶來波動。事發後,衛生行政部門已安排其他人員主持單位工作。而上周,瀏陽市衛生局負責人在衛生系統會議上,也對此案進行了通報。「一些領導還分頭到各個衛生院去,主要是穩定人心。」李明透露。
對於鄧曙捲入此案,古港鎮衛生院一姓胡的副院長用「痛心」來形容。據其介紹,鄧曙從洞陽調至古港的這三年,工作業績不錯。他分析,鄧曙的問題,主要是在洞陽鎮衛生院任院長期間發生的,「我們估計,我們這邊的事情比較小,因為我們醫院很規範,有什麼事情我們都提醒他。」
李明在瀏陽衛生系統有不少朋友。據他分析,「出事」的各名院長,應該是在採購醫療器械過程中,收取了回扣或其他賄賂,「這其實就是一個潛規則。」
該案由瀏陽市檢察院反貪汙賄賂局負責偵辦。4月13日下午,該院黨組成員、反貪局局長陳文明介紹,相關嫌疑人員已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到現在才十多天呢。」
[聲音]
基層醫院老院長:
醫院採購亂象增加患者開支
何超(化名)曾在湖南基層衛生院任院長多年,目前已退居二線。他認為,一些醫院採購器械的確存在「潛規則」,「醫院領導或者負責採購的部門可能收取回扣。」
何超透露,這些年,基層衛生院的醫療設備不斷增加,X光機、彩超等大型設備逐漸具備。而在銷售器械過程中,尋求價格差和利潤空間,成為供應商提供回扣的動機。
何超介紹,許多公辦醫院在改革之前,要麼自負盈虧,要麼得完成創收任務。大量醫療器械高價採購,勢必增加醫療成本,這又可能間接影響患者的就醫開支。
「個別膽子大的,可能會悄悄增加收費標準。有的會增加住院比例和各種檢查的次數。」何超介紹,不少醫院將創收任務下達到科室,科室又分到醫生。而醫生完成任務的情況,與其每月的績效工資和年終獎金掛鈎。
揭秘採購利益鏈
回扣一層接一層代理商專盯醫院正副院長
目前,部分醫療器械實行政府集中採購,一般由醫院採購領導小組向政府提出採購建議。廣東韶關檢察機關曾發布《關於全市醫療領域職務犯罪案件的專題調研報告》透露,從招投標前、中標後、匯款時再到供藥環節,醫務人員與醫藥代表極易產生權錢交易。
回扣多少
開路費+感謝費+好處費,醫療器械回扣可達20%-30%
報告顯示,醫藥或者醫療器械代理商通過「開路費」打通招標前各項環節,得到醫院透露投標的採購底價和參數信息,事成之後,中標單位會給予關照過的領導「感謝費」。
個別醫藥代表在供給醫院藥品或醫療器械後,為儘早結算回款,會給醫務人員回扣,以換取其批准結算藥款。這即是回款時的「好處費」。
此外,涉案醫藥代表在與醫院籤訂供藥合同期間,還會通過統計臨床醫生開出的藥方並給予回扣,從而獲取更多銷售利潤。
無論是何種名義的回扣,實則是按採購總額一定比例所給予的賄賂。從調研的案例來看,一般藥品「回扣」為10%-15%,醫療器械可達20%-30%。
誰易中標
正副院長+藥劑和財務部門正副主任成重點拉攏對象
醫療衛生機構在醫藥方面既是買方又是賣方,較容易受到賄賂犯罪行為的腐蝕侵害。
報告顯示,職務犯罪具有較明顯的崗位特性。據統計,韶關檢察機關在過去5年裡,共查處多家醫療衛生機構的正副院長、藥劑和財務部門的正副主任21人,佔案件總人數的67.7%,這些人掌握了醫藥採購的建議權、選擇權和財務審批權,成為了行賄人重點拉攏腐蝕的對象。
監督缺位
採購領導小組形同虛設,醫藥採購成監管空缺地帶
在大部分發案的醫院裡,無論是提出採購建議還是選擇藥品,往往具有最終決定權的仍是醫院負責人或藥劑部門負責人,因而給賄賂雙方留下了權錢交易的空間。
此外,在個別規模小、科室少的發案醫院,醫師專家人員少,加之行政管理體系並行的原因,造成了藥事管理委員會(組)、採購領導小組形同虛設,無法發揮真正的權力監督作用。
目前,醫藥採購雖要經過政府採購審批和衛生行政部門備案的程序,但這種後置程序難以發現和制止交易活動當中的賄賂行為。根據行政設置,醫院由衛生行政部門管理,醫藥公司由藥品監督部門管理,而醫藥採購活動作為醫院和醫藥公司的結合點,成為監管的空缺地帶。據南方日報
亮劍醫療腐敗
衛計委三年巡查41家大醫院醫藥銷售賄賂成重點
2014年,全國有20多名醫院院長被紀委調查或已進入司法程序。海南、安徽、四川、江西等地也查處了一批醫療衛生系統的腐敗窩案,贛州醫藥購銷領域腐敗窩案更是牽扯出70多人。2015年醫療領域嚴查違紀違法的力度只增不減。2015年1月,中央紀委公布的衛生計生系統違紀案例有58起。
新一輪的醫療領域改革已經開始:《關於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提出了帶量採購、雙信封招投標方式等,破解醫藥購銷領域腐敗問題。
此外,國家衛計委還決定自2015年起開展為期三年的巡查活動,對象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41家大醫院,目的就是發現解決大型醫院的深層次問題。
巡查重點包括深入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醫院內部的審計制度實施情況、醫院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的實施也在巡查範圍內。
如需進一步交流,請發郵件至hunter_zhu@medscience-tech.com
關注「中國醫療科技網」了解醫療保健行業每日資訊!
歡迎掃描二維碼或訂閱微信:top-trust關注我們